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遠古篇▪P4

  ..續本文上一頁陀聽了這番話後,即回視周圍這些掩鼻、指指點點的人。然後向大家說:「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是老人;富有的人也不是永遠都富有。像這位老人,他一樣是在父母的疼愛下長大,曾過著富裕的生活。和你們年輕人一樣,也曾有自己的興趣,喜歡唱歌、跳舞,而現在卻一貧如洗,全身是病。人生原本就很無常,最重要的是有慈悲的愛心,人人懂得相互關懷,這才是真正做人的根本。唯有如此,人人才能擁有安和樂利的生活。」

   佛陀隨機教化,使大家聽了,打從內心起了忏悔慚愧之心。因此,有的人從身上掏出錢給老人;有的人馬上扶起老人,並且想好好地照顧這位老人。

   人的一生都會經過生、老、病、死,就如我們無法完全控製、預測將會發生什麼事一樣,這就是佛陀對弟子的教誨——「無常觀」的道理。

  境由心生

   同樣的時間或環境,問題不同,

   心境就會隨之變動;「一切唯心造」。

   頻婆娑羅王,是中印度摩伽陀國的國王,他非常護持佛法,在王舍城建了竹精舍,供佛及弟子們居住。

   有一天,頻婆娑羅王帶著倦容來見佛陀。佛陀看他整個人好像一下子衰老許多,就關心地問國王說:「最近國事很繁忙嗎?好久沒看到你了。」

   國王說:「是啊!最近每天有忙不完的國政雜事。」

   了解國王的現況後,佛陀請國王安坐,之後便打個比喻來纾解國王的困擾,說:「如果你正專注地聽我說話時,親信們忽然匆匆忙忙地跑來報告:『國王,東邊的大山要倒了!』接著南邊的守軍也來向你報告:『南邊的大山也要倒了!』總之,駐守東、西、南、北邊境和士兵都有人來報告相同的事件時,你難道會說:『等我先把其他國事處理完,再去處理那些事』嗎?或是你會趕緊想辦法,讓大山不要倒下來呢?」

   國王聽了,臉色大變地說:「佛陀,像你這種情形是非常大的事件,不是人力所能解決的啊!」  

   佛陀繼續對國王說:「先別緊張!想想你的身體已日漸衰老,這是一天天接近死亡的預兆。人生無常,老、死的腳步很快就會追來;你每天都這麼緊張、忙碌,可曾想過世間有哪些事讓你最自在、最快樂?」

   聽完佛陀所說的一番話,國王試著將心情放松,靜心在回憶往事。接著,他微微在笑著告訴佛陀說:「佛陀,當我親手布施,看到人民接到物品時臉上那分感恩的歡喜的表情,就是我最快樂自在、輕喜悅的時候;還有,在佛陀面前聽法,也是我最自在快樂的時刻。」

   佛陀說:「是呀!心境的好壞、忙碌或輕松,其實都有是自己選擇的。國王大事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也要好好調理日常生活的心念和作息。像剛才我說——如果大山從四面八方倒下時,你的心情就會緊張、煩惱;同樣的時刻,當你想到去布施、助人或是聽聞佛法時就很高興,可見『一切唯心造』啊!」

   的確如此,同樣的時間或環境,因爲問題不同,心境就會跟著煩惱或快樂,這就是一節唯心造和證明。

  塞井記

   學佛在于心,把心照顧好,

   則日日是好日,事事是好事。

   佛陀在世時時同遊恒河兩岸,傳揚佛法。有一次,佛陀遊化到末羅國的某個村莊,(末羅國,位于印度恒河之北)由于當地都是婆羅門教徒,所以當他們得知瞿昙沙門(瞿昙:爲印度刹帝利種族中的一姓,即佛陀所屬之本姓;沙門,爲出家人之總稱。)來此的消息後,即家家戶戶相互通報說:「瞿昙沙門帶領僧團快到村裏了,大家千萬不給他們任何食物!」

   有人提出疑問:「他們雖然沒有食物,但是,只要有水,就可以暫時維持生活,而我們的水井都是露天的,隨時都可取用,要如何管製呢?」

   「我們把古井會都塞起來啊!」人有便如此提議。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于是搬了許多大石頭、稻草、稻谷……把每一口水井都塞得滿滿的,想讓佛陀的僧團沒有水喝。

   佛陀的僧衆們,因爲走了很長的路,就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這時佛陀在阿難前去取水。但是,阿難沿途就聽說村裏人把水井都堵住了,想舀一瓢水都成問題,這實在讓阿難很爲難啊!

   佛陀看到阿難有些猶豫的樣子,就問阿難爲何不快去取水?阿難說:「這村裏人都是婆羅門教徒,知道我們要來,就把所有的水井都堵塞了,恐怕取不到水。」

   佛陀就向阿難說:「你放心好了,有井有地方必定會的有水,聽我的話,去取一些水來。」既然佛陀這和有把握,雖然阿難不太理解佛陀的意志,卻也不得不去取水。

   當阿難拿著缽走到一古井旁邊時,眼前出現很不可思議的景象——井水不斷地昌出來,地面上流了滿地的稻草、稻谷等用來堵塞水井的雜物,阿難毫不費力在隨手就取了一缽,歡喜地拿回去供養佛陀。佛陀喝了一口,覺得十分甜美,因爲井水經過稻草、稻谷的過濾後,喝起來特別地甘美。

   佛陀問阿難:「水從哪兒來的?你不是說井都被堵住了嗎?」

   阿難說:「真不可思議啊!湧出的井水竟然能沖掉一切雜物。」

   佛陀說:「這個道理就是——水若常在,則陰塞井水亦無用;相同的道理,若有力量付出,自然就的福;人若無欲,則安然無所求啊!反之,人若無福,只有貪欲,那再怎麼求都有『求不得』之苦。像這些婆羅門教徒,不懂得水的本質,偏偏要把它堵住,這不可能的呀!」

   由此我們可以體會佛陀成道後,教化衆生的種種辛苦,以及層層障礙。

   人生應懂得造福人群,取之于自然也用于自然,不可任意違反大自然的規律,總之,學佛在于心,把心照顧好則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事事是好事,條條道路都有是寬闊的大道。若把心門關閉則一片黑暗,事事都有障礙。

  食人的惡鬼

   叁業清淨,一心不動,則惡不能侵。

   佛陀在印度各國周遊教化時,曾到過一個小國家。當時這個小國家的某個村莊,發生食人惡鬼出沒擾亂的事件。每天黃昏時,惡鬼就會要村舍中出沒捉人,受害者一天至少一個,最多也曾高達一、二十人。因此,大家都非常惶恐不安,想離開家鄉到他國避難。

   惡鬼知道了,就對大家說:「就算你們離開這裏,我一樣能找得到。這樣吧!只要你們每在供應一個人,我就讓其余的人平安度過一天。」

   大家商討的結果皆認爲:反正逃也沒地方逃了!只好接受惡鬼提出的條件。從此村裏人天天都供應一個人,其他人雖然暫時保得一命,但是不知道什麼什麼時候會輪到自己,因此仍然擔憂不已。

   有一天,輪到一位長者的家人。這位長者家財萬貫,卻只有一個兒子;長者夫妻面對這種情形,非常著急與哀傷,叁人抱頭痛哭,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用虔誠的心,祈求一切神祗的庇佑。

   佛陀知道這件事後,就趕來這個小村莊。

   隔天,長者夫婦帶著悲痛的心情,萬分難舍地將孩子送到惡鬼住的洞口,那時佛陀已抵達洞口,由于惡鬼正好不在洞內,佛陀便直接走進洞裏,在惡鬼所坐的位置上,打坐入定。長者的兒子看到佛陀那分慈祥莊嚴的法相,心生歡喜,就走到佛陀座前向佛陀頂禮,然後就安心坐在佛陀的身邊。

   不久,惡鬼回來了。佛陀莊嚴的形相、威德,無形中使惡鬼生起懼怕和敬愛之心;但是,看到孩子坐在佛陀身邊,他又本能在變化出許多刀劍在傷害佛陀。沒想到刀劍飛到半空中,就好像落花般輕輕墜下,佛陀還是如如不動,毫發無損。

   看到刀劍根本無法傷及佛陀,惡鬼便起了瞋怒之心,即化成石頭;頓時飛沙走石,但是那些沙石飛到空中,再落到佛陀的面前時,卻變成了豐富的食品。惡鬼大吃一驚,直覺眼前這個人一定是位大威德者,不可損傷啊!

   因此,他來到佛陀面前說:「請問這位沙門(出家者之總稱),您修的是什麼法?爲什麼的這麼大的威力?」

   佛陀說:「我只是守攝自心,叁業清淨、一心不動;懷抱著慈悲的大愛,這就是我修行的方法。」

   惡鬼又好奇的問佛說:「什麼是新業?什麼是舊業?」佛陀說:「舊業是過去起一念無明、身形造作的業。身有殺、盜、淫;口有惡口、妄語、绮語、兩舌;意有貪、瞋、癡諸業。有貪瞋癡念,所以造成了身的殺、盜、淫和惡口、妄想、绮語、兩舌。過去已經造成的業都叫做『舊業』。」

   「『新業』是指現在有起心動念造作之業。在還沒有現形之前,如果惡念能馬上斷除、改過,如此即不能造新業。舊的業改過、新的業斷除,就可『消業』。」佛陀很詳細地爲他觖說。

   惡鬼聽了說:「您說得很有道理,但是我現在肚子很餓,拜托您把孩子給我。」

   佛陀說:「你實在很可憐,你知道嗎?過去生中你也曾出家爲沙門。只因惡念一動,身形造業,因而墜入鬼身;長久以來,受盡了身心的煎熬,已痛苦不堪,現在還要日日造業,真是爲可不救藥,再這樣下去,我想脫離鬼身將遙遙無期!」

   惡鬼聽了,全身毛孔直豎,逐漸憶起:過去生中,自己曾是位發心修行的沙門。但因殺、淫的惡念未斷而造業,所以落入鬼道中,苦不堪言,現在應該趕快修行才對!惡鬼善念一起,立即跪拜在佛陀面前,請佛慈濟救度他。佛陀即爲他開示法要,從此惡鬼去惡向善、身心皈依于正法。

   心念的力量多麼強啊!舊業已造,新業不斷,如何脫苦?到底業是誰給的的呢?當然是自己造的。誰能救呢?解鈴仍需系鈴人;要能反省、及時自拔,才能得救。

  守財奴

   人生就像福田,

   要收獲美好的善種,就要用智慧去栽植。

   波斯匿王,是佛世時印度憍薩羅國的國王。後輕時,脾氣暴躁而無信仰;自從皈依佛陀後,常常聽聞佛陀的教化而笃信佛法,後來並成爲教團的大擁護者。

   有一天黃昏,波斯匿王前去拜訪佛陀。佛陀看到國王灰頭垢臉、衣服滿布灰塵,就問說:「國王,你爲什麼滿身塵土?」

   波斯匿王回答說:「佛陀,因爲有位婆提老者過世了,家…

《遠古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溯今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