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士也是非常可愛,交班回家之後,到了晚上,她還特地打電話給病人,提醒她:「你要起來尿尿喔,要記得尿尿喔!」手術成功後,患者與先生歡喜的抱著尹主任,表達感謝之意。這種醫病溫情,這種醫師與病人之間極爲溫馨的情感交流,怎麼不讓人感動!
醫院在每個地方,應該都是守護生命的磐石,世間的愛也一定需要團隊,但是我們更要懂得感恩;感恩願意捐贈器官的人與家屬;感恩細心照顧的醫生與護士;感恩醫療科技的發達;感恩所有的人。人生假如失去感恩的心,這種人生就不美了。
推動良醫之手
第一次拿手術刀的心情,心和手都在發抖,畫下的第一刀歪歪斜斜,但是經過四天的練習,技術熟練了,信心也增加了。
生命不在長與短,能認識生命的價值與目標,而且能夠發揮智慧爲人群而付出,這樣的生命才是千古流芳。
有的人雖然生命短暫,卻對人類很有貢獻,因爲他心靈健康,他的身體也能爲人群付出。但是有些人自己不自愛,對人群不和氣,最後只換來滿心的煩惱和埋怨,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這樣的人生是最最苦難的人生。
人身難得今已得,我們要懂得好好把握這一生與這個身體。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底,臺灣首創的醫學「臨床模擬手術教學」,于慈濟醫學系七年級首次開辦。這是由舍身菩薩的奉獻,以及智慧的家屬們來完成,才能讓這些准醫師們在臨床上更上一層樓。
醫學院的教育,雖然叁年級時就開始上解剖課,在大體老師身上仔細研究人體的結構。但是,畢業之前還是缺乏實際操刀的經驗,如此,未來的第一次操刀,肯定是直接操作在病患身上。
所以我常常說,醫院是培植良醫的種子,醫院就是推動良醫搖籃的雙手。此次,慈濟大學與慈濟醫學中心能這樣合作無間,加上大舍菩薩的及時奉獻,才能圓滿成就這次的「臨床模擬手術教學」。
所謂臨床模擬手術,每具大體的使用,是由慈濟醫學中心一般外科、神經外科、骨科、腸胃科、耳鼻喉科等各科主治醫師負責指導,讓醫學生實際操刀,醫師隨時從旁教授,進行多項如腦部鑽孔引流、氣管造口、中央靜脈導管、胃潰瘍手術、子宮切除等模擬手術。
首次的五位大體老師,提供叁十幾位臨床醫師、二十四位醫學生及旁聽者,進行爲期四天、八科的臨床解剖教學,使這群准醫師們大有所獲。
其中一位同學分享她的心得,她說當第一刀要畫下去的時候,心和手都在發抖,拿刀的姿勢也不很准確,醫師就立刻從旁指點與加油,讓她知道正確的方法,想到醫師老師的陪伴及大體菩薩的愛心,真是令人感動又感恩。
感恩舍身菩薩對生命價值觀的充分展現,其中有一位四十二歲的蔡女士,她是一位非常好的媽媽,也是非常賢淑的太太。她支持先生投入慈誠隊,本身也已經在幕後做見習,並且早已簽下「大體捐贈」。
只是人生無常,過去生中自己寫好了這樣的劇本,寫到哪一段,生命也就扮演到哪裏。有一天她一大早起來,正要爲家庭、爲社會開始一天的付出,但是瞬息之間洗臉盆爆裂,割斷了她的頸動脈,就這樣往生了。因爲她曾經簽下大體捐贈,家屬們便立即將她送過來,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完成了她生前的願望,成爲臨床模擬手術的第五位老師。
模擬手術教學結束後隔天,隨即舉行了「感恩追思暨骨灰安奉儀式」,由靜思精舍常住衆、慈濟大學師生與捐贈者家屬共同參與。隨俊,慈濟大學藍校長等人也親自陪同前往火葬場,對舍身菩薩及家屬們表達最虔誠的尊重與感恩。
每一個過程真的都令人感動!我們還是要以感恩心來追思,並用真誠的心爲未來的醫學、社會、人類而奉獻,讓所有的病因都能很快得到解答,很快能夠對症下藥,以解決人生的病苦。
「無常」的現身說法
空難,爲我們說明了什麼是「無常」?
既然一切人、事、物皆無常,
有緣相聚在一起,又何必互相埋怨、計較
生者心安,亡者靈安
佛陀在世時,常常教誡弟子要體念無常。有一次在祇園裏,佛陀對弟子們說:「大家回答我一個問題:是海水多
還是人累生累世流過的眼淚多
」一位悟道的比丘回答說:「佛陀!海水雖多,也不及人累生累世、長久輪回的悲苦眼淚多 啊!在累世中,有親愛的父母、疼愛的子女、友愛的兄弟姊妹,還有夫妻之間的恩愛,人生爲了 這些情、這些愛所流的眼淚,真是難以計量!」
的確如此!人與人之間一旦有了感情,生離是苦,死別更是痛不堪言!像大園華航空難事件,瞬息之間,機上乘客還來不及覺察發生什麼事,就驟然離世了,兩百多條生命在瞬息之間消逝,這就是無常啊!
然而,罹難者家屬需要多久的時問,才能撫平這突如其來的生死離別
對家屬而言,悲苦雖是人之常情,但對亡者並無幫助,最重要的是要虔誠爲他們祝福!唯有生者心安,亡者才能靈安。
發生空難的時間是晚上八點半,桃園的慈濟委員正好聚在一起共修。忽然從媒體得到消息,求證屬實後,八十多位委員及慈誠隊立即趕到現場,那時還不到九點。接著桃園、苗栗附近的慈濟人也陸續趕到,開始展開助念以及安撫家屬的工作。天一亮,臺北的慈濟人也趕到了,陪伴在家屬身邊協助他們處理一切,另外有幾百位慈濟人穿梭在失事現場,協助撿拾屍塊,看到的都是支離破碎的肢體,散布在前後幾公裏的地方。
我問慈濟人:「看到這種景象怕不怕
」他們回答我:「師父,這個時候只有心痛,已經不知道害怕。」愛的力量有多大
心中有真誠的愛,就有一股毅力、勇氣。對于空難事件,罹難者家屬的內心勢必有一段漫長的坎坷路要走,需要社會大衆的支持與陪伴,這也是慈濟人會繼續努力的。
總而言之,人生無常,一天的平安就是一天的福:在平安中,我們應該爲人群多造福!
事後,華航董事長蔣洪彜先生來訪,他很感謝出事後慈濟人多方協助,尤其能及時安撫罹難者家屬激動的心情,更令他非常感恩。蔣先生爲亡者及家屬深感悲痛,也心疼同仁們飽受社會壓力,故願意挺身而出承擔一切,希望同仁們受到的傷害能減到最低。蔣先生始終平和地說著話,但難掩內心的難過之情 ,他問道:「是否自己罪孽深重,才會發生如此重大的不幸
」
其實此事無關個人罪業如何,最重要的是,必須公司上下都要一起維護一個「和」字,如 中國人常說的「家和萬事興」,上下和氣,諸事才能興旺——主管要以寬大的愛心來關懷部屬, 部屬們也要盡心盡力的分工合作,這種愛與感恩正是事業成功的重要關鍵。集合衆人點點滴滴的愛與善,就會帶來福氣,有了福自然就能趨吉避凶。
至于生死,所謂「人之大患,在吾有身」,有身體存在才會有痛苦,以此事件來說,事 實上最苦的是家屬,至于往生者,已飄飄然解脫了,一點也不感到痛苦。人在有生之年,要好 好保護自己,這是本分事,也是孝道的表現:若世緣已盡,就是進入長眠等待新生,一如每天 晚上睡覺,小死一番之後就是新的一天,實在沒有什麼。人生本來就是生生死死,去去來來,沒有什麼可怕的。
人生無常,轉瞬之間竟是天人永隔!然而,對往生者來說,雖然身體支離破碎了,但這只是 物質的損壞,其靈魂已經解脫,毫無痛苦。最悲痛的是家屬,所以必定要使家屬平靜安甯下來 ,亡靈才能安心離去,隨緣再來人間,此即生死兩相安四大回歸大地
華航空難事件,令當事人傷心垂淚,也令聽聞者感到深刻哀痛。有一位慈濟委員的媳婦, 正輪值在失事飛機上服務,罹難後,留下新婚不久的先生。年輕人由母親、嶽父母及妻子的同 事陪伴前來,神情甚是落寞,他的嶽母則提到,女兒身軀至今找不全,聽人說若亡者屍體不完 整,其魂魄就會到處徘徊、遊蕩,無處可歸。
我對年輕人說:「若你一直想念太太而痛苦不堪,如此能使她回來的話,大家都會幫你:但生死這條路無人能幫忙,必須你自己堅強站起來。」年輕人雖點點頭, 但哭得更厲害,抽泣不已!「看看爸媽、嶽父母,他們年紀都老了,我也很心疼你終日愁眉不展 ,但是你應該要勇敢負起人子、人婿之責,不要讓他們再爲你操心。人生無常的道理,過去也許你無法深刻體會,現在既然已能了知這個道理,就要趕緊化小愛爲大愛,多選擇有意義的事來做。」
他嶽母的思想仍然停留在民間迷信中,一直問我在女兒屍身不完整的地方,是否要做些假 的東西來補全
是否要叫喚女兒的靈魂回來,以免她不安的四處徘徊
我就告訴她:「所謂「靈」,就是『靈覺』的意思。人還擁有軀體時,就有很多的障礙 ;而已脫體的靈魂,既是靈覺,則不管身軀損壞情形如何,靈魂都是完整的,並且沒有任何東 西可以破壞它。女兒如此得人疼愛,可見在世時一定很善良,既然她有善心,就會乘著這個好因緣舍此役彼,這個緣其實由不得她徘徊流浪在此。你們不要再胡亂的到處東問西問,如此只會使你們的心更亂。要安下心來,專心于佛號,爲她祝福。你們心安,她靈安 ,才能求得生死兩相安。」
亦在華航服務的女同事則說:「最近聽到一些傳言,有旅客表示之前曾搭乘同一架飛機, 耳邊聽聞有人問他們是否需要什麼等等,但機上服務人員並無此舉動……。」
這樣的傳說就是怪力亂神、是迷信,千萬不可聽信這類的傳聞,聽多了心會亂。所謂「謠 言止于智者」,像這種無憑無據的事,不要去相信它,我們所應追求的是真有道理、能安穩 人心的事。
化爲千手千眼觀音
華航空難發生時,桃園當地近百位慈濟人立即趕赴現場協助。我擔心大家在接觸那樣慘不 忍睹的境界後,內心是否受到影響、存有陰影
所以在行腳南下途中,到了桃園支會,除了致上感動與感恩之意,也聽聽大家的心得報告。
有人起來說…
《生死皆自在·第一章 生死皆自在,輕安見如來——生死專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