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空是佛教的核心、佛教的精髓
没有自利就没有基础,不利他,
就达不到像佛陀那样彻底究竟的圆满
再回过来说,自利利他两个都要,利他中不能忘记自利,没有自利就没有基础。如果只讲究自利,不肯利他,这就是小乘心,只能达到了脱生死的圆满,达不到菩萨境界的圆满,也就是不能成就像佛陀那样彻底究竟的圆满。
圆满在法里,但一个法并非整体的圆满
所以圆满这两个字,要正确地理解,如果修一个法门就能做到释迦佛四十九年教法的圆满,那释迦佛何用讲四十九年法?一个法可以达到圆满,这是这一个法的圆满,而不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圆满,也不是整体性的圆满。
会说法的人,如果不持戒不修定,亦非戒定慧的圆满
为什么人的偏见、错见放不下?执著啊!一执著不肯放,哪能广大?不肯广大,怎么叫大心?拿戒定慧来说,你光修戒,也能圆满,叫戒圆满;你光修定也能圆满,是定圆满;你光修慧也能圆满,是慧圆满,都不等于戒定慧的圆满。比如你没有戒没有定,即使你会讲经说法,智慧很大,了不脱生死的,现在有些讲经说法的人本身就不持戒,也不修禅定的。
我是从法上来说明问题的,而不是否定贬低佛门那些前辈的功德,他们的功德也许今天的佛弟子还远远比不上。拿编《佛教大辞典》来说,我是编不出来的。里面引用的经典很多很多,差不多每个法相解释都是从经典上摘下来的,那可真不容易啊。
由执著而起烦恼,由烦恼而得魔加持
“诸恶莫作”,不造恶业就没有恶报;“众善奉行”,止恶有止恶的功德,修善有修善的功德,有了功德应当“自净其意”,你不执著功德,就是自净其意;如果你执著功德,这不是佛的教导;执著功德,本身就是烦恼,只有不执著功德,才是符合佛的教导;有许多烦恼都是从执著功德来的。一执著功德,不修空光修有,首先这个人会起傲慢,起傲慢的人最容易得魔加持,魔钻空子就是钻众生傲慢的空子。
一执著,仍不能得解脱
比如有人皈依了三宝,竟然不知道皈依三宝的意义,连假和尚也算僧宝,什么都不懂。你即使知道:皈依佛是皈依释迦佛,要发菩提心,要走上菩提大道;皈依法是皈依佛讲的法,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皈依僧要依靠、投入到佛弟子的清净团体里去,这个团体就叫僧团,你这么理解没错,但远远不够,还要不能执著。一执著,你的方向就错了,皈依三宝变了拜一个师父。前面这些理解是理,理上懂了,事相上你还要懂,事跟理全要明白,才能没有抵触,达到无碍。所以一执著,仍然不能解脱。
空是佛教的核心、佛教的精髓
我们今天继续讲“能解一切众生之缚”,缚没有了,就等于绑住你的绳索空掉了。佛法最根本的核心是什么?六百卷《大般若经》摄起来就是《金刚经》,《金刚经》再摄起来就是《心经》,《心经》的心就是核心的意思,所有佛法的核心就在《心经》里。《心经》讲来讲去就是讲个空,空不好理解,那么就跟你讲无;理解了无的作用,最后达到空的目的,所以空是佛教的核心、佛教的精髓。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6-7) <总第176>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0日
所有的法都是叫你悟到空,从空中得解脱,
达到究竟的空,那就是涅槃
本次提要:
■ 心不空,才去破戒;心不空,所以很难入定;心不空,所以开不了智慧
■ 所有的法都是叫你悟到空,从空中得解脱,达到究竟的空,那就是涅槃
■ 要理解三宝的功德,去修三宝的功德,将来决定能证到三宝的功德
■ 人被生死的绳子牵着走,好比猴子被绳子牵着去演戏
■ 佛门是解脱的地方,怎么会被名利牵住呢?这根绳子是你自己找来的呀
■ 生死流转关键就在爱、取、有上,抓了“有”,必会有老死
■ 有爱必有取,有取必有有,所以有了爱必有生死
■ 修行人连花也不要爱,我们将来是要证果,又不是要修成花
心不空,才去破戒;心不空,所以很难入定;
心不空,所以开不了智慧
众生就因为心不空,才去破戒;心不空,所以很难入定。从粗的方面讲,那些在佛门里搞名搞利,忙得不得了的人,名利都空不了,哪能入定?从细的方面说,即使你不忙名利,在修禅定,可你在打妄想,你妄想空不掉,哪能得定?也由于心不空,所以开不了智慧。执著于我,执著于法,执著于功德,全是没有智慧的表现。
所有的法都是叫你悟到空,从空中得解脱,
达到究竟的空,那就是涅槃
我们讲的智慧并不是指人世间的智慧,而是指佛陀的智慧。佛陀是修空圆满的,要修二十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把你一层层剥,剥到一点都没有了,彻底空光就是佛,佛的心就是空。法也是空,所有的法都是叫你悟到空,从空中得解脱。首先你要听闻正法,从中了解到空的殊胜,再去修这个空,然后证到空,等到你达到究竟的空,那就是涅槃。僧是根据佛的话修行,最后还是要达到空。所以有人说:佛法僧归纳起来就是一个空。
要理解三宝的功德,去修三宝的功德,
将来决定能证到三宝的功德
你在皈依三宝的基础上去理解三宝的功德,去修三宝的功德,将来决定能证到三宝的功德。可是你一执著就空不了,也就不会成就。好比一个人非常痛苦去上吊,有人把他救下来,他想想这根绳子是我的,那么卷起来放在口袋里。连促使他死亡的绳子也舍不得丢掉,也许他想:将来再痛苦的时候还可以去上吊。绑住你的就是这根绳子,放下绳子你才能活,丢掉绳子才能永远得解脱,为什么不肯放下?使我们流转生死的绳子就是烦恼,你不听法,不接受佛陀的教育,这根绳子怎么解,你也不知道,结果还不是继续流转生死?
人被生死的绳子牵着走,好比猴子被绳子牵着去演戏
为什么人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始终不能跳出生死轮回?就是被这条绳子牵着走啊。打个比方,湖南人耍猴子,猴子挺聪明的,敲敲锣,人家围过来看,湖南人唱了几句,这个猴子竟然听得懂,翻开箱子,拿顶官帽子一戴,湖南人又唱了,猴子跳几下,再把官帽子放下,戴上将军帽子,再唱几句,又戴上大老板的帽子……,为什么会这么忙?因为猴子头颈里有根绳子牵住了,只好听话,不听话,带回去打个半死,关键就是这根绳子。
佛门是解脱的地方,怎么会被名利牵住呢?
这根绳子是你自己找来的呀
佛门里搞名搞利的,都是被名利的绳子牵住了。佛门是解脱的地方,怎么会被名利牵住呢?这根绳子是你自己找来的呀。世间上的人被绳子牵住了,搞名搞利,进佛门来修行,还把这根绳子带进来,在佛门里边搞名搞利。好心劝他,他还听不进去,偏要把这根绳子抓住,能了脱生死吗?
生死流转关键就在爱、取、有上,
抓了“有”,必会有老死
生死流转,从十二因缘来看,关键就在爱、取、有上。你抓了“有”,必会有老死,怎么会“有”的?你自己去抓的嘛,也就是取,你不去拿,你会有这样东西吗?穿西装的人喜欢打领结,即使眼前有领带,你不拿,跟你没关系,你去拿领带,有了领带,必然往头上套,再打了一个结,就被牵住了。许多人上吊找不到绳子,就拿出领带把自己杀死。
有爱必有取,有取必有有,所以有了爱必有生死
你为什么要取呢?因为你喜欢啊,这就是爱。有从取来,取从爱来,所以爱是个关键,有爱必有取,有取必有有,所以有了爱必有生死。所有的烦恼也可以归纳到这个爱上:贪烦恼,因为你贪这个爱,有了爱必会去贪;瞋烦恼,因为你喜欢冒火所以才冒火;痴烦恼,你喜欢痴头怪脑,喜欢愚痴,所以去学愚。
修行人连花也不要爱,我们将来是要证果,又不是要修成花
这个爱并不仅仅是指男女之间的情爱,它包含的面很广的,拿出家人来说,看见一朵鲜花,也不能起爱心,起了爱心,就会被这朵花所绑住,你可以拿去供养佛。有些人不供佛,带到自己寮房里去天天看,在家居士这么做也不好,何况是出家人?经常有居士给我送花,我就叫他们拿去供养佛,假如居士说:“老师,这是供养你的,看这个花挺好。”花跟我有啥关系?我将来是要证果,又不是要修成花。今天讲到这儿。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7-1) <总第177>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1日
缚就是烦恼,我们每个人都被无形的
枷锁套住了,也是被烦恼锁死的
本次提要:
■ 缚就是烦恼,我们每个人都被无形的枷锁套住了,也是被烦恼锁死的
■ 为什么会去伤害别人,这股推动的力量就叫欲,起了欲,偏要干,不由你
作主
■ 你被烦恼的绳索套住了,生命虽然还活着,法身慧命却差不多快死了
■ 欲是个关键,用好了,利益无穷,用坏了,罪过无量
缚就是烦恼,我们每个人都被
无形的枷锁套住了,也是被烦恼锁死的
今天继续讲“能解一切众生之缚”,缚就是烦恼,烦恼好比人的枷锁,人之所以不自在,就是被烦恼锁住了。从前罪犯头颈里总有一个枷锁,或者用根铁链条往他头颈一套,把他牵着走。现在则是用手铐,把你拷住了,你就没自由了。我们每个人都被无形的枷锁套住了。
人本来可以长寿的,古时候有人活到三百岁、五百岁乃至八百岁,现在活到一百二十几岁的人还是有的,为什么如今多数人活不到这个岁数了,都是被枷锁锁死的。有一种死刑,就是用根粗绳套在人头颈里,把人绞死。无论你有多高地位、多少黄金,也不管你什么年龄,套上了这个绳索,必被绞死。譬如萨达姆,这么棒的身体,年纪也不老,原来又是总统,权力很大,财富很多,绳索一套上,就没命了,这是有形的绳索。
为什么会去伤害别人,这股推动的力量就叫欲,…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70~179)》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