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24-2)(总第70)
◎ 傅味琴 讲于 2002.3.2
供养三宝
是为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
提要:
■ 恭敬法,法在你心中就成宝
■ 供养三宝,是为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
■ 接受供养也要如法,稍有贪心就成毒蛇
■ 修行人钩来的钱,能得清净的体吗
■ 以毒作营养,会增长功德吗
■ 缘簿写多了,供养心反而小了
恭敬法,法在你心中就成宝
一皈依就是佛弟子,佛弟子哪可以没有恭敬心?三宝里有法宝,你恭敬法,这个法在你心中就成宝,你不恭敬法,这个法在你身上就不起宝的作用了,因为你太随便了。
供养三宝,是为了弘扬佛法,广度众生
供养,你皈依三宝了,就要修供养。供养三宝是佛弟子的义务,讲经说法时要教育四众弟子供养三宝,不光是在家人要修供养,出家人也要修供养,凡是佛弟子都要修供养。不修供养,不培福,修行路上障难多。一个福气大的人障难就少,福气少的人障难就多。而且供养有功德,三宝收了你的供养,他把你的供养用来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这个功德也有你一份啊。
供养跟布施意思一样,名称不同。供养是对长辈说的,布施呢,随便什么人,你给他、帮助他,就叫布施。就好比我们写信,写你是对一般人,“你”字下面加个“心”,是“您”,表示尊敬,一般是对长辈用的。我从前遇到一个北京的女学生,她问我的意见,总是说“老师,您说呢?”用“您”。
接受供养也要如法,稍有贪心就成毒蛇
照法上的原则,佛门供养都要自发的,他发心做好事,你不能阻止,他没有发心,你也不能去勉强他,更不能用钩子把他的钱勾出来。接受施主的供养也要如法,你稍微有点贪心,佛就说这个东西吃了要中毒,因为你有贪心,这叫不净食。连心里有贪心,都称为不清净,何况用语言去勾呢?《清净道论》上有一个故事,一个清早,长者看见一个妇女拿着一罐蜂蜜,妇女就跟长者打个招呼,长者说了,“大妹子,你这个罐里是什么东西啊?”女的说:“是蜂蜜。”长者又说:“大妹子,蜂蜜新鲜不新鲜啊?”其实这些跟你有啥关系?女的说,“今天早上刚刚采的,很新鲜。”长者看她怎么还没有动静,又说了,“大妹子啊,这个蜂蜜甜不甜啊?”这个妇女总算悟了,马上拿起罐,"很甜,你尝尝。”像这样的情况,这个蜂蜜就不能吃,因为不清净,因为这个女子供养你的蜂蜜,是你用话勾出来的。讲经说法可以告诉大家要供养培福,可是你不应该希望得到某一个人的供养而用话去勾他。
修行人钩来的钱,能得清净的体吗
从前我在隆昌寺办僧伽培训班时,有一位北方的学僧,心地很善良,欢喜听法,可是心里一块石头压得他很苦,一直放不下,想起过去的事情就内疚,所以心理总是压抑,不开朗。由于长期的痛苦,精神上也有一点不正常。有一次,他跟我说,“因为我年轻刚出家不懂事,做了一件背罪过的事情,我看见功德箱里有钞票,就用一根铁丝,把功德箱里的钞票勾出来,后来我这个钱已经还给原先的庙里了。老师,我这样还有罪过吗?”大家想想看,勾来的钱清净不清净啊?
以毒作营养,会增长功德吗
同样的道理,不论你用什么方式去勾人家钱,哪怕去勾人家供养你吃的,都不清净。也不能说,“师父身体不好,你快去买一点补品来。”现在这种事情很多了,人们看得普普通通的。我这么说,人家即使不说我闲话,也会说我是老古董,不符合时代。现在有些人做错了也认为是正常的,这会有功德吗?
缘簿写多了,供养心反而小了
我年轻时,有一次在寮房里,有同学热心来告诉大家,“现在有个培福机会,大家发心啊,这本功德簿大家传一传。”这么一传,这个写了,另一个看看人家都写了,不好不写。过了两三天,又来一个,“大家发心啊。”又要供养了。按照我供养的方法,吃饭的饭钱要付,回家的车费要准备,把这些算好了,多下来的全部尽我所有作供养。后来有经验了,留一点,明天可能还有事呢,留到最后要走了,还剩一点没有供养完,也懒得供养了,带回去以后再说吧。这样把居士供养心弄得越来越小了,我看这不恰当。应该广大地弘扬佛法,让众生懂得供养的必要性,供养是为自己培福,他懂法了自己会供养的。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24-3)(总第71)
◎ 傅味琴 讲于 2002.3.2
修行人拉人结帮、曲心诽谤都是错误的
提要:
■ 你弘扬佛法自会有人发心供养
■ 修何法门,也要自己发心。拉人结帮、曲心诽谤都是错误的
■ 修任何法门都要赞叹,由各人自选
■ 钟声是警醒众生的迷茫,不是吃钱的老虎机
■ 父母不愿子女出家,是因为不希望子女去赚死人的钱
你弘扬佛法自会有人发心供养
有个寺院培训班里有个小和尚,画了一幅漫画,把功德箱的开口处画成一张嘴巴在说“丢点钱,丢点钱”。这是讽刺,当然有些人看了会气死。这么说起来,咱们出家人都要饿死了。其实你努力弘扬佛法,人家自会供养的。
修何法门,也要自己发心。
拉人结帮、曲心诽谤都是错误的
供养要自己发心。佛教传到中国来,成立了十个宗派,你修哪个宗派也要由你自己发心,如果你开始修这个法门,后来又想换个法门修,也要你自己发心。现在可不是这样了,人家安心在修这个法,有人就去干扰,“现在末法时期了,你修这个法没用的,赶快修这个法门。”假如人家想改修别的宗,他就说:“这个宗好,别的宗都不行的。”抬高自己宗派诽谤其他宗派,没有文化的人,心地还直一点,也就以直心诽谤;有文化的人,心肠弯曲,用曲心诽谤。心肠谄曲的人,一面也说各法门都好,一面在排斥其他法门,说:“这些法门对末法众生都不妥当了。唯有我这个宗派最好。”这都是错误的做法。
修任何法门都要赞叹,由各人自选
应该是他愿意修什么法门,由他自己挑选;愿意换什么法门,由他自己去考虑。我就是这个态度,我对任何法门都赞叹。有时候我指出错误,那是有些人不照法去做产生的错误。讲经说法,我要把真正法的意义说清楚啊,否则得罪如来,我可不干。讲法的人是代如来宣化,如来可没有叫你含含糊糊,模棱两可,颠颠倒倒的。
钟声是警醒众生的迷茫,不是吃钱的老虎机
对于那些在佛门搞歪风邪气的,说法的人不能不指出他们错误,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及时纠正。例如有的地方,你一去,竟然培养你喝酒吃肉的习惯。还有的地方,你一去就有人来跟你攀缘:“我们师父怎么怎么好,我介绍你去听经。”听经是件好事情,谁知道一去就有人说:“大家赶快皈依师父啊。皈依了要供养啊。”还有的名山道场,去过的人告诉我,“那里的师父真好啊,我去礼拜,他给我敲罄。”“佛菩萨保佑你身体健康”,“当”,“菩萨保佑你发财”,“当”,“保佑你出国”,礼拜完了又来告诉你:“敲钟功德大,敲一下断一个烦恼,你多敲几下。”等你敲完了,“你一共敲了8下,每一下十元钱。”那么没敲之前你怎么不说明白?买东西也要标价呀,这样做法还像什么佛门了?
父母不愿子女出家,
是因为不希望子女去赚死人的钱
社会上人看见你佛门这样,他也向你要钱。从前有一个名山道场,富得很啊。有个出家人到小商店买一个本子,本子标价是两元钱,营业员一看是个出家人,就要“两块五”,“怎么要我两块五?”“你们和尚有钱,我不向你多拿一点?”佛教被人为地败坏到这种地步!所以现在社会上的人只恭敬释迦佛,知道经书很好,学问很深,可是对现在佛门里的人,却很少有恭敬心。怪不得父母不肯让儿女进佛门,“人家儿子是科技人员,办厂当老板、董事长,我的儿子这么高的文化,却给死人唸经拿钱?三百六十行样样可以干,为什么要干这一行?”父母想不通啊。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24-4)(总第72)
◎ 傅味琴 讲于 2002.3.2
释迦佛的弟子,不能等将来见佛后再修行,
早修早成就、早解脱呀
提要:
■ 佛陀教育事业最伟大,法供养远远超过财物供养
■ 佛弟子应该为三宝作身口意供养
■ 在交流思想中,佛弟子的语言应该起到教育众生的作用
■ 正知正见才是修行人的无上供养
■ 修行人要善观三业,把有漏的身口意修成无漏的身口意
■ 释迦佛的弟子,不能等将来见佛后再修,早修早成就、早解脱呀
佛陀教育事业最伟大,法供养远远超过财物供养
什么事业最伟大?教育事业,如果你从事教育事业,不用给你宣传,社会上人自会尊敬你。你们把自己教育好,父母就高兴了,“这次回来不错啊,人都变了,还是佛教伟大。”他们的观念就转过来了。所以教育众生净化人心,这才是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讲这些话就是告诉你们,光供养钱财以及生活用品,对三宝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高的供养要法供养。从事弘扬佛法、教育众生这样的事业,以这样事业上的成就作供养,这就是法供养。
佛弟子应该为三宝作身口意供养
这个道理有些人知道了,可是做得很少,今天高兴讲讲,明天去朝山,没空讲了;某个地方开光,请贴来了,不讲了;头痛不讲,风大不讲,天太热不讲,一年难得讲一两回。这样弘扬佛法是远远不够的,佛弟子应该把自己以及自己的生命时光全部供养三宝。人无非是身口意,所以以身口意供养才是能够达到彻底究竟。
身子不干别的事情,只干佛法的事。因为修行要靠身体,修禅定也要靠身体,劳动培福、弘法度众生也要靠身体去做。佛弟子修行以求自利,弘法以求利他。
在交流思想中,佛弟子的语言
应该起到教育众生的作用
一张嘴,除了吃饭就是语言。吃饱了就别再想吃的。废话少…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70~7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