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理導引——喜(50~59)▪P3

  ..續本文上一頁02.4.18 ————————

  歡歡喜喜學佛法——慧樂

   應學:

  人生實難得 正法尤難遇

  此身如聚沫 無常大鬼吞

  求水飲鹹海 由渴飲更多

  求五欲自娛 癡人亦如是

  壞井毒蛇泉 智者熟思之

  涅槃界清涼 無諸渴熱惱

  尋求善知識 隨行般若教

  (摘自《能海上師全集》第一輯)

  

  人生實難得,正法尤難聞

  提要:

  ·能否再得人身就在于我們心的相續

  ·正法尤難聞,如今容易聽到的卻是外道知見

  ·聽慣了不是佛法的說法,正法的力量就越來越薄弱了

  ·封建儒教並非全好,佛教是全好

  能否再得人身就在于我們心的相續

  作爲一個佛弟子,應該做一個有智慧的人,要懂得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那就必須要學習佛法的智慧。“人生實難得,正法尤難遇”,得到人身是很困難的。今天早晨我在房外走廊上走走,呼吸新鮮空氣,看見草地上四條狗,我就想到不管是狗也好,貓也好,都很懂得人情。有人告訴我,他家裏養了一些小狗,簡直像小孩子一樣,它也懂得跟人親熱,看見主人回來,它就像小孩子一樣撲到你身上,要你抱它。人有感情,狗也有感情,所不同的就是軀殼兩樣。狗也會生病,生的病也跟人差不多,也會嘔吐,也會拉肚子,所以人跟貓狗,都放在“衆生”這一類裏。由此我們更加相信佛的話,人死了以後,失去了一個軀殼很容易再去換一個軀殼,也就是說很容易做狗做貓,因爲一樣嘛。能不能得人身,就在于我們心的相續,有智慧的人能得人身,沒智慧的人盡做壞事,一失去人身,很難再做人。

  正法尤難聞,如今容易聽到的卻是外道知見

  “正法尤難遇”,現在做人的有多少?有幾個能聽到正法啊?信宗教的人很多,可宗教是有區別的,宗教裏邊也有善惡,邪教就是惡,除了佛教以外,其他宗教都不能完全離開貪瞋癡,如果不是完全離開貪瞋癡,死了就很難有把握保持人身。就拿我們信佛的人來說,也很不容易聽到正法,發心捐助弘法基金的人是要印佛經呀,可有的地方不是佛經的書卻印了又印。

  聽慣了不是佛法的說法,正法的力量就越來越薄弱了

  今後要聽到正法是越來越難喽,有些名義上叫講佛法,其實有很多都不是佛法,而且有些話對佛教對個人都有危害。我們千萬不要有這樣一種想法:他有的話講得不錯,有的話確實講得不太對,那麼講得不錯的地方咱們也可以聽啊。你能辨別嗎?也許你認爲他對的地方已經是錯了呢,也許你所學的佛法還沒有他講得多,就算你辨別出來他這兩句有點問題,你要知道,這兩句不是正法的話,會影響其他的話,你整個聽到的法都受染汙了,你多聽了,也就無所謂了,心態就不對了,也就沒有像當初那樣的反感了,因爲聽慣了,麻木了。這樣正法的力量就越來越弱了,哪怕只有一小部分根本上不對,全部不能聽。搞佛教圖書館,最好每本書都要經過審核,都要從頭到底看看,只要稍微有點不對,就不是一本好書,不能給人看。

  封建儒教並非全好,佛教是全好

  學習古代語文,是爲了提高我們的文化,並不是向封建儒教學習。以前的年代裏你想成爲一個文學家,沒有古文的基礎就很困難。可是反過來說,如今的年代,逐漸演變成完全是語體文的風格了,你不懂古文也能成爲文學家,可以成爲一個現代的文學家。比如像外國文學,都翻譯成白話文了,像印度泰戈爾的散文詩,文字就很好。時代在變了,不要太強調學古文,以後的時代誰也不會用古文,我寫的東西裏邊都沒有古文,人家也很喜歡看。今天學一點古文提高提高文化,這也很好,可是有人白話文都沒有學好,就想學古文了。我們學古典文學不是爲了學封建社會吃人的禮教,儒教並非全好,否則也不會被五四運動打倒,佛教呢?是全部好。

  喜(56)

  ———————— 傅味琴 2002.4.18 ————————

  此身如聚沫,無常大鬼吞

  提要:

  ·用佛教觀點回答問題,能使對方心服

  ·弘揚儒教道教的人,心已經不在佛教上了

  ·要嚴格按照佛法的要求來擺事實講道理

  ·此身如聚沫,無常大鬼吞

  ·求五欲自娛,猶如求水飲鹹海

  用佛教觀點回答問題,能使對方心服

  別以爲因爲我學佛教,所以盡說佛教好話,現在還沒有一個人說佛教怎麼不好,會說得我啞口無言,只要向我提幾個問題,我用佛教的觀點一回答,他就會心服口服。有一年,坐火車,碰到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年紀並不老,他在跟我談話中,起先很傲慢,後來變得很虛心。他和我學生一起去倒水時說:“我原來想跟你老師辯論一下,可是沒聽他幾句話,我就辯不出來了。”所以他思想轉變得很快。

  弘揚儒教道教的人,心已經不在佛教上了

  佛的智慧是圓滿的,還需要太上老君和《了凡四訓》來補充嗎?說句實在話,主張太上老君、《了凡四訓》的人,心已經不在佛教上了。所以現在要聽到正法是很困難的。

  要嚴格按照佛法的要求來擺事實講道理

  我認爲:凡是不符合正法的,全都不能聽。社會上的人都知道飲食要衛生,就好像我們聽的法,也要非常幹淨,你能放一點不幹淨的東西進去嗎?比如說到小吃店去吃面條,發現碗裏有兩只蒼蠅,吃面條的人就有意見了,也一定會引起大家的反感。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老板娘,一種是幫老板做生意的夥計,會幫老板說好話,“就一只蒼蠅嘛,沒關系,我幫你撩掉,面還是好的,還是能吃的嘛。”,能吃嗎?整個面都不能吃了,這個小吃店還要罰款,甚至于要吊銷營業執照,能允許他這麼害人嗎?同樣在佛門裏能講《了凡四訓》《老子道德經》嗎?全都不能聽!我雖然說得很嚴格,可是我這個嚴格是按照佛法的要求來擺事實講道理。不這樣嚴格就不能叫正法,稍微偏一點,也不叫正法,好比一塊白玉,帶一點黑就不是寶了。

  此身如聚沫,無常大鬼吞

  “此身如聚沫,無常大鬼吞”,要念無常,無論你對人世間感情多麼深,無常總要來的。小孩滿月,賓客都說:“長命百歲”,可是長命百歲的有幾個?釋迦佛涅槃的時候,弟子們嚎啕大哭,如此的悲傷,但是釋迦佛還是涅槃了,因爲太子的身體,總要無常。所以學生跟老師的關系,也不要太偏向感情了,有人總希望我長命百歲,一聽到我自己說快要死了,他心裏就難受,難受也是這樣,不難受也是這樣,還是理智一點。看樣子老人肯定死在年輕人前面,其實不一定,也有可能年青人死在老人的前面,你們到火葬場去看看,裏面死的年輕人多少?我這個老頭子倒還沒死呢,怎麼說得准呢?所以趕快抓緊時間學佛法,這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念無常的作用就是要我們努力學佛法,精進修行。

  求五欲自娛,猶如求水飲鹹海

  “求水飲鹹海,由渴飲更多,求五欲自娛,癡人亦如是”,一只船在海洋裏航行,淡水喝光了,如果你因渴而去喝海水呢?海水是鹹的,你會更渴,這就叫“求水飲鹹海,由渴飲更多”。海水不能喝,太鹹了還會死人,電影《白毛女》,楊白勞就是喝了鹹鹵死掉的。其實我得高血壓也是因爲吃鹹的東西吃得太多了,因爲我是甯波人,年輕時特別喜歡吃鹹的,由于知識缺乏,不知道老年人不能吃鹹的,也不能太操心,也不能太辛苦,這些都是高血壓的病因。就是現在的冷飲、冰磚之類,也是吃的時候蠻好,過一會更渴。什麼東西最好?白開水最好,中國人喜歡喝茶,茶倒不是一個壞東西。

  喜(57)

  ———————— 傅味琴 2002.4.18 ————————

  犯戒輕道風,喪失了抗拒五欲的能力

  提要:

  ·以貪心求財色名食睡,越貪越渴

  ·犯戒輕道風,喪失了抗拒五欲的能力

  ·年青一代不像樣,首先是佛門不像樣

  ·清淨道場受染汙,修行就完了

  ·魔就是一顆貪五欲的心

  ·欲望使人沒有過一天安穩的日子

  以貪心求財色名食睡,越貪越渴

  幾年前新加坡居士來到弘法大樓,我們佛協文教部的年輕人也參加了接待工作,忽然咱們辦公室沖進來一位同學,說:“美國客人要一杯白開水,因爲他不喝飲料。”由此可見,現在國外已經主張喝白開水了,人因爲貪飲料的味道好,其實味道好的東西對身體倒不一定好,水是最寶貴的東西,因此平時不要太浪費水。

  因爲口渴去喝鹹海裏的水,越喝越渴,越渴飲得更多,這比方求五欲自娛的愚癡人,因爲感覺生活單調、無聊,加上心裏又有貪享受的種子,種子一發動,就去貪求五欲享受:貪錢財、貪美好的東西、貪名望、貪好吃的、貪睡覺,這五樣東西,稱爲五欲。

  犯戒輕道風,喪失了抗拒五欲的能力

  十年動亂後,五欲的風已經吹進佛門,再加上佛門裏的人不重視戒律,不重視道風,本來戒律、道風是一個強大的抗拒力,可是現在這個抗拒力松掉了,五欲的風一刮進來,就把佛門刮得亂七八糟。

  年青一代不像樣,首先是佛門不像樣

  有人總是怪年輕一代,說現在的年輕人出了家像什麼樣子?年輕人肯出家是好事,怎麼會壞啊?是佛門的風氣壞了,佛門不像樣了,所以年輕人一進來就受影響。

  清淨道場受染汙,修行就完了

  環境是很重要的,環境能使一個人變好也能使一個人變壞。我們每個佛弟子都要愛護好自己清淨的叢林,清淨的道場,我們是要在這個地方學法修行,所以決不容許別人來染汙來搗亂,否則我們這一輩子就完了。

  當初發心學佛,發心出家,如果好心沒有得到好的結果,那豈不是冤枉?年輕人都是繼承人,一切都是屬于年輕一代,年輕人應該當家作主,要把自己的寺院、叢林愛護好。

  魔就是一顆貪五欲的心

  魔跟佛的區別在哪裏?魔就是一顆貪五欲的心,佛叫弟子不要貪五欲,魔主張大家五欲享受,如果佛門裏的修行人講究五欲享受,這種風氣就是魔氣。這個魔不是妖魔鬼怪的魔,是五欲的魔。

  佛教既不主張享受,也不主張像苦行外道那樣苦,我們走的是中道,中道剛合適,所以一切求五欲自娛的…

《心理導引——喜(50~5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