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学修三皈依(10~19)▪P2

  ..续本文上一页

   ·学修三皈依,一律不准杀盗淫妄酒

  来小住的同学在家障碍多,

  学习期间家有急事,可回去了再来

  有些小住常跟我提要求:老师,你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学到哪儿。这一次也满足你们的要求,可以随行。比如说,我这儿讲完了,我到湖南,你也跟我到湖南。我不可能在一个地方住久,我要各个地方去讲法,那么你也跟着我随行喽。

  学习期间,你家里有要紧情况,也可以回去把事情办完了再来,在家居士修行障碍大,所以在家难修好。现在有人说:在家修得好,出家修不好。出家人听了这话,就想还俗娶老婆了,在家人也不肯出家了,因为出家修不好啊,那么以后三宝只剩两宝了。在家修行障碍太大,比如释迦太子根本不想娶老婆,因为父亲要求生个孩子就可以让他出家,所以就娶妻生了孩子,取名叫“罗睺罗”,意思是障碍。你们差不多都有了孩子,有了孩子修行就有障碍。

  修文殊法能开智慧,学大般若法成就就快了

  我们佛弟子是从三皈依开始,将来还是在三皈依里成就。因为三皈依观非常圆满殊胜,所以学修三皈依观要求比较高。修这个法要有基础,假如能开智慧,修起来就快了,你得到文殊菩萨加被,就容易开智慧,学文殊法先修文殊心咒,再学文殊略法,再学广法,有皈依发心、顶礼供养、忏悔诵戒,还有菩萨十地的修法,二十空的修法等等。从前能海上师讲过,“一本文殊法就能使你从凡夫修到成佛。”有这么殊胜!因为它是大般若的法,《大般若经》就叫佛母经。而且文殊菩萨是诸佛之师,成佛得以文殊菩萨为师。比如弥勒菩萨要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来到娑婆世界成佛,补释迦佛的位置,所以叫一生补处菩萨,现在他在兜率天,文殊菩萨是他老师,指导他快快成佛。

  学修三皈依,要欢喜,不怄气,由喜乐而入定

  要参加学修三皈依的同学,有一个要求必须做到,要经得起批评。你有不对的地方,老师同学们总要给你提提意见,帮助帮助你。受了批评,你不能怄气,如果你怄气、苦恼,你修不好的。等你能天天欢喜的时候再参加。修禅定最关键是要欢喜,是由喜而入定,初禅就是“离生喜乐定”:离开了五欲享受产生了喜乐,然后才入的定。现在佛门流行一句:“我是苦恼人”。苦恼人永远入不了定,因为四禅八定里没有一个“离生苦恼定”。现在佛门里讲错的地方多得不得了,不讲佛法,专门讲这种乱七八糟的话,引错路啦。所以佛说,到了末法时期邪师邪说多如牛毛。

  学修三皈依,一律不准杀盗淫妄酒

  还有要求,不管你受没受五戒,全要按五戒的要求去做,一律不准杀盗淫妄酒。喝酒会出毛病的,因为修禅定,血液循环畅通,全身会发暖,你再喝酒,血轮暴转,对身体很不利,尤其是有高血压的人,就要中风,听说有人说“受了戒,喝酒是可以的,只要不酗酒好了。”说这个话的人肯定自己在喝酒。佛规定受了酒戒就是不准饮酒。

  也不能杀活的,鱼、鸡、鸭一律不准杀。吃不惯素,吃点荤也可以,因为五戒中是不杀生,吃已经死的东西,它没有痛苦的。特别是卖肉取财而杀生的人,会永远失去人身。

  也不能偷东西。

  也不能邪淫,居士可以有老婆,但不准有二奶。(众笑)

  还有不说假话。

  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做居士最低的标准。也是每个尚未受五戒的佛弟子应该学习的。

  学修三皈依4-3 (13)

  学修三皈依的要求

  傅味琴讲于汉川清凉寺大般若佛学苑 2010年5月21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学修三皈依要不学天魔外道,

  修行要排除功名利禄

  提要:

   ·学修三皈依要不学天魔外道,修行要排除功名利禄

   ·好的自己要,坏的供养佛,儿孙求名利,谁来为佛陀的事业作贡献

   ·培养了才,更要培养人,不像修行人要给他提意见,这就叫群众监督

   ·学生出门久了,一回来就能闻到带着臭气,修行要讲成就,别白忙了一辈子

   ·学修三皈依,够条件先学,后学的亦应平等对待

  学修三皈依要不学天魔外道,修行要排除功名利禄

  学修三皈依要不学气功、道教、儒教。受了他们的影响,修行不会成就,例如儒者讲究酒色财气,讲究追求功名利禄,光耀门庭,这些都是我们修行全要排除的。

  好的自己要,坏的供养佛,

  儿孙求名利,谁来为佛陀的事业作贡献

  你们做居士的都很苦恼,现在孩子很难管教,可是你们都是在孩子变坏了,不想读书,念念不忘社会上的吃喝玩乐的时候,听说傅老师教育人很好,想把孩子送来,已经太晚了!孩子不愿在这里学,我也没有办法,为什么不在他没有学坏前送到佛学苑来呢?

  你们的心态我知道,孩子好的时候,希望他将来能荣华富贵,光耀门庭。舍不得送给释迦佛,等到孩子变坏了,就想送到傅老师那里去。好的嘛自己要,坏的嘛供养佛,(众笑)作为佛弟子,你们心里惭愧不惭愧?

  还有的送孩子到美国去留学,我更想不通,因为你的孩子就是释迦佛的孙子啊。你作为一个佛子,一辈子没有为佛教做贡献,就让释迦佛的孙子为佛教净化人心的教育事业来做做贡献吧!

  儿子孙子都不管释迦佛的事业,说得过去吗?假如他将来信了外国教,你做妈的就变了他眼里的魔鬼。一门心思荣华富贵,光耀门庭,冲昏了头脑,还像佛弟子吗?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得忧郁症、自闭症。自杀的也很多,你送到我这儿来学习,他会得忧郁症,会自杀吗?中国家庭一代一代的思想总是免不了保留了儒教的传统。

  培养了才,更要培养人,

  不像修行人要给他提意见,这就叫群众监督

  佛学苑学了以后很会讲,可是培养了才,更要培养人,人不培养好就不像一个修行人,千万不要做一个只会空讲理论的佛学专家,我们是修行。我年轻时学佛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时代不同了,现在度众生非常困难,尤其是心里的世俗观念不容易抛掉,所以我们每个道场都在树立三个原则: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群众监督,别看他讲法讲得好,还是要监督他,看他像不像修行人,不像修行人的时候要给他提意见,这就叫群众监督。

  学生出门久了,一回来就能闻到带着臭气,

  修行要讲成就,别白忙了一辈子

  我们一年有一次探亲假,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再给一次,这是合情合理的,释迦佛当年,连出家同学也可以探望父母,因为佛教最讲孝道。可是我这些学生去的时候都是干干净净,回来的时候满身肮脏,都不像样。回家两星期在世俗泥坑里滚啊滚,一回来就带着臭气,这是我最担心的事。同学跟他提意见,你回来怎么世俗气这么重了?他听了心里怄气,那么合不来了。好比在修行道场里是在清水里洗澡,回家是在脏水里洗澡。

  我看到这一点,我就要纠正我过去的疏忽,所以从学三皈依观开始,要培养人,而不是光培养才,修行要讲究成就,否则白忙一辈子干什么?所以这次学习要求比较高。

  学修三皈依,够条件先学,后学的亦应平等对待

  从前我师父能海上师,晚上睡得很少,他要忙译经,侍者师坐在旁边背经文,不久打瞌睡了,上师就拿起棒棒来敲他一下。那么说“老师你会不会打我?”我打你,你要把我抓到派出所去。时代不同了,度众生困难了,一方面要求要提高,一方面靠自觉,所以不要求大家同时共学。佛门讲平等,所以大家都能学,仅仅够条件的先学,差一点的后学,但佛性都一样,当然发菩提心相互帮助更好。

  学修三皈依4-4 (14)

  学修三皈依的要求

  傅味琴讲于汉川清凉寺大般若佛学苑 2010年5月21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要求高,都是为了断烦恼快,

  修行快,将来证果成道快

  提要:

   ·欢喜信受,依教奉行,是学法修行人必须做到的要求

   ·要求高,都是为了断烦恼快,修行快,将来证果成道快

   ·要舍才有得,世俗利益不肯牺牲,修行也就没有你的收获

   ·小住同学自己争取学法条件,常住同学生活有保障,父母来修行,吃住都

   不要钱

   ·要修行成就,应十年不离依止师,今人无耐心,一年常住也可以,但大都

   是十年还不想走,以法为重啊

   ·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岂不使释迦佛很失望

   ·证果是要你自己修出来的,不证果永远流转生死

   ·对修行有感情,你就离不开修行地方,你对世俗有感情,就会回家再吃回

   头草

  欢喜信受,依教奉行,

  是学法修行人必须做到的要求

  这一条要求要做到,你有错,老师同学批评你,你要欢喜接受。批评是帮助你,你一生气,老师同学下一次不敢帮助你了,你自己也难受。

  要欢喜信受、依教奉行,这是我们学法修行要获得成就必须要做到的要求。

  要求高,都是为了断烦恼快,

  修行快,将来证果成道快

  假如自己水平不够,现在加倍努力,争取两个月把自己调整好,那个时候再参加也可以,这些要求,都是为了你断烦恼快,修行快,将来证果成道快。

  末法时期众生烦恼重、业障重,我办学十年多深有体会。要求太高人家不来,放宽一点,十年看下来,也不是办法,只好一分为二,你有条件就先走一步,你条件差后走一步,自己好好去争取条件吧。

  要舍才有得,世俗利益不肯牺牲,

  修行也就没有你的收获

  我老师…

《学修三皈依(10~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