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叫他喊,“過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他就照著喊,所以愚癡的人也會高興的,像阿Q那樣的高興可沒有智慧。
唸經不要唱戲調
唸經唸得高興,這是在發歡喜心。利用木魚打拍子,是爲了大衆能唸得齊。有個人唸誦儀軌,常在句子的中間加一個“的”字,音調還拐了個彎,好像吹喇叭打花腔,從前提倡老實唸佛,現在海外來的唸佛磁帶,全是歌調,唸起佛來還帶唱,所以受人歡迎,拉幾聲也舒服。現在連菩薩名字都會唱出什麼調子來,現在的調很多,還出現了黃梅戲的調,修行不能以這個調好聽,拉幾聲痛快。叁力法師寫的《修行法則》中說,“誰唱得最響,誰就是大和尚。”
說話不要用歌調
當初釋迦佛在人間的時候很現實,說偈也只是詩歌罷了,說話也像說話:“弟子有個問題不明白”,或者說“世尊,弟子昨晚禅定,得大歡喜”,不見得像現在那樣,把說的話也唱了起來,“世啊尊——弟子啊昨晚啊得啊大啊——歡喜”, 唸經稍微舉點腔可以,不要太過分了,脫離現實。本來是講的話,卻唱得別人聽不懂。我想連鬼也聽不懂。
以文代話最好解說一下能懂
有許多照著文字唸的話,也最好解說一下,不解說,初進佛門的人聽不懂。受五戒時,法師問“如諸佛盡形壽不殺生”,“如”啥個意思?“盡形壽”啥個意思?“汝今亦盡形壽不殺生,能持否?”聽不懂的人,兩只眼睛看看,旁人說“快說呀”,“說啥呀?”“說“能持”。”“哦,能持。”那麼五個“能持”下來,什麼也不懂。我不是反對這種形式,至少解說一下讓受五戒的人懂啊。“像諸佛那樣直到命終不殺生,你今天受不殺生戒,也要做到,到命終不殺生,你能做到嗎?”能做到,你就說“能持”;做不到,你不要開口。
佛教形成了精神寄托
古時候人到佛門皈依,受五戒,容易懂,因爲從前學的都是古文,現在進佛門都是被鄰居朋友親戚帶進來的,只是燒香、拜佛、磕頭、吃素、唸佛,又不學佛法,什麼也不懂。跟他說,皈依好,受五戒好,菩薩保佑,他來受五戒了,看大家都高興,他也高興了,“我皈依了。”當然皈依應該高興,受五戒更應該高興,可是他什麼也不懂,這個高興是智慧還是愚癡,是覺悟還是僅僅爲求菩薩保佑?佛教形成了精神寄托,像這樣的人也會喜的啦。
喜(23)
———————— 傅味琴 2001.6.6 ————————
喜要從佛法智慧中來
本次提要:
·不懂佛法的喜並非“喜從法來”
·帶著愚癡起歡喜,能出智慧嗎
·賭博、幹壞事的人也會喜
·從佛法智慧中産生的喜是修行人的喜
·佛法最講原則,是非要分清
·擾亂佛教最大的敵人是邪見
·不可錯了也絕對信仰
不懂佛法的喜並非“喜從法來”
佛門裏歡歡喜喜的人很多,可是研究一下,這個喜到底從哪裏來?從迷信來,從封建來,從跟鬼打交道來,從紅包包來,從唱幾句來,可是佛法道理不懂,把佛教作爲心理安慰而自得其樂,像這種都不能稱爲喜從法來。
帶著愚癡起歡喜,能出智慧嗎
有的老太太唸佛,念珠撥得比唸的快,忽然又講話,“黃居士我一下子又一圈了,我已經唸了五千了。”邊唸邊打妄想,這五千起什麼作用?她也高興。有的人非但把佛教搞成宗教了,還帶著迷信,帶著愚癡,歡喜不從法來,你能覺悟嗎?能有智慧嗎?這跟世間上愚癡的人差不多。
賭博、幹壞事的人也會喜
世間上人搓麻將打牌,既緊張又疲勞,可是他挺歡喜,贏了還想贏,輸了想翻本。從前有人搓麻將,搓了五天五夜累死了,死前還叫家人把贏的錢收回來,也在喜。
還有很多不正常的喜,做壞事也會喜。爭來爭去時說幾句取笑的話,也會笑嘻嘻,有的老頭邊說邊笑,邊搖頭,他以諷刺別人爲快樂。有的罵人罵完了,也會得意地笑。有的把打人看成是高興的事情,人家嚇跑了,他樂得哈哈笑。製造謠言,誣蔑誹謗,挑撥離間,打擊別人威信,他也高興,因爲滿足了他的心願,假如有人聽他的話,相信他,他更高興了,還會請客,搞小團體,結黨厚密,如果他心裏沒有高興,他肯幹嗎?
從佛法智慧中産生的喜是修行人的喜
所以對喜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咱們佛門的喜是智慧的喜,從佛法智慧中産生的喜是修行人的喜,是一顆善良心的喜,是正派、清淨、純潔、偉大的喜,我們佛弟子的喜應該從佛法中來。佛法給予我們智慧,智慧消除我們愚癡,智慧使我們醒過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心甘情願,歡歡喜喜,要做一個上等人,越往高處走,我們越歡喜。所以說喜從法來,這是一個原則問題。
佛法最講原則,是非要分清
佛法最講究原則,最講究分清是非好壞香臭,清淨不清淨,是善是惡都要分明,不能混淆,混淆就不是智慧,修行人要止惡修善,善惡都搞不清楚,壞事當好事,好事當壞事,做錯了事也歡喜,以爲有功德,提醒一下就怄氣,鬧矛盾,誹謗善知識,那樣行嗎?
佛教講六道輪回叁世因果,造惡往下墮,行善往上升,就是要善惡分明。以什麼爲標准?以佛法爲標准,佛說這件事情不好,就不要做,佛說這件事情好,就要去做。佛陀是智慧圓滿、徹底覺悟的人,所以我們佛弟子深信無疑。
擾亂佛教最大的敵人是邪見
既然喜從法來,如果這個人說的法跟佛說的法一樣,就叫正法,你自然越聽越歡喜。如果挂名講佛法,許多話卻跟佛說的不一樣,講自己的一套,那怎麼叫佛法呢?邪教*輪說“釋迦佛不是最高的”,我們能信嗎?釋迦太子成如來時自己說“我已成如來”,這不是誇張,這不是不謙虛,是實事求是,一切圓滿當然是無上。擾亂自己最大的敵人是煩惱,擾亂佛教最大的敵人是邪見。所以我們的喜要從法來,離開了佛法就不正了,離開了正就叫偏,就叫邪。世間法也常勸人爲善,但跳不出叁界,出離不了生死。
不可錯了也絕對信仰
佛早就知道末法時期魔道當世,外道猖獗,邪師邪說多如牛毛,所以佛說:“離經一字,就是魔說。”只要有一個字離開佛法,就成了魔說。可是現在人大都不聽釋迦佛的話,你指出錯誤有的還幫腔:“就是這句話不對頭嘛,其他都是對的。”還算他能承認這句話錯了。有的還強辯,還有的心裏有了個固定觀念就不辨是非,總是“對啊!對啊!”,錯的他也一直認爲對,就形成了盲目崇拜,還說:“大法師說的難道還有錯嗎?”只要有名望有權威人說的話,錯了也絕對信仰,絕對服從,絕對崇拜,正知正見連水也潑不進去,這就是個人迷信,某某人到底不是佛啊。
喜(24)
———————— 傅味琴 2001.6.6 ————————
離開了佛經說話就是魔道
本次提要:
·離開了佛經說話就是魔道
·菩薩令人尊敬,歡歡喜喜爲衆生
·無有疲厭是因爲心裏歡喜
·聽法歡喜能達到心力集中
·法喜充滿的人修行快,成就也快
離開了佛經說話就是魔道
佛經講錯就有害,哪怕是一句。例如經上說:“自皈依佛,當願衆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按照佛經講,“希望每個衆生都能夠了解人生最大的大路是菩提大道,大家都要發菩提心,走上成佛的大道。”有人講法離開佛經,偏要反講:“現在什麼時代了?末法時期還想成佛?就是發菩提心,你也修不起來啊。”經上說“自皈依法,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他反說,“末法時期了,還能深入經藏?越學越懂就越雜。”經上說“自皈依僧,當願衆生統理大衆,一切無礙。”佛陀的僧團,包括四衆弟子,要統理大衆一切無礙。統理就是大家按照規章製度、戒律、叢林規矩來管理大衆,不要鬧矛盾。可是他又怎麼說呢?“末法時期了,誰管得了誰?!佛法平等,什麼大和尚不大和尚,你的話我不聽,我偏跟你搗亂。”這種話叫佛教嗎?叁寶弟子必須要做到統理大衆,一切無礙。製造矛盾,破壞團結,使原來團結的形成不團結,原來安定的起風波,使正在走上修行軌道的來個逆轉,那叫佛法嗎?離開了佛經說話就成了魔道,所以佛說“離經一字,就是魔說”。
菩薩令人尊敬,歡歡喜喜爲衆生
法喜從哪裏來?喜從聽法來,懂得釋迦佛的精神偉大,懂得釋迦佛講的法充滿智慧,懂得人生的崇高意義,懂得人生的偉大價值,懂得菩薩辛苦度衆生令人尊敬,就歡歡喜喜願意爲衆生犧牲一切,讓別人快快成佛,像地藏菩薩那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無有疲厭是因爲心裏歡喜
菩薩的辛苦實是辛勞,菩薩沒有苦,像普賢菩薩那樣,稱大行普賢,他所做的修行事業,包括禮佛,供養,忏悔都做得極大極大,卻無有疲厭,什麼力量使他沒有疲厭?歡喜呀。好比你們現在聽法聽得歡喜了,你們就不容易疲勞,不喜歡聽法的人,坐著活受罪,一會兒就昏沈了。我以前爲病人作心理治療講課時,聽的人沒有一個昏沈的,當然,比現在講得風趣,講佛法風趣太多了,人家聽不習慣,會說我不嚴肅。
聽法歡喜能達到心力集中
在主觀因素上,對法非常歡喜的人,聽起法來就有味道。如果是過一天算一天,聽不聽法沒關系,那樣你就很難歡喜得起來。醫院裏我爲病人作心理治療,病人都希望病好,所以滿懷著希望。聽了兩天果然好多了,就更歡喜了。佛門裏聽課,就兩樣了。說多聽能增長智慧,心想:“我自己看書也能增長智慧,”就很難把歡喜心調動起來。我從前講心理治療課,病人都聽話,一排排病人都坐得很端正,聽得高興常哈哈大笑,笑得心理解放了,有人四肢開始活動了。有一次有個病人一條腿邁出了椅子,瞪著眼睛張大口聽得入神,最後太高興反而笑不出來,精神一集中,竟然出現了一個拍腿動作,一拍腿,再來個哈哈大笑。我這是舉舉例子。
法喜充滿的人修行快,成就也快
修行的喜要從法來。法能治煩惱病,我們本身就是煩惱的病人,智慧增長一分,煩惱減一分,覺悟增長一分,愚癡減一分,天天聽法,天天得利益。…
《心理導引——喜(20~2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