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70~79)▪P3

  ..续本文上一页心供养,

  培养你们成才是以恭敬心供养

  听说宗喀巴大师在山洞里苦修时,只有一只青稞面做的“勒尾得”作供养,几个月供下来全发霉了。没有别的东西,他仍然供养发霉的“勒尾德”。修行是修颗心啊,为什么每次诵经供佛要买这么多供品啊,你说,“供养越多福气越大。”这没错。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平时你们不准吃零食,每个月初八开放开放,供品可以吃,让你们高兴高兴。说,“佛都没有吃,我吃了,这样罪过罪过。”你们都是未来佛,这也是供养佛呀。说到底,这是以一颗菩提心、慈悲心、爱护心对你们作供养。清定上师过去在成都近慈寺时,是沙弥堂的堂主,经常替小沙弥向能海上师要点吃的东西,所以我也经常想找一点吃的给你们吃吃。表扬你们为了使你们欢喜,这是对你们作欢喜心的供养;批评你们,这是对你们极大的恭敬、尊重,以此来修供养,因为你们是一块好材料,必须快快培养出来,快快成就。

  以有漏身口意作供养,能得无漏身口意加持

  “本尊即以无漏身口意业加持于我”,修文殊法的就以文殊菩萨为本尊。本尊都是修行圆满,身口意三业清净的。本就是根本,尊就是世尊,世尊就是佛。文殊菩萨早就成佛了,他来娑婆世界帮助释迦佛度众生,所以化现为菩萨。文殊菩萨又是诸佛之师,未来成佛的弥勒菩萨现在正在兜率天,谁在当他的老师?就是文殊菩萨。

  本尊以无漏的身口意业加持于我,可有的加得进去,有的加不进去,为什么?我讲件事情给你们听。大概是84年,我第二次到内蒙古呼和浩特,那时我是通过讲课形式来作心理治疗。有个学生走过来给我倒茶,我把茶杯盖子一盖,我说,“你就这么倒吧。”他说,“盖子盖住了,怎么倒得进去啊?”那么我把盖子打开。他要把里边的茶水倒掉,我说,“别倒掉,你就这么倒吧。”他说,“杯里的茶水满满的,不倒掉,咋倒得进去?”我就让他去倒掉。刚放好,他要倒水,我把茶杯反过来一放,他说,“茶杯颠倒了,怎么倒得进去?”我就跟大家说:自己把盖子盖住了,不愿意接受教导;习气烦恼满满的,不愿意空掉;知见颠倒了,连水都灌不进去,加持还加得进去吗?所以必须要空掉,才能加得进去。也就是说把自己原有的有漏身口意供献给本尊,你空掉了,然后本尊以极好的、没有烦恼的、清净的身口意业给你作加持,那才起作用啊。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25-3)(总第75)

  ◎ 傅味琴 讲于 2002.3.4

  得文殊菩萨加持 即能与清净心相应

  提要:

  ■ 接受师的菩提心、说法度众生的影响,能得师的加持

   ■ 学好文殊十大愿,就能成就文殊菩萨的身口意功德

   ■ 得文殊菩萨加持,即能与清净心相应

   ■ 与烦恼心相应,就是我们不能很快成就的原因

  接受师的菩提心、

  说法度众生的影响,能得师的加持

  什么叫加持?你接受了给你作加持人的影响,你得到了这股力量,你就得到了他的加持。比如说,你在他身边,他的身口意影响了你,你心里有他,他心里有你,心与心相通,很容易获得影响。要经常观师的功德,你不观怎么得到加持?师身功德度众生,口功德说法,意功德菩提心。你如果能接受这个影响,你也要去度众生啊。别跟众生闹矛盾,别怄众生的气,否则你怎么度众生?我常说:眼泪往肚子里吞,微笑送别人。你接受了我这句话的影响,你就得加持了。

  口呢,听了那么多的法,法义好好地吸收吸收,总结总结,以后讲起法来别没有条理海阔天空地乱扯,你们即使还没有当老师,也可以先开展演讲。其实平常生活中你也可以修语轮功德,给同学们讲几句法语,说几句鼓励的话,启发劝导的话,爱护的话。意功德呢,看你有没有菩提心了,你受了这种影响,你才叫得加持了。不受影响,你得到什么?

  学好文殊十大愿,

  就能成就文殊菩萨的身口意功德

  做老师尚且要每时每刻以身口意来影响你,何况是本尊?文殊菩萨有大智慧,他无时无刻不在加持我们,你不接受文殊菩萨影响,可惜不可惜?你不学文殊菩萨的身口意,可惜不可惜?

  说“文殊菩萨我又看不见,我怎么学习?”学好《文殊法》里的文殊十大愿,就能成就文殊菩萨的身口意功德。你照十大愿去学嘛,从能海上师的法流里,就体现了文殊菩萨的智慧。能海上师火化时,天上出现极亮的光,有人拍下来,洗出来是骑狮子的童真文殊。可见能海上师修文殊法成就了。能海上师也是生长在末法时代的呀,我是在能海上师那儿学的法、受的影响,多多少少你还能从我身上闻到一点能海上师的气味,即使我只是个香盒子,可是也能闻出香味道来。今天你们假如能到能海上师那里去学法,你需要什么,我都支持你。可是现在能海上师圆寂了,连我都没有这个福气了,你们再不跟我学,你们怎么办呢?好比香没有了,只留下了一只香盒子,你再不要,你连香味都闻不到了。

  得文殊菩萨加持,即能与清净心相应

  我们一方面学文殊菩萨的身口意,一方面求文殊菩萨给我们作加持,自力他力相结合,“尔时即与本尊清净之体合而为一”。当你把烦恼、把身口意供献给本尊的时候,文殊菩萨即以无漏的身口意业加持你,当下你这个心从清净的体上就跟文殊菩萨心相应了,一相应就合二为一,最后你的身口意就跟文殊菩萨的身口意合成一体,你就成就了本尊。即使你没有修成就,在那个时候,你这颗心完全是文殊菩萨十大愿的心,也已经相应了,已经合起来了。

  与烦恼心相应,就是我们不能很快成就的原因

  为什么修文殊法的人很多到现在还没有成就啊?就好比六道轮回那样,今天做人吃饭,明天做狗去吃大便,这还搞得好吗?今天跟文殊菩萨的心相应,要不了多少时候,又跟自己的烦恼心相应了,这就是我们不能很快成就的原因。

  今天这一段已经给你们讲完了。希望你们消化消化,不要像听故事那样,听是听了,仍然没有拿到。自己要深刻地去思维,好好去研究,想一想,我该怎么样改变自己。今天讲到这儿,下课。 (2002.3.4)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26-1)(总第76)

  ◎ 傅味琴 讲于 2002.3.6

  一切论,皆先皈依文殊,

  因为文殊是一切佛的智慧

  提要:

  ■ 一切论,皆先皈依文殊,因为文殊是一切佛的智慧

   ■ 皈依文殊得智慧辩才,学法能使身口意清净

   ■ 懒惰的人想交好运,上当的人连真的也怀疑了

   ■ 心里空虚,无依无靠,那也是很苦的了

  

  南无皈依金刚上师文殊师利菩萨 三称

  ~能海上师说:“一切论,皆先皈依文殊,因文殊是一切佛的智慧,即佛之智慧显。”

  清定上师说:“此书讲以上师代表三宝,修行初学广,渐摄总,越修越略,最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第二法(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修行头上有起点,后乃归宿。”

  

  今天开始讲皈依正文。“南无皈依金刚上师文殊师利菩萨”这本仪轨是文殊念诵法,以文殊菩萨为本尊,所以首先就要皈依文殊菩萨。

  一切论,皆先皈依文殊,

  因为文殊是一切佛的智慧

  “一切论,皆先皈依文殊,因为文殊是一切佛的智慧,即佛之智慧显。”一切佛的智慧,都摄在文殊菩萨的智慧里,《文殊略法》里有“诸佛佛子摄为一”,就是说文殊菩萨的智慧包括了一切佛一切菩萨的智慧。菩萨以及后来各位论师造的论,都是先皈依文殊菩萨以求加持。如果你要求智慧,不管是学习也好,造论也好,或者是辩论考试,都先皈依文殊菩萨以求加被。在佛经里,佛每次说法都是以文殊菩萨为上首,所以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法王就是佛,广义来说,佛子都是法王的儿子,从佛性上说,咱们也都是未来佛,可实际上咱们今天还是愚痴众生,所以真正的法王子就是文殊菩萨。

  皈依文殊得智慧辩才,

  学法能使身口意清净

  文殊菩萨具大智慧。度众生应该要有智慧辩才,要得智慧辩才,就得皈依文殊菩萨。并不是顶三个礼就算皈依了,现在人的这种皈依,仅是宗教仪式,并没有达到皈依的真正作用。真正的皈依,你皈依释迦佛了,就要跟释迦佛学,要照释迦佛的教导去行持。比如昨天我们讲的:“以我有漏身口意业奉献本尊,本尊即以无漏身口意业加持于我”,怎么让这两句话起作用呢?就要跟本尊的心相同。本尊都是清净身口意,你也必须是清净身口意,那才相应。要使身口意清净就得学法。哪有皈依了不学法而起作用的?

  懒惰的人想交好运,上当的人连真的也怀疑了

  末法时期众生,心态不正常,想投机取巧,好像自己一皈依就马上交好运,只要磕三个头就能得到菩萨保佑,什么都会从天上掉下来。这都是懒惰的心态,投机取巧的心态,这种心态最容易受骗上当。以前晚报上有篇文章,“先有受骗的人还是先有骗子”,如果每个人都没有受骗上当的这种愚痴心态,骗子也发挥不了作用。世间上受骗上当的人很多啊,这种人可以说是缺乏理智,归根结底还是缺乏智慧。你没有智慧,仅仅是冷静,假如骗子手法高明一点,你也会上当的。一开始,因为心地善良,感情丰富,马上就相信,恨不得整个心都扑上去,后来发现上当了,心理上受了一个刺激。第二次又相信了,又发现上当了。这样下去,越来越苦恼,以后就会发展成对真的也怀疑:我到底该信不该信。

  心里空虚,无依无靠,那也是很苦的了

  比如学气功出偏差,又被骗走了很多钱,上当了,来学禅定就带着怀疑。信佛呢,开始觉得信佛不错,因为佛教在民间扎根很深,进了佛门没多久又怀疑了。假如感觉全世界都没有一个可信任的人,这个人心里就会很空虚,很彷徨、无依无靠,那也是很苦的了。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26-2)(总第77)

  ◎ 傅味琴 讲于 2002.3.6

  不充实佛法的智慧,发心也难以纯净

  提要: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70~7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