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修叁皈依(30~39)▪P3

  ..續本文上一頁教導,很多地方都沒有依教奉行,叁教不能

   混成一家,和諧首先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原則基礎上

  佛弟子不應該對天魔外道的感情勝過對佛教的感情,

  否則就很難保持佛教的純粹性

  後來我才明白,爲什麼我講得對,我擺的是事實,也沒有人說我講錯啊,既然沒錯,爲什麼有些人還會聽不進去呢?因爲他們雖然也是佛弟子,但頭腦裏充滿了儒教思想。事實證明,這是由于他們對儒教的感情遠勝于對釋迦佛的感情,這是感情問題,執著了感情就沒有理智了。比如,一個人跟朋友說:“你爸爸經常小偷小摸,這不好啊,你勸勸你爸爸,別偷了。”沒說錯,全是好話啊,可是兒子就聽不進去。所以一個人有了感情的偏向就成了問題,就叫感情問題。

  後來講法完了,大家小組座談討論,有些人不討論佛法,卻大談:儒教也有好的地方,爲什麼不能學?儒教有好的地方,你到學儒教的地方聽吧。我們是佛教,佛教的教義教規裏沒有儒教。我不是反對儒教,我是要保持佛教的純粹性,這是我應該做的啊。

  世間上的學說,有好的一面,也有漏洞的一面,

  要全面了解,才不會致成片面

  既然也有好的一面,可想而知也有不好的一面,那麼你去學了儒教好的一面,你來聽聽我在講叁皈依時講到不能皈依其他的必要性和指出一些儒教的漏洞,這不是全面了嗎?片面是愚癡的,只有全面才正確,爲什麼一定要保持片面了解,而不求全面的了解呢?

  後來我考慮了一下,第二天我就說:我們是講佛法,不要再多花時間來宣揚儒教了。結果我說話沒用,有些人又在學佛法時談儒教了。

  把不是佛教的東西混淆在佛教裏,這就失去了佛教的本來面目,

  這樣的修行還有什麼希望

  其實在那次之前,我早就有這樣的經曆。幾年前在福鼎,我講法講得很累。講完法回寮房去休息,一個可能是外來挂單的出家人等在樓梯口,對我說:“老師,道教也很好,你爲什麼不贊成佛弟子學道教呢?你老師可能不懂道教,我講一點道教的好處給你聽聽。”我好言相勸,他不接受,我就說了一句:“我是佛教!你不要來跟我講道教!”他沒話說了。把不是佛教的東西混淆在佛教裏,這就失去了佛教的本來面目,這樣的修行還有什麼希望?

  過去很多佛弟子,對釋迦佛的教導,很多地方都沒有依教奉行,

  叁教不能混成一家,和諧首先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原則基礎上

  通過這一次學習叁皈依,大家覺悟都會提高,佛弟子都要遵守好叁皈依戒,不學儒教道教。假如有人想:過去很長的年代裏,佛門裏總有人說儒教道教可以學,我們就學了。我們是釋迦佛弟子,凡是跟釋迦佛的主張不同的,就不能摻雜進去。佛法今天這麼樣衰落,就因爲過去很多佛弟子,對釋迦佛的教導,很多地方都沒有依教奉行。希望從你們這一代開始,都能明白過來,也不再說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明明是叁家,我不主張混淆,各管各發展。和諧首先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原則基礎上,我們不在儒教、道教、外國教那裏宣揚佛教,希望學儒教道教的也尊重我們,不要在佛門裏宣揚儒教、道教。因爲佛教的教義教規有原則性的差別,相互交流是毫無意義的。

  學修叁皈依9-5 (35)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8日

  經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犯了叁皈依戒,

  就會造成以身謗法的罪

  提要:

   ·被人砍腦袋,佛法誰來宣揚?恒順衆生是恒順衆生的覺悟,不是恒順衆生

   醜惡的心

   ·犯了叁皈依戒,就會造成以身謗法的罪

   ·有人要我們得像企業家那樣什麼都學,以求發展,最後丟下一句“我什麼

   宗教也不信”就離開了

   ·釋迦佛的弟子,當然只弘揚釋迦佛的法,叁教合一,到底是哪一家的弟子

  被人砍腦袋,佛法誰來宣揚?恒順衆生

  是恒順衆生的覺悟,不是恒順衆生醜惡的心

  “要學好叁皈依戒,修好叁皈依定,圓滿叁皈依慧,以求改變如今佛法衰落的現象”,佛法爲什麼會衰落?就是因爲佛弟子叁皈依沒有學好,沒有遵守好,導致佛門一片紊亂。我們講慈悲忍辱,不等于說伸長了頭頸讓人家砍腦袋,腦袋砍掉了,佛法誰來弘揚?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有一個叫恒順衆生。我們是恒順衆生善良的心,衆生有覺悟,能歸向佛道,這個要恒順;我們不恒順衆生醜惡的心,不恒順外道魔道,這是有原則的。

  犯了叁皈依戒,就會造成以身謗法的罪

  “受了叁皈依而不持叁皈依戒,從而造成以身謗法”,要改變如今佛法衰落的現狀,我想了一下,還是應該從叁皈依開始。凡是皈依叁寶的佛弟子,都要遵守好叁皈依戒。說“儒教也可以學,道教也很好”,那就等于說:釋迦佛不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就把釋迦佛貶低了;也是在告訴大家,學了這些東西可以取長補短,彌補佛法的“漏洞”。難道佛法還不太圓滿、不太殊勝、不太徹底?要咱們多學一點,知識廣博一點,來豐富豐富?那豈不是以你的行動、以你的語言、以你的心態,來把佛法貶低?所以犯了叁皈依戒就是在以身謗法,以身謗法的罪很重的。

  有人要我們得像企業家那樣什麼都學,以求發展,

  最後丟下一句“我什麼宗教也不信”就離開了

  我想起前兩年杭州有個企業家禅定營,每年要到開化文殊院學兩叁次。有一次我應邀去杭州,大家正談得高興,又進來了一個人,我不認得,可能是熟人介紹的。他講話我就一聲不吭地聽著,我講話卻經常被他打斷。他大講佛教要發展,必須要像我們企業家一樣,凡是可學的東西,全都學,因爲他根本不懂佛教。我就開口了:“佛教是圓滿、徹底究竟的,是絕對的真理,那就根本不需要再補充別的東西。”

  後來他又打斷我,我剛講兩句,他又打斷我,我跟他說,“你剛才講話我沒有打斷你,我講話你屢次打斷我,你這樣很吃虧啊,你這樣到東到西會不受人歡迎。”他受不了啦,全身不安,最後實在坐不住了,說了一句話:“我是什麼宗教也不信,我看我該走了。”

  如果你們學了佛教,再把別的教派道理加到佛教裏,就破壞了佛教的圓滿。好比在一只月餅裏插進去別的東西,或者在月餅旁邊再補一塊東西,這個月餅就不圓了。圓滿了,再增加,那豈不成了畫蛇添足?

  釋迦佛的弟子,當然只弘揚釋迦佛的法,

  叁教合一,到底是哪一家的弟子

  我們是釋迦佛的弟子,當然我只弘揚釋迦佛的法。說:“十方如來的法,你也應該弘揚。”我們是凡夫衆生,沒有天耳通,不要說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講法、藥師佛在琉璃世界講法我聽不到,就連五臺山上空,文殊菩薩每天在給一萬位菩薩講法,我也聽不到。我學到的是釋迦佛的法,我師父講出來我聽到了,所以我只能弘揚釋迦佛的佛法。

  那麼說:“你弘揚佛法,同時也可以把儒教道教,叁教合起來講。”我不幹。如果合在一起,雖然不是四不像,至少也是叁不像。好比頭戴道冠,身披僧衣,腳踏官鞋,到底算哪一家的弟子啊?(衆笑)

  佛法僧稱叁寶,叁寶可不能解說成釋迦佛、太上老君和孔丘。佛法僧,佛是釋迦佛,法是釋迦佛講的正法,僧是釋迦佛的弟子,其它一律不能摻入。要保持佛法的純粹性,我們修行將來才能有成就。

  學修叁皈依9-6 (36)

  學好叁皈依戒 修好叁皈依定 圓滿叁皈依慧

  傅味琴講于泰順崇教寺 2010年7月8日

  經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外道不要挂佛門牌子,

  佛門也不要學外道

  提要:

   ·不修叁皈依定,就把叁皈依定中的成就架空了

   ·釋迦佛的降魔成道也是入的禅定,所以一切成就都是在禅定裏成就的

   ·叁皈依不能光是會唸,其中的道理還得請善知識來闡明

   ·外道不要挂佛門牌子,佛門也不要學外道

   ·學了禅定,又學外道,出了偏差,就說不清了

   ·未得到叁皈依圓滿的慧,會造成自身知見錯亂、愚癡顛倒而影響佛門清淨

   ·知見紊亂了,就認爲只要發心爲佛教,什麼事都可幹,猶如過去受儒教

   影響的孝子,只要孝,不道德的事也可幹

  不修叁皈依定,就把叁皈依定中的成就架空了

  “不修叁皈依定,就把叁皈依定中的成就架空了”,沒有一個成就不是在定裏成就的。連求生極樂世界,也要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最穩當是七天一個妄念也不起來。有的法師解說,這個要求是指白天,有的法師解說,連晚上也得算進去。這個要求也夠高的了,所以六字宏名,方法是方便,功夫可沒有方便。

  阿羅漢也是在定中斷盡煩惱證阿羅漢果的。禅的解說有好幾種,其中一種解說,“煩惱未斷能斷是名禅”,就是說你持戒持得好,可以斷一些煩惱,可有些煩惱光靠戒是斷不盡的,你必須在禅定裏斷。

  釋迦佛的降魔成道也是入的禅定,

  所以一切成就都是在禅定裏成就的

  成佛也是在禅定裏成佛的。而現在的修行人,一會兒說,這個人出魔障了,一會兒說那個人著魔了,就是不肯學禅定。禅定是降魔的,釋迦佛降魔成道也是入的禅定,所以一切成就都是在禅定裏成就的。

  叁皈依不能光是會唸,

  其中的道理還得請善知識來闡明

  “未得到叁皈依圓滿的慧”,我們今天皈依叁寶了,即使你會唸叁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

《學修叁皈依(30~3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