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九集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九集

  海雲繼夢和上

  

  今天,我們還是一樣,再把這個禅觀的部分給各位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禅觀這個字是中國字,按照古來的定義,只講禅定,幾乎不講禅觀,禅觀也很少人去做定義跟說明,我們簡單的跟各位講,所謂禅觀用印度原名,原來的名字來講,他就叫瑜伽,YOGA。

  YOGA這個字,他現在已經被用爛了,就好像禅定這個字,在這個時代被用爛了一樣,大家完全都誤解了。

  現在的瑜伽,最有名的就是健身美容,要想叁圍標准就大家來練瑜伽,中國講氣功也是一樣,好像爲了健康再來弄氣功,那你也是弄錯了,他不是只爲健康,也不是只爲健身,他其實是一種叫做相應法,所以古代叫應真,把阿羅漢翻譯成應真,阿羅漢幹嘛,阿羅漢就是練瑜伽,可是那個瑜伽跟你的這個瑜伽又不一樣,他在哪裏相應呢,這就是個問題了,因爲你搞不清楚到底在練什麼,所以你就什麼也不相應。

  他的相應,用我們佛教的術語來講,就這個色我,色身的這個我跟法身的這個真我要相應,所以我們簡單講,就是透過你這個色身的訓練,那麼怎麼樣跟法身相應。

  換句話說,把色身跟法身怎麼樣合二爲一,這種話在思想界裏,偉大的思想家都提到這個問題,所有的宗教也都提到這個問題,不管你講大我,小我要合一,或者天人合一,或者神我合一,或者叁位一體,或者是什麼梵我和一,其實指的都是這一方面,只是在這個地方,那個天跟我之間,那個天是怎麼定義的這個有區別,那麼這個就牽涉到宗教的基本教義問題。

  我們通常,我們不取這些其他宗教或者其他思想家的用詞,是因爲他們有他們的定義,我們用法身這個東西,事實上佛法不講法身跟色身合二爲一,你要記得這個原則,因爲這個色身是虛幻的,我們要追求的是真實的那個法身,那麼跟天人合一的這種合一的觀念是不一樣的,你要弄清楚,那麼禅這個字之所以迷人,就迷在這裏,他有一個叫做模糊地帶,那個模糊地帶,就是你也搞不清楚狀況,你也無法定義,所以你就一頭栽進去,反正栽進去頭暈暈腦漲漲,好昏倒,那就迷了,迷倒了,你也不知道你是到底在迷什麼,禅跟密都一樣的迷人,他之所以迷人就是你搞不清楚,所以他才迷你。

  你搞清楚了,他其實是很辛苦的一項工程,各位要知道,這是一項工程。

  就像我們跟各位講定位一樣,定位,很多人就這樣“師父你告訴我,我要怎麼定位”,定位是一件工程,他不是拿釘子用鐵錘敲下去就定住了,沒那麼簡單。因爲他是一項工程,你必須搞清楚你是個什麼樣的東西,你才能夠定位。

  我是塊抹布就只能擦桌子,你別想當西裝,你是什麼料子,你做什麼用,先弄清楚,不見的說你當抹布就沒用,你要知道,抹布不知道一天用幾次,西裝不知道一年穿幾次,你要知道,真有用的,有用的人他還是希望當抹布,只有沒用的人他才想當西裝。可是你的意識形態會搞錯方向,絕對搞錯方向。

  所以定位是一項工程,禅觀本身它也是一項工程,但是因爲他有一個模糊地帶,這是非常害人的,不是禅觀害人,是你的大腦害了你,只要修行人講到他有什麼境界,或者有什麼成就,我大概可以告訴你,100%都錯。

  你想想看,多少人,我們的同修當中也有人,他就想當禅師,禅師是你想當就可以當的?你都不知道禅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要經過什麼過程來訓練,你不思考,“我就想當禅師”,好像我想當博士一樣,沒那麼容易,你說證果那就證果了嗎?你說開悟,他就開悟了嗎?你說明心見性那就明心見性了嗎?不是,所以你想想看,你有什麼境界,你見到什麼,你要留意到,這裏頭有一個關鍵,就是你以爲你是天賦異秉,人家修了老半天都沒成就,你兩下子就能成就了,你通這個,又通那個,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真成就嗎?你是怎麼成就的,有沒有想過,你是經過什麼訓練來成就的,有沒有?沒有,你怎麼成就,你有沒有想過你是短路,吃錯藥,還是昨天電源線沒有插好,漏水電到了,你就通了?這個通對嗎?你沒有考慮過。

  我們在跟各位談的,尤其是佛法正法這個系統所跟你講的,是經過一番生命改造的工程過去的,要不是經過那一套嚴格的生命改造工程,都不對,你不要以爲天生來你就會的,大概都是鬼通。

  只要有人來講說,他會怎麼樣怎麼樣,我說大概七年時間,大概我們的統計數字,所有的鬼通七年,有的長一點,有的短一點,他假如來報恩的會在你家起乩,假如你要還前人的恩,你要還債,你就到廟裏去起乩,就這兩個差別而已,所以公壇的這些,不是他的通不正確,他是真能通,但是是通你的那個鬼,他欠你的,所以讓你在家裏發起來,假如是你欠他的,他不會叫你到他的墳墓那邊去通,要把你嚇死,所以他會叫你到廟裏去通,那麼也還了他的願,所以大概你看通的只有這兩個。

  你不用操心,一個是還債,一個是討債,這樣而已,他都讓你通,你不要在那邊自己高興,沒什麼好高興,這叫了卻一番宿緣。

  但這裏面的麻煩就在于,現在他會通,有些人這一通愛講大話,表現的很不可思議,又絕對有信心,這種通最麻煩,他叁分通講了十分,可是當最後這個叁分的緣盡的時候,那七分虛漲的他下不了臺,所以本來是真通,後來就假通。

  假通他就會騙人,他不是要害你,但是他不通,不通要怎麼辦,他還是要通,那一定打妄語,一打妄語就出事,神棍出事就在這裏,本來是真的通靈,後來就變神棍。

  所以我是跟各位講,你不要迷信這些,不是說他們的假不對,而是這後面延伸的問題是有問題的。這你一定要記得。

  有些人有理想,有抱負,想要好好修行,也來指導人家禅修,這個很好,那你就必須先發願,好好修,好好修有幾個階段,我們都跟各位講過了。

  這個第一個,這裏叫舒服禅,這個舒服坑你一定要跳過去,跳不過去就是你不懂得佛法,完全不懂,所以一禅修就一頭栽進去了,栽進去以後你在這裏很舒服。

  但是,你的生命會越來越枯竭,因爲你剛進舒服坑的時候,生命能量很高,後來,那個生命能量叫做幹化。

  西瓜知道嗎,胡瓜,胡瓜你就知道了,胡瓜本來是可以吃的,成熟的時候那個胡瓜可以吃,幹化了以後裏面就不見了,只剩下那個殼,可以拿來舀水,水瓢,幹化了以後就變成這樣了,你沒有用,你唯一裝水可以了,洗臉,喝水可以,那個叫做大支湯匙,本來是小小湯匙,你現在是大湯匙而已。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你的生命能量撐起來,然後就開始幹化,看起來好像不錯,所以這些人你會發現,你說他修行不得益,可是他很喜歡修行,而這個修行他始終沒有進步,也無法進步,那麼他一坐下來就跟這個一樣,有一點煙,然後就一直在那邊轉,然後一坐下來他很專注就在那裏,然後他會一直畫某個模型,叁角形的,菱形的,或者圓圈圈的繞,然後他一直鑽在裏面,因爲鑽在裏面有個什麼好處呢,他不想別的,所有的煩惱沒有了,好吃不好吃通通一樣,穿得好,穿不好通通一樣,天冷,天熱,通通一樣,你不管是六月天太陽再大,穿棉被他也照樣不流汗,冬天再怎麼冷,穿一個短袖短褲他就可以,這個厲害吧,冷不怕冷,熱不怕熱,跟石頭刻的一樣,這個生命是幹。

  這個叫什麼,幹涸,涸是叁點水一個固,就變成這個樣子,這個生命了無生趣,人家叫生機盎然,他是了無生氣,但是打也打不死,他就喜歡修行,叫他做起來,他做不起來,他動起來,他的生命已經枯竭了,這叫枯木禅。

  枯木禅一坐數十年,數十年,不止四十,有時二叁十年,四五十年都有,這個東西很麻煩的就是,你怎麼跟他講,他都不聽,因爲他已經幹了,胡瓜殼了,舀水的水瓢而已,沒有用了,這是這一個地方你一定要克服過去的這個舒服禅,這個是所有修行人當中,掉進去的,不止禅修的同學,念佛的更多,爲什麼萬人修都不去,通通掉進舒服坑裏了,因爲他念的很舒服,然後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欲望,沒欲望其實是死掉了,然後他認爲是成就了,你看這裏糟糕不糟糕。你都修顛倒了,你都不知道,那這是第一個你會遇到的。

  你跳出這個地方以後,你一定會進入到觸功德來,這是第二個陷阱,觸功德一定會有,這正常的,但很痛苦,觸功德,有時候很舒服了,舒服很好了,你願意,可是舒服你在舒服禅裏頭就栽進去了。

  來到這個地方,通常來講觸功德都是不舒服的,因爲不舒服,所以你就要趕快把他擠過去,要擠過去,這擠過去就到上面來了,就進入四禅定,那麼最主要第一個就進入初禅定。

  進入初禅定,這個叫做初禅特相,這個觸功德就叫做初禅的特相,一定會經過這個地方來,那爲什麼我們修行人會跑到初禅定去了,就是因爲觸功德,要處理觸功德,就一定叫你壓縮,然後我的話叫做擠進去,擠過去就克服你在禅定的這些種種痛苦,包括生理的,心理的,這些種種障礙,你要擠過去,爲了要擠過去。

  這個時候,你就會想盡種種辦法,因此他定了五個標准來看你是不是得成就,這叫五覺支,第一支就是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在指的就是置心一處,然後會産生尋伺喜樂,尋伺就是定慧,定慧的喜樂你會産生。

  那麼一産生這五個一有,你就很高興,因爲你擠到那個裏面,好像是一個吹泡泡的泡泡裏面,外面痛苦你就放下了,那裏面很美,你會看到很多佛菩薩,其實不是佛菩薩,是色界天的天人,那個叫初禅定,叁十二相莊嚴。

  大家知道,天上的福報,不管欲界天還是色界天,都是享樂,他的果報都是享受,你會在那邊享受喜樂,享受喜樂,享受完畢你就完了,你就沒得享受,就苦來了,所以我們告訴你說你不要再往上走,來到這裏,只要置心一處,心一境性就好,不要再上去了。

  可是在這個時候你會無法刹車,只要擠進去就過去了,而我們告訴你在這個地方要橫出叁界,所以往上走到禅定去就共外道禅,因爲…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