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外道禅是這樣修的,我們在告訴你是不經過外道禅,從直接這邊出去的,你重點在于置心一處,就要開始參禅了。
所以我們在禅修的過程裏,你一定要念佛,一定要拜佛,原因就在這裏,只要你進道場來,你就先念佛,先拜佛,各位一定要記得這個原則。
你不要以爲我禅修我真正學禅,我就只有坐在蒲團上就好,沒有這回事,你要記得,我們這兩個大魚大磬,是禅宗道場的,你不要以爲大魚大磬是密法的,密法沒有這個,那是禅宗的,禅堂的東西。
禅堂就這兩個東西,就創造震古爍今的音樂,禅堂的這些音樂家,他們的程度相當于莫紮特九十歲的程度,莫紮特是叁十歲就死了,禅堂的這些音樂家,都有莫紮特的天賦,活到九十歲的莫紮特所創造的音樂,只是被我們這些不肖子孫,把它唱成都是出殡的調子。
那麼優美的調子,一早起來就唱歌,禅宗道場一早起來就一直唱歌,唱歌裏頭是一再的贊美,稱贊如來,我們現在都是出殡的,是你不會唱,不是人家不好,這個東西是生命情操的一種點燃,是非常燦爛的,我們現在都悶在肚子燒,所以調子都變了,你根本你搞不出東西來,他不是什麼密法淨土的東西,他純粹都是禅宗的。
所以禅宗第一支香就是念佛,拜佛,你放心,也就是因爲在禅法的道場裏,每天都有這樣念佛拜佛,才有所謂念佛是誰的話頭跟公案,你沒念佛,沒拜佛,你哪有念佛是誰?
像現在學禅的人大家都抱著蒲團,你應該說抱蒲團的是誰呀,哪裏有念佛是誰,因爲我們都在念佛,所以一坐下來,佛號從哪裏來,那個才有念佛是誰的公案,你沒有念佛,哪有念佛是誰,他怎麼不講念道是誰,他既然都沒有念佛是誰,他可以念道是誰,爲什麼要講念佛是誰呢?
可見在佛法的系統裏,念佛拜佛是很自然的,那你今天假如不來這一套,根本跟佛法無關,所以這個你要記得,因爲有這個東西,到了置心一處以後,我們才講參禅。
但你知道我們的基本定義,從禅修的時候,這個地方以下叫禅修,這裏叫參禅,禅修的時候就是在培養這裏有叁法功德,這個叁法功德就是要培養你感受法身的存在。
那麼這個地方,參禅以後就要看到心的軌迹,心的活動的軌迹,這就是法身是怎麼用的,這個時候他就有項工程要做,一個是破識性的作用,一個是顯根性的作用,就這兩個同時做,這個叫參禅。
參禅的定義你可以這樣定,一個正向根性的作用,一個是逆向,破識的作用,這兩個工程要做的叫參禅,現在你參禅,我是參禅,我禅宗參禅,怎麼參,參,參,提手旁的摻,會不會參,摻醬油的摻。參是一方面要破識性的作用,一方面要顯根性的作用,因爲從根性的作用我們就看到,心,真心活動的軌迹,我們也可以看到妄心活動的軌迹,因爲你看到妄心活動的軌迹,你才能夠破識性的作用,因爲你會看到真心活動的軌迹,你就看到根性在成長,這兩者是同時的,所以基本上的定義。
這個禅觀的,這邊叫基礎禅觀,禅修也就是基礎 ,基礎禅觀是在教我們,感受法身的存在而已,那這邊叫終極禅觀,就是這兩個,因爲還有一點識性的作用,一直來到四果,七信位,九信位以後,這個十信位是另一個階段,十信位是法身的資糧道,但是你在這裏沒有置心一處,這邊你是無法進行的,沒有十信的基礎,你法身不能起作用,所以兩方面都有他的資糧道。
而在這個禅修的前面就我們叫修行,那也就是我們資糧道的叁個要件,他就是禅修的基礎,所以我們說修行是禅修的資糧道,禅修是參禅的資糧道,參禅是高級禅觀的資糧道,每一個地方一階比一階更高。
那你要知道這幾個地方,這個沒有跳過去,這個初禅特相是個陷阱,是第二個陷阱,到了阿羅漢這個地方叫羅漢坑,是第叁個陷阱,證阿羅漢我就解脫了,我很清楚出叁界了,因爲識性不起作用,出叁界了,出叁界就結束了,那就是羅漢坑,出叁界還沒結束,下面還有工程要做,那個就是永恒生命的起點。
這個地方,我跟各位提了兩個東西,到阿羅漢這個位置叫做非人格性法身,過了這個阿羅漢以後,十信位是在把非人格性法身轉爲人格性法身的時候,所以十信位非常重要,他的重點在轉化的過程。
什麼叫非人格法身,就是你自己成就跟衆生的生命無關,人格法身是什麼,人格法身說衆生的生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你知道嗎,在整個法身裏頭,法界裏頭衆生的生命跟我的生命是同一個,不是別的。
所以在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沒有什麼通不通的,你通什麼靈,因爲那個靈跟你是同一個靈,假如有靈這個東西的話, 更何況你那個靈根本是鬼怪精靈的靈,不是靈性的靈,我們從自己的靈性當中來講的話,我這個靈性就是這個世間的語言,我們借用他這個語言,這個靈性,尊重己靈的靈性,或者叫心靈的這個靈性,他是一,不是多,我的靈性跟你的靈性是同一個靈性,跟佛的靈性是同一個靈性,你要從這樣來看的話,那麼這個靈,靈性的,他就是法身。
這是定義上有差別的,你的靈,變靈魂的靈,靈魂就變單一的,在宇宙間有好多的靈魂,那不是靈魂,那都是鬼魂,我們講的不是那種靈,你要弄清楚這個地方一個一個的他都有不同。
那麼人格法身是全法界一個法身,整個法界裏只有一個法身,那個法身不是無量大的問題,是大家本來就同一個,在你那邊顯現是你的因緣,在他那邊顯現是他的因緣,在我這邊顯現是我的因緣,其實在修行上他是歸一的,歸元,回到本源那個地方來,所以您今天想要修行,對于這些基本的語言跟文字上的所用的標的那個定義,那你必須弄的很清楚,你不要混了,你一混了,你講到哪裏去,你都不知道。
剛開始大家在摸索的時候,你其實不是學佛,你只是接受佛法的語言這樣而已,所以你也講靈魂,也講叁世輪回,也講因果也講發菩提心,也講皈依,也講受戒,好像都是佛法的,其實你根本不知道他在講什麼,如來,你也如來,如來如去,所以叫如來,什麼東西嘛,真如,真如是什麼,除開假如以外就是真如,是沒錯,定義都沒錯,真如是什麼,就真如,假如除外就是真如,真如是什麼,你講不出來呀,佛性,人人都有佛性,是沒錯,佛性是什麼,你也講不出來,那這個只能夠說,我摸索,我接受,接受佛法的訓練,這個時候只能夠說我接受是什麼,我願意去報名這樣子而已。
你要留意到,你報名這輩子可能都不通過,你連那個佛弟子的基本條件可能都沒有,但是我要當禅師,誰說我修的很好,誰說我是法身大士,還有自封是十地菩薩的,還有自己說他自己是觀世音菩薩再來的,都可以,因爲你說的不算,你要經過這樣一個工程的訓練過來,他是一套工程。
你想想看,你一步都沒踩上去,然後你就畢業,哪有這回事,所以,禅觀很迷人,你是真的被後面法身大士的這個地方的境界迷呢,還是因爲整個工程太大搞不清楚迷呢?迷是受吸引的這個迷,這是一個,另一種是搞不清楚,迷路了,昏倒了那個迷,你現在是完全都不懂所以迷了,我們真的在迷我們的是他的這個過程以後的這裏。
這個法身大士,我們通常稱爲父母未生之前本來面目,那個地方在迷我們,但是有幾個能把這個地方弄清楚,弄不清楚,我們跟各位講說,修行到最後就是證得阿耨叁藐叁菩提,阿耨叁藐叁菩提是什麼,你講不出來,講不出來他怎麼迷我們呢?這不可能的,因爲你根本不認識他,真的迷我們是他的那份殊勝成就,可是我們沒有到達那種境界,你根本就不了解,既然不了解,那我們就存疑,這是一個。
你要了解到這樣的一種狀況,那對我們今天初發心的人來講,從這個地方粗住,細住,欲界定,未到定,觸功德到置心一處,然後經過這個初果,二果,叁果,四果到十信位,到法身大士,光這個階段你知道你有幾個階段嗎?
這每一個階段從舒服禅到置心一處有無量階,無量,從置心一處到阿羅漢也有無量階,阿羅漢要經過十信位,還有無量階,十信位進入法身大士,圓教初住位。
從這裏開始初住,二住就有無量階,你說初住,二住才一階,一階就0跟1之間,你知道嗎,0跟1之間,你的進步是從0.0001開始,那就一階,0.0002又一階,一直到1.000,你看有多少階,你的大腦很簡單,就0到1只有一階,我告訴你,0到1不止一階,數不盡,是無限,可是你的大腦很簡單,就1,0跟1,不是1嗎,我跟你講不是1,裏面就有無限,因爲經過你的生命在改造的過程裏,你要出現多少東西,你不知道。
現在我們很多同修一打坐,一打坐什麼, 一打坐好睡覺,失眠五十年,馬上就恢複了,所以人家說,坐著一直睡,躺著無法睡,就是指這個,你說你還很精進,光把這一關給克服了。
所以就有人問,師父,躺下去能不能數息觀,我說你坐著不是很好觀,坐著都通通關,所以不是說坐著功德大還是躺著功德大,你就是只有坐著,要一個標准坐著修才算,躺著修不算,躺著修,那就躺著睡不著,當然很好數,坐著,坐了就一直去了,不用數,爲什麼?這個就是功夫,你一定要坐著來鍛煉功夫,這是個標准,你沒有這個標准訓練,不算。
你馬上會進入舒服坑,一進舒服禅你就爬不出來了,這個我們先跟你講清楚,有的人是不甘心,我坐了幾十年,你還說我怎樣?自己就開始編教材了,他可以當禅師了,因爲我坐幾十年,講起來資曆多美,我坐了幾十年,蒲團換了多少個,有沒有,就像念佛人一樣,我從當時草菩提一直到星月菩提,一直到什麼,到現在沈香蜜蠟,念過多少條,顔色都變了,白的都變黑了,黑的變亮了,這些都沒用,都是舒服坑,所以真正我們要修行的,你一定要懂得跨越過去。
我要跟各位談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要自以爲是,這個是很麻煩的,坐久了,因爲確實坐久了,你是坐久了沒錯了,坐久了你就變胡瓜殼,然後你說有成就,是有成就,胡瓜變胡瓜殼,怎麼會沒成就,菜瓜變菜瓜布,哪…
《華嚴禅行法--《禅觀》第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