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心理导引——喜(50~59)▪P3

  ..续本文上一页02.4.18 ————————

  欢欢喜喜学佛法——慧乐

   应学:

  人生实难得 正法尤难遇

  此身如聚沫 无常大鬼吞

  求水饮咸海 由渴饮更多

  求五欲自娱 痴人亦如是

  坏井毒蛇泉 智者熟思之

  涅槃界清凉 无诸渴热恼

  寻求善知识 随行般若教

  (摘自《能海上师全集》第一辑)

  

  人生实难得,正法尤难闻

  提要:

  ·能否再得人身就在于我们心的相续

  ·正法尤难闻,如今容易听到的却是外道知见

  ·听惯了不是佛法的说法,正法的力量就越来越薄弱了

  ·封建儒教并非全好,佛教是全好

  能否再得人身就在于我们心的相续

  作为一个佛弟子,应该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要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那就必须要学习佛法的智慧。“人生实难得,正法尤难遇”,得到人身是很困难的。今天早晨我在房外走廊上走走,呼吸新鲜空气,看见草地上四条狗,我就想到不管是狗也好,猫也好,都很懂得人情。有人告诉我,他家里养了一些小狗,简直像小孩子一样,它也懂得跟人亲热,看见主人回来,它就像小孩子一样扑到你身上,要你抱它。人有感情,狗也有感情,所不同的就是躯壳两样。狗也会生病,生的病也跟人差不多,也会呕吐,也会拉肚子,所以人跟猫狗,都放在“众生”这一类里。由此我们更加相信佛的话,人死了以后,失去了一个躯壳很容易再去换一个躯壳,也就是说很容易做狗做猫,因为一样嘛。能不能得人身,就在于我们心的相续,有智慧的人能得人身,没智慧的人尽做坏事,一失去人身,很难再做人。

  正法尤难闻,如今容易听到的却是外道知见

  “正法尤难遇”,现在做人的有多少?有几个能听到正法啊?信宗教的人很多,可宗教是有区别的,宗教里边也有善恶,邪教就是恶,除了佛教以外,其他宗教都不能完全离开贪瞋痴,如果不是完全离开贪瞋痴,死了就很难有把握保持人身。就拿我们信佛的人来说,也很不容易听到正法,发心捐助弘法基金的人是要印佛经呀,可有的地方不是佛经的书却印了又印。

  听惯了不是佛法的说法,正法的力量就越来越薄弱了

  今后要听到正法是越来越难喽,有些名义上叫讲佛法,其实有很多都不是佛法,而且有些话对佛教对个人都有危害。我们千万不要有这样一种想法:他有的话讲得不错,有的话确实讲得不太对,那么讲得不错的地方咱们也可以听啊。你能辨别吗?也许你认为他对的地方已经是错了呢,也许你所学的佛法还没有他讲得多,就算你辨别出来他这两句有点问题,你要知道,这两句不是正法的话,会影响其他的话,你整个听到的法都受染污了,你多听了,也就无所谓了,心态就不对了,也就没有像当初那样的反感了,因为听惯了,麻木了。这样正法的力量就越来越弱了,哪怕只有一小部分根本上不对,全部不能听。搞佛教图书馆,最好每本书都要经过审核,都要从头到底看看,只要稍微有点不对,就不是一本好书,不能给人看。

  封建儒教并非全好,佛教是全好

  学习古代语文,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文化,并不是向封建儒教学习。以前的年代里你想成为一个文学家,没有古文的基础就很困难。可是反过来说,如今的年代,逐渐演变成完全是语体文的风格了,你不懂古文也能成为文学家,可以成为一个现代的文学家。比如像外国文学,都翻译成白话文了,像印度泰戈尔的散文诗,文字就很好。时代在变了,不要太强调学古文,以后的时代谁也不会用古文,我写的东西里边都没有古文,人家也很喜欢看。今天学一点古文提高提高文化,这也很好,可是有人白话文都没有学好,就想学古文了。我们学古典文学不是为了学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儒教并非全好,否则也不会被五四运动打倒,佛教呢?是全部好。

  喜(56)

  ———————— 傅味琴 2002.4.18 ————————

  此身如聚沫,无常大鬼吞

  提要:

  ·用佛教观点回答问题,能使对方心服

  ·弘扬儒教道教的人,心已经不在佛教上了

  ·要严格按照佛法的要求来摆事实讲道理

  ·此身如聚沫,无常大鬼吞

  ·求五欲自娱,犹如求水饮咸海

  用佛教观点回答问题,能使对方心服

  别以为因为我学佛教,所以尽说佛教好话,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说佛教怎么不好,会说得我哑口无言,只要向我提几个问题,我用佛教的观点一回答,他就会心服口服。有一年,坐火车,碰到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年纪并不老,他在跟我谈话中,起先很傲慢,后来变得很虚心。他和我学生一起去倒水时说:“我原来想跟你老师辩论一下,可是没听他几句话,我就辩不出来了。”所以他思想转变得很快。

  弘扬儒教道教的人,心已经不在佛教上了

  佛的智慧是圆满的,还需要太上老君和《了凡四训》来补充吗?说句实在话,主张太上老君、《了凡四训》的人,心已经不在佛教上了。所以现在要听到正法是很困难的。

  要严格按照佛法的要求来摆事实讲道理

  我认为:凡是不符合正法的,全都不能听。社会上的人都知道饮食要卫生,就好像我们听的法,也要非常干净,你能放一点不干净的东西进去吗?比如说到小吃店去吃面条,发现碗里有两只苍蝇,吃面条的人就有意见了,也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反感。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老板娘,一种是帮老板做生意的伙计,会帮老板说好话,“就一只苍蝇嘛,没关系,我帮你撩掉,面还是好的,还是能吃的嘛。”,能吃吗?整个面都不能吃了,这个小吃店还要罚款,甚至于要吊销营业执照,能允许他这么害人吗?同样在佛门里能讲《了凡四训》《老子道德经》吗?全都不能听!我虽然说得很严格,可是我这个严格是按照佛法的要求来摆事实讲道理。不这样严格就不能叫正法,稍微偏一点,也不叫正法,好比一块白玉,带一点黑就不是宝了。

  此身如聚沫,无常大鬼吞

  “此身如聚沫,无常大鬼吞”,要念无常,无论你对人世间感情多么深,无常总要来的。小孩满月,宾客都说:“长命百岁”,可是长命百岁的有几个?释迦佛涅槃的时候,弟子们嚎啕大哭,如此的悲伤,但是释迦佛还是涅槃了,因为太子的身体,总要无常。所以学生跟老师的关系,也不要太偏向感情了,有人总希望我长命百岁,一听到我自己说快要死了,他心里就难受,难受也是这样,不难受也是这样,还是理智一点。看样子老人肯定死在年轻人前面,其实不一定,也有可能年青人死在老人的前面,你们到火葬场去看看,里面死的年轻人多少?我这个老头子倒还没死呢,怎么说得准呢?所以赶快抓紧时间学佛法,这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的人。念无常的作用就是要我们努力学佛法,精进修行。

  求五欲自娱,犹如求水饮咸海

  “求水饮咸海,由渴饮更多,求五欲自娱,痴人亦如是”,一只船在海洋里航行,淡水喝光了,如果你因渴而去喝海水呢?海水是咸的,你会更渴,这就叫“求水饮咸海,由渴饮更多”。海水不能喝,太咸了还会死人,电影《白毛女》,杨白劳就是喝了咸卤死掉的。其实我得高血压也是因为吃咸的东西吃得太多了,因为我是宁波人,年轻时特别喜欢吃咸的,由于知识缺乏,不知道老年人不能吃咸的,也不能太操心,也不能太辛苦,这些都是高血压的病因。就是现在的冷饮、冰砖之类,也是吃的时候蛮好,过一会更渴。什么东西最好?白开水最好,中国人喜欢喝茶,茶倒不是一个坏东西。

  喜(57)

  ———————— 傅味琴 2002.4.18 ————————

  犯戒轻道风,丧失了抗拒五欲的能力

  提要:

  ·以贪心求财色名食睡,越贪越渴

  ·犯戒轻道风,丧失了抗拒五欲的能力

  ·年青一代不像样,首先是佛门不像样

  ·清净道场受染污,修行就完了

  ·魔就是一颗贪五欲的心

  ·欲望使人没有过一天安稳的日子

  以贪心求财色名食睡,越贪越渴

  几年前新加坡居士来到弘法大楼,我们佛协文教部的年轻人也参加了接待工作,忽然咱们办公室冲进来一位同学,说:“美国客人要一杯白开水,因为他不喝饮料。”由此可见,现在国外已经主张喝白开水了,人因为贪饮料的味道好,其实味道好的东西对身体倒不一定好,水是最宝贵的东西,因此平时不要太浪费水。

  因为口渴去喝咸海里的水,越喝越渴,越渴饮得更多,这比方求五欲自娱的愚痴人,因为感觉生活单调、无聊,加上心里又有贪享受的种子,种子一发动,就去贪求五欲享受:贪钱财、贪美好的东西、贪名望、贪好吃的、贪睡觉,这五样东西,称为五欲。

  犯戒轻道风,丧失了抗拒五欲的能力

  十年动乱后,五欲的风已经吹进佛门,再加上佛门里的人不重视戒律,不重视道风,本来戒律、道风是一个强大的抗拒力,可是现在这个抗拒力松掉了,五欲的风一刮进来,就把佛门刮得乱七八糟。

  年青一代不像样,首先是佛门不像样

  有人总是怪年轻一代,说现在的年轻人出了家像什么样子?年轻人肯出家是好事,怎么会坏啊?是佛门的风气坏了,佛门不像样了,所以年轻人一进来就受影响。

  清净道场受染污,修行就完了

  环境是很重要的,环境能使一个人变好也能使一个人变坏。我们每个佛弟子都要爱护好自己清净的丛林,清净的道场,我们是要在这个地方学法修行,所以决不容许别人来染污来捣乱,否则我们这一辈子就完了。

  当初发心学佛,发心出家,如果好心没有得到好的结果,那岂不是冤枉?年轻人都是继承人,一切都是属于年轻一代,年轻人应该当家作主,要把自己的寺院、丛林爱护好。

  魔就是一颗贪五欲的心

  魔跟佛的区别在哪里?魔就是一颗贪五欲的心,佛叫弟子不要贪五欲,魔主张大家五欲享受,如果佛门里的修行人讲究五欲享受,这种风气就是魔气。这个魔不是妖魔鬼怪的魔,是五欲的魔。

  佛教既不主张享受,也不主张像苦行外道那样苦,我们走的是中道,中道刚合适,所以一切求五欲自娱的…

《心理导引——喜(50~5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