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170~179)▪P2

  ..續本文上一頁心情願做奴隸,就是爲了愛。

  衆生爲了愛,甘心情願流轉生死

  同樣,衆生爲了愛,甘心情願流轉生死,流轉到現在,也不知道做了多少世衆生了,還是醒不過來。不光老年人是老衆生,年輕人乃至剛剛出生的嬰兒,做衆生都有老資格了。今世再不修行,會一直做下去。吃得好睡得好,胖得來像一頭豬,畜生道裏的豬,結果還不是挨一刀?

  春節前我在路上走,看見人家門口,把豬捆起來放在長凳上,它可能還弄不清楚咋回事,所以也不叫。我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刀,要刺它喉嚨,下面一只桶准備盛血。我連忙眼睛閉上,快走快走,太殘酷了!哪頭豬不挨一刀?

  六道輪回是有的,菩薩在六道裏度衆生也是有的

  最近聽說泰順叁魁鎮,有一天殺豬,平常豬只有兩叁百斤,這頭豬有一千多斤;而且很奇怪,平常豬都是呆在豬圈裏,它不喜歡豬圈,它喜歡跑到廚房裏,可能嫌豬圈太臭了吧;平常的豬吃得很多,它吃的量跟人差不多。要殺的時候,殺豬的人看到不是一頭豬,而是一個人,所以殺豬的人不敢殺。過了一會兒又去殺,還是一個人。但是在別人看起來是一頭豬,殺豬的人要去殺它,看起來就是一個人,所以沒人敢殺它,後來被人買去養起來。我講這事是提高你們的信心,六道輪回是有的,菩薩在六道裏度衆生也是有的。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26-4) <總第173>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無論修什麼行,離開了斷煩惱,

  也沒用,能斷煩惱才能解生死的縛

  本次提要:

  ■ 豬鴨在吃喝玩樂裏高興,人應該在智慧和覺悟裏高興

   ■ 罵人的聲音一會兒就飄掉了,可你肚子裏的氣還沒有放掉,那真是自找麻煩

   ■ 無論修什麼行,離開了斷煩惱,也沒用,能斷煩惱才能解生死的縛

   ■ 佛弟子學愚,那是走了反路,愚能開智慧嗎?愚能成佛嗎?

   ■ 有人說念《藥師經》是雜修,就把《藥師經》裏釋迦佛的話推翻了

   ■ 修行要有步驟修上去,依止善知識的好處就在這裏

  豬鴨在吃喝玩樂裏高興,

  人應該在智慧和覺悟裏高興

  修行人如果不斷煩惱,即使沒人殺你,你也會被無常所殺死。別看你現在生活得蠻高興,有吃有穿的,豬比你還要高興了,豬吃起來高興得盡往豬食裏鑽,把鼻子都磨平了。人穿了衣服高興,豬比你還簡單,用不著穿衣服,全身是毛。哪個畜生沒有吃喝玩樂?我前兩天看見小河裏一群鴨子,它們在水裏拍拍翅膀,玩得也挺高興。人的高興,不應該是吃喝玩樂,應該在智慧和覺悟裏高興。

  罵人的聲音一會兒就飄掉了,

  可你肚子裏的氣還沒有放掉,那真是自找麻煩

  所以前天早上給你們的開示中提到,假如有人罵你,你不要生氣,罵人的聲音一會兒就飄掉了,可你肚子裏的氣還沒有放掉,那真是自找麻煩。他罵你,你盡管可以朝好的方面想嘛。比如人家罵你“赤佬”,你就要慚愧,我現在還不夠紅不夠老,我繼續努力,要又紅又老;罵你“小鬼”,小鬼是最親熱的稱呼,媽媽稱自己寶貝孩子都稱小鬼;罵你“歇斯底裏”,外國話聽不懂,沒有意義;罵你阿Q,阿Q有句最出名的話:我是你老子;罵你“蠢豬”,我學愚還學得不到家,所以我還不是一頭蠢豬。你們這麼去想,就不會起煩惱了。

  無論修什麼行,離開了斷煩惱,也沒用,

  能斷煩惱才能解生死的縛

  無論修什麼行,離開了斷煩惱,即使你不走錯路也沒用。無論什麼藥,即使你沒吃錯,可是你的病老是不好,也沒用。我們學法修行是爲了要斷煩惱啊,除了這個目的,你還要什麼?說“將來可以當大法師”,你當法師還是要教導衆生斷煩惱,你自己不斷煩惱,你去教導衆生斷煩惱,能起什麼作用啊?能斷煩惱才能解生死的縛。

  佛弟子學愚,那是走了反路,愚能開智慧嗎?愚能成佛嗎?

  有的同學這幾天越聽越高興,說:“我聽得真高興,看樣子我了生死證果大有希望,成佛也不難嘛。”你能斷煩惱,證果難什麼?你不斷煩惱,叁大阿僧祇劫也成不了佛,從來也沒有一尊佛是帶著煩惱的。你學愚,那是走了反路,愚能斷煩惱嗎?愚能開智慧嗎?愚能成佛嗎?

  有人說念《藥師經》是雜修,

  就把《藥師經》裏釋迦佛的話推翻了

  你目的明白了,這是根子,然後再跟你講修行怎麼修。這個問題,一般回答起來各人不一樣,有的告訴你要念經,唸《心經》、《金剛經》、《阿彌陀經》、《藥師經》全都好。從前的人一般都勸人家唸《心經》、《金剛經》。有人告訴你念佛求生西方;也有人又念經又念佛。從前弘一法師說:修念佛法門的人,最好同時修藥師法門,因爲《藥師經》裏說:如果你願到極樂世界去聽阿彌陀佛講法,你聽到藥師佛的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指引你去。這些話現在人不聽的,你一唸《藥師經》,就說你是雜修,不得往生了,把弘一法師的話推翻,把《藥師經》裏釋迦佛的話也推翻了。

  修行要有步驟修上去,

  依止善知識的好處就在這裏

  還有人說:現在末法時期,魔障太重,要唸《楞嚴經》,那麼又加一本《楞嚴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好,再加《普門品》。咒呢?各種咒全叫你念,十小咒、楞嚴咒,還有人修穢迹金剛的咒,再加一句:你修了要一直修下去,越多越好,每天只能多念,不能少。

  如果你這麼修的話,肯定忙不過來,因爲你沒有抓住要領。這個人叫你加這些,那個人叫你加那些,加到後來整天念,唸到晚上十一點還沒念完,邊打瞌睡邊在念,這起什麼作用呢?其實你真正要想修行,聽這麼多幹什麼?你找一個真正的善知識,由他給你安排,就可以有步驟的修上去。依止善知識的好處就在這裏。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26-5) <總第174>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沒有出離心、菩提心,即使天天念經,

  天天在衆生裏忙碌,也脫不了生死、成不了佛

  本次提要:

  ■ 沒有出離心、菩提心,即使天天念經,天天在衆生裏忙碌,也脫不了生死、

   成不了佛

   ■ 出了家沒有出離心,這叫身出家心不出家,在家居士能夠修好出離心,這叫

   身不出家心出家

   ■ 法師說:身不出家心出家遠遠超過身出家心不出家

   ■ 修了菩薩法再放不下、空不掉,這算啥個菩薩呀

   ■ 執著功德的人,是修有不修空,六度要修叁輪體空才圓滿

  沒有出離心、菩提心,即使天天念經,

  天天在衆生裏忙碌,也脫不了生死、成不了佛

  要明白法是起斷煩惱的作用,這是一個根本。你發心修行,發心在前面,修行在後面。所以你先要把心端正,先修好發心,要發出離心、發菩提心。佛教導我們,修行就是自利利他,自利是出離生死,具體講就是斷煩惱;利他就是菩提心。

  譬如說你吃飯是爲了吃飽肚子,可是這飯是肮髒的,那你吃下去有害身體健康啊。不要老是盯著眼前吃下去的舒服,飲食首先要排除不清潔。所以沒有一顆想出離生死的心,沒有一顆度衆生的菩提心,隨便你天天念經、天天拜、燒香、撥念珠、敲木魚,乃至天天在衆生裏忙碌,只不過累積一些善根,增長一些功德罷了,脫不了生死,也成不了佛。心爲王嘛,你起什麼心,就會往什麼路上走。

  出了家沒有出離心,這叫身出家心不出家,

  在家居士能夠修好出離心,這叫身不出家心出家

  在家居士應該學習出家人的出離心。如果出了家沒有出離心,這叫身出家心不出家,是變相的還俗。在家居士能夠修好出離心,雖然身在家,但是不投入到家的煩惱裏去,猶如蓮花不著水,這也叫出家,這叫身不出家心出家。

  法師說:身不出家心出家

  遠遠超過身出家心不出家

  有四種出家,從前靜天老法師講過,身不出家心出家遠遠超過身出家心不出家,這就是突出出離心。沒有出離心,你一切修行,包括外相莊嚴、威儀具足,全是一種包裝。沒有出離心是斷不了煩惱、離不開生死的,也去不掉世俗知見、世俗習氣、世俗煩惱。

  修了菩薩法再放不下、空不掉,這算啥個菩薩呀

  沒有菩提心,你根本修不起菩薩行。哪怕人家說“你是大菩薩”,也沒用,最多算一個大居士。有許多居士在佛門裏面培福培得很好,尤其是現在富起來了,一供養就很大。可你是爲誰修供養、培福啊?可能爲自己吧,你有一絲一毫的爲自己,能叫菩提心嗎?能叫修菩薩法嗎?菩薩法是要你把自己的一切都空掉。因爲凡夫放不下,所以做凡夫,修了菩薩法再放不下、空不掉,這算啥個菩薩呀?沒有出離心、沒有出離的基礎,就去受菩薩戒,心就輕飄飄輕飄飄飛上了天,能海上師說這種菩薩叫輕毛菩薩。

  執著功德的人,是修有不修空,

  六度要修叁輪體空才圓滿

  修菩薩法的人不能貪著功德,貪著功德就是修有,並不是修空,因爲你認爲你有功德嘛。修六度要修到波羅蜜才圓滿,波羅蜜就是叁輪體空。關于怎麼修,佛教有一句最最扼要的話,“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十方如來佛法的總綱。什麼叫自淨其意?如果你執著功德,你心就不清淨。哪怕你忙忙碌碌,仍然是凡夫衆生。修菩薩法是念念不忘衆生,唯獨沒有自己,這才叫菩薩呀。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 滅業障品第五

  ──“勸請功德”的講解(26-6) <總第175>

  傅味琴講于開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沒有自利就沒有基礎,不利他,

  就達不到像佛陀那樣徹底究竟的圓滿

  本次提要:

  ■ 沒有自利就沒有基礎,不利他,就達不到像佛陀那樣徹底究竟的圓滿

   ■ 圓滿在法裏,但一個法並非整體的圓滿

   ■ 會說法的人,如果不持戒不修定,亦非戒定慧的圓滿

   ■ 由執著而起煩惱,由煩惱而得魔加持

   ■ 一執著,仍不能得解脫

   ■ …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叁“勸請功德”的講解(170~179)》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