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70~179)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6-1) <总第170>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请善知识转*轮,法的明灯代代相传,

  始终照亮众生的生死长夜

  本次提要:

  ■ 唯有佛法才能解一切众生之缚

   ■ 讲法要请善知识讲,恶知识讲,越讲越坏;邪知识讲,种种错见,一辈子

   不会成就;无知识也讲不出来

   ■ 亲近善知识,却不请他说法,难免成了搞私人关系

   ■ 请善知识转*轮,法的明灯代代相传,始终照亮众生的生死长夜

   ■ 释迦佛的法叫正法,反过去说就不是正法,佛说要远离恶知识

   ■ 亲近无知识,一问三不知,即使终身相伴,亦是虚度时光

   ■ 善知识说法要有请才说,劝请说法实为第一功

  唯有佛法才能解一切众生之缚

  今天继续讲《金光明最胜王经》第三卷“灭业障品第五”。这里讲劝请如来、善知识转*轮,功德不可思议,说也说不尽,因为唯有佛法才能解一切众生之缚。要使众生明白佛法,众生才能修行,不明白佛法,随便你怎么精进,全成了盲修瞎练,一辈子空忙。

  讲法要请善知识讲,恶知识讲,越讲越坏;

  邪知识讲,种种错见,一辈子不会成就;无知识也讲不出来

  要明白佛法,必须要有人讲法。讲法要请善知识讲;请恶知识讲,越讲越坏;请邪知识讲,种种错见,一辈子不会成就,不纠正的话,生生世世都不可能成就;请无知识讲,他也讲不出什么来。所以佛说要亲近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却不请他说法,

  难免成了搞私人关系

  亲近善知识就是请善知识说法。你光亲近他这个人,不请他说法,这个亲近也成了搞私人关系。佛门里世俗感情、世俗知见、世俗习气,就是这么样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泛滥的。

  请善知识转*轮,法的明灯代代相传,

  始终照亮众生的生死长夜

  我们请善知识转*轮,能使释迦佛的法炬像传灯那样,一代代传下去,始终不熄灭,始终照亮众生的生死长夜,这个功德极大。善知识转*轮,就把佛陀的智慧教给了众生,众生在修行上就能看清前面的路,不至于盲修瞎练。

  释迦佛的法叫正法,反过去说就不是正法,

  佛说要远离恶知识

  一入邪路那是很可怕的,所谓进入“疑怖之林”,邪师邪说会使你远离佛法,你弄不清楚到底谁对谁错,难免也会对释迦佛起怀疑。譬如有教佛弟子:不要听释迦佛话。听了这话,佛弟子就怀疑了:可能释迦佛讲的法不对吧?也许还会调和:释迦佛不会说错,不过现在末法时期,还是你说得对。知见就紊乱了。释迦佛的法叫正法,反过去说就是邪法。所以佛说要远离恶知识。

  亲近无知识,一问三不知,即使终身相伴,

  亦是虚度时光

  无知识呢?这个佛弟子虽然是好人,也会说几句好话,但是他不懂佛法,一问三不知,跟他在一起,白白地浪费时光。人身难得,这样子虚度时光,可惜不可惜?所以一定要记住释迦佛的教导“亲近善知识”,不要做糊涂虫。说句笑话,人变了糊涂虫,下一世投胎也会投到糊涂虫里去。

  善知识说法要有请才说,劝请说法实为第一功

  善知识说法要有人请,因为佛法无比珍贵,必须有请才说。善知识说法种种功德,是由你劝请而起的,首先你就有功德,论功劳,你是第一功。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6-2) <总第171>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几乎都不是依法修行,

  而是依我修行,我执、法执重,一切功德全烧光

  本次提要:

  ■ 劝请说法,能圆满清净法身,先成就法身才能成就报身化身

   ■ 问修行怎么修,还不如问修行修什么

   ■ 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几乎都不是依法修行,而是依我修行,我执、法执重,

   一切功德全烧光

   ■ 宗派讲的圆满,是这个宗派的圆满,要所有宗派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圆满

   ■ 修一个法门去否定其它法门,你能达到圆满吗?好比每天专吃一个菜,

   必然会营养不全而虚弱

   ■ 修行是为什么,修行是修什么,这个根本的问题先弄清楚了,然后再问

   该怎么修

  劝请说法,能圆满清净法身,

  先成就法身才能成就报身化身

  请转*轮的功德说也说不尽,最后能够圆满我们清净的法身。十方如来都希望我们众生成佛,成佛首先要成就法身。不成就法身,报身、化身是不可能成就的。

  问修行怎么修,还不如问修行修什么

  经常碰到有人问,修行第一步怎么修,问修行怎么修,还不如问修行修什么。对这个问题,可能十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

  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几乎都不是依法修行,

  而是依我修行,我执、法执重,一切功德全烧光

  譬如释迦佛在人间时本来没有宗派,佛教传到中国来,是中国人成立的宗派。宗派也是佛法,所以无论修什么宗派,你不懂佛法、不依法修,根本修不好,即使你在修,也是盲修瞎练。今天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很少是依法修行,而是依我修行。如今宗派里的人我执、法执很重。我执、法执重,非但不能成就,一切功德都会烧光。

  宗派讲的圆满,是这个宗派的圆满,

  要所有宗派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圆满

  听说中国从前有十大宗派,现在净土宗比较普遍,其次是禅宗、密宗。很多寺院原来都称禅寺,现在都改成唸佛了,可见得净土宗兴起之前,禅宗很普及。法相宗已经很少了,华严宗,可能已经找不到华严宗的法师了吧。

  每个法门都说自己是圆满的,这点我们都可以认可,因为佛法本身都是圆满的。但是要讲清楚:这个圆满,是这个法门的圆满。如果一个法门是全部圆满,那佛何必要讲八万四千法门?何必要有其它宗派呢?照理来说,所有宗派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圆满。

  分了宗派优点就是,这个宗派里的这几部经可以研究得更加深入一点。每个法门都是平等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不可能这个宗派比那个宗派殊胜。如果有人宣扬:“末法时期了,这个法门比那个法门殊胜”,这个人不懂佛法的。如果你说佛教的法比别的宗教的法殊胜,这倒是对了。

  修一个法门去否定其它法门,你能达到圆满吗?

  好比每天专吃一个菜,必然会营养不全而虚弱

  如果你修一个法门去否定其它法门,你能达到圆满吗?譬如你每天专吃这一个菜,把其它的菜都否定,你肯定会变成一个虚弱的病人,因为你营养不全啊。

  修行是为什么,修行是修什么,

  这个根本的问题先弄清楚了,然后再问该怎么修

  不管你学哪个宗派,都要知道修行怎么修,更要知道修行是为什么,修行是修什么。打个比方,生了病,非但要知道你这个病该用什么药,这个药能治什么病,还要知道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把病治好,这是目的啊!目的都搞不清楚,谁叫你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你很容易上当,吃错了药咋办?就等于说这个人要你吃饭,你就吃饭,另一个人要你吃大便,你就吃大便。要弄弄清楚,吃饭有益于身体健康,吃不卫生的东西有害于身体健康,你的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这个根本问题先弄清楚了,然后再问该怎么修。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6-3) <总第172>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有人连医王也不要了,法药也不要了,

  烦恼病怎么会好啊?

  本次提要:

  ■ 有人连医王也不要了,法药也不要了,烦恼病怎么会好啊?

   ■ 接受了邪知邪见的引导,这种精进反而害了自己

   ■ 把烦恼的绳索解开,生死就跳出来了

   ■ 只有断烦恼才能证果,才能出生死,我几乎天天说法,总希望苦海里的人

   醒一醒,回过头来

   ■ 起了烦恼,做了烦恼的奴隶,就不自在了,一谈了恋爱,就甘愿做烦恼的

   奴隶

   ■ 众生为了爱,甘心情愿流转生死

   ■ 六道轮回是有的,菩萨在六道里度众生也是有的

  有人连医王也不要了,法药也不要了,

  烦恼病怎么会好啊?

  佛是大医王,法是无上药,自己是重病人。我们生的都是烦恼病,佛法是治烦恼病的药,全世界最高明的心理医生,也不可能把众生的烦恼病治好,只有佛才能办得到,所以佛称大医王。由佛给我们开处方,那是不可能有错的。人开的处方就要小心点,庸医杀人的事多得很。不懂佛法修行,不走错路才怪呢。有人连医王也不要了,法药也不要了,烦恼病怎么会好啊?

  接受了邪知邪见的引导,这种精进反而害了自己

  即使他很想了脱生死,非常精进,但是他接受了邪知邪见的引导,非但跳不出生死轮回,还要堕三恶道,这种精进反而害了自己。说“是别人害我的”,你不接受,别人也害不了你,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问题。

  把烦恼的绳索解开,生死就跳出来了

  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断烦恼。众生为什么不能脱离生死?就因为被烦恼绑住了。把烦恼的绳索解开,生死就跳出来了。

  只有断烦恼才能证果,才能出生死,我几乎天天说法,

  总希望苦海里的人醒一醒,回过头来

  你即使走的是正路,天天听法,天天修禅定,天天思维讨论,如果你不断烦恼,你所做的一切,还是白起劲,最多种种善根。要明白只有断烦恼才能证果,才能出生死,才能行菩萨道,才能成佛。

  有一句老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从年轻时开始讲法到现在,可能有五十年了,几乎是天天讲,我的目的,总希望苦海里的人醒一醒,回过头来。

  起了烦恼,做了烦恼的奴隶,就不自在了,

  一谈了恋爱,就甘愿做烦恼的奴隶

  我们凡夫有自在的时候,也有不自在的时候,起了烦恼,做了烦恼的奴隶,就不自在了。年轻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到不自在?从谈恋爱开始,可是这个爱非常迷惑人,他宁愿不自在,也要爱。外国人写情书最后具名:你的奴隶某某人,甘…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70~17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