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常關鍵的一件事,非常關鍵。
光目聞已,涕淚哭泣而白空界。她聽了以後很傷心,再度向空,向天空中講,願我之母永脫地獄。她能夠永遠離開地獄,十叁歲完畢,畢十叁歲,更無重罪及曆惡道。十方諸佛慈哀愍我,聽我爲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叁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叁惡道,諸罪苦衆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這個地方有幾件事跟各位講,她——光目女對清淨蓮華目如來發願,願她的母親舍離一切報——惡報,對不對?這裏很清楚看到,她的母親都不要修,有沒有,你最好生一個這樣的女兒,你就不要修了,你要是生不了這樣的女兒,你還是好好修。你不要期望說那我請個師父替我修,你花多少錢請個師父替你修呀?像我們這一會,你再請師父都沒用啊,你要有誠心、要有誠意啊,對不對,你能不能使那個人真的誠心誠意爲你修?這是很重要的。而像光目女這樣散盡家財,你要請誰替你散盡家財?恐怕是把你貪汙了,對不對。你能嗎?你去留意到這一點啊。
要有一個真的肯願意這樣替你去做,有沒有,找個師父是有可能,那你跟師父的互動怎麼樣?你是他的入室弟子嗎?對不對,他要不舍棄你才可以啊,要是泛泛之交的師父是沒用的。誦《地藏經》的,在臺灣師父給你誦《金剛經》是五千塊(臺幣),誦《地藏經》因爲叁卷嘛,所以一萬五。知道嗎?他在翻書時,是一次抓一堆過去,這裏是24(頁),抓過去是59頁,不要緊,這樣翻過去比較快。誦經是這樣的誦的,那有效嗎?因爲你是買賣的話,你是無效的。那不買賣怎麼樣?這個就是問題了。
你在道場呆多久?你在道場有多少付出?道場的人對你認可程度如何?這裏面包括你投入的時間以及你跟人相處的一種圓融度。我們都有看到,我們道場有很多老師父,有的他走了人家根本就不想幫他誦經,因爲什麼?老人怪脾氣,天天在吵架,你死了趕快打包送走了,誰幫你誦經啊?即使有規定,按時要替他做功課也是應付一下。這個看的很清楚嘛,所以有的人,人家就很懷念,深更半夜想到他還是會爬起來替他做功課,那這個就有效。對不對,因爲他主動嘛,因爲懷念他嘛,替他做功課嘛,不要你求嘛,這也不要錢嘛。你跟人家相處不好,感情沒有架構起來,因爲平時你都用大腦在計較,人家當然也用大腦來回應嘛。你用生命跟人家交往的時候,人家就用生命跟你響應。你以靈性跟人家交往,人家靈性回饋你嘛。
現在大家在睡覺的時候,躺下去想想某某人他假如在不知多好,假如不知我好,他就爬起來了,爬到靈(柩)前去幫他做功課,這個一定會有效,對不對。當你只是用大腦響應的時候,又輪到我,好吧,我假如不幫你誦,我死後就沒人幫我誦,所以,基本條件下,只好幫你誦一誦,那你也只是這樣搖一搖而已,沒用啊。
要真情流露的交往,這是第一個你要看清楚。雖然我們常跟你講,說修行要靠自己,但是福報可轉移。這是福報,福報要真福報,應付型的福報不起什麼作用,這是真情的,這是第一個。第二個,這個地方,“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在這裏,這個願力。她在清淨蓮華目如來面前,她這樣發願: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叁惡道諸罪苦衆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這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然後我方成正覺。叁惡道都度盡,我才要成佛,叁惡道不度盡,我不成佛。你能不能夠請她幫你做功課也發這個願?能嗎?不會啦。她要發願,是她自己發啦,她不會替你發願。她說我度你去,那以後呢?你要度盡衆生,才能成佛,你一定要把地獄清空,才能證菩提,可以嗎?她不能替你這樣發願哪。她發願是她自己(的事),跟你沒關系,但是她發這樣的願,她有大福報,這個福報可以轉移一些給你。可以轉移,福報可以轉移,善根沒有辦法轉移。
但是你在這個經曆,矛盾與挫折當中,這個生命他應該激發靈性的覺醒。所以,我們在前面講過:所有的生命他都有靈性的,他靈性會覺醒的。那在這一會當中,光目女的媽媽她應該在這個時候覺醒,因爲有這樣的沖擊她就會覺醒。所以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經文裏看得到,可以看得到。
各位你仔細地看,像實叉佛陀他所翻譯的經典,可能因爲有王維在潤文,所以他的文學是非常的美。我們都知道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以他這種文學造詣來潤文,潤文本身就帶有很美的詩意。這個很好編成,編歌劇的,它就像一部很好的戲演下來,這文章很短裏面的內容相當多,你可以從微觀的立場去放大,也可以從宏觀的立場再去網絡,這個經文裏面。我們簡單把這個部分跟各位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再往下看。
發誓願已。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她在佛前發願,發願完畢,這個清淨蓮華目如來馬上就作答。他說:光目,汝大慈愍,善能爲母發如是大願,你大慈悲,能夠爲母親發這樣的願。吾觀汝母十叁歲畢,舍此報已,就十叁歲完畢,在這裏結束了,生爲梵志,壽年百歲。就是梵志,梵志是清淨苦行的修行人叫梵志。就你媽媽十叁歲以後呢,投胎轉世再來,就是個修行人。這個就是剛才講的,有大的沖擊她的靈性覺醒了。靈性覺醒我們叫做再生。
我們這色身出生,其實跟畜生差不多,都是物理現象。但是靈性覺醒哪,就是萬物之靈的靈這個部分。這個梵志,壽年百歲,百歲不是說剛好一百歲,是指壽命很長,然後呢,壽終正寢,我們講壽考終。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這個梵志受報後,生無憂國土,就到極樂世界去了。這裏不講極樂世界就翻成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國,廣度人天,數如恒河沙。將來她成佛以後,度的人天數像恒河沙那麼多。在這個地方有幾個東西必須要跟各位談清楚。
第一個這是光目女自己發願,她是地藏菩薩的本願之一,這個願,是本願。那麼光目的母親呢?她只是個緣,只是個緣。因爲這個緣來刺激她,所以她在這個菩提道上繼續精進,這個刺激的緣本身就有福報了。你要知道,你也可以造業,要刺激那個修行人精進,你就有福報。你不造業,所以一造業就自己墮落,根本沒有刺激到人家的修行跟精進,那個造業就沒用了。所以她的出生,在這樣一個家裏,這是一個什麼——相互,相互的,這種家叫不具足的家。光目婦投胎到這樣的家裏是不具足的,所以他是一種反面教育,使她——光目女自己會覺醒,所以她會這樣前進。那麼這個教材,她母親的這個教材,也托了她的福,蒙她的福,所以才轉生爲梵志,精進修行。但是呢,她本身的這個修行並不高明,頂多是阿羅漢而已,修了一百年才修到阿羅漢。因爲以阿羅漢故,生無憂國土——極樂世界。然後,一直在極樂世界,壽命不可計劫,然後成佛,這個是非常長的時間,這個是小乘修法。他反面來的,正面來的不一樣。
正面來的,投胎的家庭,光目女投胎的家庭是家具足、種族具足、身處具足。那這個家呢,父親和母親不一定兩個都修啦,一定有一個是修行人,但他顯現的未必就是出家相的修行人。他在家裏,至少啊,像我們中國人講的中國傳統文化,他很有興趣。詩、書、琴、藝,六藝,不說六藝啦,現在哪有六藝,現在有一藝就不錯了。會寫寫毛筆字,國畫大概只會畫竹子,或者只會畫梅花啦,有這一種環境。有這一種環境它會帶你,練練氣功啦、打打太極啦,或者瑜珈啦等等這樣子,對家裏的這個小孩子就有影響。這影響呢,對于宗教或者修行,他很能接納,甚至一家大小會摸索什麼叫修行,爲什麼要修行?從小就開始探討靈性的東西,這個就叫身處具足、種族具足、家具足,那就不會有這反面的。
那這種福報大、善根足,通常是這個部分、這一面的,通常屬于普賢菩薩系列的家庭,都是“立”的,不會是“破”的。像這個就是破的,光目女就是破的,這就屬于文殊師利菩薩家族,他要破,所以,反面、正面是有不同的。那你是什麼的家族,當然這裏面牽扯到重要的問題,就是你個人——你個人。假如你個人沒有的話,你看那個家族,這個爸爸喜歡打太極、喜歡練瑜珈、喜歡誦經,那這個女兒也會認爲:這個爸爸就是無聊、消極,不精進,他應該去投資房地産、買股票,那你沒有善根哪,你就往那邊想啦。爸爸有錢就老是捐這個、捐那個,也不會買股票,這就反過來,這是你沒善根。家處具足、身具足、種族具足,對你來講變成造業,你知道嗎?你有善根的話,這叁個具足你全部得了,你就繼承了。這個繼承的話,對一般來人是個很麻煩的事,你繼承這些是廣大的福報,是多生累劫聚積來的,你假如沒有這個福報,你要去聚積這個福報,想要好好修行,你看要有多少障礙?多少障礙?所以聚積這些福德跟自己的善根具足,這個是很難得的機緣,很難得的機緣的。假如沒有的話,這些福德對你來講,反而是你造惡的因緣,對不對。所以,環境是一、條件是一,衆生的心性不同所看就不同,這段經文就在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很清楚。好,這個是第二個例子吧。
接著,佛告定自在王:這個菩薩他這樣問佛,佛就告訴他啦。現在呢,他就轉過來講,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就度光目女的這人羅漢,即無盡意菩薩是。光目母者,即解脫菩薩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薩是。像這叁個,都是編劇啦,演歌劇很好演的,無盡意菩薩的前生有了,無盡意菩薩在哪裏見過?《普門品》有沒有?他不是拿那個(解頸衆寶)供養觀世音菩薩嘛,觀世音菩薩不接受,後來他就跟佛講,佛就說觀世音菩薩你接受吧,對不對,就是這個。解脫菩薩就是光目母,時間那麼久了,她現在轉爲菩薩了,光目女就是地藏菩薩。
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恒河沙願,廣度衆生。她不是一次發而已啊,生生世世發。這裏頭還有…
《地藏經 北京夕照寺開示 第十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