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90~99)▪P3

  ..續本文上一頁滅,慢慢冷水變開水,生米變熟飯。

  外道對佛法盲無所知,

  邪道已經從邪角上偏過去了,受蒙蔽的全是由于沒有智慧

  還要防止進入邪道,有些人在對佛法盲無所知的情況下,覺得氣功也挺好,信巫婆神漢的人同樣也是盲無所知。外道僅僅是佛門外面的一條道,邪道已經從邪角上偏過去了,除了少數是居心不良,其他受蒙蔽的全是由于沒有智慧。

  金剛智慧就在大般若裏,

  得到文殊菩薩智慧的加持,就能成就佛道

  所以要得到保護,不走錯路,不受迷惑,就得求文殊菩薩加持。能得到文殊菩薩的智慧,就能成就無上佛道。文殊菩薩智慧就是般若智慧,所以文殊菩薩像是左手當心,手托一部《大般若經》,有的文殊菩薩像上,手執蓮花,蓮花上放著《大般若經》,右手執劍,劍是表法,這叫般若劍;金剛智慧就在大般若裏,這個寶劍非常堅固鋒利,表大般若智慧斷煩惱鋒利無比。

  我們法流是大般若,最主張修好菩提心,

  般若智慧的修法,就是叫你在迷惑裏不受迷惑

  我們法流就叫大般若宗,能海上師一再說:我們沒有宗派,要說什麼宗,也只能說是“大般若宗”。我們最主張修好菩提心,修的法是無上乘,又叫佛乘,一直通到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般若智慧的修法,就是叫你在迷惑裏不受迷惑,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智慧。修行就是與煩惱打仗,咱們現在初修,就像當年毛澤東所說的運動戰,敵強我弱,趕快離開;敵弱我強,就打,打不過換個地方再打。修到後來有一定水平了,無論什麼樣的敵人來,都要打,這就叫對境修。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9-5)(總第95)

  ◎ 傅味琴 講于 2002.3.12

  學文殊菩薩的智慧,就能使衆生轉變過來

  提要:

  ■ 要練習對境修,煩惱放不下就去誦經看筆記,有了文殊劍,就能把煩惱一刀

   兩斷

   ■ 老師隨便談心,話卻很緊要,這是由于長年經驗累積,自然熟能生巧

   ■ 煩惱一來,智慧就不顯現了,在煩惱裏求聰明,這叫煩惱聰明,所以對煩惱

   還是糊塗一點好

   ■ 幹弘法事業度衆生,可不能太計較,量大福大

   ■ 我從前也是氣量小好計較,今天能轉過來,也算是個小成就

   ■ 學文殊菩薩的智慧,就能使衆生轉變過來

  要練習對境修,煩惱放不下

  就去誦經看筆記,有了文殊劍,就能把煩惱一刀兩斷

  對境修咱們平時也可以練習,咱們現在面對的都是小的境,先從小的境上去鍛煉提高。要在起貪心的時候不貪,起瞋心的時候不瞋。實在打不過,就離開。有的人不聰明,明明打不過,他還不跑,弄得自己苦得不得了。怎麼叫跑?你別老是坐著挨打,你煩惱放不下,越想越氣,你趕快跑去誦經看筆記,看看法上怎麼說的,休整好了,等到有水平了,當場拔出文殊慧劍,把煩惱一刀兩斷。爲什麼稱金剛上師?金剛是表智慧,這是最鋒利的智慧。金剛習氣就要用金剛智慧來斷,然後才能成佛。

  老師隨便談心,話卻很緊要,

  這是由于長年經驗累積,自然熟能生巧

  最近聽人說:“傅老師講法,就像談心那樣,聽的時候沒有感覺到什麼,事後想一想,老師的每句話都是非常緊要。我修文殊法也有兩年了,怎麼學來學去學不像。”不是文殊菩薩不加被你,你雖得到了文殊劍,可是這把劍還在磨啊,哪有一磨就鋒利的。孫中山革命尚且要積40年之經驗,何況修行呢?我講法講了40多年了,要講得廣,我能夠講得很廣;在不必講廣時,我能講得很精要,多年累積下來自然就熟能生巧了。

  煩惱一來,智慧就不顯現了,

  在煩惱裏求聰明,這叫煩惱聰明,所以對煩惱還是糊塗一點好

  不過你們真要想快一點,最要緊不要受煩惱幹擾。煩惱一來,智慧就不顯現了,在煩惱裏求聰明,這叫煩惱聰明。煩惱一來慈悲心也糊塗了,菩提心也糊塗了。有句話叫“難得糊塗”,那可不是指慈悲心、菩提心糊塗,而是指煩惱上要糊塗一點。就因爲你對個人利益太清楚了,所以計較,還是糊塗一點好,這叫難得糊塗。

  幹弘法事業度衆生,可不能太計較,量大福大

  現在要我們雜志的人越來越多了,財務上有點吃緊,有人就開始計較了。我說:“開頭擔心送不掉,也苦惱,現在能送得掉,又舍不得,(衆笑)這種心態太計較了。不要算盤打得這麼精,咱們又不賺錢,要幹弘法事業,太計較了幹不成的。”

  很多年前,上海禅定班是我親手抓的,我可不計較,後來發展到一百多個人。蘇州禅定班發通知的同學,由于精明計較,通知發得少,人也來得少。其實你多發一份通知,也是多一份心意。

  所以修行度衆生,可不要計較,越計較越糟糕,跟衆生計較,你也怄氣,他也失望:本來希望你來度我,誰知道你盡說我不好,我好還要你來度幹什麼?(衆笑)所以偉大的事業要靠偉大的個性完成,越不計較福氣越大,因爲量大福大。

  我從前也是氣量小好計較,今天能轉過來,也算是個小成就

  我從前也是很計較的,我是慢慢轉過來的。過去我要買一樣東西,鞋底都要跑穿,(衆笑)哪怕能便宜叁角錢,即使要走很長一段路我也願意,所以年輕時浪費了很多時間。

  有一次我想買一般人咬不動的甘蔗節,只要兩分錢,因爲好的貴,我舍不得買,(衆笑)我爲了兩分錢,還跟他們吵架。(衆笑)

  如果我發現你一句話不對,爲了說服你,哪怕跟你辯上幾個小時我都肯。我哥哥很怕跟我說話,我說“你最多聽我講20分鍾”,其實早就超過半小時了。(衆笑)我計較得這麼厲害。

  這跟我從前做會計有關系。會計的職業病,一分錢都要查出來的,否則賬上就不平了。我計較起來也不看對象,家裏買菜全要報賬,差兩分錢,也叫她再想想,把她氣壞了,“兩分錢還怕我貪汙。”(衆笑)現在我也轉過來了。

  你們看《米勒日巴》的傳記,一開始就有人做了個夢說,今天有修行成就的人要說一個殊妙的法,大家都去聽啊。結果是米勒日巴講他自己的故事,說年輕時,伯父怎麼樣吞沒他的家産,母親瞋恨心大,叫他去學法報仇,學了一個降雹的法,把那些人的莊稼全打爛了。又求護法把伯父房子弄塌,盡造業。後來他轉過來了,轉過來就有大成就,他講了這些都是極其殊勝的法。我今天也是跟你們講,從前我也是氣量小好計較的人,今天能轉過來,也算是個小成就。

  學文殊菩薩的智慧,就能使衆生轉變過來

  現在我對幹會計的人,實在合不來。(衆笑)我們的會計小馬,他跟煮飯的說,“油少放一點。”我跟煮飯的說,“油多放一點啊。”(衆笑)

  不要認爲末法衆生不能成就,文殊菩薩的智慧就能把你的煩惱習氣慢慢轉過來。

  今天講到這裏。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30-1)(總第96)

  ◎ 傅味琴 講于 2002.3.13

  皈依師、皈依叁寶、

  皈依願,此叁爲資糧道發心

  提要:

  ■ “南無”即皈依,不能解說成南方沒有,把釋迦佛說成“如來佛”、“佛

   祖”都是錯

   ■ 皈依師、皈依叁寶、皈依願,此叁爲資糧道發心

   ■ 修行有五個階段,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 資糧道第一步就要發心,發了心才會有行動

   ■ 沒有發心的行動,只是盲目地亂走

  南無即皈依

   皈依分叁:

   一皈依上師,二皈依叁寶,叁皈依願。此叁爲資糧道發心,此句乃皈依上師。

   一切法皆由皈依生起

   皈依如小孩依靠父母

   皈依有法身意義

   金剛~利,能破一切,能趣一切

   金剛上師~菩提心是金剛

   文殊~勇猛智

  “南無”即皈依,不能解說成南方沒有,

  把釋迦佛說成“如來佛”、“佛祖”都是錯

  今天我們講“南無皈依”,“南無”是印度音,翻譯成漢文就是皈依。要念“ná mó”不能念“nán wú”。現在很多佛法名詞都傳錯了,社會上人寫書也跟著錯。《西遊記》把釋迦佛稱爲“如來佛”,所以社會上人只知道如來佛,不知道釋迦佛。現在又把釋迦佛稱佛祖,難道釋迦佛變成佛的祖先了。佛是佛陀,祖是祖師,不能並起來稱呼。“南無”譯成中文是皈依,如果解說“南方沒有”,那就錯了。

  皈依師、皈依叁寶、皈依願,此叁爲資糧道發心

  “皈依分叁”,這是按照這本文殊念誦法來說的。“一皈依上師”,我們剛才念的“南無皈依金剛上師文殊師利菩薩”,這就是皈依上師。“二皈依叁寶”,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叁皈依願”,“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還有自皈依法,自皈依僧,這叁句就是皈依願。“此叁爲資糧道發心”。

  修行有五個階段,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

  修行有五個階段,叫五道,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第一就是資糧道,我們現在都是走在資糧道上。好比出門前要准備路上吃的用的。資,就是旅費,糧,路上吃的糧食,以前要帶上糧票,古時候要帶上幹糧,這是比喻要准備好我們修行的路上需要准備的一切條件。准備好了才真正上路,上路就叫加行道。到了目的地就看到了,叫見道,比方說坐火車到了北京站,就看到北京了。你在北京各處走走,完成你要辦的事情,就叫修道。事情都辦完了,沒事了,就叫無學道。

  資糧道第一步就要發心,發了心才會有行動

  資糧道,第一步就要發心,發了心你才會有行動。發了心才算你邁上了資糧道。首先是發皈依叁寶的心,這叫皈依發心,有的人發了心,沒有行動,這不是他超越了規律,而是他懶惰,只發心,不行動。

  沒有發心的行動,只是盲目地亂走

  相反地說,沒有光有行動沒有發心的,如果有,也是盲目地亂走。比如路上隨你問誰:“你去哪兒?”他會回答出他要去的地方。假如他說:“我也不知道。”那他精神有點不正常,在隨便亂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30-2)(總第97)…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90~9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