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二十萬算啥呀,現在人家都是百萬富翁啦。”又要百萬了。(衆笑)也不照照鏡子,頭發一根根在白,辛苦得氣喘病發作。古人說“欲海難填”,欲像海那樣永遠填不滿,把人生珍貴的時光都花在這上面,結果到老死沒有一點佛法的智慧,所謂“十萬、二十萬”,死了能帶走嗎?有人想死後燒成灰就可以帶走(衆笑),不見得,到那個時候兒女搶鈔票還來不及,說“爸瘋啦,蠻好的鈔票叫我們燒掉。”我勸你保險一點,你現在先燒成灰,死的時候拿著灰走。
追求名利,猶如狗追兔子
上海有個文化廣場,解放前是跑狗場,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逸園”,逸就是拼命跑啦。跑狗是賭博,狗都編號,有只兔子往前跑,籠子裏的狗一放出,看見兔子就追,誰跑第一,你買它的票,能得到好幾倍的錢。狗總想把兔子追到,結果沒有一只狗追得到,爲什麼?那是個電動兔子啦!能夠追得著嗎?這些狗大上當,買狗票的人也大都落空。所以你們不要上當,追求名利猶如狗追兔子,結果一場空。
喜(15) ~傅味琴
佛教給人類的智慧是幸福
本次提要:
·想把錢燒成灰的人
·追求名利,猶如狗追兔子
·佛教給人類的智慧是幸福
·欲望是永遠追求不到的
·修行第一步就是離欲
·是自己的欲望破壞了家庭幸福
想把錢燒成灰的人
欲望會使你辛苦一輩子,結果卻得不到幸福。做生意的人開頭要求不高,心想如果能賺十萬塊錢,老了就有保障了。結果賺了十萬又想二十萬了,起早摸黑拼命地幹啊!朝著二十萬目標前進。二十萬賺到了,說“你有二十萬了,可以學法修行了,”“二十萬算啥呀,現在人家都是百萬富翁啦。”又要百萬了(衆笑)。也不照照鏡子,頭發一根根在白,辛苦得氣喘病發作。古人說“欲海難填”,欲像海那樣永遠填不滿,把人生珍貴的時光都花在這上面,結果到老死沒有一點佛法的智慧,所謂“十萬、二十萬”,死了能帶走嗎?有人想死後燒成灰就可以帶走(衆笑),不見得,到那個時候兒女搶鈔票還來不及。說“爸瘋啦,蠻好的鈔票叫我們燒掉。”我勸你保險一點,你現在先燒成灰,死的時候拿著灰走。
追求名利,猶如狗追兔子
上海有個文化廣場,解放前是跑狗場,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逸園”,逸就是拼命跑啦。跑狗是賭博,狗都編號,有只兔子往前跑,籠子裏的狗一放出,看見兔子就追,誰跑第一,你買它的票,能得到好幾倍的錢。狗總想把兔子追到,結果沒有一只狗追得到,爲什麼?那是個電動兔子啦!能夠追得著嗎?這些狗大上當,買狗票的人也大都落空。所以你們不要上當,追求名利猶如狗追兔子啊,結果一場空。(2001.4.18 第五講完)
佛教給人類的智慧是幸福
佛教給人類的智慧是幸福,你想幸福不一定幸福會來。過去我聽有人唱“幸福不是毛毛雨,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光是求佛菩薩保佑,佛教的偉大體現在哪裏呢?一個佛弟子光知道求佛菩薩保佑幸福,那是佛教的悲哀。佛教要使你懂得幸福的來源,痛苦的來源,佛教講的是智慧,愚癡使人痛苦,智慧使人幸福。愚癡的人是追求一個永遠追求不到的幸福,那叫“欲望”。
欲望是永遠追求不到的
欲望是永遠追求不到的。從前人住茅草屋,也不見得全是苦;現在人住高樓大廈,也不見得能滿足。從前人說他偷錢是不得已的,因爲貧窮;現在搶錢的人是錢多了還要多。由此可見,世間人在某一個時期,從某種現象來看,好像沒錯,在另一個時候來看就有了漏洞。跟佛的智慧相比,一個叫有漏法,一個叫無漏法,世人看法有漏洞,佛的看法沒有漏洞。
修行第一步就是離欲
修行第一步修什麼?修離欲,離開自己的貪欲,因爲貪欲只會導致人生的痛苦,而不會導致人生的幸福。人爲什麼會迷這個貪欲?由于貪欲會給人一時的痛快,卻埋藏著長期的痛苦。拿今天的生活水平來說,照我的看法,個人財富有十萬塊錢,足夠你生活一輩子了,你夠幸福的了。我們佛協文教部對小住人員的生活費,每月收150塊,10萬元可以用五十年,你盡管可以修行一輩子。可是現在有十萬塊錢存款的人幸福嗎?有的錢還來得不道德,還造惡業。他似乎要一百萬才滿意,可是有了一百萬的人要一千萬,一等到他有了,也許要斷氣了,就這麼樣過一輩子。爲誰辛苦爲誰忙?就是爲了一個欲望,貪五欲,財色名食睡,貪財第一。
是自己的欲望破壞了家庭幸福
古人說:欲壑難填,你想在欲望中得到滿足,是不可能的,不滿足就不幸福;滿足了你欲望又提高了,又不滿足。舉個例子說,在家人總希望家庭美滿,生活幸福,那是嘴巴上說說,即使得到美滿了,最後仍然痛苦,爲什麼?別人不破壞,你自己也會破壞,怎麼破壞呢?因爲你沒有智慧,愚蠢,自私,欲望不斷地提高,別人是衆生,你也是衆生。衆生都有這樣的一種心態:得寸進尺。封建社會是用不平等的壓迫來保持家庭的安甯,也就是說做一個女的要順從丈夫,孩子的辛苦都要你挑起來,就會受人贊歎,稱爲賢妻良母。
喜(16) ~傅味琴
不合理的事他做了,因爲他有欲望
本次提要:
·不合理的事他做了,因爲他有欲望
·知足常樂,易養易滿就少煩惱了
·供養僧,最好符合出家的立場
·睡就是大無明
·八戒是清淨修行的基礎
·“叁寶歌”能不能唱,根據戒律
不合理的事他做了,因爲他有欲望
即使得到一個賢妻良母,有人還會去破壞家庭的幸福,爲什麼?到後來你對自己的賢妻也不滿意了。當妻子對丈夫的墮落好言相勸時,丈夫就覺得討厭,妻子好是好,竟然管起我的事情來了。要求又提高了,以“你別管我”爲他滿意的標准。這樣無限度地自私,無限度地對對方提高要求,豈不是自己在破壞幸福嗎?不合理的事他做了,因爲他有欲望。說句笑話,如果他認爲日本女人比中國的好,好在哪裏?看見丈夫要跪下來。所以欲望是永遠滿足不了的,因爲人心裏的自私這個煩惱魔沒有消滅掉。常聽人說:“跟這個人沒什麼好說的,你還是算了吧,他是一個得寸進尺的人,滿足了他現在的要求,他又會提出更高的要求來。”
滿足不了你會痛苦,你想滿足而去辛苦追求的時候,也存在著苦。如果你不想痛苦,那麼首先放下欲望。
知足常樂,易養易滿就少煩惱了
出家人稱爲沙門,有十七種莊嚴,其中有要少欲,要知足常樂。“易養”,對生活上的要求欲望要低,容易養活自己。“易滿”,容易滿足,對所得到的都歡歡喜喜,那麼你就少煩惱了。記得84年,我在內蒙古包頭,有學生問我:“人類什麼時候才能幸福?”我回答說:“人類到放下欲望的時候就幸福了。”怎樣修行能獲得幸福快樂,就是放下欲望。
供養僧,最好符合出家的立場
可是自古以來有多少人肯放下欲望?不好錢就好名,名也是欲望。財色名食睡,“人間妙五欲,地獄五條根”,這是佛經上的話。現時代特別講究吃,你真的全吃光倒也罷了,可是浪費多少啊?對于出家人的供養,最好符合出家人的身份。出家人是離欲的,最好供養羅漢菜。像辦酒席那樣隆重,我看用不著。
睡就是大無明
睡得不知道時間,晚起床還可原諒。如果知道起床時間,醒過來不起來,那是你的錯,貪睡。我不知道你們規定午睡多少時候,其實我午睡只有十五分鍾,人的習慣是可以改變的。也不必只睡半個小時就起來,集體宿舍要影響別人,不要貪睡就好了。該睡的時候睡,該起的時候起。佛經上說,睡得太多皮膚要粗糙,容易生皮膚病。睡就是大無明,培養好睡的習氣非但對斷煩惱不利,死後會投到好睡的地方去。睡的時間特別長的就是蟒蛇,它一睡六十年,卡車從大蟒蛇身上開過去,它都醒不過來。一個人不休息也是錯,休息過度了也是錯。
八戒是清淨修行的基礎
例如四月初八是釋迦佛生日,早上受八戒,上午浴佛,念本師釋迦牟尼佛;下午講法又會供,這樣很有意義地過了初八這一天。受了八條戒,一日一夜不犯就算圓滿了。受了五戒的居士平時斷邪淫,不斷正淫,受八戒那天向出家人學習,正淫也斷,夫妻不能碰。比丘不碰女體,比丘尼不碰男體,居士能學習一天出家人的清淨,果報很大,命終決定升天。如果你想清淨修行了生死,那麼八戒就是一個基礎。
“叁寶歌”能不能唱,根據戒律
還有叁條:不歌舞觀聽,香花鬘塗身。居士平時可以聽音樂,看跳舞,自己也可以歌舞娛樂。但受八戒那一天,必須向出家人學習,要求不高,出家人是一輩子,你只要一天,不得聽歌聲,更不能自己去唱,不能看跳舞,當然更不能自己去跳舞,否則就犯戒了。(有人問:叁寶歌能不能唱?)叁寶歌是贊歎叁寶的,內容很好,用唱歌來贊歎,仍然是唱歌呢!釋迦佛只叫我們贊歎叁寶,諷誦可以,在佛菩薩生日那天可以開許。戒可以開,但開是有範圍的。居士在沒有受八戒那天,什麼歌都可以唱,叁寶歌當然也能唱,唱叁寶歌比唱世間上的歌好得多,但受戒就要根據戒條來遵守。我曾在某地大講堂講佛法,四衆弟子,男女隨便混坐。居士能坐在出家人前面嗎?講法前全體起立唱叁寶歌,我不能說叁寶歌不能唱,也不能說叁寶歌可以唱,看看戒律再說話!
喜(17) ~ 傅味琴
竟然把“夫妻雙雙把家還”唱進佛門來
本次提要:
·竟然把“夫妻雙雙把家還”唱進佛門來
·受了八戒不能歌舞觀聽,香花鬘塗身
·不坐高廣大床
·不非時飲食
·八戒不要加成九條
竟然把“夫妻雙雙把家還”唱進佛門來
既然提到這個問題,我就多說幾句,發展到如今,有些人把佛教的內容配世俗的情愛小調唱起來,誰能聽得清唱的是什麼佛教內容?如從前女歌唱家周璇唱的四季小調,“郎呀郎呀的”,一聽到這個調,就知道是男女情調,心能清淨嗎?我還多次聽到在超度、拜忏時,有用…
《心理導引——喜(11~1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