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9)▪P5

  ..续本文上一页否则你就失去人格。

  佛门里不妄语,是人格保证

  五戒中妄语戒最容易犯。有这么个故事,当然是启发的话,有个寺院里五百罗汉嘴巴都用锁锁起来。老和尚说:“祸从口出,嘴巴最坏,所以把它锁起来。”在80年代时就常听到有句话:“现在是信用危机。”不讲信用就是用妄语骗人,因为你一骗人,别人要受到损害,所以现在要签协议,订合同。你不遵守,到法院告你,要你赔偿损失,你在法院讲你自己的道理,说:“协议我是签的,不过我现在推翻了,因为签的时候我糊里糊涂的。”这真叫自说自话了。佛门里当然是主张不妄语,所以我说:“佛门里签的保证书是人格保证,看你有没有人格,有人格保人身,没有人格下三恶道。”这是人的规范,佛法就是这么说的。

  忏悔就是认错改过

  佛教有忏悔,忏悔就是认错改过。比如说:“我保证遵守本学苑一切规章制度。”你保证过的,但是学生哪有不疏忽的时候?一疏忽老师同学立即对你提醒,你马上认错:“我以后改正。”因为你忏悔还净了嘛,这还不能说是没有人格。所以佛说:好比这条路前面有个水坑,走不过去了,犯戒就是障碍。那么还有个办法:去搬些草来填平它,你仍然可以走过去,这个方法就是忏悔。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3.24第二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8)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三、一心利他  为净化人心,利乐有情,愿自苦他安乐

  佛门是修行的依靠

  不是生活的依靠

  佛门是修行的依靠,不是生活的依靠

  假如错了还想做,而且“深爱乐”,连个惭愧心也没有,像一个神经麻痹的人,这个罪就更重了。还有的强词夺理,蛮不讲理,种种歪理,“不见为罪谓功德”,具足以上四种情况的罪算上品犯。社会上的人犯了罪,有法律制裁,佛门里犯了罪,释迦佛挽救你,叫你忏悔。佛门是众生的明灯,佛弟子不能在佛门里喷黑气,把如来的明灯喷黑了。不能把佛门作为一个生活的依靠,而是应该作为一个修行的依靠。

  修供养是培福

  修行总是从第一格走上去,总要先修下士法,然后觉悟到下士不究竟,要了生死。居士要在佛门里培福修供养,供养的意义:第一,供养道粮,让出家人好好修行,因为在家人可以在社会上工作赚钱,出家人不能干贸易赚钱的事;第二,供养的作用,让佛门有经济来源,可以弘扬佛法,但这还是属于培福性质的。

  出家人受供养为了修行度众生

  出家人的性质就不同了,生活来源可不是你劳动来的,自己要想一想,你修行的功德怎么样?你们用斋的斋堂,称五观堂,先要观自己的功德,吃这碗饭惭愧不惭愧?可别有邪见,认为应该吃的。祖师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你不好好修行,不为佛门累积功德,福气享完可怎么办?有的还产生了傲慢心,像是理所当然,因为我命好,什么命?出家命呗。整个社会没有白吃饭的道理,主要供养你修行成就,将来广度众生。

  不学法怎能断烦恼

  你们不在佛学苑学,这种道理懂吗?老人也会告诉你:“米粒不要浪费啊,这样有损福气。”你所懂的,仅仅这样了。

  浪费了一粒米,仅仅一粒米啊,施主供养的道粮可有多少米啊,不学法,吃在你嘴里,全浪费光了,还要起烦恼,你不学法怎么断烦恼,不断烦恼你怎么出离生死?

  私心杂念能一心不乱吗

  可能有的人像找到了靠山那样,想:“这有什么了不起?不学法,又有什么关系?说什么六道轮回下三恶道,我回小庙天天念佛,临终一刹那往生极乐世界,要你管得这么多干什么?我只要阿弥陀佛来接我就好了。”怪不得你变成这个样子了,你搞错了,要一心不乱才能往生,你私心杂念的人能一心不乱吗?

  谤法罪是不可能往生净土的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里讲过,谤法不得往生,犯五无间罪,还可以忏悔,当然要猛烈地忏悔,谤法的罪比这个还要严重。是不可能往生净土的。

  认为法不重要,这个念头就有罪了

  你口上没有谤法,你心里有没有谤法成份?如果没有谤法的成份,为什么你心里不喜欢法?在学法的环境里半路退出去?这就是你轻视法嘛,法有什么了不起?这个念头就是谤法。  

  支持徒弟来学法 是菩萨心肠

  带业往生可不能成了干坏事的保护伞

  我年轻时候一直想,一个人皈依了佛以后,在继续不断造恶业谤法,也能往生净土的想法,总觉得这种念头是错的,我想如果像你们这样说,阿弥陀佛岂不成了做坏事人的保护伞了,反正能够临终带业往生啊,大家干了坏事也不害怕了,那阿弥陀佛岂不成了没智慧。

  哄你的人才会给你打包票

  带业往生,咱们不评论它,有的人说这句话是错的,有人还是信这句话的,咱们不评论。至少有的业带不动,如果谤法的业也能带得动,那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也不会说:犯五无间罪、谤法两种人除外。谁给你打包票?哄你骗你的人才会给你打包票。好好断烦恼,人生几何?一下子就完了,这是我老人说的话。

  不用生命的时光学法,佛会欢喜吗?

  谁给你们这样苦口婆心地说?回忆四十年前,就像在昨天,54年的时候,我头一次上五台山,同去的有24个人,那个时候我25岁,住在广济茅蓬里,一天午睡醒来,我就自问自答:“我今年几岁了?”“25岁。”“再过十年呢?”“35岁。”“再过五年呢?”“40岁。”我一想到40岁,我怎么也躺不下去了,就跳起来了:“再过十五年40岁了,这个人生快完了。”今年我72岁了,回忆过去,犹如在昨天,生命的短促,不用生命的时光学法,害自己,害别人,释迦佛会喜欢你吗?

  哪尊佛会喜欢不肯学法的愚弟子

  你即使往生到他方世界去,十方净土哪一尊佛不喜欢有智慧的、懂佛法的佛弟子来?难道会喜欢娑婆世界不懂佛法的愚蠢的佛弟子来?

  受供养,不学法,心里安不安

  想想吃了施主多少米,今天不学法,你心里安不安?供养你们吃饭是让你们学法修行,希望你们将来度一度这些父母众生啊。

  真正能度众生出生死是出离乘

  拿度众生来说,人天乘不过是引进门,真正度是度到彼岸,佛度众生就是度众生断烦恼,证阿罗汉果到彼岸,了脱生死。所以首先要以出离乘度众生。

  支持徒弟来学法,是菩萨心肠

  上士是菩萨乘,自苦他安乐,这样才算上士,宁愿自己受苦,给别人安乐。当师父的,有的是挺好的,有的不见得挺好,这些年轻人想来来不了啊。今天我还听到一个情况,条件样样具备,就是师父不同意,不开介绍信。那么有的师父呢,我听说你们有的师父很老了,他照样放你来学,真是菩萨心肠,那目的是什么?不懂佛法,怎么算是一个佛弟子?我当年因为没有学佛法这种条件啊,他一心替徒弟考虑,你别管我,你走吧,我支持你去。

  弃学去照顾师父,是师父的希望吗?

  有人因为师父老了,放心不下,来报到了,还要退学,说要去照顾我师父。这岂不是颠倒了吗?哦,师父叫你来学,你要回去照顾师父,丢不下人情味能了脱生死吗?能超凡入圣吗?难道是师父所希望的吗?好比释迦佛要我们跳出三恶道,你为了报佛恩偏要下三恶道,那不是颠倒了吗?你只有听佛话,跳出三恶道,跳出人天道到彼岸,行菩萨道广度众生,这样才叫报佛恩,所以像这样的师父真叫自苦他安乐。

  起早摸黑是望你成才,真“自苦他安乐”啊

  哪一个老年人不想身边有一个人照顾啊?我是老人了,我是有体会的。几年前,我打个电话给我女儿,要我女儿到我这儿来学法。同时我也有这种心,自己的女儿嘛照顾爸爸,比较好一点吧,这个心比有的人“你别去学法,照顾我重要,我把你养大的”,可两样啊。我叫我女儿到我这儿来,接受能海上师法流的法呀。当然喽,也带有身边有女儿照顾比较好的老人心态。

  今天能够鼓励你们来学,这个师父了不起,宁愿自己没有照顾,起早摸黑,希望你学成才,真叫自苦他安乐啊!①

  (注①根据傅味琴讲稿编,小标题为编者所加,2001.3.24第二讲未完)

  

  人格心理学 (9)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傅味琴

  佛教修行人亦分三格:

  三、一心利他  为净化人心,利乐有情,愿自苦他安乐

  要教育,搞迷信今后难生存

  要教育,搞迷信今后难生存

  不懂佛法,你将来苦啊!根据现实情况,要不了多少年,这种小庙生活一定会结束的。今后佛教的局面决定会改变的。时代在发展,所有的人都有文化,凡事都喜欢弄弄清楚,问一个为什么。国家政策也要提高佛教徒的素质,要有人管,要接受教育。有的地方小庙在合并了,这样便于教育。在佛门要作贡献,不给众生佛法的智慧,不给佛弟子教育,靠给死人吹打挣钱,今后是维持不下去的。佛门就是佛门,要好好学佛法,要坚决抵制封建迷信,去搞封建迷信,给你扣上个迷信帽子,国家不取缔你,你也难以生存。

  纸船八千元,白烧还迷信

  要戳穿迷信,那很简单。举一件事情吧,多年前,我在上海某个寺院内看到一只纸船,做工很好,旁人在议论说,扎一只纸船要八千块,干什么用?烧掉的。现在不烧船了,烧纸做的汽车、电冰箱、彩电,烧也提高了。所以我在跟宗教部门谈话时,我在讲经说法时,就指出这是迷信。

  你忘了烧一个发电厂

  我不是站在我的立场上说你迷信,我是站在你的立场上帮你说话,这是迷信。怎么说?你既然相信这个烧成灰的电视机,鬼也能看,也能用,那么我提醒你,电视机要通电的,没有发电厂,这个电视怎么用?你忘了烧一个发电厂了嘛!搞这样的迷信,到底有功德还是有罪过啊,佛教不是鬼教。

  不靠一句佛号给死人唸经过日子

  你们的师父、佛教协会推荐你们来学习,真是为你们的前途考…

《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