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冷風:“今天傅老師還在,你靠他靠得住;傅老師不在了,你沒有兒女,又沒有勞保,還沒有養老金,你靠誰?”好像傅老師一死,所有同學全死光。那我有兒女,我今天究竟靠兒女還是靠我學生了?
爲了要消除你們顧慮,所以我針鋒相對,這裏吃飯不要錢,住宿不要錢,衣服穿不完,發零用金還有醫療補助金。有錢沒地方用,才是大富翁,因爲只進不出啊。這樣好的地方,你哪兒去找啊。而且我從六月份開始,給每個常住同學發養老金,可能還要不斷上升,養老金發到你老死。
你再有顧慮,你講給我聽,我給你解決。你假如說“我要生個兒子。”你只生一個,這要求也太低了,你來我這兒,我叫你生一百個,將來你的每個學生都是你兒子,子孫滿堂啊。
修行人有修行的傳統思想,世俗人不知偉大,
也許會問,“偉大多少錢一斤”
可惜世俗上的人,他們是世俗的傳統思想,我們修行人講修行人的傳統思想,他聽不進去,再講也是白費勁。你說,“我這個工作十分偉大,是用佛陀的偉大精神教育全人類。”他嘿嘿笑笑,“就算你偉大,偉大值幾個錢一斤啊?你一個月多少工資啊?”真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
人一天會有七八張臉,只有一分鍾是好看的,
到老方知:鮮花只是迎春笑,歲月天天催人老
能不受迷惑,這個人就是有智慧。爲什麼不受迷惑?他看穿了,最簡單一句,娶老婆都是娶的老太婆,嫁老公都是嫁的老頭子。年輕漂亮,能維持多久啊?況且這張臉看久了也看得厭了,再叫他多看看,實在不要看了。微笑的時候只有很短的時間,等她不微笑的時候又是一個臉,怄氣的時候又是一個臉,傻乎乎的時候又是個臉,八個臉看下來,七個是難看的,只有一分鍾是好看的。鮮花只是迎風笑,歲月天天催人老。
我擺事實給你們聽,你看我今天不是老頭子了?我妻子不是老太婆了?剛解放時,我到東北工作,那時都稱自己的妻子叫“愛人”,現在不稱了,改稱老頭子老太婆,因爲可愛不可愛,自己心裏有數。
從佛陀的智慧中出生的種種善法,
才是沒有漏洞的智慧
我們得到佛陀的智慧,這才是沒有漏洞的智慧。“由此出生諸善法”,是從佛陀的智慧中出生的善法。世間上的好人好事,世間上人的悲心智慧,跟佛法的精神比,差得遠了,何不把自己提高提高?
定學開導(20-7)(總第133)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17
正確的路你不走下去,也就修不上去,
進一步退兩步,究竟要退到哪裏去啊
提要:
·世俗人傲慢、任性、不知尊重人,你對他們誠心相待,他們卻言而無信
·爲了希望你多學點佛法,咱們才無償供應,熱情招待,咱們可不是免費
旅遊供應站
·定中簡擇,則慧根當然可得,被人拖來拖去,沒有定力故
·女兒要吃活殺的,就爲她殺生,明知不對還去做,竟然有這樣的佛弟子
·要走徹底覺悟、智慧圓滿的路,決定了就不要變,要定得下去
·正確的路你不走下去,也就修不上去,進一步退兩步,究竟要退到哪裏去啊
世俗人傲慢、任性、不知尊重人,
你對他們誠心相待,他們卻言而無信
說一件把我氣壞了的事情,有一次,有個地方組織了一個團隊,本來說定是來五天,後來這個頭頭跟我們打招呼,“五天實在困難,就定叁天吧。”剛來的頭一天,就有幾個人不告而別。假如每人付學費五萬元,他會走嗎?你又不是來旅遊的,你是來學佛法禅定的呀,你這樣是對我們尊重嗎?
聽說還有人要走,咱們就跟這個頭頭談話,他說:“我也沒辦法,因爲我們是爲他們服務的。”可是我們是爲修行人服務的。
後來我就幹脆召集他們沒走的人,明確一下,很客氣地對他們講:“你們定好是來叁天,照理來說應該以叁天爲准。今天有人走了,聽說還有人要走,我們這麼熱勤地招待,給了你們最好的待遇。我也不強求,你們能留叁天的請舉手,自己考慮好啊。”數下來有十七個舉手。等到會開好,又有人向我報告,還有人要走。這就是世俗上的人,究竟是什麼觀念?
爲了希望你多學點佛法,咱們才無償供應,
熱情招待,咱們可不是免費旅遊供應站
那我就不客氣了,我重新講話:“我們佛門是平等的,我們歡迎你們來,我們尊重你,希望你們對我們也尊重。我們不歡迎對我們不尊重、不友好的人。”同時我也鼓勵他們,說:“我完全是一顆赤誠之心,希望你們多聽點佛法,又不要你錢。”聽了我這番話,他們就沒人走了。我想他們覺悟提高了,才不走的。後來同學告訴我,“老師你那次訓話了,他們差不多全要走了,經過同學勸啊勸啊勸,做了多少的工作才算留下來。”這是活生生和現實:世俗人如此傲慢,目中無人,不講禮貌沒有修養。咱們又不是給你免費旅遊的供應站。
那麼我經常在講法時批評你們,每一次批評下來,你們小住的人還是沒走,這就可以看出來,你們能辨別是非好壞,也就是有點慧根。
定中簡擇,則慧根當然可得,
被人拖來拖去,沒有定力故
“定中簡擇則慧根當然可得”,你在修定,肯定你是一個佛弟子,至少能夠接受佛法吧。你照佛法的觀點,冷靜選擇是非得失,乃至在定中簡擇,那麼慧根當然可以得到。
說到最後,真正要簡擇得不錯,還是要你的冷靜的頭腦去考慮,不要給人家拖來拖去。有些人遇到信佛的人就被拖進佛門,碰到信外國教的又被拖到教堂去了。頭腦很不冷靜啊,因爲他沒有定力,明明知道不好,還要去做,只停留在“我知道”上。
女兒要吃活殺的,就爲她殺生,
明知不對還去做,竟然有這樣的佛弟子
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這個人非常苦惱,她的女兒生孩子需要增加營養,要求要吃雞吃鴨吃魚,而且要活殺的。媽是信佛的,知道不能殺生,所以都買死的給她吃,這也是一個方便喽。女兒不高興,跟媽說,“你還算是我媽,我的婆婆比你待我好,我在婆婆那裏,我要吃啥,她就給我殺啥。”媽聽了苦惱啊,來跟我訴苦,“我實在沒辦法,女兒要吃活的,我只好給她殺,否則我這個親娘還比不上婆婆。”明知道不對還去做,竟有這樣的佛弟子!
要走徹底覺悟、智慧圓滿的路,
決定了就不要變,要定得下去
定就是決定,決定之後就不動不搖,這就叫定力。決定之前你先要通過選擇:人生究竟走哪條路,是走將來流轉生死六道輪回、造業受報的路,還是走覺悟的路,追求無苦之樂,了脫生死輪回,將來得到涅槃寂靜的快樂。你決定好了:就要走徹底覺悟,智慧圓滿的路。決定了就不要變,要定得下去。
正確的路你不走下去,也就修不上去,
進一步退兩步,究竟要退到哪裏去啊
我到今年七十九歲了,從來沒變過。我走上這條覺悟的路、正確的路,我就一直走下去。你不走下去,你會一步一步修上去嗎?你修不上去你也不可能證果成道啊,你沒有決定心,進一步退兩步,你究竟退到哪裏去啊?
今天講到這裏。(回向)
定學開導(21-1)(總第134)
傅味琴講于浙江泰順崇教寺 2008.8.18
促使貪嗔癡泛濫的智慧,
可不是我們佛弟子應該追求的
提要:
·促使貪嗔癡泛濫的智慧,可不是我們佛弟子應該追求的
·沒有戒定慧就沒有功德,就成就不了如來的叁德叁慧體
·“不可屈伏名爲力,力者根之力也。”有了力量誰也摧不垮
·每天聽到佛法,每天都在生根,這就是慧根,半途回去,這就是根沒有力
·十年也沒有倒下去,就是根有力了。根有了力,誰吹得倒?周圍的環境都
在對你進行考驗,就看你動搖不動搖
·魔高一丈,你道高十丈,別人就拿你沒辦法了
促使貪嗔癡泛濫的智慧,
可不是我們佛弟子應該追求的
昨天講到慧德。人世間要追求幸福,你不追求智慧,哪裏來的幸福來源?如果你把智慧用在享受上,促使貪嗔癡泛濫,這種智慧可不是我們佛弟子應該追求的,因爲後果不好。
沒有戒定慧就沒有功德,
就成就不了如來的叁德叁慧體
修行要修功德,你不修戒定慧哪來的功德?你喜歡布施供養,這是培福,培福能增長福報,福報多了,供給你更加享受五欲,這會使你更快速度下地獄,所以看問題要全過程看,有智慧的人就看得遠,沒智慧的人鼠目寸光。不管是出家弟子在家弟子,沒有戒定慧就沒有功德,沒有功德就成就不了如來的叁德叁慧體。 慧力~不可屈伏名爲力,力者根之力也。
“不可屈伏名爲力,力者根之力也。”
有了力量誰也摧不垮
昨天我們講了慧根,今天講慧力。能海上師說:“不可屈伏名爲力,力者根之力也。”有了根沒有力,這個根也靠不住。我們經常看到臺風來的時候,小樹可以連根拔起,怎樣使這棵樹拔不起來?只有使這棵樹不斷壯大,在壯大的過程中産生力量,有了力量誰也摧不垮。
每天聽到佛法,每天都在生根,
這就是慧根,半途回去,這就是根沒有力
現實的修行生活裏的形形色色,我們看得很多了,有人由于過去世的善根、今世殊勝的因緣,進了佛門,歡歡喜喜來到我們這裏,每天聽到佛法,每天都在生根,這就是慧根。可是這個根有力量沒有啊?有些人要不了一兩年就呆不住回去了,有些人呆了五六年,還會回去,這就是根沒有力。
十年也沒有倒下去,就是根有力了。根有了力,誰吹得倒?
周圍的環境都在對你進行考驗,就看你動搖不動搖
如果每棵樹都吹得倒,咱們這兒一棵樹也沒有了,如果這棵樹根很深,樹幹很壯大,有力量,風也吹不倒。就好比你們有些老同學,一直到今天,什麼風來都沒有吹倒,跟在我身邊已經滿十年了吧,十年也沒有倒下去,就是根有力了。根有了力,誰吹得倒?
我老師對新同學很寬容,對老同學很嚴肅,以前有個老同學來問我“老師,你爲什麼看見我總…
《定學開導(130~13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