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經 北京夕照寺開示 第八集

  地藏經-北京夕照寺開示

  第八集

  海雲繼夢和上

  好,我們再看經文,剛才最後一句啊,這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教婆羅門女,他說“汝供養畢,但早返舍”,你供養完畢啊,趕快回去。“端坐思惟吾之名號”,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端坐思惟吾之名號”是什麼意思?用現在的話講,你就回去吧,回去以後就好好念佛,念我的名字。那話講回來,你現在念佛是怎麼念的?一天念幾萬遍,我說那無效,無效不是我講的,古來祖師大德都講了——“喊破喉嚨也枉然”,他不是叫你用喊的,用吼的。還有人問,是念出聲好,還是念不出聲好?念出聲喉嚨庠庠的,念不出聲的話,嘴裏庠庠的,那要怎麼辦?不是啊,念佛是指“端坐思維”。

  你念阿彌陀佛那麼多聲,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有個老太太啊,從她兒子出生,她開始念佛,念到她孫子要考大學的時候。對她孫子說:“來來,跪著,阿媽(臺灣話奶奶)跟阿彌陀佛說,求阿彌陀佛保佑你,考上財大。”財大就是我們這裏講的北大。她就一直念,念了差不多15分鍾,孫子就叫她:“阿媽!”“不要吵,我正在講……”又念了差不多15分鍾,孫子又叫“阿媽!”她說:“不要吵了,我在和佛陀講話。”又念了差不多15分鍾,這個孫子又叫“阿媽!”“叫你不要吵,怎麼搞的!”他說:“阿媽,我才叫你叁聲你就受不了了,阿彌陀佛早就昏倒了。”對不對不管,我們不是在取笑念佛的人,但是你要知道你在念什麼?你要用心念,你心不念啊,叫你叁聲就火大。用意很好,這些人都很善良,其實他活在福報中,是沒有錯,他活在福報中,其實他不念佛也有那些福報;但是,他要是不念佛啊,可能會去造業,對不對?串門子啊,講是非嘛。念佛就不造業,那這總是好的嘛。但是啊,你假如真的要求解脫道,獲得佛法利益的話,你要知道念佛就是“端坐思維佛之名號”。你假如是這樣的念佛,絕對沒有人說你迷信啊。

  你念那麼多阿彌陀佛,請問阿彌陀佛什麼意思,阿彌陀佛?不是阿彌陀佛嗎,就是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是什麼?你根本都不知道嘛!同樣的,那你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那什麼叫“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就那個啊,在那裏高高的那個,叁十二相莊嚴啊,是不是?是這樣嗎?所以我們跟各位講,佛菩薩的任何名號,你要記得,都有它的意義。菩薩這兩個字,菩薩就是生命因素,現在的話,菩薩你把它翻過來,它的定義就是生命因素。地藏菩薩,就是這個生命因素的名字叫地藏。在這裏叫如來,如來就是自性,“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這個自性的名字叫做“覺華定自在王”,要搞清楚這些嘛。當然,詳細廣開來講,那相當多了。我們不是專門研究,我就不在這裏跟你講那麼詳細了,只是簡單的告訴你,地藏菩薩是什麼意思。很簡單講,地藏菩薩是指,人生當中,生命藍圖的生命因素,你這個生命因素啊,地藏菩薩的生命因素,翻成白話,就是生命藍圖的生命因素,你這個生命因素叫做生命藍圖,那在古代把它合並起來,就叫地藏菩薩。

  那觀世音菩薩什麼意思,觀世音菩薩就是生命因素嘛,就是你的生命裏頭有一個因素,這個因素叫觀世音。觀世音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自性免疫力,你生命中的一種免疫力,你的靈性受傷了,它有自動複原的功能,所以他叫大慈大悲嘛。爲什麼大慈大悲,你怎麼受苦受難?受苦受難,我跟大家講,身體的苦難你都很堅強,你會撐過去,問題是你靈性的苦難,你完了,你靈性的苦難,誰能療愈你啊。你自性中有一個療愈的功能,那個因素會啓動,那個叫觀世音菩薩,所以你會叫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就是喚醒你生命中的那個因素,來自我做療愈的功能。這個迷信嗎?這一點都不迷信嘛,但是佛法就告訴你,你自己應該喚起,自己可以療愈自己。那你要不要做?關鍵就在這裏啊,它的殊勝就在這裏,它教導你自己可以療愈。

  我們在教導各位禅修的部分也是一樣,禅修是直接的啓動,讓你生命中的這個因素,馬上起作用,當下起作用,你的身、心、靈有什麼病,什麼傷害,他馬上啓動,啓動你自己生命當中的那個因素,來療愈你的那個創傷,所以你透過我們這個修行,身體上的傷害、疾病首先矯正。我這不是在講預言神通啊,不是的。我們每一次這個傳法的時候,當下紅斑性狼瘡啊,什麼都馬上都改了,好了。潛藏多久的隱形疾病,全部發露了,那就是太激烈了。在你來講的話,拜一拜,昏倒了,起來病好了,這樣就好了。昏倒了,起來病好了,這樣誰都不知道,這個叫神通?這個叫神經,不叫神通,哪有這種神通的,一定要經過你身體的某一種調整的過程嘛,那個看你修不修,學不學嘛。人家是學佛的大威神力,你是學魔的大神經病,把神經當神通,那怎麼辦?

  所以你學佛看清楚,這裏講的很清楚,念佛,簡單講,用現代的話講,喚醒你,呼喚,喚醒你沈睡已久的生命中的這個生命因素。我跟各位講,一點都不迷信,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比佛法更科學的,這是超科學的。你要從文字上去著文字相,那迷信跟我們佛法沒關系,那是人性的一種弱點,你本來就喜歡迷信,也不求甚解,那像我講的這麼深,其實不深嘛,我只是講很清楚,你會覺得很可怕。爲什麼?你最好講那講不清楚的,念佛好神聖哦,佛法好厲害哦,好不可思議哦!那你就很高興了,不是,這東西很平白的。好吧,我們再往下看。

  這些經文很特別,非常特別。“時,婆羅門女尋禮佛已” 尋就是馬上,禮佛完畢,“即歸其舍,以憶母故,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因爲她擔心她母親嘛,懷念她母親嘛,所以馬上就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你馬上說,她坐下去以後,念珠拿起來,“南無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南無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這個會咬到舌頭,因爲她憶母故,念起來一定會很快,就會舌頭打結,牙齒就咬到舌頭了,那就麻煩了,尤其是這地方“經一日一夜”。

  所以這念佛,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就是“端坐思維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這裏頭,我跟各位講,真正念佛它有兩種狀況,一種是端坐。端坐以後他會起來,他不是神經病,莫名其妙起來啊,他很清楚地起來,他會繞在佛的四周,走走,看看,然後呢,會跟佛對話。這是很正常的,因爲他會把佛當做老爺爺或老奶奶一樣。任何一個行者,他都會和佛菩薩撒嬌,不是像你這樣撒嬌,他會佛菩薩講話,心裏有什麼苦悶,有什麼懷念,會和佛菩薩傾訴,那是真誠的直接交流。這是每一個佛弟子都會有的,就像我們跟父母親傾訴一樣,我有什麼苦悶,有什麼解不開的疑惑,你會去跟父母談,父母親再把他的人生經驗告訴你。對不對?你要去留意這一點啊,這叫人性的交流。

  我們現在學佛都很意識形態,他說端坐思維,那你就一定要坐在那裏,一天一夜也不上廁所,也不喝水。你就變成這種狀況,沒有人教你這樣啊,你說,一日一夜啊,怎麼沒有?一日一夜,誰跟你講,一定要坐在那裏不要動?所以你用意識形態就很難處理事情,教也教不好。很多同修在問“師父,這樣子,那我要怎麼辦,是不是這樣?”我告訴你,這個都不能問,不是你不能問,爲什麼,因爲那個你自己要去解決嘛。所以“一日一夜,一心不亂”,若一日,若二日嘛,那一日一夜一心不亂,師父,那一心不亂要一日一夜,是不是不能上廁所啊,是不是不能吃飯啊,是不是不能睡覺啊?你問我,我問誰呀?這個問題是你自己要去解決的,你自己要怎麼去調整的。所以當師父說“你自己去解決”,你說師父“一點都不慈悲,叫他問一下,也不講”,就變這樣了。爲什麼?告訴你沒用,爲什麼沒用啊?你又依賴著“師父說”,這和“師父說”有什麼關系呢?我跟你講兩個鍾頭上一次廁所,你完了,你一定兩個鍾頭上一次廁所,不要尿尿也要上個廁所,不然開個門關門也要,幹嘛,要不要上廁所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啊,是你的膀胱要上廁所,不是我的膀胱要上廁所啊,你這問我不成道理嘛。所以好多事情啊,生活中的問題,你知道,生活中的問題要你自己去調整它,一個鍾頭或半個鍾頭都無所謂嘛,水喝多了就多去幾次,水喝少了就少去幾次嘛。看人家去,你也要去,打禅七的時候,香板一打,“小禁,趕快!”首先就問“什麼叫小禁?”,我說:“小便,趕快!”“哦,趕快!”去到那裏,“我又不小便”,又跑回來了。

  生活中的事情你要自己處理,假如連生活中的事情你都不會處理,你想成佛以後,那麻煩了,上廁所還要人家扶你這上廁所如來。你先把這種生活中的事情搞定,修行本來就會涉及到生活上的事,生活上的事你自己要先要弄好,要懂得如何,假如這個不懂得,那其它你就不用談了,那生死大事怎麼辦?這個上廁所小事,你都有問題了,生死大事要怎麼辦?所以這個都是屬于自身的事,不要問,不用問。

  好,那重點在下面了,“忽見”,經過一天一夜以後,忽然見到,自身到一海邊,這很奇怪啊?要經過一日一夜啊,我們呢,念不到叁聲佛號,就說怎麼沒效果?這個講是一日一夜,其實就是一個周期的循環,一個周期的循環,不一定一天一夜,但是經文記載要這樣寫。這個我們剛才講,你自己要拿捏嘛,你不要說“人家婆羅門女念了一天一夜而已,我念了叁天叁夜,怎麼還沒有結果?”你不要用這個比較,經過一個周期,一個循環的訓練,由你作意到不作意,整個過程,由你很緊張很生疏,一直到你很熟練,這個叫做一個周期。你現在還沒開始啊,“師父,你說有效,我回家搞半天,怎麼都沒效?”因爲你一個周期還沒過,你要弄得很熟了以後,然後從新再來,經一日一夜,重新要啓動的時候,馬上就進去了,就“忽見”。這個周期過後,多久也沒講,忽然間,她見到,自己到一個海邊。這有點像做夢一樣,你做夢都有這種情況,但是她不是做夢。

  在海邊呢,“其水湧沸,多諸惡獸,盡複鐵身,飛走…

《地藏經 北京夕照寺開示 第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