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十七道品偈誦釋義▪P5

  ..續本文上一頁後,又決定離開山上,移居到聚落之處。

   兩個人辛動地做著苦工,然而看到貧窮的人,他們同樣竭盡所能布施。有一天,看到一個人昏倒路邊,夫妻倆就把他帶回家,照顧他的生活,爲他延醫治病,很快地,他們手頭的錢都用完了。到了這步田地,夫妻倆還是無怨無悔,太子妃自願賣身爲奴,換取金錢去拯救這位病人。

   當時,天神見到夫妻倆布施的大願如此堅定,覺得十分震驚而感動,決定要成就太子,對他做一個最後的試煉。天神化身爲一個普通人,來到太子面前對他說:「像你過著這般刻苦的生活,犧牲自己來幫助別人,何苦呢

  你可知道,我有一位朋友,就像你這樣喜好布施爲善,但是最後的結果又是如何呢

  他墮入了地獄啊!我勸你還是顧好自己就好了,別再去做幫助別人的傻事。」

   太子聽了就問他:「你這位朋友救人之後墮入地獄,那麼,請問

  那些被救的人後來怎麼樣了呢

  」化身的天神回答:「被救的人啊!反而是得救了,後來都生到天堂了。」太子聽了,臉上露出安心的笑容,他說:「只要被救的人能得救,皆得上生天堂,我一個人下地獄又有什麼關系,這實在很值得啊!」

   一時大地震動,化身的天神五體投地,頂禮贊歎說:「您不愧是一位大菩薩、大覺者,處在五欲熾盛的環境中,心不受汙染,道心堅定不動搖。能舍人所不能舍,發好願救苦衆生,『只爲衆生得離苦,不爲自己求安樂』,這的確是難行能行,很慚愧我還來試探你的道心,請接受我虔敬的賀喜與祝福,將來的你必定成佛。」

  諸惡莫做,衆善奉行

   佛的弟子重述這段故事後,又請教佛陀:「佛啊!這段故事的含

  意,是否就是您平常時時教導我們的——『諸惡莫做,衆善奉行』

  」佛陀微笑點頭:「沒有錯,一切的佛法旨要,都離不開這八個字。

   衆生的顛倒,惡緣惡果就是由一念惡念所産生,這分惡念非常可怕,隨著惡念而來的惡業,就是未來墮落地獄的根源。所以,比丘啊!定要時時顧好這念心,不生惡念,更要時時精進,衆善奉行,將複雜汙濁的心念洗滌盡淨,世間衆生多苦難,你們要去爲一切衆生解除苦難。造一切善事,一切善業推動,就是真如本心的*輪轉動,心善、*輪轉,內心汙染的惡念自然就消除了。

   能日日消除心中的惡念,人與人之間的是非煩惱自然斷滅。這就是我長久以來所殷切叮咛的,任何一種法門,都不離開要人人諸惡莫做,衆善奉行,自淨其意,這就是我日常的教法。」這是佛陀對衆生最真切的教育。

   在以上這段對話中能夠了解,心的確是最無常的,變動都只在剎那間,所以我常常說慈濟人做慈濟事,叁十多年如一日,這實在也是不簡單。每個人不只是把握當下,最難得的是大家恒持剎那,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所以「觀心無常」,每個人應該放下無謂的愛著,擇善固執于初發之念,把握恒常立心行願。

   我們要好好地照顧好這一念心。

   【觀法無我】

   有色無色皆是法,衆生皆爲法所困;

   六根六塵蔽真心,莫使無明驢亂意;

   磨磚焉能做明鏡,自家寶藏善珍攝;

   透徹宇宙萬物理,觀法無我唯心造。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以及觀法無我。

   世間有哪一件事物是永久的呢

  名,是不是永久的呢

  不是。財産、地位是不是永久的呢

  也不是。一座房子蓋得再富麗堂皇、堅固持久,住在裏面的人是不是能永遠存在

  也不能。總之,人世間生滅無常,絕對沒有什麼是恒常不滅的,當然也就沒有一個東西是我們永遠擁有的,就連這個所謂的「我」亦非常住不變。

   光說我自己,回首叁十幾年前剛開始推展慈濟志業時,我還很年輕,一眨眼,已經進入老年了,當時陪著我走過草創時期的慈濟委員,有的人已經是八、九十歲的高齡,有的人則已不在人世。

   想當年,這些老委員的年紀,還不及我現在的年齡,一眨眼,他們已八、九十歲了,是不是換成我已經走到他們當初的年齡!所以說來,真正的「我」在哪裏呢

  我是年輕的,還是老的

  其實我還沒老化之前,也是年輕的。到底年輕時的那個是我,還是老來的這個是我

  事實上,以後還有更加老化的我。

   總之,人生絕對沒有「有我」之法,凡夫之所以錯認有我,都是心念的執著使然。凡夫執著有我,所以,時時都有「我沒空!」「我責任負擔很重!」「我非常辛苦!」「我比他能幹,我比他……」很多的比較,心念時時處在此滅彼生的比較中,確實是很辛苦。

  乞丐王子扮一回

   佛陀的教育,指引世人修學佛法,去除我相,掃除人我是非的煩惱。人生就像一個舞臺,站上了舞臺,有時的扮相是乞丐,再換過戲服,又變成王子;有時扮英雄,有時扮書生。總之,一切的扮相不同,舞臺上的動作、形態就不同,到底乞丐是我呢

  或是王子才算真正的我呢

  其實,萬法唯心了不可得,根本沒有一個真實的實我。

   就像觀賞魔術表演,看魔術師雙手空空的,蓋上一條手巾,一會兒就有小鳥飛出來。看的人想不透爲什麼軟軟的手巾中能飛出小鳥,不過變魔術的人可是心知肚明,其中不過是些障眼的手法而已。

   記得在很久以前看到一則故事,地點是大陸鄉下的一個地方,那時剛好碰上過年,田莊上的人正是農閑之時,大家就會利用過年期間從事一些娛樂。在年初時,他們有一個民俗,全村的人都要來到衙門外,向官員們祝福,道恭喜。

   那一天,大家集中在衙門外,時間一到衙門開了,縣老爺以及隨從們都跟著出來。縣老爺在預先設置的典禮場地中間落座,兩邊則坐著各級官員扈從,大家坐定之後,民衆們就開始圍近過來,向縣老爺等人叩頭恭喜。之後,緊接著是余興節目,讓村民們也來同樂一番。

   節目進行中,有一對像是父子的人,身上穿著寬大的衣袍,他們擠過人群,來到縣老爺面前,年紀老一點的這位就說:「我們父子倆是走江湖討生活的。剛好在過年之時來到這裏,不如就在這邊變變戲法,看看你們有什麼要求,我都能辦得到。」

   縣老爺想:難得過新年,這麼多人在這裏熱熱鬧鬧的,大家同來娛樂一下也不妨。所以就對變戲法的人說:「你到底能變些什麼

  」變戲法的父親回答:「看看縣太爺您要我變什麼,我就變什麼。總是討個生活嘛!」縣老爺再說:「你最拿手的是什麼

  」他就瞇起了眼睛:「我可以顛倒四季的運行。」縣老爺倒也好奇,就說:「這樣吧!目前剛開春,到處還有雪花漫飛,但是我現在想要吃顆桃子。」

  上天倫桃變戲法

   變戲法的人露出爲難的臉色說:「縣太爺想吃桃子,現在卻不是生長桃子的時節,看看四處白雪茫茫,這個時候要上哪裏找桃子呢

  」這時,在場的人紛紛發出噓聲:「你剛才不是說能四季顛倒嗎

  原來是騙人的啊!」這位父親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拗不過衆人的嘲笑,就對兒子說:「兒子啊!我們就是以此爲生討個生活,今天既然縣老爺出了題目想吃桃子,實在沒有辦法。不過,父親說出的話要做得到,只是現在要到哪裏去找桃子呢

  」

   兒子就說:「父親,這個時候在人間根本找不到桃子,只有天上的王母娘娘那裏,才可能拿到桃子呀!」這位父親臉上露出驚駭又無可奈何的表情,拍拍兒子的肩頭:「好吧!哪怕是上天下地,我們也要去偷出桃子來獻給縣老爺。」兒子點點頭:「可是天上太高了,要怎麼上去呢

  」變戲法的人就從箱子裏找出一捆繩子,接著往空中一扔,這條繩子好像是活的一樣,往上一抛,繩子就一直往上伸去,最後只剩下一小截留在地面上。

   大家看了都開始歡呼:「哎呀!了不起啊!」父親又開口對兒子說:「兒子啊!本來應該是我上去,但是現在父親老了,手腳都不靈活,只好讓你上去了。」兒子望著看不到盡頭的繩子,心裏似乎有些害怕:「上面這麼高,繩子這麼細,萬一我掉下來怎麼辦呢

  」

   父親也是一副可憐相,說:「你是我最疼愛的獨子,但是,父親的信用更重要啊!而且在縣老爺面前怎麼能說謊呢

  爲了父親的信用,就算舍命也要上去啊!」兒子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就攀著那條繩子一直往上爬去,一會兒,他的身影消失在空中,又過了許久都沒有任伺動靜。

   忽然間,繩子斷了一截掉下來,現場的人一片驚呼,變戲法的人就哭著說:「繩子斷了,我的兒子下不來了。」這時,天空中掉下一顆桃子,這位父親拿起桃子趕緊獻給縣老爺。當大家驚訝地看著這顆

  桃子時,陡然間,天上又掉下一顆頭顱。

   變戲法的人失去控製地大呼小叫:「這是我兒子的頭啊!我兒子因爲偷摘桃子,受到天上的刑罰被砍頭了!」又一會兒,腳掉下來了,手掉下來了,變戲法的人邊哭邊把孩子的頭顱四肢收進箱子裏。現場的人早已經亂成一團。

   終于,最後一截繩子也掉了下來,這時候,變戲法的人就把身上的寬大衣袍脫下來,蓋在箱子上,大家定下神來,這位變戲法的人露出了微笑,對箱子拍一拍:「孩子啊!我們的任務達成了,來!你可以起來了。」箱子打開,兒子好端端地站了起來。現場的人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個故事中,變戲法的人到底使用什麼手法,一時也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只不過是一種障眼法,都是虛幻的把戲。我們的人生還不是如此,沒有一件事是切實存在的。所以,佛陀告訴我們「觀法無我」,世間法中哪一個是我

  我的身體是我嗎

  頭是我嗎

  腳是我嗎

  頭有頭的名稱,腳有腳的名稱,到底我又是什麼呢

  身體的哪一部分才是我

  

  四大分敵此命休

   其實,這個我也只不過是一個代名詞,沒有一個實我。我們的身體是父精母血結合而成,也是四大假合在某段時空中的聚集,地、水、火、風四大一不調和,身體就産生病症,病的終點就是四大分散,也就是死亡。

   生老病死,沒有永遠的實相在。嬰兒呱呱墜…

《叁十七道品偈誦釋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