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殊菩薩智德成就,修文殊法的人學文殊菩薩的智慧,所以能晝吉祥夜吉祥。釋迦佛當年講,你到神廟去祈禱一百年,還不如到如來那裏聽一次法。聽一次佛陀的法,得到佛法裏的智慧,能頂上你到神廟去燒香磕頭求保佑一百年的力量。所以懂佛法的人,看看現在末法時期佛門裏的所謂修行人,佛法不聽,禅定不修,浪費了寶貴的暇滿人身,也真可憐。
菩薩不保佑人做壞事
有人做小偷,偷來了5000元錢,趕緊到寺廟的功德箱裏丟下100元,求菩薩保佑別被公安局抓住了,開後門開到菩薩那裏去了。佛教講因果,你就是5000元全丟到功德箱去,你還是一個偷竊犯,能抵消嗎?在佛門裏盡做錯事,你對佛菩薩再虔誠,因果也不會沒有。
如果有人來訴苦,“老師啊,我請了文殊法,天天在唸、在修,說修文殊法能夠“晝吉祥,夜吉祥,晝夜六時恒吉祥”,可是我昨天給人家打了兩個耳光,一點不吉祥。”人家爲什麼打你?“因爲我罵他。”你罵人,當然人家打你了,菩薩怎麼會保佑你做壞事呢?菩薩只保佑好人好事。所以不能顛倒了。
修文殊法得加持的事太多了
修文殊法的人“晝吉祥,夜吉祥”的事很多。以前我在上海教禅定,有個同學來上課,路上一輛轎車的前輪從她腳面上開過,路人叫司機把她送醫院,她對司機說“用不著,我沒什麼痛,你走吧”。後來她跟同學們講起這件奇怪的事,大家很難相信,我怕她可能是內傷,今天不疼,明天就會痛出來,到了明天仍沒疼。同學們問她當時的情況,她說:“我當時懷裏抱了一本《文殊法》,只感覺車輪微微在我腳面上,像是擦過去的,好像車子浮了起來的樣子。”後來她真的一點傷也沒有。還有一件事情,上海公交車原來非常擠,有個人爲了趕時間,硬是擠上去,車門一關,他被擠得只能背靠在車門上,身子都轉不過來。停車時,售票員也不可能等他轉過身來再開門啊,照理車門一開他就會仰天倒下去。(衆笑)可是奇事出現了,剛要倒下去,下面一個人就把他托住了,一點沒事。
學修文殊法,能得聰明智慧
我女兒從小就修《文殊法》,她唸了一個月就跟我說,“爸,我現在考試很容易,不像從前那樣半天想不出來,我現在一想就想出來了。”現在她的女兒也特別聰明。蘇州還有個人,孩子還沒有生下來,大著肚子來聽《文殊法》,因爲人家說現在聽文殊法,將來生下孩子聰明,果然生下孩子特別聰明。各地修《文殊法》得加持的事真是太多了。
中國爲文殊教化之地
要靠文殊智慧,才能得到“晝吉祥,夜吉祥”。“中國爲文殊教化之地”,教化靠智慧,文殊菩薩修行道場就在中國五臺山,五臺山天空中,文殊菩薩天天在講經說法,有一萬個菩薩在圍繞著聽。可是咱們凡夫的眼睛看不到,凡夫的耳朵也聽不到。心可以聽到,可是心在打妄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凡夫只能從善知識那裏得到文殊菩薩的智慧。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0-3)(總第53)
◎ 傅味琴 講于 2001.6.27
凡夫帶著煩惱學佛法,掃除煩惱才是修行
提要:
■ 修本尊法就有護法神護持
■ 護法是護你法,你沒有法,護法就跑掉了
■ 迎請本尊及護法都要修供養
■ 凡夫與菩薩所見境界各不相同
■ 把菩薩修行的道場汙染了,罪很重
■ 凡夫帶著煩惱學佛法,掃除煩惱才是修行
修本尊法就有護法神護持
你們的輔導老師十幾歲就去聽我課,還天天清早到我那裏去修禅定。有一次遲到了,她說:“因爲考試緊張,我睡得好香啊,忽然聽到耳朵邊有講話的聲音:“快起來,你要遲到了!””她一下醒過來,趕快跑來,果然遲到了。這是護法菩薩提醒她。無論修哪個本尊的法都有護法菩薩。
護法是護你法,你沒有法,護法就跑掉了
護法,你修法他就護你,你沒有法,他不護你。你必須聽法、誦經,請護法他才會來,否則護法來了,你這裏沒有法,護法就不歡喜,“你沒有法,請我來護什麼法?”你幾次騙他,他再也不來了。
本來寺廟是講經說法修行的地方,有伽藍神、宮殿神,中國還有關公作護法神,如今很多小廟,或者一般性的寺廟,修行人生病多、煩惱多,妖魔鬼怪多,怎麼會這樣?因爲裏邊沒有法了。既不講經,也不學法,也不學戒,也不修禅定,每天搞鈔票,護法生氣,都跑掉了。
迎請本尊及護法都要修供養
護法只是護法,修《文殊法》時,先請護法,後請本尊;修完法了,先送本尊,後送護法。這是按照人世間的禮節,好比要開個重要的會議,首先去的是工作人員,去布置、檢查,要確保這個地方平安無事,然後首長才來。既然預先幹工作的人員來了,你總要先招待一下,所以先供護法,後供本尊。會議完了,讓首長先走,然後這些工作人員做收場的工作,所以要先送本尊,後送護法。
迎送本尊護法時都要修供養,假如不供養呢?菩薩不會生氣,但護法神有的是凡夫,他們沒有離欲,你不供他,他要說閑話了,“這家人真小氣,連杯茶都沒喝到”,所以要供護法。如果唸誦前來不及准備供品,就在唸誦唸到供護法時,你作觀想也可以。還有供桌上不能供空盆子,供了空盆子將來沒有福氣。
凡夫與菩薩所見境界各不相同
我24歲上五臺山,在能海上師的清涼橋吉祥律寺學法。來了一個中國科學院教授,能海上師送了他幾串念珠,有空的時間這個教授就找我談,還寫了一首詩送我。我也還他一首,其中兩句我還記得,“五臺山遍地是黃金,我卻在亂石中翻越。”遍地黃金是菩薩境界,亂石頭是凡夫境界,凡夫到了五臺山看不見黃金,只看見亂石頭。
把菩薩修行的道場汙染了,罪很重
普陀山、峨嵋山、五臺山、九華山,是四大菩薩修行的道場。菩薩是清淨的,如果把菩薩修行的道場汙染了,罪很重啊。你的肮髒雖汙染不了菩薩的清淨,可是你把菩薩修行道場汙染了,當然會有罪過,比如你要賺錢,就到社會上去做生意,不要在菩薩修行的道場裏搞名利。
凡夫帶著煩惱學佛法,掃除煩惱才是修行
能海上師說“密法之中,文殊陀羅尼最爲廣博,而以五字真言爲根本,由此可發衆生自具之根本智。”
我們現在修的法就是以五字真言爲根本。根本智就是無漏智,就是一點煩惱也沒有的智慧。佛法本身就沒有煩惱,可是衆生學了佛法,還沒有把自己凡夫知見的煩惱心態掃幹淨,所以變成了又懂佛法又有煩惱。在修行過程中這是難免的,但是學佛法的目的,是要把凡夫知見完全改變成佛法知見,掃除所有的煩惱,這就是修行。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
講記(20-4)(總第54)
◎ 傅味琴 講于 2001.6.27
離開了聞思,就不可能有單獨的修
提要:
■ 衆生本具佛性,猶如嬰兒具有與生俱來的本能
■ 修行不能得少爲足,黃金要經過淘煉才珍貴
■ 未到無學位,就雲遊,仍是飄來飄去
■ 見道後的修,才是真正的修
■ 五字表五智,五智修圓滿就成佛
■ 根本智如燈光,差別智如燈下能作衆事
■ 離開了聞思,就不可能有單獨的修
衆生本具佛性,猶如嬰兒具有與生俱來的本能
一個人在嬰兒時期,就有種種與生俱來的本能,例如只要母親的奶頭往嬰兒的嘴巴裏一塞,嬰兒自己就會吸母親的奶,這用不著媽媽教,嬰兒一生下來就會。我們現在講的根本智是覺悟的智慧,釋迦佛說衆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佛性並不是佛給予衆生的,而是衆生本來就有的。好比金礦裏的金子,並不是貯存黃金的人把它放進去的,而是金礦本來就有的。
修行不能得少爲足,黃金要經過淘煉才珍貴
開發根本智就等于把金礦裏的金子開發出來,經過種種的淘煉,成爲價值昂貴的黃金。衆生既然本具佛性,可是爲什麼流轉生死啊,因爲他沒有開發,沒有淘煉。有些人雖然開發了一點點,他就滿足了,以少爲足,也不知道還要經過一個淘煉過程,就像過去人們常說的開悟的人,自得其樂,雲遊四海,稱無事道人,自以爲沒事了,其實一般稱開悟的,如果沒有證悟的境界,只是理悟,還沒有親證。
未到無學位,就雲遊,仍是飄來飄去
理悟不能了生死,要親證才能了生死。你在禅定中成就的法身光明,要跟十方如來的法身光明合得起來,才能了脫生死。在五道的修法裏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證阿羅漢果就是無學道,開悟是見道,見道後面還有修道。他不修了,只是東遊西逛,俗稱雲遊四海,其實哪裏是“雲遊”?說得好聽,還不是坐船、坐火車,連個騰雲駕霧的神通也沒有。雲遊就等于說這個修行人像雲那樣飄來飄去,飄動的雲朵,一會兒像龍,一會兒成龍尾,一會兒變獅子頭、狗頭,又變成狗尾,什麼都會變,遊的雲靠不住啊。
見道後的修,才是真正的修
很多修行人離開了修行場所,遊得就像油鍋裏的油條,滾來滾去,習氣越來越深。他不懂得,得到了一點成就哪能如此驕傲,路還長呢!要進入修道,開悟後的修才是真正的修,才是真正能達到了生脫死的修,可他不修了。所以有些參禅的人,後來就有點輕飄飄了,憑兩片嘴唇鬥機鋒,被人稱爲“狂禅”。好比開出了一點點金礦,哪能就滿足了呢?而且開出來的還要再淘煉,你怎麼不淘煉呢?
五字表五智,五智修圓滿就成佛
《文殊五字真言》,乃至這部念誦儀軌,修法很多啊,其實修到《大威德怖畏金剛》,修到《生起次第》,還是修這五個字,五字真言表五智,五種智慧圓滿了,就成佛了。五種智慧是: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要修好這五智,還要一點點去悟,才能把根本智開發出來。
能海上師說:“根本智如燈光,差別智如燈下能作衆事。根本智既發,則後得智易起。禅宗不學經教,唯參本來面目,蓋從根本智入手也。”
根本智如燈光,…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誦法(50~5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