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否則你就失去人格。
佛門裏不妄語,是人格保證
五戒中妄語戒最容易犯。有這麼個故事,當然是啓發的話,有個寺院裏五百羅漢嘴巴都用鎖鎖起來。老和尚說:“禍從口出,嘴巴最壞,所以把它鎖起來。”在80年代時就常聽到有句話:“現在是信用危機。”不講信用就是用妄語騙人,因爲你一騙人,別人要受到損害,所以現在要簽協議,訂合同。你不遵守,到法院告你,要你賠償損失,你在法院講你自己的道理,說:“協議我是簽的,不過我現在推翻了,因爲簽的時候我糊裏糊塗的。”這真叫自說自話了。佛門裏當然是主張不妄語,所以我說:“佛門裏簽的保證書是人格保證,看你有沒有人格,有人格保人身,沒有人格下叁惡道。”這是人的規範,佛法就是這麼說的。
忏悔就是認錯改過
佛教有忏悔,忏悔就是認錯改過。比如說:“我保證遵守本學苑一切規章製度。”你保證過的,但是學生哪有不疏忽的時候?一疏忽老師同學立即對你提醒,你馬上認錯:“我以後改正。”因爲你忏悔還淨了嘛,這還不能說是沒有人格。所以佛說:好比這條路前面有個水坑,走不過去了,犯戒就是障礙。那麼還有個辦法:去搬些草來填平它,你仍然可以走過去,這個方法就是忏悔。①
(注①根據傅味琴講稿編,小標題爲編者所加,2001.3.24第二講未完)
人格心理學 (8)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叁格:
叁、一心利他 爲淨化人心,利樂有情,願自苦他安樂
佛門是修行的依靠
不是生活的依靠
佛門是修行的依靠,不是生活的依靠
假如錯了還想做,而且“深愛樂”,連個慚愧心也沒有,像一個神經麻痹的人,這個罪就更重了。還有的強詞奪理,蠻不講理,種種歪理,“不見爲罪謂功德”,具足以上四種情況的罪算上品犯。社會上的人犯了罪,有法律製裁,佛門裏犯了罪,釋迦佛挽救你,叫你忏悔。佛門是衆生的明燈,佛弟子不能在佛門裏噴黑氣,把如來的明燈噴黑了。不能把佛門作爲一個生活的依靠,而是應該作爲一個修行的依靠。
修供養是培福
修行總是從第一格走上去,總要先修下士法,然後覺悟到下士不究竟,要了生死。居士要在佛門裏培福修供養,供養的意義:第一,供養道糧,讓出家人好好修行,因爲在家人可以在社會上工作賺錢,出家人不能幹貿易賺錢的事;第二,供養的作用,讓佛門有經濟來源,可以弘揚佛法,但這還是屬于培福性質的。
出家人受供養爲了修行度衆生
出家人的性質就不同了,生活來源可不是你勞動來的,自己要想一想,你修行的功德怎麼樣?你們用齋的齋堂,稱五觀堂,先要觀自己的功德,吃這碗飯慚愧不慚愧?可別有邪見,認爲應該吃的。祖師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你不好好修行,不爲佛門累積功德,福氣享完可怎麼辦?有的還産生了傲慢心,像是理所當然,因爲我命好,什麼命?出家命呗。整個社會沒有白吃飯的道理,主要供養你修行成就,將來廣度衆生。
不學法怎能斷煩惱
你們不在佛學苑學,這種道理懂嗎?老人也會告訴你:“米粒不要浪費啊,這樣有損福氣。”你所懂的,僅僅這樣了。
浪費了一粒米,僅僅一粒米啊,施主供養的道糧可有多少米啊,不學法,吃在你嘴裏,全浪費光了,還要起煩惱,你不學法怎麼斷煩惱,不斷煩惱你怎麼出離生死?
私心雜念能一心不亂嗎
可能有的人像找到了靠山那樣,想:“這有什麼了不起?不學法,又有什麼關系?說什麼六道輪回下叁惡道,我回小廟天天念佛,臨終一刹那往生極樂世界,要你管得這麼多幹什麼?我只要阿彌陀佛來接我就好了。”怪不得你變成這個樣子了,你搞錯了,要一心不亂才能往生,你私心雜念的人能一心不亂嗎?
謗法罪是不可能往生淨土的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裏講過,謗法不得往生,犯五無間罪,還可以忏悔,當然要猛烈地忏悔,謗法的罪比這個還要嚴重。是不可能往生淨土的。
認爲法不重要,這個念頭就有罪了
你口上沒有謗法,你心裏有沒有謗法成份?如果沒有謗法的成份,爲什麼你心裏不喜歡法?在學法的環境裏半路退出去?這就是你輕視法嘛,法有什麼了不起?這個念頭就是謗法。
支持徒弟來學法 是菩薩心腸
帶業往生可不能成了幹壞事的保護傘
我年輕時候一直想,一個人皈依了佛以後,在繼續不斷造惡業謗法,也能往生淨土的想法,總覺得這種念頭是錯的,我想如果像你們這樣說,阿彌陀佛豈不成了做壞事人的保護傘了,反正能夠臨終帶業往生啊,大家幹了壞事也不害怕了,那阿彌陀佛豈不成了沒智慧。
哄你的人才會給你打包票
帶業往生,咱們不評論它,有的人說這句話是錯的,有人還是信這句話的,咱們不評論。至少有的業帶不動,如果謗法的業也能帶得動,那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也不會說:犯五無間罪、謗法兩種人除外。誰給你打包票?哄你騙你的人才會給你打包票。好好斷煩惱,人生幾何?一下子就完了,這是我老人說的話。
不用生命的時光學法,佛會歡喜嗎?
誰給你們這樣苦口婆心地說?回憶四十年前,就像在昨天,54年的時候,我頭一次上五臺山,同去的有24個人,那個時候我25歲,住在廣濟茅蓬裏,一天午睡醒來,我就自問自答:“我今年幾歲了?”“25歲。”“再過十年呢?”“35歲。”“再過五年呢?”“40歲。”我一想到40歲,我怎麼也躺不下去了,就跳起來了:“再過十五年40歲了,這個人生快完了。”今年我72歲了,回憶過去,猶如在昨天,生命的短促,不用生命的時光學法,害自己,害別人,釋迦佛會喜歡你嗎?
哪尊佛會喜歡不肯學法的愚弟子
你即使往生到他方世界去,十方淨土哪一尊佛不喜歡有智慧的、懂佛法的佛弟子來?難道會喜歡娑婆世界不懂佛法的愚蠢的佛弟子來?
受供養,不學法,心裏安不安
想想吃了施主多少米,今天不學法,你心裏安不安?供養你們吃飯是讓你們學法修行,希望你們將來度一度這些父母衆生啊。
真正能度衆生出生死是出離乘
拿度衆生來說,人天乘不過是引進門,真正度是度到彼岸,佛度衆生就是度衆生斷煩惱,證阿羅漢果到彼岸,了脫生死。所以首先要以出離乘度衆生。
支持徒弟來學法,是菩薩心腸
上士是菩薩乘,自苦他安樂,這樣才算上士,甯願自己受苦,給別人安樂。當師父的,有的是挺好的,有的不見得挺好,這些年輕人想來來不了啊。今天我還聽到一個情況,條件樣樣具備,就是師父不同意,不開介紹信。那麼有的師父呢,我聽說你們有的師父很老了,他照樣放你來學,真是菩薩心腸,那目的是什麼?不懂佛法,怎麼算是一個佛弟子?我當年因爲沒有學佛法這種條件啊,他一心替徒弟考慮,你別管我,你走吧,我支持你去。
棄學去照顧師父,是師父的希望嗎?
有人因爲師父老了,放心不下,來報到了,還要退學,說要去照顧我師父。這豈不是顛倒了嗎?哦,師父叫你來學,你要回去照顧師父,丟不下人情味能了脫生死嗎?能超凡入聖嗎?難道是師父所希望的嗎?好比釋迦佛要我們跳出叁惡道,你爲了報佛恩偏要下叁惡道,那不是顛倒了嗎?你只有聽佛話,跳出叁惡道,跳出人天道到彼岸,行菩薩道廣度衆生,這樣才叫報佛恩,所以像這樣的師父真叫自苦他安樂。
起早摸黑是望你成才,真“自苦他安樂”啊
哪一個老年人不想身邊有一個人照顧啊?我是老人了,我是有體會的。幾年前,我打個電話給我女兒,要我女兒到我這兒來學法。同時我也有這種心,自己的女兒嘛照顧爸爸,比較好一點吧,這個心比有的人“你別去學法,照顧我重要,我把你養大的”,可兩樣啊。我叫我女兒到我這兒來,接受能海上師法流的法呀。當然喽,也帶有身邊有女兒照顧比較好的老人心態。
今天能夠鼓勵你們來學,這個師父了不起,甯願自己沒有照顧,起早摸黑,希望你學成才,真叫自苦他安樂啊!①
(注①根據傅味琴講稿編,小標題爲編者所加,2001.3.24第二講未完)
人格心理學 (9)
——學佛智慧,圓滿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叁格:
叁、一心利他 爲淨化人心,利樂有情,願自苦他安樂
要教育,搞迷信今後難生存
要教育,搞迷信今後難生存
不懂佛法,你將來苦啊!根據現實情況,要不了多少年,這種小廟生活一定會結束的。今後佛教的局面決定會改變的。時代在發展,所有的人都有文化,凡事都喜歡弄弄清楚,問一個爲什麼。國家政策也要提高佛教徒的素質,要有人管,要接受教育。有的地方小廟在合並了,這樣便于教育。在佛門要作貢獻,不給衆生佛法的智慧,不給佛弟子教育,靠給死人吹打掙錢,今後是維持不下去的。佛門就是佛門,要好好學佛法,要堅決抵製封建迷信,去搞封建迷信,給你扣上個迷信帽子,國家不取締你,你也難以生存。
紙船八千元,白燒還迷信
要戳穿迷信,那很簡單。舉一件事情吧,多年前,我在上海某個寺院內看到一只紙船,做工很好,旁人在議論說,紮一只紙船要八千塊,幹什麼用?燒掉的。現在不燒船了,燒紙做的汽車、電冰箱、彩電,燒也提高了。所以我在跟宗教部門談話時,我在講經說法時,就指出這是迷信。
你忘了燒一個發電廠
我不是站在我的立場上說你迷信,我是站在你的立場上幫你說話,這是迷信。怎麼說?你既然相信這個燒成灰的電視機,鬼也能看,也能用,那麼我提醒你,電視機要通電的,沒有發電廠,這個電視怎麼用?你忘了燒一個發電廠了嘛!搞這樣的迷信,到底有功德還是有罪過啊,佛教不是鬼教。
不靠一句佛號給死人唸經過日子
你們的師父、佛教協會推薦你們來學習,真是爲你們的前途考…
《人格心理學--學佛智慧,圓滿人格(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