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种感觉应该与死亡时是一样的。人的第八意识中可能存有瞋恨心,却也有发大愿的愿心,如果我们能圆满自愿捐赠者的心愿,往生者就会很高兴。
所以我们在解说舆劝导人捐赠时,如果对方很期待能奉献出来,我们要尽量成就他的愿望:如果他不愿意,一定不要勉强。对家属的意愿也是一样,总是让各方面得到圆满,这才是我们推动的原则。感恩大家的用心与努力!舍身成大义
世间无常苍凉意,缘到尽时终需离;
长忆人间红尘事,谢晃舍身成大义;
今朝承君舍大体,他日愿为救世医;
尘世善芽处处萌,大情大爱耀大地。
本年度医学系三年级学生从事「大体解剖课程」,使用十二具大体,另四具经家属同意转赠台大及成大医学院,亦同时送回慈济医学院,一起入龛供奉于大舍堂。
追思仪式在解剖学科实验室举行,有六十多位捐赠者家属与近百位志工和学生参加,中国医药学院也有两位贵宾与会观摩。学生代表上台分享参与解剖课程半年来的心得时,电视萤幕上配合播放该组大体老师生前的照片,睹境思人,许多人不禁潸然泪下。
谢君舍身成大义
洪宗兴同学表示,教授上第一堂课时就对同学们说,每具大体都是我们的老师,大家要用心学习才不辜负大体老师的期望。所以他一直维持一个习惯,就是每回进解剖教室一定向他们那组的大体老师说:「老师,今天拜托您了!」回去前也一定对大体老师说:「老师,今天谢谢您了!」
「有时候看到大体老师,心里非常难过,一个家庭的欢乐就这样被无情的病魔破坏,从此只能在回忆中追思……。但是令我感动的是,大体老师们能看破尘世的无常,愿意捐出遗体让我们解剖研究,延续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这就好像一股浩瀚磅礴的生气,从他们的体内,经由『缘』这个字注入我们这群年轻小伙子身上,完成我们的医学使命。
想到这里就决定更认真学习,好让大体老师安心。假如换成是我,我也愿意捐大体吗
我很明白地告诉自己:我愿意!我愿意将从大体老师身上得到的生命光环,延续至后辈手中。在这里只想说:舍身菩萨,谢谢您!他日我将把这分恩情,传给每一位需要的人。」
洪同学并以一首诗「谢君」,来表达最深刻的谢意:「世间无常苍凉意,缘到尽时终需离:长忆人间红尘事,谢君舍身成大义:今朝承君舍大体,他日愿为救世医;尘世善芽处处萌,大情大爱耀大地。」
蔡文钦同学则说:「在参加入殓仪式时,发现棺木上有一滴小小的眼泪,那是家属滴下来的。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大舍亲人的遗体,让我们做研究。
犹记得学期初,大体启用仪式那一天,见到大体老师杨爸爸的全家人,他们为了减轻我们心中的恐惧与不安,详细告诉我们杨爸爸生前的事迹及兴趣,好让我们产生亲切感,放心学习。谈话之中得知杨爸爸是位幽默、喜爱冒险、对工作有狂热的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喜欢玩遥控飞机。虽然与杨爸爸家人谈话的时间不长,知道的也不多,但这些点点滴滴让我觉得,杨爸爸就像每天陪我们上课的同学一样亲切。他用自己的身躯带领我们,使我们从对人体不熟悉到融会贯通,我想这一生中,再也找不到这么有耐心和爱心的老师了。」
蔡同学又提到,在启用仪式过后,杨妈妈临别前还留下一张名片,叮咛大家若想知道什么事,或觉得心情烦闷,随时可以打电话给她。这一天受到的阔爱,令蔡同学一辈子也忘不了。
「日子在繁忙的功课中消逝,家属的关心却持续不断,在期末考前还收到杨妈妈寄来的礼物,心中倍感窝心。而一想到杨爸爸的付出及杨妈妈精神上的支持,学习过程中的挫折与辛苦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对于他们的奉献,我能做的就是扮演好学生的角色,奸奸的学习。」
张睿智同学说,进行第一天课程时,他也见到大体菩萨康爷爷的家属,他们的双眼泛着泪光,但从他们的眼神,他感受到一分关怀与期许。而见到康爷爷时,更感受到一位不相识的长者对学生们的爱,一种无法用笔墨形容的爱!「那天晚上,我梦见康爷爷,在朦胧中彷佛看到他慈祥地对我说:『来吧!孩子!尽量向我动刀吧!』我醒了,脸上挂着泪珠……。
曾在心中有过挣扎,无法对如亲人般的康爷爷动刀,而在回家时向妈妈哭诉,妈妈安慰我,这些菩萨捐出遗体,就是希望我们学习得更好,所以要鼓起勇气,不要辜负他们的期望。那时我才恍然大悟,如果我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我对不起的下只是康爷爷,还有千千万万被病魔缠身的人。」
只盼成就仁心医
接着由家属代表致词。舍身菩萨康老先生的女儿表示,听了学生们的话,心里好感动,「非常感谢证严上人建立了这么好的慈济世界,让我们大体捐赠者的家属这么放心,尤其『大舍堂』的设立,更是对家属们很大的体贴。当初我父亲认为,遗体捐出去后什么都不需要留,连骨头都愿意做标本,因为一般人对长辈的追思只有三代而已,他觉得没有必要在人间留下什么。可是做晚辈的,总希望有个对长者的凭吊之所,所以大舍堂对我们意义重大。感谢你们,让我们觉得不再悲伤。」
舍身菩萨冯先生的女儿则略微激动的说,去年她来参加大体启用仪式时,有些家属上台分享亲人生前的事迹,她听了之后心想还好没有上台,她不觉得爸爸有什么值得称说之处。「因为天下有很多不是的父母,而我的父母就是其中一对,我们四个小孩是在父母彼此打打闹闹中长大的,成长过程非常辛苦,因此和父母的感情若即若离。后来父亲得了肝癌,最后一次住进医院时,他告诉我:「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对不起你们四个孩子,我从来没有做过一件有用的事。」
他往生前几天突然说,要把遗体捐给医学院做解剖,因为他想要做一件有用的事。所以我应该代替爸爸感恩上人、慈济师兄师姊以及医学院学生完成他的心愿。我想我爸爸并不认为自己很伟大,他只是想做一件有用的事,但是他可能希望学生们能因为他捐出身躯,而在医术与医德上有所进步。我一直觉得他这辈子最感到幸福的,是在往生的那一刻,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用了。」
学生们的真诚感恩与家属们的至情告白,使在场许多人都红了眼眶。证严上人感恩大体老师们难舍能舍,也感恩家属们成就大爱,尤其听到学生们的挚诚感言时,心里更是感谢校长、教授们,用心教育学生以感恩心来做研究。
「刚才听到孩子们一声声地称呼大体老师为『爷爷』、『爸爸』、『伯伯』或「弟弟』,将这些舍身菩萨当成最亲近的人,让人感觉好贴心啊!从他们身上好像已经看到身穿白袍的大医王,在病人身上付出爱心,这是我最大的期待,也是舍身菩萨们的期望。」
「我真的很安慰、很感恩,也虔诚祝福舍身菩萨们,我想他们已经乘愿再来人间。」
让生命延续的大爱
我在,因为你的爱。当剧情已无法延续,我愿意,接馈另一页不曾相识的生命故事。
生,是死的起点:现在是生,但总有一天会死。佛教称死为「往生」,即是舍弃这个地方,而往其它地方投生。
往生之间,若能做一个能救人的人,那就是大爱的菩萨,像是器官捐赠者,虽然自己往生了,却能帮助其它的生命延续下去,这不就是大爱吗
这样带着欢喜无挂碍、利益众生的光耀灵魂,去投生在其它的地方,乘着这样的功德再来人间,一定会是一个福德具足的人。
慈济医院曾有这么两例捐赠器官的个案。这两位遗爱人间的菩萨,一位是慈诚队的哥哥,他哥哥本来身体就不好,有一天下小心跌倒了,竟然引起并发症而脑死。他的家人慎重考虑后,决定把他的器官统统捐出来,这样的精神真的非常了不起!不仅全身有用的器官都捐了,连皮肤也捐了。
单是捐赠出来的器官就救了七个人,另外骨骼也可以保存十五年,补充在需要的人身上,有很多人都将因此受益,就连皮肤也可以冰冻保存,需要的时候就能取出来使用。这样,能因此得救的人就更多了。
另外一位是四十二岁的病患,因为中风引起脑溢血,送到医院来时已经很危急了,医生遗憾的判定脑死,虽然如此,医生们还是尽可能的抢救他,只是仍然回天乏术。他的家属在伤心之余,也是非常有智慧的决定做器官捐赠,让他遗爱人间。
他们两人所捐赠的器官,除了大林和花莲慈济医院的病人受益外,也紧急连络其它有符合受赠者的医院进行器官移植,造福了许多人。
到了人生最后的时刻,生命仍然能够延续到许多人的身上,继续发挥功能,这是多么有价值的人生啊!虽然他们的家属,必须要承受生离死别的痛苦,却能够做下如此明理、有智慧的决定,实在令人感佩,有很多人就因为这样的决定,生命得以平顺的延续下来。
在慈济医院是两位洗肾的病患接受捐赠,她们都很年轻。一位是三十岁的妇女,她是慢性肾脏衰竭,要靠洗肾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这么年轻就要靠洗肾来过日子,再加上两个孩子还很幼小,心里实在是苦不堪言。
另外一位是三十九岁的妇女,因为无法接受需要洗胃的事实,所以之前不断逃避,一直拖到差点要截肢了,才不得不接受这个命运,好在这次也符合受赠的条件,住院接受移植。当她住院的时候,她的孩子每天都抱着妈妈的衣服哭泣,但是,算起来这两位都很有福了,有人愿意捐赠器官,再加上医疗技术的发达,让移植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她们的心里也充满了感恩。
令人很感动的是,大林慈院的移植手术,从晚上十一点多到凌晨三点才结束,负责开刀的尹医师把病人送到病房后,就一直坐在地上,观察病人能否排尿了。开刀开到天亮,二定很疲累了,他却坚持留下来观察病人的情况,家属在旁边都非常非常感动。一直到病人排尿,表示尿道通了,而且手术成功,他才安心的离开病房。
还有我们的护…
《生死皆自在·第一章 生死皆自在,轻安见如来——生死专题》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