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間佛陀▪P9

  ..續本文上一頁會要你的半壁河山

  你很誠意的送我國土尚且不要,那裏還會以兵伐取他國子當知我今所以辭別父母,剃除須發,舍國而來至此,不是爲的追求五欲之樂,而是爲的普利一切衆生。敢以再向大王呈獻…曰:世間的富貴權勢,都是虛幻不實的,根本不值得有智者的追求和貪著。試看世間的人,在沒有得到這些時,用盡心機的去追求,一旦真正到手時,又千方百計的保護,深恐失掉了不可複得,何苦如此?況且世人所追求的一切,到了死時一樣也帶不去。死是人類最平等的,不論貴爲王侯,或賤如平民,到了那個時候,全無一點差別。大王!你的好意我是感激的,不過你不必爲我擔心,更不要爲我多所設想,世界是我的家,衆生是我的子,人到這個地步;還有什麼不滿足?敬請大王多多照顧你的人民吧”!

  頻毗娑羅王聽到悉達多這樣說,雖已感到挽留的無望,但亦不得不認爲他的說話很對,所以不斷首肯的熱心傾聽他的訴說,並沒有立刻就要離開的意思。悉達多把握這個大好機會,接著又對頻昆娑羅王說:“一個已經離開毒蛇的人,你說他還會再去讓毒蛇咬一口嗎

  一個被火灼傷手的人,你說他還會再去拾取落下來的火嗎

  誰都知道,是不會的。可是告訴大王·:我這已從五欲深淵跳出來的身體,那裏還會再眺到五欲深淵裏去,受五欲的煎逼

  國城妻子本是極爲難舍的,我現在已無顧戀的舍去;權力王位木是極難放下的,我現在已棄之如敝屣;如幻不實的現在所有一切,沒有一樣是值得我留戀的。我所追求的是永恒解脫,我所淨化的是國土莊嚴,我所救濟的是一切衆生。此時此刻,我真沒有任何希求,請大王不要以世法來系縛我,我亦不會爲世法之所系縛的。不過你的善意,我唯有心領了。現在我要去走我的路了,大王請回去治理國事吧,我們就此告別”。

  王位與政權,時不論古今,地不論中外,多數的人們,是很熱衷的,一般得以躍登王位執掌政權的,大都亦是以非常手段爭奪得來的,古今中外曆史明白這樣昭告于人的。現在悉達多,放棄自己應有的權位,拒絕現在奉贈的權位,不能不說是個非常人,因而使沈迷在權位中的頻昆娑羅王,不但感到自己相當的汗顔,同時對悉達多更起高度的敬意,認爲這個青年王子,確不是一般常人所及,于是在他頭腦清醒以後,又很誠懇的對悉達多說:

  “尊貴的出家人!我在權位富貴中翻騰了很久,以致使我這個人全身沾滿了俗“,總以爲榮華富貴是人生的所需,于是不期然的對你說了一些庸俗的話。但是現在受了你的冰潔品格的感召,使我感到無限慚愧之余,不得不誠摯的向你提出一個要求,就是你爲解脫而去,我當不再勉強相留,不過你今去了以後,一旦真的所求道成,請勿忘記我們今天的晤敘,願你先來度我這名利中人,讓我也能得到你所得的解脫大樂” 。

  悉達多見到頻昆娑羅王有了這樣覺悟,便也很歡喜的向他含笑施禮辭別;頻昆娑羅王在傍目送悉達多的離去,一直到看不見了方同。當時這一幕的聚首與離別,可說確是富有深意的,如不是悉達多的意志堅定,這個世界就不會有人間佛陀的出現。

  悉達多由此繼續的去參師訪道,首先是渡尼連禅河,訪問當時赫赫有名的事火外道,他們所事奉的是日月水火,不但同樣是生滅無常的,而且這些事火的行人,心中反被欲火所燒,感到很大的失望離去。

  十 雪山六年的苦行

  悉達多參師訪道的結果,對當時宗教界感到高度的失望,而內心的苦悶亦已達于極點,不知如何才能解決自己所要解決的問題,設若問題真的沒有辦法解決,不知如何使這生命繼續生存下去。經過再叁的深思熟慮,認爲與其求于外終無所得,不如深入內在以求合理的解決,而此一個動念,已可看出當時悉達多,實已進到覺者境域的門前。從後來的事實發展,不能不說悉達多其時的想法是對的。

  想好了自己應走的路向,于是就與來侍衛的五人,告別仙人離開了山林,直奔尼連禅河邊,伽耶附近的象頭山麓的苦行林中,過其極爲困厄的苦行生活,而這苦行生活不是短時期的,一過就是整整的六年,在這六年苦行的生涯中,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得了的,可見證悟的門戶,雖已展現在面前,但要踏進門內,還是不容易的,要想深入堂奧,更是難上加難。悉達多爲了求得自己的正覺,度化自己所應度化的衆生,根本沒有顧及生命的苦樂死活。

  悉達多的苦行六年,可以說是思想磨練的學道六年。淨飯大王派來侍衛他的五人,最初還能隨他一樣的苦修,但是經過幾個月後,五人中的叁人,因聽古老的傳說,認爲只有苦修,才能真正得道,所以始終與悉達多苦修,可是另外兩個人,對苦修的生活,並不怎樣贊同。他們的理由是:修道本來是爲解脫人生痛苦的,如果像這樣的苦修,痛苦還沒有解除得了,反而先增加自己的痛楚,似與修道的原意不相符合,不願再這樣吃苦下去。

  對于苦行的清修,當時的五位侍臣,竟然分成敵對的兩派,常常爲著這問題,彼此間互相爭論,因爲意見的相左,始終得不到結論,雙方總以爲自己是對的,誰也沒有辦法說服對方。不贊成苦修的兩個侍衛,既認苦修無異是找苦吃,是自己對自己過不去,當然不能再繼續的修下去,自己去走自己所當走的路。盡管他們貿然的離去,但未動搖悉達多苦修的一念心,仍然本著既定的方針,在聖潔的雪山笃志修道,刻苦自持。

  如是繼續不斷的修苦行,慢慢竟然練到每日只吃一粒米,或一粒豆子,或一顆芝麻,或飲一杯水,甚至斷食十日,身體亦能支持。但身體畢竟是血肉做成的,經過一個短短的時期,面色漸漸的憔悴,形容漸漸的幹枯,槁木一般的形骸,肋骨既高高現出,靜脈亦條條浮起,眼睛更深深凹入,毛發亦似荒草般的散亂,看來簡直不像一個人,與幽靈沒有什麼差別。但追求正覺的悉達多,根本沒有把這當一同事,仍在呼呼的山風裏,不休不息的瞑目苦修。

  在悉達多雖不以爲意,但陪伴苦修的見這情形,不忍他的生命就這樣的被消耗掉,暗暗的派遣其中一人,同宮向大王及諸群臣,報告太子所行的一切。淨飯大王得到這個消息,內心固然感到極大悲痛,甚至“舉體戰掉身毛皆堅”,擔心太子這種生活過下去,遲早會送掉寶貴的生命。及至這個消息傳入內宮,耶輸陀羅和波閣波提,更是戰戰兢兢的坐臥不安,不知怎樣挽救這個痛心的局面,才能使悉達多安然的活下去。無已,只好同聲一哭。

  哭跳不能解決問題,悲痛亦不能解決問題,經過大家一番商洽,決議派車匿護送千乘糧食到雪山去,作爲悉達多修道的道糧。他們以爲現在悉達多成爲一具活骷髅,原因是在山中沒有糧食受用,現在速疾送去千乘道糧,當可使悉達多免于饑餓之苦。車匿奉命送糧食到雪山,時悉達多正在修定當中,忽然聽到遠遠的車輪之聲,接著就是塵土的飛揚空中,知道又有什麼不妙的事情,會來擾亂自己的苦行,而最可能的又是宮中派人來要我回去。

  當悉達多正在作這樣想時,車匿一行人等已到他的面前,看到他的身形消瘦皮骨相連,不禁悶絕于地的很久才起身,然後一齊擁前含淚說道:“大王經常的億念太子,知你在這兒沒有什麼東西好吃,特命我們送來千乘糧食,懇請太子接受下來,作爲日常生活的所需”。悉達多睜開雙眼看了他們一下,然後很誠摯的對他們說:“我在這兒尋求至道,不應受這人間的宿食,你們還是運同宮中去,告訴大王等就說我很好”。無已,他們只好運同。

  山林的歲月是無人去計算的,只見太陽出了又落,落了又出,不知不覺的,大好的光陰,就從自己的面前,悄悄的溜走六年,回顧自己在這六年中的苦修,盡管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但是始終沒有得到解脫大道的消息,如再這樣繼續的苦修下去,不但解脫的希望,會如泡沬一樣的,隨著時間而消失,就是這個瘦弱的身體,亦將埋葬在這個山中。我的違逆父王,我的抛妻別幹,我的拒絕臣民請求,我的辭謝知己勸告,爲的是求道果,怎可就此結束?

  經過這麼一番思考,深深的體悟到:只如世人的享受欲樂,固然是無意義的,但若一味的勤修苦行,同樣是無意義的。因爲體力的削弱,無異智力的消失,可是真正的大道,沒有智慧是不能得的。饑餓體瘦怎能得到智慧

  沒有智慧怎能體解大道

  想到苦行的非是,決意放棄苦行的生活,要如一般人的受用飲食,以恢複自己的體健,不可以這瘦弱的身體取證菩提。不然,外道會笑我這是涅槃相,設我節節縱有那羅延力,亦不應以這醜態而取道果。

  想好了自己應行的路向,終于霍然站了起來,一顛一跛的走下山林,進入附近的尼連禅河沐浴,洗去身上數年來所積的塵垢,精神頓時覺得爽快了很多;但因斷食已經有了六年之久,身體畢竟衰弱到了極點,竟無余力支持軀體爬上岸來。略爲休息一會,攀緣河岸樹枝,勉強爬得上岸,但因用的“力太多,到了岸上,竟然不省人事,如死屍般橫臥于岸邊。正在這個時候,恰巧有個住在附近名叫須阇多的牧羊女,頭上項著乳糜打從河岸走過。

  這位鄉村的牧羊女,見到有人倒在河邊,看他那樣骨瘦如柴,知他定是餓昏了的,立即就將頭上所頂著的乳糜,供給倒在地上的那個人。當時悉達多內心在想:我這衰弱的身體,橫堅不能到達安樂解脫之道,與其就餓斃在這岸邊,不如從日常生活中,發出抑揚智見與欲望的力量。因而毫不猶豫的接受村姑的乳糜之供。飲食對于身體的健康,說來確是極爲重要的,悉達多自吃過乳糜,精神“力漸趨恢複,從此也就像常人一樣的受用飲食。

  悉達多覺悟到苦修不是辦法,突然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木是合情合理的正當行爲,但—一向贊成苦修的叁個侍衛,陪他整整的苦修六年,以爲悉達多確是一位了不起的苦行者,對他極端的恭敬尊重,現在見他突然變節,既到河裏去沐浴,又接受牧女乳供,以爲他退了道心,甘居做個尋常人,于是他們相互議論。有說他是一位太子,一向過慣了錦衣美食的生活,現在這…

《人間佛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