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们称为佛弟子。
我年轻时,上海信佛的人有个风气,每来一个大法师,就忙着去皈依,有人皈依的法名有好几个,弄得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一会儿用这个法名,一会儿用那个法名。我说:“你皈依过了怎么还皈依?”他说:“多皈依多得功德。”有人说,“要皈依十个大法师,在临终的时候,十个大法师都会帮你一把。”皈依只需要一次,你皈依了释迦佛你就是佛弟子了。
《文殊法》以文殊菩萨为本尊,所以要再皈依文殊菩萨
我们法流是显密并修,你以前皈依过了可以对上师再做一次皈依,那是有特殊原因的。我们今天修这本《文殊法》也是我们法流里的法本,所以头一句就是皈依文殊菩萨。为什么要皈依文殊菩萨呢?因为修《文殊法》以文殊菩萨为本尊。
懂得少,对佛法的理解也太简单了,佛经译白话,装不住深奥含义
皈依,皈是皈投,依是依靠,用简单的话说,你听佛的话,走佛的道路,这就是皈依。可是光这么讲是远远不够的,十年前懂这么一点点,十年后仍然懂这么一点点,这个佛法也太简单了。现在有的地方在把佛经翻译为白话文,因为白话文好学,我年轻时候也有这种想法,但是后来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白话里装不住很广很深的含义,如果白话文真能够说得清楚,也用不着法师讲经了。
犯了皈依戒,你这个皈依功德的作用就起不来了
不懂皈依的法义,你想修皈依是修不起来的,如果皈依的人不去修皈依,这只是形式皈依。有人直到老仍停留在形式上还不知道有皈依戒,他不知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是三条戒,你不懂这三条戒,怎么行持啊?犯了皈依戒,你这个皈依功德的作用就起不来了,即使你以前没有犯皈依戒,这个功德也继续不下去,因为你现在犯了。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22-3)(总第63)
◎ 傅味琴 讲于 2002.2.23
破坏了三皈依,给不懂佛法的
人留下的后果就是愚痴无知
提要:
■ 你听了邪师的话,他就跟你宣扬外道的法
■ 不懂佛法,真假和尚辨不清楚
■ 乱皈依会给佛教带来很大损失
■ 破坏了三皈依,给不懂佛法的人留下的后果就是愚痴无知
■ 听课目的是为了求懂,哪能提倡不求懂
■ 对三宝不恭敬,皈依就不起作用
■ 有人竟然主张把释迦佛搬走
你听了邪师的话,他就跟你宣扬外道的法
佛经上有一句话,“犯戒地狱苦”。哪可以对皈依这么随随便便,法义不懂,皈依三宝了,还去跟外道学习,气功是外道,一般宗教都是天道,巫婆神汉是魔道。现在还出现了邪教,那就比外道还要邪了,邪教害人手段很残酷。佛说:末法时期邪师邪说多如牛毛。你听了他的话,他就向你宣扬外道,跟你讲外道的法。这样,你学了外道,你就破了皈依戒。
不懂佛法,真假和尚辨不清楚
不懂佛法,真假和尚辨不清楚,还拜他为师父,皈依他还觉得非常荣耀。都是因为佛法不懂才受骗。《鹿苑之音》对于某些错误的,假的、邪的言论常作揭发批判,在最近一期里有说,不能称某某为法师,因为他当年仅仅是剃度了一下,却说了好多极其错误的法。可是他名闻四海,皈依的人也不知多少了,原来却是这么一个人。
乱皈依会给佛教带来很大损失
我一次偶然翻了一下,有本书中提到,当年的西藏也曾经出过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连西藏很多的大德都拜他为师,可是过了几年发现这个人不对,由于发觉已晚,即使纠正,而佛教所受到的损失已不可弥补。所以不能乱皈依,且不说皈依的法义不懂根本修不起来,不能产生皈依的作用,光盲目皈依的危害性就非常严重。现在连道教也有称法师的,搞邪教的也被很多人称为大师,所以皈依要严肃要懂得皈依的法义。
破坏了三皈依,给不懂佛法的人留下的后果就是愚痴无知
有人在听某人说法的磁带时听到有这么话,“如果释迦佛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殊胜的法,你也不要接受。”皈依佛是皈依释迦佛,他叫佛弟子不听释迦佛的话,皈依佛就被他破坏了;又说:“三藏十二部,我们用不着,让别人去悟好了”,皈依法也破坏了;“在家修得好,出家修不好”,皈依僧也破坏了,三皈依全给他破坏了,给不懂法的人只留下一个后果就是愚痴无知。
听课目的是为了求懂,哪能提倡不求懂
所以不论皈依也好,礼拜、烧香也好,不要停留在形式上。停留在形式上,释迦佛就成了土地公公了,寺院就变神庙了。磕头、烧香谁不会啊?你不懂法义怎么依法去修啊?叫你“唸经不必求懂”,使极其伟大的佛教发挥不出作用来,三藏十二部不是变成废纸了吗?今天你们听课,目的就是为了求懂,哪可以提倡不求懂?
对三宝不恭敬,皈依就不起作用
皈依是以崇敬心修供养。你皈依的是释迦佛,你对释迦佛不恭敬,这个皈依起什么作用?好比你在一个比丘面前受三皈依,这位比丘就是你的皈依师,可是你对皈依师不尊重不恭敬,这个皈依起什么作用呢?我年轻时已经出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有的居士请我到他家里去,看看他家的佛堂,有缺点给他指一指。我说,“怎么没看见释迦佛?”“哦,释迦佛在里面的那一边。”他皈依的是释迦佛,却叫释迦佛靠边站。还好,那些乱搞的人大雄宝殿的释迦佛他搬不动,如果搬得动,也要靠边站了。
有人竟然主张把释迦佛搬走
听说从一个佛学院里出来的学僧,跟寺院里的小和尚聊天,他怎么说?“如果你们有胆量”,鼓动他们造反了!(众笑)“把大雄宝殿的释迦佛搬走,供一尊济公,你们就可以喝酒吃肉了。”要把释迦佛搬走,供济公就可以酒肉穿肠过。其实济公传说是罗汉转胎,还会有贪心去喝酒吃肉吗?不过是神通变化装疯呀。还说他是死不改悔的,令人痛心,令人担忧啊,这能算是佛弟子吗?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22-4)(总第64)
◎ 傅味琴 讲于 2002.2.23
皈依是第一步,也已包含了将来成就的圆满
提要:
■ 误入邪见,很难转过来,这个罪很难忏悔清净
■ 在家修不好,出家修得好
■ 皈依虽是第一步,也已包含了将来成就的圆满
■ 以烦恼自私心皈依佛菩萨,怎能跟佛菩萨合得起来
■ 法中自有密义,你悟到了就是金刚种子
■ 离开了心的作用,佛法的作用就起不来
误入邪见,很难转过来,这个罪很难忏悔清净
皈依后首先修恭敬。以一颗恭敬心作供养,也就是说你皈依佛了,要对释迦佛恭敬,皈依三宝了,要对佛法僧恭敬。那一年我们福鼎佛协文教部成立那一天,有法师跟各位居士讲,“你们千万要小心,误入了邪见很不容易转过来。这个罪很难忏悔清净,不要听外面人的话,说“现在出家人像什么样子?赶快关起门来修”,这种话就是否定僧宝,这种话本身就在谤法。”皈依三宝的人,哪可以对三宝失去恭敬呢?”
在家修不好,出家修得好
我最听不进一句话:“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应该说,“在家修不好,出家修得好。不出家不可能修得好。”我年轻时不爱唱歌,苦闷时就拉开嗓子唱两句《夜半歌声》:“只要我一息尚存,誓和那封建的魔王作斗争。”
皈依虽是第一步,也已包含了将来成就的圆满
“以我有漏身口意业奉献本尊,本尊即以无漏身口意业加持于我,尔时即于本尊清净之体,合而为一。”这就是皈依的修法。皈依虽是第一步,可已经包含了将来成就的圆满,将来的成就,跟佛菩萨合而为一。你跟佛菩萨合而为一还有什么差别吗?如果有差别合得起来吗?
以烦恼自私心皈依佛菩萨,怎能跟佛菩萨合得起来
好比有人法义不懂,以烦恼自私心皈依佛菩萨又怎能合得起来呢?好比有人唸阿弥陀佛,但心中烦恼这么重,又不肯断烦恼,怎么能跟阿弥陀佛的清净合起来呢?在娑婆世界不肯好好修,带着全身的肮脏,就算阿弥陀佛慈悲,也不过送你到莲花里去,要等你清净了才能花开见佛。可你不懂皈依,你怎么皈依阿弥陀佛啊?
法中自有密义,你悟到了就是金刚种子
能海上师既把皈依的法义讲清楚了,又给了我们殊胜的修法,既然显密圆融,你何必再东跑西跑,可能你会说,“我跟老师学了这么久了,老师到今天还不肯把密教讲出来。”其实,法中的密义我早就讲了,不过我讲的非常圆融。仅仅要你自己去悟。你把我讲的法听进去了,这个种子种进去了,就叫金刚种子。
离开了心的作用,佛法的作用就起不来
有说“我这次到了西藏,活佛跟我头碰头”,咱们不碰头,其实也天天碰头。不懂法义,你碰了头回来,也不会有人跟你说,你的额角头高了。我去见清定上师,他经常跟我头碰头说,“培育僧才,培育僧才。”就是叫我要发心培育僧才。
又如摸顶加持,我说是心理作用,结个欢喜缘。佛法都是心的作用。离开了心的作用,佛法作用怎么起得来啊?一句话,你一恭敬就得加持。
所以皈依要有恭敬心,修佛法失去了恭敬心,什么法都不起作用,佛法也变成世间学问了,就不是修行的法了。(2002.2.23)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23-1)(总第65)
◎ 傅味琴 讲于 2002.3.1
世间法不圆满,称有漏法,佛法圆满称无漏法
提要:
■ “有漏”和“无漏”都是比喻
■ 人生的痛苦世人直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根本原因
■ 漏比喻烦恼,有烦恼的方法叫有漏法,没有烦恼的方法叫无漏法
■ 世间法不圆满称有漏法,佛法圆满称无漏法
■ 生死流转的痛苦,世间任何学问还研究不出个头绪
“有漏”和“无漏”都是比喻
今天继续讲皈依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先讲两个名词:有漏和无漏。佛法里的名词,很多都是以世间上的名词来打比方的,因为众生对世间上的一切很熟悉,佛就用众生所熟悉的名词、事情来打比喻…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60~6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