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們稱爲佛弟子。
我年輕時,上海信佛的人有個風氣,每來一個大法師,就忙著去皈依,有人皈依的法名有好幾個,弄得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一會兒用這個法名,一會兒用那個法名。我說:“你皈依過了怎麼還皈依?”他說:“多皈依多得功德。”有人說,“要皈依十個大法師,在臨終的時候,十個大法師都會幫你一把。”皈依只需要一次,你皈依了釋迦佛你就是佛弟子了。
《文殊法》以文殊菩薩爲本尊,所以要再皈依文殊菩薩
我們法流是顯密並修,你以前皈依過了可以對上師再做一次皈依,那是有特殊原因的。我們今天修這本《文殊法》也是我們法流裏的法本,所以頭一句就是皈依文殊菩薩。爲什麼要皈依文殊菩薩呢?因爲修《文殊法》以文殊菩薩爲本尊。
懂得少,對佛法的理解也太簡單了,佛經譯白話,裝不住深奧含義
皈依,皈是皈投,依是依靠,用簡單的話說,你聽佛的話,走佛的道路,這就是皈依。可是光這麼講是遠遠不夠的,十年前懂這麼一點點,十年後仍然懂這麼一點點,這個佛法也太簡單了。現在有的地方在把佛經翻譯爲白話文,因爲白話文好學,我年輕時候也有這種想法,但是後來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爲白話裏裝不住很廣很深的含義,如果白話文真能夠說得清楚,也用不著法師講經了。
犯了皈依戒,你這個皈依功德的作用就起不來了
不懂皈依的法義,你想修皈依是修不起來的,如果皈依的人不去修皈依,這只是形式皈依。有人直到老仍停留在形式上還不知道有皈依戒,他不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叁條戒,你不懂這叁條戒,怎麼行持啊?犯了皈依戒,你這個皈依功德的作用就起不來了,即使你以前沒有犯皈依戒,這個功德也繼續不下去,因爲你現在犯了。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2-3)(總第63)
◎ 傅味琴 講于 2002.2.23
破壞了叁皈依,給不懂佛法的
人留下的後果就是愚癡無知
提要:
■ 你聽了邪師的話,他就跟你宣揚外道的法
■ 不懂佛法,真假和尚辨不清楚
■ 亂皈依會給佛教帶來很大損失
■ 破壞了叁皈依,給不懂佛法的人留下的後果就是愚癡無知
■ 聽課目的是爲了求懂,哪能提倡不求懂
■ 對叁寶不恭敬,皈依就不起作用
■ 有人竟然主張把釋迦佛搬走
你聽了邪師的話,他就跟你宣揚外道的法
佛經上有一句話,“犯戒地獄苦”。哪可以對皈依這麼隨隨便便,法義不懂,皈依叁寶了,還去跟外道學習,氣功是外道,一般宗教都是天道,巫婆神漢是魔道。現在還出現了邪教,那就比外道還要邪了,邪教害人手段很殘酷。佛說:末法時期邪師邪說多如牛毛。你聽了他的話,他就向你宣揚外道,跟你講外道的法。這樣,你學了外道,你就破了皈依戒。
不懂佛法,真假和尚辨不清楚
不懂佛法,真假和尚辨不清楚,還拜他爲師父,皈依他還覺得非常榮耀。都是因爲佛法不懂才受騙。《鹿苑之音》對于某些錯誤的,假的、邪的言論常作揭發批判,在最近一期裏有說,不能稱某某爲法師,因爲他當年僅僅是剃度了一下,卻說了好多極其錯誤的法。可是他名聞四海,皈依的人也不知多少了,原來卻是這麼一個人。
亂皈依會給佛教帶來很大損失
我一次偶然翻了一下,有本書中提到,當年的西藏也曾經出過這麼一個“了不起”的人,連西藏很多的大德都拜他爲師,可是過了幾年發現這個人不對,由于發覺已晚,即使糾正,而佛教所受到的損失已不可彌補。所以不能亂皈依,且不說皈依的法義不懂根本修不起來,不能産生皈依的作用,光盲目皈依的危害性就非常嚴重。現在連道教也有稱法師的,搞邪教的也被很多人稱爲大師,所以皈依要嚴肅要懂得皈依的法義。
破壞了叁皈依,給不懂佛法的人留下的後果就是愚癡無知
有人在聽某人說法的磁帶時聽到有這麼話,“如果釋迦佛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殊勝的法,你也不要接受。”皈依佛是皈依釋迦佛,他叫佛弟子不聽釋迦佛的話,皈依佛就被他破壞了;又說:“叁藏十二部,我們用不著,讓別人去悟好了”,皈依法也破壞了;“在家修得好,出家修不好”,皈依僧也破壞了,叁皈依全給他破壞了,給不懂法的人只留下一個後果就是愚癡無知。
聽課目的是爲了求懂,哪能提倡不求懂
所以不論皈依也好,禮拜、燒香也好,不要停留在形式上。停留在形式上,釋迦佛就成了土地公公了,寺院就變神廟了。磕頭、燒香誰不會啊?你不懂法義怎麼依法去修啊?叫你“唸經不必求懂”,使極其偉大的佛教發揮不出作用來,叁藏十二部不是變成廢紙了嗎?今天你們聽課,目的就是爲了求懂,哪可以提倡不求懂?
對叁寶不恭敬,皈依就不起作用
皈依是以崇敬心修供養。你皈依的是釋迦佛,你對釋迦佛不恭敬,這個皈依起什麼作用?好比你在一個比丘面前受叁皈依,這位比丘就是你的皈依師,可是你對皈依師不尊重不恭敬,這個皈依起什麼作用呢?我年輕時已經出現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有的居士請我到他家裏去,看看他家的佛堂,有缺點給他指一指。我說,“怎麼沒看見釋迦佛?”“哦,釋迦佛在裏面的那一邊。”他皈依的是釋迦佛,卻叫釋迦佛靠邊站。還好,那些亂搞的人大雄寶殿的釋迦佛他搬不動,如果搬得動,也要靠邊站了。
有人竟然主張把釋迦佛搬走
聽說從一個佛學院裏出來的學僧,跟寺院裏的小和尚聊天,他怎麼說?“如果你們有膽量”,鼓動他們造反了!(衆笑)“把大雄寶殿的釋迦佛搬走,供一尊濟公,你們就可以喝酒吃肉了。”要把釋迦佛搬走,供濟公就可以酒肉穿腸過。其實濟公傳說是羅漢轉胎,還會有貪心去喝酒吃肉嗎?不過是神通變化裝瘋呀。還說他是死不改悔的,令人痛心,令人擔憂啊,這能算是佛弟子嗎?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2-4)(總第64)
◎ 傅味琴 講于 2002.2.23
皈依是第一步,也已包含了將來成就的圓滿
提要:
■ 誤入邪見,很難轉過來,這個罪很難忏悔清淨
■ 在家修不好,出家修得好
■ 皈依雖是第一步,也已包含了將來成就的圓滿
■ 以煩惱自私心皈依佛菩薩,怎能跟佛菩薩合得起來
■ 法中自有密義,你悟到了就是金剛種子
■ 離開了心的作用,佛法的作用就起不來
誤入邪見,很難轉過來,這個罪很難忏悔清淨
皈依後首先修恭敬。以一顆恭敬心作供養,也就是說你皈依佛了,要對釋迦佛恭敬,皈依叁寶了,要對佛法僧恭敬。那一年我們福鼎佛協文教部成立那一天,有法師跟各位居士講,“你們千萬要小心,誤入了邪見很不容易轉過來。這個罪很難忏悔清淨,不要聽外面人的話,說“現在出家人像什麼樣子?趕快關起門來修”,這種話就是否定僧寶,這種話本身就在謗法。”皈依叁寶的人,哪可以對叁寶失去恭敬呢?”
在家修不好,出家修得好
我最聽不進一句話:“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應該說,“在家修不好,出家修得好。不出家不可能修得好。”我年輕時不愛唱歌,苦悶時就拉開嗓子唱兩句《夜半歌聲》:“只要我一息尚存,誓和那封建的魔王作鬥爭。”
皈依雖是第一步,也已包含了將來成就的圓滿
“以我有漏身口意業奉獻本尊,本尊即以無漏身口意業加持于我,爾時即于本尊清淨之體,合而爲一。”這就是皈依的修法。皈依雖是第一步,可已經包含了將來成就的圓滿,將來的成就,跟佛菩薩合而爲一。你跟佛菩薩合而爲一還有什麼差別嗎?如果有差別合得起來嗎?
以煩惱自私心皈依佛菩薩,怎能跟佛菩薩合得起來
好比有人法義不懂,以煩惱自私心皈依佛菩薩又怎能合得起來呢?好比有人唸阿彌陀佛,但心中煩惱這麼重,又不肯斷煩惱,怎麼能跟阿彌陀佛的清淨合起來呢?在娑婆世界不肯好好修,帶著全身的肮髒,就算阿彌陀佛慈悲,也不過送你到蓮花裏去,要等你清淨了才能花開見佛。可你不懂皈依,你怎麼皈依阿彌陀佛啊?
法中自有密義,你悟到了就是金剛種子
能海上師既把皈依的法義講清楚了,又給了我們殊勝的修法,既然顯密圓融,你何必再東跑西跑,可能你會說,“我跟老師學了這麼久了,老師到今天還不肯把密教講出來。”其實,法中的密義我早就講了,不過我講的非常圓融。僅僅要你自己去悟。你把我講的法聽進去了,這個種子種進去了,就叫金剛種子。
離開了心的作用,佛法的作用就起不來
有說“我這次到了西藏,活佛跟我頭碰頭”,咱們不碰頭,其實也天天碰頭。不懂法義,你碰了頭回來,也不會有人跟你說,你的額角頭高了。我去見清定上師,他經常跟我頭碰頭說,“培育僧才,培育僧才。”就是叫我要發心培育僧才。
又如摸頂加持,我說是心理作用,結個歡喜緣。佛法都是心的作用。離開了心的作用,佛法作用怎麼起得來啊?一句話,你一恭敬就得加持。
所以皈依要有恭敬心,修佛法失去了恭敬心,什麼法都不起作用,佛法也變成世間學問了,就不是修行的法了。(2002.2.23)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3-1)(總第65)
◎ 傅味琴 講于 2002.3.1
世間法不圓滿,稱有漏法,佛法圓滿稱無漏法
提要:
■ “有漏”和“無漏”都是比喻
■ 人生的痛苦世人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根本原因
■ 漏比喻煩惱,有煩惱的方法叫有漏法,沒有煩惱的方法叫無漏法
■ 世間法不圓滿稱有漏法,佛法圓滿稱無漏法
■ 生死流轉的痛苦,世間任何學問還研究不出個頭緒
“有漏”和“無漏”都是比喻
今天繼續講皈依的意義和作用。我們先講兩個名詞:有漏和無漏。佛法裏的名詞,很多都是以世間上的名詞來打比方的,因爲衆生對世間上的一切很熟悉,佛就用衆生所熟悉的名詞、事情來打比喻…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60~6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