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叫他喊,“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他就照着喊,所以愚痴的人也会高兴的,像阿Q那样的高兴可没有智慧。
唸经不要唱戏调
唸经唸得高兴,这是在发欢喜心。利用木鱼打拍子,是为了大众能唸得齐。有个人唸诵仪轨,常在句子的中间加一个“的”字,音调还拐了个弯,好像吹喇叭打花腔,从前提倡老实唸佛,现在海外来的唸佛磁带,全是歌调,唸起佛来还带唱,所以受人欢迎,拉几声也舒服。现在连菩萨名字都会唱出什么调子来,现在的调很多,还出现了黄梅戏的调,修行不能以这个调好听,拉几声痛快。三力法师写的《修行法则》中说,“谁唱得最响,谁就是大和尚。”
说话不要用歌调
当初释迦佛在人间的时候很现实,说偈也只是诗歌罢了,说话也像说话:“弟子有个问题不明白”,或者说“世尊,弟子昨晚禅定,得大欢喜”,不见得像现在那样,把说的话也唱了起来,“世啊尊——弟子啊昨晚啊得啊大啊——欢喜”, 唸经稍微举点腔可以,不要太过分了,脱离现实。本来是讲的话,却唱得别人听不懂。我想连鬼也听不懂。
以文代话最好解说一下能懂
有许多照着文字唸的话,也最好解说一下,不解说,初进佛门的人听不懂。受五戒时,法师问“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如”啥个意思?“尽形寿”啥个意思?“汝今亦尽形寿不杀生,能持否?”听不懂的人,两只眼睛看看,旁人说“快说呀”,“说啥呀?”“说“能持”。”“哦,能持。”那么五个“能持”下来,什么也不懂。我不是反对这种形式,至少解说一下让受五戒的人懂啊。“像诸佛那样直到命终不杀生,你今天受不杀生戒,也要做到,到命终不杀生,你能做到吗?”能做到,你就说“能持”;做不到,你不要开口。
佛教形成了精神寄托
古时候人到佛门皈依,受五戒,容易懂,因为从前学的都是古文,现在进佛门都是被邻居朋友亲戚带进来的,只是烧香、拜佛、磕头、吃素、唸佛,又不学佛法,什么也不懂。跟他说,皈依好,受五戒好,菩萨保佑,他来受五戒了,看大家都高兴,他也高兴了,“我皈依了。”当然皈依应该高兴,受五戒更应该高兴,可是他什么也不懂,这个高兴是智慧还是愚痴,是觉悟还是仅仅为求菩萨保佑?佛教形成了精神寄托,像这样的人也会喜的啦。
喜(23)
———————— 傅味琴 2001.6.6 ————————
喜要从佛法智慧中来
本次提要:
·不懂佛法的喜并非“喜从法来”
·带着愚痴起欢喜,能出智慧吗
·赌博、干坏事的人也会喜
·从佛法智慧中产生的喜是修行人的喜
·佛法最讲原则,是非要分清
·扰乱佛教最大的敌人是邪见
·不可错了也绝对信仰
不懂佛法的喜并非“喜从法来”
佛门里欢欢喜喜的人很多,可是研究一下,这个喜到底从哪里来?从迷信来,从封建来,从跟鬼打交道来,从红包包来,从唱几句来,可是佛法道理不懂,把佛教作为心理安慰而自得其乐,像这种都不能称为喜从法来。
带着愚痴起欢喜,能出智慧吗
有的老太太唸佛,念珠拨得比唸的快,忽然又讲话,“黄居士我一下子又一圈了,我已经唸了五千了。”边唸边打妄想,这五千起什么作用?她也高兴。有的人非但把佛教搞成宗教了,还带着迷信,带着愚痴,欢喜不从法来,你能觉悟吗?能有智慧吗?这跟世间上愚痴的人差不多。
赌博、干坏事的人也会喜
世间上人搓麻将打牌,既紧张又疲劳,可是他挺欢喜,赢了还想赢,输了想翻本。从前有人搓麻将,搓了五天五夜累死了,死前还叫家人把赢的钱收回来,也在喜。
还有很多不正常的喜,做坏事也会喜。争来争去时说几句取笑的话,也会笑嘻嘻,有的老头边说边笑,边摇头,他以讽刺别人为快乐。有的骂人骂完了,也会得意地笑。有的把打人看成是高兴的事情,人家吓跑了,他乐得哈哈笑。制造谣言,诬蔑诽谤,挑拨离间,打击别人威信,他也高兴,因为满足了他的心愿,假如有人听他的话,相信他,他更高兴了,还会请客,搞小团体,结党厚密,如果他心里没有高兴,他肯干吗?
从佛法智慧中产生的喜是修行人的喜
所以对喜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咱们佛门的喜是智慧的喜,从佛法智慧中产生的喜是修行人的喜,是一颗善良心的喜,是正派、清净、纯洁、伟大的喜,我们佛弟子的喜应该从佛法中来。佛法给予我们智慧,智慧消除我们愚痴,智慧使我们醒过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心甘情愿,欢欢喜喜,要做一个上等人,越往高处走,我们越欢喜。所以说喜从法来,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佛法最讲原则,是非要分清
佛法最讲究原则,最讲究分清是非好坏香臭,清净不清净,是善是恶都要分明,不能混淆,混淆就不是智慧,修行人要止恶修善,善恶都搞不清楚,坏事当好事,好事当坏事,做错了事也欢喜,以为有功德,提醒一下就怄气,闹矛盾,诽谤善知识,那样行吗?
佛教讲六道轮回三世因果,造恶往下堕,行善往上升,就是要善恶分明。以什么为标准?以佛法为标准,佛说这件事情不好,就不要做,佛说这件事情好,就要去做。佛陀是智慧圆满、彻底觉悟的人,所以我们佛弟子深信无疑。
扰乱佛教最大的敌人是邪见
既然喜从法来,如果这个人说的法跟佛说的法一样,就叫正法,你自然越听越欢喜。如果挂名讲佛法,许多话却跟佛说的不一样,讲自己的一套,那怎么叫佛法呢?邪教*轮说“释迦佛不是最高的”,我们能信吗?释迦太子成如来时自己说“我已成如来”,这不是夸张,这不是不谦虚,是实事求是,一切圆满当然是无上。扰乱自己最大的敌人是烦恼,扰乱佛教最大的敌人是邪见。所以我们的喜要从法来,离开了佛法就不正了,离开了正就叫偏,就叫邪。世间法也常劝人为善,但跳不出三界,出离不了生死。
不可错了也绝对信仰
佛早就知道末法时期魔道当世,外道猖獗,邪师邪说多如牛毛,所以佛说:“离经一字,就是魔说。”只要有一个字离开佛法,就成了魔说。可是现在人大都不听释迦佛的话,你指出错误有的还帮腔:“就是这句话不对头嘛,其他都是对的。”还算他能承认这句话错了。有的还强辩,还有的心里有了个固定观念就不辨是非,总是“对啊!对啊!”,错的他也一直认为对,就形成了盲目崇拜,还说:“大法师说的难道还有错吗?”只要有名望有权威人说的话,错了也绝对信仰,绝对服从,绝对崇拜,正知正见连水也泼不进去,这就是个人迷信,某某人到底不是佛啊。
喜(24)
———————— 傅味琴 2001.6.6 ————————
离开了佛经说话就是魔道
本次提要:
·离开了佛经说话就是魔道
·菩萨令人尊敬,欢欢喜喜为众生
·无有疲厌是因为心里欢喜
·听法欢喜能达到心力集中
·法喜充满的人修行快,成就也快
离开了佛经说话就是魔道
佛经讲错就有害,哪怕是一句。例如经上说:“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按照佛经讲,“希望每个众生都能够了解人生最大的大路是菩提大道,大家都要发菩提心,走上成佛的大道。”有人讲法离开佛经,偏要反讲:“现在什么时代了?末法时期还想成佛?就是发菩提心,你也修不起来啊。”经上说“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他反说,“末法时期了,还能深入经藏?越学越懂就越杂。”经上说“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佛陀的僧团,包括四众弟子,要统理大众一切无碍。统理就是大家按照规章制度、戒律、丛林规矩来管理大众,不要闹矛盾。可是他又怎么说呢?“末法时期了,谁管得了谁?!佛法平等,什么大和尚不大和尚,你的话我不听,我偏跟你捣乱。”这种话叫佛教吗?三宝弟子必须要做到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制造矛盾,破坏团结,使原来团结的形成不团结,原来安定的起风波,使正在走上修行轨道的来个逆转,那叫佛法吗?离开了佛经说话就成了魔道,所以佛说“离经一字,就是魔说”。
菩萨令人尊敬,欢欢喜喜为众生
法喜从哪里来?喜从听法来,懂得释迦佛的精神伟大,懂得释迦佛讲的法充满智慧,懂得人生的崇高意义,懂得人生的伟大价值,懂得菩萨辛苦度众生令人尊敬,就欢欢喜喜愿意为众生牺牲一切,让别人快快成佛,像地藏菩萨那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无有疲厌是因为心里欢喜
菩萨的辛苦实是辛劳,菩萨没有苦,像普贤菩萨那样,称大行普贤,他所做的修行事业,包括礼佛,供养,忏悔都做得极大极大,却无有疲厌,什么力量使他没有疲厌?欢喜呀。好比你们现在听法听得欢喜了,你们就不容易疲劳,不喜欢听法的人,坐着活受罪,一会儿就昏沉了。我以前为病人作心理治疗讲课时,听的人没有一个昏沉的,当然,比现在讲得风趣,讲佛法风趣太多了,人家听不习惯,会说我不严肃。
听法欢喜能达到心力集中
在主观因素上,对法非常欢喜的人,听起法来就有味道。如果是过一天算一天,听不听法没关系,那样你就很难欢喜得起来。医院里我为病人作心理治疗,病人都希望病好,所以满怀着希望。听了两天果然好多了,就更欢喜了。佛门里听课,就两样了。说多听能增长智慧,心想:“我自己看书也能增长智慧,”就很难把欢喜心调动起来。我从前讲心理治疗课,病人都听话,一排排病人都坐得很端正,听得高兴常哈哈大笑,笑得心理解放了,有人四肢开始活动了。有一次有个病人一条腿迈出了椅子,瞪着眼睛张大口听得入神,最后太高兴反而笑不出来,精神一集中,竟然出现了一个拍腿动作,一拍腿,再来个哈哈大笑。我这是举举例子。
法喜充满的人修行快,成就也快
修行的喜要从法来。法能治烦恼病,我们本身就是烦恼的病人,智慧增长一分,烦恼减一分,觉悟增长一分,愚痴减一分,天天听法,天天得利益。…
《心理导引——喜(20~2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