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定学开导(130~139)

  定学开导(20-4)(总第130)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7

  能简别选择得失,称之曰慧,

  拜师亦应以十德来选择

  提要:

   ·阿难多闻第一,证阿罗汉果也快

   ·能简别选择得失,称之曰慧,拜师亦应以十德来选择

   ·如今末法对师虽不能要求太高,但也不能对没有调伏、寂静、除惑三德

   的师,尽是磕头

   ·没有智慧的人,容易受迷惑,男女间的迷惑,会断送法身慧命

   ·出家人见了女众,眼往下看,在家人离了婚又结婚,仍醒不过来

  阿难多闻第一,证阿罗汉果也快

  这个梦,从法上来启发,我这几天讲定学,在赞叹僧宝功德,可能清定上师大为欢喜。清定,清,戒净;定,禅定,圣种;侍者表慧。当年佛陀身边的侍者是阿难,阿难听佛讲法听得最多,称为多闻第一,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他。因为他一直在佛的身边,平时有人来顶礼佛陀,请教问题,佛讲的时候只有阿难在旁边,就是阿难听到的。

  作为佛陀的侍者,很忙啊,当然,法听得多,可能他修持比较少。别看他修持少,证阿罗汉果特别快。佛涅槃以后,五百阿罗汉结集佛讲的法,阿难有点想法:“怎么没有我的名字?”迦叶尊者跟他说,“我们都证阿罗汉果了,你还没有证。”阿难大为惭愧,就到树下去修禅定,很快就证果了。所以虽然他没有时间好好修持,可是这种功德使他证阿罗汉果极快极快。

  后面还有小故事呢,他去敲门,迦叶尊者不开门,说“你证了阿罗汉果,还要我开门啊?”他就从门缝里进去了。所以我想这个梦,实际上是表法。

  我想还有第二个因缘,可能因为我今天安排接见你们发心常住的新同学,你们的发心真是难能稀有啊,所有清定上师也高兴,给我这么一个梦。 慧~四如意足中之慧如意足,五根五力中之慧根慧力,不是由定生慧之慧,是一种选择。

  慧根~简择得失,名之曰慧;由此生诸善法,名曰慧根。既有定根,定中简择,则慧根当然可得

  

  能简别选择得失,称之曰慧,

  拜师亦应以十德来选择

  能海上师说“慧根慧力不是由定生慧之慧,是一种选择,简择得失名之曰慧”。简择就是简别选择,你这样的发心到底是有得还是有失,要从智慧上去选择。例如拜师父前要经过选择。从前有个修行人说:“佛教不乱拜师,拜了师也不随便抛弃师。”要慎重!当师的要有十种功德。要根据择师十法选择师!而现在佛门里就是乱拜师,随便得很,跟这个人关系好,“我拜你做师父”,还有的人,拼命抓徒弟,“你还没有拜师,就拜我为师吧!”这么随便!

  如今末法对师虽不能要求太高,但也不能

  对没有调伏、寂静、除惑三德的师,尽是磕头

  当然末法时期对师的要求不能太高,十全十美的师找不到,十德多少要有些吧,总要有点样子像啊。首先要有戒定慧的功德,第一德调伏,就是戒;第二德寂静,就是定;第三德除惑,就是慧。哪可以不看看这个师有没有戒定慧,尽是磕头。

  没有智慧的人,容易受迷惑,

  男女间的迷惑,会断送法身慧命

  什么人最有智慧?不受迷惑的人最有智慧,你虽然学了很多法,如果受了迷惑,你仍然是一个没智慧的人。最容易迷惑人的,乃至会断送你的法身慧命,使你流转生死的,就是男女的迷惑,那是最可怕了。出家人为什么不结婚?因为出家是为了了脱生死,有了男女的情爱,生死了不脱的。

  出家人见了女众,眼往下看,

  在家人离了婚又结婚,仍醒不过来

  而且男众出家人遇到女众,眼睛只能往地上看,最多看到她的鞋子。也为了防止往上看,要起男女爱心,打妄想。我再补充一句,从前女的都是穿布鞋,现在女的穿的鞋奇形怪状,所以鞋子也少看看。

  有些人没结婚就醒过来了,这种人有慧根,这个根从哪里来?前世他就是有觉悟的人。有些人受了迷惑,结婚后醒过来了,“我上当了”。有些人结了婚还醒不过来,离婚了又结婚,一直到老还往老年婚姻介绍所跑。

  定学开导 (20-5)(总第131)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7

  佛的智慧不是让你充分

  享受欲望,而是叫你离欲

  提要:

   ·很多人结婚,并非有所追求,糊里糊涂的就随着老风俗这么做

   ·结婚的兴趣就好比旅游,森林里如有老虎,你敢去玩吗?

   ·这个脸,多看也厌了,换个不男不女的,你也不会要

   ·迷于婚姻的人,竟然求我加持,真是找错门了

   ·佛的智慧不是让你充分享受欲望,而是叫你离欲

  很多人结婚,并非有所追求,

  糊里糊涂的就随着老风俗这么做

  我年轻时爱好文学,受外国文艺小说影响太深,外国文艺小说都是描写男女情爱。可是我只知道男女情爱好像挺快乐,我没有什么追求。但我怎么会结婚?糊里糊涂结婚的,好像这是人世间的传统。

  有很多佛教青年都是糊里糊涂结婚的,从前有个居士家一个儿子,娶了个媳妇挺漂亮的,两家都是信佛的。一年后男的死了,死的这一天刚好就是他们结婚的这一天。

  我常去他们家,给他们讲讲法,有一天我问这个女的,“你当初是怎么结婚的?”她说:“我也是糊里糊涂结婚的。两家的大人都信佛,做了个介绍。后来又给我口袋里塞了一张纸条,说你们好了几个月,可以结婚了。他们安排我结婚,我就结婚了。”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结婚的,好像这是一个老风俗,做人就是这么做,好像结婚充满着幸福神秘感。至于结婚是什么?就不明白了。

  结婚的兴趣就好比旅游,

  森林里如有老虎,你敢去玩吗?

  打个比方,结婚的快乐和兴趣好比是旅游,人为什么要旅游?因为生活太枯燥,想找一点新鲜的刺激,来刺激刺激枯燥的生活。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办法,真能给你幸福吗?吸毒的人就是因为心灵空虚、生活枯燥而吸了毒,吸毒是有快乐,能给你幸福吗?有些人旅游了一个城市,还要游两个三个城市,乃至全国旅游,有钱的世界旅游,他们有道理啊:各有各的特色,北京有故宫,杭州有西湖。

  我也旅游过,我姨妈在北京,年轻时我陪着妈去游故宫,游颐和园,头一次兴致勃勃,新鲜啊。等我第二次到北京,再叫我到故宫颐和园,没兴趣了,看来看去就是这些东西,这有什么好看的?说“老师,那你到别的城市去。”也没兴趣,看穿了,无非是房子、人、汽车,所谓风景,无非是有山有水,还有什么?说“这个地方不同,别的地方老虎关在笼里,这里老虎都放出来,叫森林公园。”真叫你到森林里去看老虎,我看你也不敢去。

  这个脸,多看也厌了,

  换个不男不女的,你也不会要

  结婚就是这么回事,还搞第二次干什么?说“女的各有不同,这个脸长的那个脸圆的,这个怎么怎么样。”说来说去还是女的。“那么我给你介绍一个,跟女的完全不同,是女的又不是女的,半男半女。”不要!(众笑)是不是你们精神太枯燥太无聊了。婚姻介绍所是要赚你的钱,所以开婚姻介绍所。

  迷于婚姻的人,竟然求我加持,真是找错门了

  有些人对婚姻迷到什么程度?从前我在别的地方碰到过,她跟旁人说,“我要跟傅老师个别谈。”那么吞吞吐吐:“老师!我实在难说出口。我年龄这么大了,总有点需要吧?”最后讲出来,要我给她加持,加持她能找到男朋友。哦!叫我加持你迷茫?加持你生死流转?我真是哭笑不得,你找错门了!

  佛的智慧不是让你充分享受欲望,而是叫你离欲

  这几个新同学发心,那是极其殊胜,他们都没有受婚姻的迷惑。所以今天早晨我跟他们见见面。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样发心,因为他们有慧根啊。这个慧不是世间上的小聪明,学佛法就要学佛陀的智慧。

  世间上人为什么对佛法感兴趣?因为佛法非常殊胜,稍微拿到一点,就能得到好处。得到好处了,所以他经常来抓好处,什么好处?“我要办企业,我到佛法里拿点智慧,让我成亿万富翁、世界首富。”“我现在还没有成家,我希望很多男的女的喜欢我,我要提高修养,讲究威仪,培养仪表风度,要讲点有智慧的话,那多吸引人啊!”你在佛法里拿好处,拿到了,去谋求五子登科,这就离谱了!佛法的智慧是让你离苦得乐,不要掉在地狱里了,佛讲过,“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佛的智慧不是让你充分享受欲望,而是叫你离欲。

  我这几天连续给你们讲法,我是发大欢喜心,我梦到清定上师,他肯定也对我发欢喜心,你们也发欢喜心,所以我今天要给你们讲的法层次是很高的。

  定学开导(20-6)(总第132)

  傅味琴讲于浙江泰顺崇教寺 2008.8.17

  从佛陀的智慧中出生的种种善法,

  才是没有漏洞的智慧

  提要:

   ·修行人今世证不了果,来世还会证果,求财的人,下世仍然迷于流转

   ·世俗人尽给你吹冷风,其实在这儿修行,一辈子都有保障

   ·修行人有修行的传统思想,世俗人不知伟大,也许会问,“伟大多少钱

   一斤”

   ·人一天会有七八张脸,只有一分钟是好看的,到老方知:鲜花只是迎春笑,

   岁月天天催人老

   ·从佛陀的智慧中出生的种种善法,才是没有漏洞的智慧

  修行人今世证不了果,来世还会证果,

  求财的人,下世仍然迷于流转

  “由此生诸善法名曰慧根”,你接受了佛陀的智慧,用佛陀的智慧觉悟去选择。你们有位同学,前几天还在考虑还在摇摆,经过选择他坚定了。

  这种考虑是常有的事,别人也常会这么考虑:“我很想跟老师学法,假如我学了一辈子没有证到果,那不是白费劲吗?还不如回去赚点钱。”你赚个千万、亿万,你也证不了果,你来修行即使今世证不了果,来世还会证果。你回去发了财,今世证不了果,来世仍然证不了果,越发财越是迷,下一世仍然流转。

  世俗人尽给你吹冷风,

  其实在这儿修行,一辈子都有保障

  世俗上人还尽给你吹…

《定学开导(130~13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