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修叁皈依,一律不准殺盜淫妄酒
來小住的同學在家障礙多,
學習期間家有急事,可回去了再來
有些小住常跟我提要求:老師,你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學到哪兒。這一次也滿足你們的要求,可以隨行。比如說,我這兒講完了,我到湖南,你也跟我到湖南。我不可能在一個地方住久,我要各個地方去講法,那麼你也跟著我隨行喽。
學習期間,你家裏有要緊情況,也可以回去把事情辦完了再來,在家居士修行障礙大,所以在家難修好。現在有人說:在家修得好,出家修不好。出家人聽了這話,就想還俗娶老婆了,在家人也不肯出家了,因爲出家修不好啊,那麼以後叁寶只剩兩寶了。在家修行障礙太大,比如釋迦太子根本不想娶老婆,因爲父親要求生個孩子就可以讓他出家,所以就娶妻生了孩子,取名叫“羅睺羅”,意思是障礙。你們差不多都有了孩子,有了孩子修行就有障礙。
修文殊法能開智慧,學大般若法成就就快了
我們佛弟子是從叁皈依開始,將來還是在叁皈依裏成就。因爲叁皈依觀非常圓滿殊勝,所以學修叁皈依觀要求比較高。修這個法要有基礎,假如能開智慧,修起來就快了,你得到文殊菩薩加被,就容易開智慧,學文殊法先修文殊心咒,再學文殊略法,再學廣法,有皈依發心、頂禮供養、忏悔誦戒,還有菩薩十地的修法,二十空的修法等等。從前能海上師講過,“一本文殊法就能使你從凡夫修到成佛。”有這麼殊勝!因爲它是大般若的法,《大般若經》就叫佛母經。而且文殊菩薩是諸佛之師,成佛得以文殊菩薩爲師。比如彌勒菩薩要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來到娑婆世界成佛,補釋迦佛的位置,所以叫一生補處菩薩,現在他在兜率天,文殊菩薩是他老師,指導他快快成佛。
學修叁皈依,要歡喜,不怄氣,由喜樂而入定
要參加學修叁皈依的同學,有一個要求必須做到,要經得起批評。你有不對的地方,老師同學們總要給你提提意見,幫助幫助你。受了批評,你不能怄氣,如果你怄氣、苦惱,你修不好的。等你能天天歡喜的時候再參加。修禅定最關鍵是要歡喜,是由喜而入定,初禅就是“離生喜樂定”:離開了五欲享受産生了喜樂,然後才入的定。現在佛門流行一句:“我是苦惱人”。苦惱人永遠入不了定,因爲四禅八定裏沒有一個“離生苦惱定”。現在佛門裏講錯的地方多得不得了,不講佛法,專門講這種亂七八糟的話,引錯路啦。所以佛說,到了末法時期邪師邪說多如牛毛。
學修叁皈依,一律不准殺盜淫妄酒
還有要求,不管你受沒受五戒,全要按五戒的要求去做,一律不准殺盜淫妄酒。喝酒會出毛病的,因爲修禅定,血液循環暢通,全身會發暖,你再喝酒,血輪暴轉,對身體很不利,尤其是有高血壓的人,就要中風,聽說有人說“受了戒,喝酒是可以的,只要不酗酒好了。”說這個話的人肯定自己在喝酒。佛規定受了酒戒就是不准飲酒。
也不能殺活的,魚、雞、鴨一律不准殺。吃不慣素,吃點葷也可以,因爲五戒中是不殺生,吃已經死的東西,它沒有痛苦的。特別是賣肉取財而殺生的人,會永遠失去人身。
也不能偷東西。
也不能邪淫,居士可以有老婆,但不准有二奶。(衆笑)
還有不說假話。
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做居士最低的標准。也是每個尚未受五戒的佛弟子應該學習的。
學修叁皈依4-3 (13)
學修叁皈依的要求
傅味琴講于漢川清涼寺大般若佛學苑 2010年5月21日
經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學修叁皈依要不學天魔外道,
修行要排除功名利祿
提要:
·學修叁皈依要不學天魔外道,修行要排除功名利祿
·好的自己要,壞的供養佛,兒孫求名利,誰來爲佛陀的事業作貢獻
·培養了才,更要培養人,不像修行人要給他提意見,這就叫群衆監督
·學生出門久了,一回來就能聞到帶著臭氣,修行要講成就,別白忙了一輩子
·學修叁皈依,夠條件先學,後學的亦應平等對待
學修叁皈依要不學天魔外道,修行要排除功名利祿
學修叁皈依要不學氣功、道教、儒教。受了他們的影響,修行不會成就,例如儒者講究酒色財氣,講究追求功名利祿,光耀門庭,這些都是我們修行全要排除的。
好的自己要,壞的供養佛,
兒孫求名利,誰來爲佛陀的事業作貢獻
你們做居士的都很苦惱,現在孩子很難管教,可是你們都是在孩子變壞了,不想讀書,念念不忘社會上的吃喝玩樂的時候,聽說傅老師教育人很好,想把孩子送來,已經太晚了!孩子不願在這裏學,我也沒有辦法,爲什麼不在他沒有學壞前送到佛學苑來呢?
你們的心態我知道,孩子好的時候,希望他將來能榮華富貴,光耀門庭。舍不得送給釋迦佛,等到孩子變壞了,就想送到傅老師那裏去。好的嘛自己要,壞的嘛供養佛,(衆笑)作爲佛弟子,你們心裏慚愧不慚愧?
還有的送孩子到美國去留學,我更想不通,因爲你的孩子就是釋迦佛的孫子啊。你作爲一個佛子,一輩子沒有爲佛教做貢獻,就讓釋迦佛的孫子爲佛教淨化人心的教育事業來做做貢獻吧!
兒子孫子都不管釋迦佛的事業,說得過去嗎?假如他將來信了外國教,你做媽的就變了他眼裏的魔鬼。一門心思榮華富貴,光耀門庭,沖昏了頭腦,還像佛弟子嗎?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得憂郁症、自閉症。自殺的也很多,你送到我這兒來學習,他會得憂郁症,會自殺嗎?中國家庭一代一代的思想總是免不了保留了儒教的傳統。
培養了才,更要培養人,
不像修行人要給他提意見,這就叫群衆監督
佛學苑學了以後很會講,可是培養了才,更要培養人,人不培養好就不像一個修行人,千萬不要做一個只會空講理論的佛學專家,我們是修行。我年輕時學佛都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時代不同了,現在度衆生非常困難,尤其是心裏的世俗觀念不容易抛掉,所以我們每個道場都在樹立叁個原則:民主集中製、集體領導、群衆監督,別看他講法講得好,還是要監督他,看他像不像修行人,不像修行人的時候要給他提意見,這就叫群衆監督。
學生出門久了,一回來就能聞到帶著臭氣,
修行要講成就,別白忙了一輩子
我們一年有一次探親假,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再給一次,這是合情合理的,釋迦佛當年,連出家同學也可以探望父母,因爲佛教最講孝道。可是我這些學生去的時候都是幹幹淨淨,回來的時候滿身肮髒,都不像樣。回家兩星期在世俗泥坑裏滾啊滾,一回來就帶著臭氣,這是我最擔心的事。同學跟他提意見,你回來怎麼世俗氣這麼重了?他聽了心裏怄氣,那麼合不來了。好比在修行道場裏是在清水裏洗澡,回家是在髒水裏洗澡。
我看到這一點,我就要糾正我過去的疏忽,所以從學叁皈依觀開始,要培養人,而不是光培養才,修行要講究成就,否則白忙一輩子幹什麼?所以這次學習要求比較高。
學修叁皈依,夠條件先學,後學的亦應平等對待
從前我師父能海上師,晚上睡得很少,他要忙譯經,侍者師坐在旁邊背經文,不久打瞌睡了,上師就拿起棒棒來敲他一下。那麼說“老師你會不會打我?”我打你,你要把我抓到派出所去。時代不同了,度衆生困難了,一方面要求要提高,一方面靠自覺,所以不要求大家同時共學。佛門講平等,所以大家都能學,僅僅夠條件的先學,差一點的後學,但佛性都一樣,當然發菩提心相互幫助更好。
學修叁皈依4-4 (14)
學修叁皈依的要求
傅味琴講于漢川清涼寺大般若佛學苑 2010年5月21日
經文: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
皈依願
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
要求高,都是爲了斷煩惱快,
修行快,將來證果成道快
提要:
·歡喜信受,依教奉行,是學法修行人必須做到的要求
·要求高,都是爲了斷煩惱快,修行快,將來證果成道快
·要舍才有得,世俗利益不肯犧牲,修行也就沒有你的收獲
·小住同學自己爭取學法條件,常住同學生活有保障,父母來修行,吃住都
不要錢
·要修行成就,應十年不離依止師,今人無耐心,一年常住也可以,但大都
是十年還不想走,以法爲重啊
·半途而廢,前功盡棄,豈不使釋迦佛很失望
·證果是要你自己修出來的,不證果永遠流轉生死
·對修行有感情,你就離不開修行地方,你對世俗有感情,就會回家再吃回
頭草
歡喜信受,依教奉行,
是學法修行人必須做到的要求
這一條要求要做到,你有錯,老師同學批評你,你要歡喜接受。批評是幫助你,你一生氣,老師同學下一次不敢幫助你了,你自己也難受。
要歡喜信受、依教奉行,這是我們學法修行要獲得成就必須要做到的要求。
要求高,都是爲了斷煩惱快,
修行快,將來證果成道快
假如自己水平不夠,現在加倍努力,爭取兩個月把自己調整好,那個時候再參加也可以,這些要求,都是爲了你斷煩惱快,修行快,將來證果成道快。
末法時期衆生煩惱重、業障重,我辦學十年多深有體會。要求太高人家不來,放寬一點,十年看下來,也不是辦法,只好一分爲二,你有條件就先走一步,你條件差後走一步,自己好好去爭取條件吧。
要舍才有得,世俗利益不肯犧牲,
修行也就沒有你的收獲
我老師…
《學修叁皈依(10~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