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遠古篇▪P7

  ..續本文上一頁他,因爲這樣做很危險。但是他從身上拿出一本《佛陀本生經》說:「老師父,您常常講佛陀的本生故事給我聽,也鼓勵我要有毅力和勇氣;人生終有一死,不管是年輕或年老,總是有這麼一天。如果沒有親身體驗,面對生死,如何訓練勇猛精進的心念

  所以還是讓我去吧!」

   老師父平常確實是這樣教導他,現在他要去嘗試,如何阻擋呢

  只好默默地看著他往山林走去。

   在深山裏,有許多熊、狼、虎、豹出沒,他不斷勉勵自己——要鎮定,要鼓起勇氣,就這樣一步步不斷地往前走,直到最荒僻的地方,找了一塊大石頭坐下來。

   此時,太陽已下山,星星、月亮在天空閃閃發光;他靜坐著默默地念佛;由于心念寂靜,不論蟲鳴、鳥獸之聲或山泉的潺流之音都非常動聽、清晰。甚至也有熊、狼等野獸的腳步聲緩緩走近,但是,他學習佛陀「舍身飼虎」大無畏的堅定意志,所以非常冷靜。即使有令人生畏的大黑熊從旁經過,他仍舊安然不動,直到天邊出現曙光。

   遠處樹林的那端,似有人影,他仔細一看,竟然是老師父。老師父走到他的面前,慈祥地說:「你的心願應該達成了吧

  」。

   他心想:天剛亮,老師父就來到眼前,可見老師父半夜就趕路到山上來。他深受感動,下定決心要好好精進修習,才不孤負老師父的愛護與教導;後來這位修行者成爲大名鼎鼎的禅師——明惠法師。

   這篇故事的涵義,並非鼓勵大家舍身于猛獸之口,而是強調誦經要誦于口、入于心,更要身體力行,才能體會實際付出時所需要的勇氣和毅力,進而盡力發揮自己的生命良能,爲社會大衆服務。

  源信和尚

   心鏡要用智慧和耐力來磨,

   才能清澈明淨,光可鑒人。

   這個故事發生在日本。有個小男孩,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往生了,因此由母親獨力撫養。

   有一天晚上,小男孩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來到一座大寺院,寺院後面有一座藏經樓。裏面除了有很多經書之外,還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鏡子;但是鏡面上大多布滿了灰塵。看到這麼多鏡子,小男孩想著;如果我能拿一面鏡子送給媽媽,那該多好啊!

   當小男孩有了這個念頭時,藏經閣外面進來了一位老和尚。老和尚看到小男孩就說:「你在這裏做什麼呢

  」

   小男孩趕緊跑到老和尚面前,恭敬地行禮說:「這裏有這麼多鏡子,我很希望能拿一面回去送給媽媽。」老和尚很慈祥,隨手就拿了一面鏡子給小男孩。那是一面很小且布滿灰塵的鏡子。小男孩心想:「我要的是那面很大且發亮的鏡子啊!」不過,他還是很恭敬地接受了。

   老和尚看出小男孩有些遲疑,就問道:「怎麼啦

  」

   小男孩老實地說:「謝謝您!可是,我想要的是那一面很大、可以照人的鏡子啊!」

   老和尚說:「有這面小的就可以了,你要把它『養』大,時機成熟時可以拿到橫川去擦拭、磨光。」說完,老和尚就不見了。

   夢醒後,小男孩告訴媽媽夢裏發生的事。媽媽對他說:「這是一個好夢!人人心中都有一面心鏡,只要勤于擦拭就會發光。你夢見橫川,說不定以後可能會到橫川參修。」小男孩聽了,覺得「橫川」將是自己可以磨心鏡的地方,于是默記在心。

   過了幾天,小男孩和村裏的孩童相約到附近的河邊玩耍。那裏有兩條河,相距不遠。奇怪的是其中一條河流水清見底;另一條河水卻很汙濁。這時,有一位和尚在汙濁的河水中洗缽。

   小男孩看了,心想:這位老和尚可能是從外地來的,不知道還有一條清澈的河水。便叫道:「和尚,離這裏不遠的地方,還有一條很清澈的河水,您可以去那裏洗啊!」

   和尚看到小男孩長得清秀聰慧,即回答:「平常人會有分別心,但幹淨或穢濁的水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分別。」

   小男孩聽了,脫口而出說:「哦!是這樣啊!但是您洗缽不是因爲缽髒了才要洗嗎

  我認爲,髒的缽應該用潔淨的水來洗才會幹淨,這可能是我心境的分別吧!」

   聽了小男孩的話,和尚發覺自己剛才說的話竟然前後矛盾——他因爲缽髒了才拿去洗,這就是分別啊!在分別之中又說不分別,真是自相矛盾!于是,和尚便回頭尋找小男孩。

   小男孩正在河邊數石頭,和尚便問小男孩:「你爲什麼要數石頭

  看看!這一望無際的大地都是石頭,無量無數,你數得完嗎

  」

   小男孩擡起頭說:「石頭是數不盡。但是,無量無數也是從一開始呀!」

   再次聽到小男孩如此聰慧的答話,和尚知道小男孩是個可造之才,如果讓他埋沒于村野,實在太可惜了。因此,要求會見小男孩的母親,希望將小男孩帶到比教山去栽培。

   小男孩的母親了解出家修行,將來可以奉獻于人群,就答應和尚讓他出家。到了比叡山,小男孩從小沙彌的規矩開始修習,直到長大成爲一位青年比丘,他的法名叫做——源信。

   源信比丘不但十分用功,而且聰慧過人。二十多歲時,寺院即派他到城內爲城主說法。他很高興,于是寫信回去告訴母親:「我終于成功了,我已經有資格進城爲城主說法……」母親卻回信罵道:「沒出息!我希望你在那裏修學能磨亮、養大你的心鏡,以利天下衆生。你竟然只因爲可以爲一位城主說法便得意忘形,實在是太沒出息了,將來怎會有所成就呢

  」

   看到母親的來信,源信非常慚愧,下定決心到比叡山深處——橫川去進修。由于他潛心努力,後來就在比叡山一帶宏揚教化,成爲日本僧界的一位大教育家;他的道德昭彰,普受大衆景仰。

   我們的心中也都有一面鏡子,這面鏡子必須靠自己去磨、時時勤拂拭,才能光亮照人。

  空也和尚

   「專則誠,誠則靈」,

   專一精誠,無堅不摧!

   日本有位空也和尚,喜歡到各地遊訪、唱誦彌陀聖號以勸化民衆;也常鋪路架橋、修建寺宇……等,德行深受大衆尊敬。

   當時,日本發生了一種很嚴重的傳染病,被感染的人往往高燒不退,終致死亡;而未被傳染的人則因心理作祟,認爲自己可能已得病,竟真的躺在床上一病不起,最後病逝,弄得人心惶恐,不知所措。

   空也和尚看到這種情形,就每天用車載著一大桶的酸梅湯,沿路喊道:「酸梅湯,有病的來喝,沒病的也可以來喝!酸梅湯,有病除病,沒病可預防!」由于大家一向對空也和尚抱持恭敬心,也非常信任他,就紛紛拿著杯子前來喝酸梅湯。

   對于那心理作祟的病患,空也和尚則親自將酸梅湯端到他們面前,說:「喝下去病就會好起來!」當他們喝了酸梅湯後,空也和尚就說:「你已經好了。」病患果真就能下床走路,並且很有信心地表示:「我絕對不會被傳染。」

   對已被傳染而發高燒的人,空也和尚便對他們說:「心情放輕松,要有信心。喝下酸梅湯,就會漸漸好起來。」並爲他們虔心念佛,也教他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些被傳染的病患,有的喝了叁、五天的酸梅湯後,竟然也康複了。

   這次的傳染病,空也和尚的酸梅湯發揮了很大的療效,大家都覺得很不可思議。于是,有人問空也和尚:「酸梅湯爲什麼對傳染病有如此的神效

  酸梅湯真的能治病嗎

  」

   空也和尚展顔笑道:「這是治心病的萬能藥。」

   大家不太明白,又問:「酸梅湯的療效,真有這麼好

  」

   空也和尚說:「不是酸梅湯的藥效功力強,是『專一精誠」的效果啊!」

   空也和尚因待人心專意誠,慈心、悲行讓人深信、尊重,在人人心目中已建立不可動搖的地位;大家對他所說的話都非常信任,自然能引導人産生誠懇和專心的信仰。

   所以,誤以爲自己有病的人喝了酸梅湯,信心大增,心結解開,病也就好了。而受傳染發燒的人,若缺少水分,病毒就會愈發猖獗,而酸梅湯具有殺菌力,大量喝下酸梅湯後,身體有了水分的補給,自然高燒就會退。再加上虔誠的信心,所以,病人恢複得很快。此即所謂的「專則誠,誠則靈」。

  鐵眼和尚

   不因毀譽而改變所立的志願,

   則有志者事竟成。

   叁百多年前,日本有位鐵眼和尚,他十叁歲即出家,並且以堅定的毅力,曆經千辛萬苦,完成日本大藏經的翻刻而名聞天下。

   日本冬天時常下大雪,整個京城都籠罩在一片冰雪之中。在京城外有一條江,江上有座橋,除了進京城的人會經過這座橋外,少有行人。當時鐵眼和尚爲了籌募翻刻大藏經的經費,常常站在橋邊,請路人發心捐助。

   嚴寒的天氣,常常凍得鐵眼和尚全身顫抖,但他仍穿著蓑衣,以宏亮的聲音向往來的行人呼籲:「請各位大德發心,做做好事,捐一點錢來印經!」路上的行人看到鐵眼和尚如此艱辛,非常欽佩他的精神毅力,便或多或少捐了一錢;但是也有人以不屑的眼光或視而不見的態度、快步從旁經過。

   有一天,一位武士及其侍衛騎馬經過,鐵眼和尚看到武士就很快地走上前說:「請等一下,我是鐵眼,發願要翻刻一部大藏經。這部大藏經能淨化人心、拯救人類,所以請你發發心。」

   武士卻說:「和尚,你瘋瘋顛顛地站在大雪中有什麼用

  要刻一部大藏經是非常浩大的工程,就單靠你一個人,憑著一分錢、兩分錢的累積,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呢

  」說完武士又繼續向前走。但是鐵眼和尚锲而不舍地追到馬前繼續對武士說:「我需要好幾萬塊的木片來刻經,現在經書就要開始進行了。所以請你發發心啊!」

   武士不耐煩地說:「我以爲你還有什麼重要的事,現在已經很晚了,不要擋住我的去路,不給就是不給。」說完掉頭就走,而隨行的侍衛甚至將和尚推倒在雪中。鐵眼和尚爬起來,看到隊伍走遠了,就不停地追,馬一直跑,和尚也一直追,不知不覺已追到城門外,他再次對武士說:「請你發發心,希望你能成全這個善願。哪怕是一分錢,我也很感激你。」

   多麼固執的人啊!武士心想。在不得已的情況…

《遠古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溯今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