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地藏經》它是《華嚴經》的一部分,假如說我是實叉難陀,因爲我們看的這部《地藏經》也是實叉難陀翻的,我們的《八十華嚴》也是實叉難陀翻的。假如是我在翻譯這些經典,我會把它插入在《華嚴經》的《菩薩問明品》跟《光明覺品》後面,我會把它加上《初發心修行品》。初發心的人要修什麼?就是修這個法門,那這樣的話它就有四十品,而不是叁十品,現在是叁十九品,現在華嚴經叁十九品,它還少了一品,那因爲這一品是地藏菩薩的部分。當然假如把它變成《華嚴經》的一部分加進去,那普廣菩薩所問呐,說這部經要叫什麼名字的那個部分當然要刪掉了,就要刪掉了,它就不能叫做地藏本願,地藏本行,地藏本誓力經,對不對,它經文裏面有這樣的提到。
那之所以把它弄成單行本,他也有他的用意,這樣好流通,就好像十大願王一樣,你單獨流通,它有它流通的價值。事實上它是《四十華嚴》裏面的一卷經文,所以它也可以是《華嚴經》裏面的一部分,但是它在裏面的話,是在十信位的行法裏面。也就是各位在學佛的過程,你這個時候叫做摸索,你是在摸索的,摸索的時候其實最重要是在種善根,修福報,最重要是在這裏。各位可能會把福報認爲呀,所謂福報就是金錢、現金。不是,福報最重要的就是你接受正法的能力。你有接受正法的能力,你就有福報,你不一定會發起想要修行,會想要修行是善根,但是你對正法,就是人家在談論真理的時候,你有沒有接受的能力呀?
使用大腦的人通常他不要真理。你去留意一下,使用大腦的人他不是要接受真理,他是接受他合理的推理,你的推理合理不合理。因爲你要知道,大腦是運用它的記憶、它的知識,它記憶的東西是什麼,它是用那個東西在推理的。所以你留意看看,你是學什麼的,你自己看,你學工程的人,你的大腦裏頭都是工程的東西,所以你的推理是用工程的方法推理,對不對?學醫的人你去看看,他的腦子裏頭都是醫學的東西,所以他的推理是用醫學的推理,有沒有?學文科的人你去注意看看,他的推理一定滿腦子的文學,因爲他的知識都是文的嘛。學曆史的人他就是曆史的推理,學哲學的人是哲學的推理,是不是這樣?所以你去注意看,一個屠夫他的大腦記憶的都是,都是那些東西,所以他的推理是因爲你的記憶、知識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答案。
大腦推理的不是真理,萬一不小心推到真理也沒什麼價值,你知道嗎?大腦所找到的真理是沒價值的真理,因爲那個推理它沒有生命感,因爲生命的東西他是不推理的,不推理的。肚子餓了,你會不會說:等一下等一下等一下,我爲什麼肚子餓,要想一想,算一算,有沒有?哦,原來我早上幾點吃,所以現在餓了,走吧,我們去吃,那種人叫機器人,他不是人。人餓了,餓了就餓了嘛,跟你推理有什麼關系?並不是因爲我推理才餓,所以現在的人的麻煩就是這樣,肚子餓了一定擡手看一下,啊,時間還沒到啊,等一下再吃,有沒有,明明就不餓,人家說吃飯去了,十二點,走吃飯去,你又不餓爲什麼要去。這個叫意識形態,你被框在那個地方了,這樣的生命是沒有生命感的,沒有生命力。他只有存在那種慣性的活動,這樣的人是很痛苦的,很痛苦。現在你福報很大在上班嘛,所以你不感覺到痛苦,可是當你福報消失的時候,你會沒有依靠,因爲你沒有信心嘛。你是依靠著外面的環境而在過日子的,你去留意看看,這個是今天人類生活中苦悶、無奈、空虛、恐懼的根本原因,一個有信心的人不會有這些狀況,不會有這些狀況,頂多嚇一跳,你知道嗎?美國校園就這樣,哎喲,我已經畢業了,沒關系呀,他有信心嘛;沒信心的人,哎喲我孩子的學校不知道會不會……這就是沒信心。人家打個噴嚏,你就想一想我量量體溫,我有沒有感冒,他打噴嚏跟你感冒有關系嗎?因爲他沒信心嘛,所以說人生想要活得幸福,活得燦爛,信心是最重要的。
那麼你要活出哪一種狀況的人生來呢?那就是定位,那就更進一步了,有了信心你才能定位。你說我甯可當個農夫,生活安定一點,忙完以後可以睡個午覺,那就定位嘛,定好就沒事了。有的人要當老師,也很好,爲什麼當老師?寒假暑假都放假,對不對?不教書又有薪水可領,哇,這個太好了,我要當老師,你定位就好。那你既然要當老師,你就知道有很多的時間,一年十二個月,那最少有叁個月在睡覺,因爲放假沒事就睡覺,那一上課呢就好好把學生教好,對不對,這就是他人生的定位。有些人不甘寂寞,我就要從商,爲什麼?從商你都不知道,啊,從早忙到晚,他覺得這樣忙起來人生才有價值跟意義,不要緊,你就定位嘛。那你不要抱怨,哎喲,忙得要死,早上才回來,下午又要飛出去了,你不要怪,因爲這是你自己定位的問題,只要你人生是有信心的人,他的定位一定很美,一定很美!
那我們現在要告訴各位的是,你要定位。也就是你對于叁寶具足信心以後,你的事修要立起來,事修的這個部分,你要選擇一個事業,比如我要在家裏當家庭主婦,那不要緊,你就把家庭主婦的事情做好;你說我是男的可不可以,也可以,那就是家庭主夫,你就留在家裏,太太出去外面奮鬥,那你定位你定好,那不要怕人家講話,你要怕人家講話,你自己就被汙染了,你人生的定位定好。那麼那件事情在進行的時候,那個事業,都是一個事業,這個事業其實有衆生事業跟菩薩事業兩個部分,但是都無所謂,就說你是大心菩薩,大心衆生的話,那你就發菩薩事業的這種願。假如你說沒有,我不敢,我只有眼前這些事情弄好就好,那就是衆生事業,但是也一樣。
你在這個一生當中,你有兩個問題一定會發生,一個就是順境,煮飯以後,順境來的時候,大家統統把它吃光,當然是指盤子沒有吃掉了,菜統統吃完,然後很高興,這個叫做順境。你要碰到逆境,湯一煮出來,怎麼那麼燙?煮熟就好,還要煮那麼燙,弄得好吃一點,那裏嫌太鹹,要不然就嫌不鹹,那就是逆境,那你就注意一個是順境,一個是逆境。
有順境你要記得,要跟叁寶分享,會怎麼分享呢?今天衆生有福了,他很高興,這就分享,那榮耀歸叁寶,都是佛、都是叁寶持光加被。假如遇到逆境,那我就回來忏悔,跟叁寶忏悔,我智慧不足,衆生沒有獲得利益,而造成這樣的一種挫折。你忏悔啊,忏悔就一百〇八拜;分享,順境要跟佛分享,分享也要一百〇八拜,所以平等平等。有順境也一百〇八拜,有逆境也一百〇八拜,功德都是你的。尤其當業相現前的時候,業相現前,我們通俗的話講,明明就這樣我對,他又爲什麼這樣不講理?不要解釋,一百〇八拜。那假如車子開一開,莫名其妙會翻車,那這是大禍。你說弄的好好的,我怎麼會翻車?我不知道,那你就要好幾個一百〇八拜。你自己人生就是這樣順逆境都回到叁寶這個地方來,這個叫歸零,歸零功課。
你要用大腦去解決問題的時候,你會一直去想,當發生這個問題大腦可以解決呀,那你已經離開你的生命核心走出去了。解決以後呢,又發生問題,你又去解決它,然後又發生問題,你又解決它。大腦是這樣子,偏差了,當到最後,你的智慧到達極限的時候,你事情沒辦法解決,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因爲你不知道混到哪裏去了。你要回到叁寶這裏來,回不來了,即使回來了你也會說,這樣有效嗎?佛陀,你跟我講要怎麼辦,佛陀還是笑笑,你這笨兒子,你都迷失了,你要叫我怎麼辦?要的是你自己要回來。
所以我們歸零就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就你的那個事業。當然你能夠像出家人這樣發願,我要去衆生最痛苦的地方來服務衆生,那是最好,不過通常大概沒有人發這種願了。你在家裏就只有那幾只衆生了,你就好好度他,光是家裏那幾只就使你非常痛苦難堪了,爲什麼?那距離太近,距離太近就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那種爭執會産生,那就是你修行的地方。當你處理不當的時候,你就回來拜忏;當你覺得很順手的時候,你就回來感恩,知道嗎?就是順境感恩逆境忏悔,就通通回到叁寶這裏來。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你的大腦不太愛用了,不用大腦,告訴你,你有多少福報,你自然就會兌現多少福報,其它事你不用管。但是這一點哦,你的大腦就愛管,愛管就有業障,知道嗎?大腦能不能不起作用,大腦真不起作用,真的沒業,大腦一起作用就有業。這個我們講經文的時候還會講到這裏。
所以呢,要讓我們的生命因素,那個性德凸顯出來,就用這個方法。你自己的定位是使你生命因素突出的地方,這是圓融道行法最大的一個特色。當你的生命一定位以後,他有一個最大的情況,法界中的各種因素會圍繞著你重新組合,你記得這個原因。你要不定位的話,你的生命是法界中的一個因素。你會被人家把你卷下去組合到別的地方去,那你要當家做主,定位是個起步。因爲法界的無量的因素將會圍繞著你而旋轉,這個時候你就當家做主了,那你不定位的話,你將會被別的因素把你吸走,而且你會飄渺不定,因爲你不定位,所以人生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而定位來自于信心,你人生沒信心,你沒辦法定位。
我看了很多人天天在換工作,有沒有?經常在換工作的人,他怎麼定位?除非他的定位就是我是飄渺不定的人,你是這樣定位的,我就是要到處當遊民一樣,那這樣的人在轉換的過程裏,他是不會有煩惱的。但是你不是,你是因爲我這裏呆不下去才換了,這是煩惱啊。所以你換了一個地方煩惱又起,當你煩惱起,你又要換地方了,這個是不對的。你再換地方是我不煩惱的。這個工作我爲什麼要每天上下班,我高興就做,不高興睡覺,我就是這樣,所以換工作很正常,你不會起煩惱。你是不是這樣的人?這是一種定位。所以真的人生因爲有信心,所以我能定位,你要是沒信心,你就不可能定位,這個要弄清楚。
當你這樣有信心定位以後,你會發現,你就算不積極地去爭取,該是你的它都…
《地藏經 北美福慧寺開示 第2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