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二因緣講記 第一集▪P2

  ..續本文上一頁菩薩轉世來的,他就是地藏王菩薩,他就是地藏王菩薩來示現的,那對不對呢?他憑什麼來證明呢?他完全沒有!當你和他講聖言量、比量、聖言量、比量或者是證量,他根本不知道,他也不信那一套,他只有他的經驗,他說他有得。這就是問題所在啊!這是一個很大的危機,我們現在要在這個地方提供給各位做參考。這個所謂十二因緣是指獨覺他修行的過程,他應該這樣子思維,應該這樣子思維,至于步驟是不是這十二個步驟那倒不一定。假如有一定的因緣你來接受人家的訓練,苦集滅道這一套你不用,而你自己有很強烈的這種思維傾向,能夠發展出比較慎密、比較嚴謹的思維邏輯,那你可以用這一套,但這個時候就叫做緣覺,因緣的緣,緣覺。

  但這個假如沒有的話,我們可以看出你這個人是不是真的證得正確的成就,是真的羅漢果不是奇異果。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看他是不是發展這個十二因緣,發展十二因緣法,他在邏輯傾向上,不管他是兩個階段、叁個階段、四個階段或者是六個階段、或者八因緣、或者十因緣、或者十二因緣,乃至于更微細的,那都無所謂。那表示說他的邏輯系統是正確的,那只是個人粗細的問題而已,但是他的思想趨向是正確的,他所得的結論和答案只是究竟不究竟而已,那不能夠說他錯,這一點大家應該知道。他就算證得阿羅漢,這個緣覺我們叫辟支佛,其實他還是有果位的,高低不同,那是須陀洹相須陀洹果、斯陀含相斯陀含果,還是阿羅漢相阿羅漢果?那就不一定啊,那只是究竟不究竟而已,但是思維方向必須正確。思維方向假如不對的話,那就根本就不對了。他偶爾會提出一點、二點,作爲他所修、所證的注解,那個注解正好證明,是他的執著點,在這個地方,這是一個前提性的,我們先跟各位作一個說明。

  現在我們來看十二因緣。一般叫十二因緣,都是無明産生以後,還有“行”。那麼他的假設是從無明開始,因爲有無明,所以你就會有無意義的動作,就叫做“行”。有沒有,各位有沒有想過?有人講話就“這個、這個…這個這個…”這個就是無明所産生的行。你看那雞在吃東西,有沒有,一只腳一直在地上一直抓,那個頭就一直啄,到底它吃多少呢?不一定哪!可是它的基本動作就是這樣,那就是無明出生的“行”。“行”的疑問你會産生一種識性的反應,你會去選擇。雞會這樣一直啄東西吃,那麼吃的東西是它會選擇,有些石頭它吞下去,有些它不能吞,糧食當然它吃,不是糧食它不吃,這個時候,“識”就産生了。

  那麼人類從“識”以後,開始産生,人類會有“名色”,他會分別的很清楚,動物比較不太分別,不太分別。你去注意看,狗也好,貓也好,豬也好,一碗飯,新鮮的,一碗飯,壞掉的,放在一起,不能攪拌,攪拌它就沒辦法吃,兩個把它擺在一起的時候,它會把新鮮那一半吃掉,壞掉那一半不吃。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它是已經有感覺了。有感覺了,它不是把壞掉的也吃掉噢,它已經有感覺了。這個時候,它就進入“六入”,“六入”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開始産生作用了,所以那個動物你對它好一點,它會對你很好。你不要看豬,豬很笨,這樣子吃跟睡,可是你常常拿東西給它吃的時候,它對你還是很好,哪一天你不拿給它,你站的遠遠的,它也會跑過來你身邊,它也會把那個身子摔到你身上,把你摩擦、摩擦,然後它再離開。一樣,它會有區別的,你要是天天打它的時候,你站的遠遠的,它就跑的更遠。這個就表示,它的眼識,它會分別,它“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開始會有整個的反應,會有整個的反應。

  美國做這樣的實驗,養豬啊,通常爲了要清大便、小便很方便,所以下面都用不鏽鋼管做的。但是呢,他們的人道,保護動物協會的這些人士,說這個樣子的話,豬的腳會受傷,豬會很難過。那麼,跟這些養豬的人說,養豬的人說,它痛又不是我痛,也不是你痛。那麼看,這些人道人士,就特別去做研究報告,說它腳不痛,會長的更好,這樣痛的話,它會死。然後,這些養豬協會就再進一步研究,說當這個豬病痛,這個成長的速度減慢,乃至于會痛死,那我們早就把它給宰掉了,所以不要管它。那麼,就在這個時候,這個人道協會又做一次試驗,那豬去選擇看看,它到底是喜歡住這一種鐵欄子比較清潔衛生的地方,還是那個草皮、石頭很髒的地方?結果發現這些豬,還是喜歡在草皮上面。原因就是說那個鐵欄杆雖然很幹淨,但是幹淨對它沒有用,它沒有福報。因爲它腳會痛,它在地上雖然很髒,但是腳不痛。那你就可以發現,它身根還是有選擇的,它會去選擇它不痛的地方。

  這個時候就告訴我們說,因爲名、色的産生,你六根會開始有分別作用,因爲有分別,你就對于塵境開始産生接觸了。各位有沒有?這個是人類最大的一個特色。前面我們講,從名色開始,人類的傾向就逐漸出現了,到了接觸以後,人類的那種好惡取舍,就逐漸具體化了,接觸以後你就開始選擇,那麼人類就開始朝文明進步,開始朝文明進步了。接觸以後,那個六根,就六識跟六塵境界一接觸以後,你就有感受産生。這個感受不管是好、惡,你都會有喜怒,好惡一産生,喜怒有了,你就會有愛取,你會選擇,你會喜歡不喜歡,愛是喜歡不喜歡,取呢,就是你的執著,取就是執著的意思。當你産生喜歡不喜歡,又執著在你喜歡的地方,或者不喜歡的,一定要把它排除掉的時候,這個嚴重的因果就産生了。因果就産生了。

  那麼“有”,因爲你有取,有執著,就有“有”,“有”呢,就是後來發展出來的空性思想要破除的地方。那麼一有這種執著,而産生你的意念,這個意念導致你的習氣,導致你的觀念,導致你的行爲,大概是這叁個。意念,就觀念、行爲、習氣一養成,你那一個意識形態就産生了。意識形態産生,你就有生,你就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了,自我從這裏發展出來,那麼自我一發展起來,生、老、病、死就産生了。死了以後,又因爲有這前面的因素,老死以後又生,所以最基層的動物,它是在生跟老死上面。生、老、病、死的輪回,這也是一般人講佛法都從生、老、病、死講起的原因,這最基本的。

  那麼爲了要破除這一個部分呢,我們現在來看看,修行人怎麼對治,使生、老、病、死的輪回能夠一刀把它剪斷,不再生、老、病、死這樣輪回下去。我們是因爲無明産生了以後,造成了這一連串的現代人叫心理作用,其實要叫做心識作用,心識作用産生以後,才有這個“有”,因爲你有執著,意識形態形成以後,你的生才確定。你去注意看看,小孩子在五、六歲以前,他沒有生的意識,因爲他沒有意識形態,所以他不感覺他是存在的。你去注意看看,到了八、九歲,開始被人家逼的要讀書的時候,他的“有”就産生,有沒有,有些小孩子,你去注意看看。假如你們有帶人上幼兒園的話,你注意看看,有很多媽媽,背著小朋友一直跑,媽媽一直跑,一直叫小朋友醒來呀,醒來呀,上課了!小孩子還趴在媽媽的背上在睡覺,一直到那邊送進去了,叫他起來,他還不起,等到老師說,吃點心了,他醒過來了,吃糖果,他也醒過來了,爲什麼?吃點心跟吃糖果是他的意識形態。他這個時候,你叫他讀書怎麼樣,他根本不管,他沒有意識形態,所以他不會想到生是什麼。你開始逼他了,他的壓迫感到了,他才覺得,我爲什麼要這樣做,我睡覺不是很好?我睡醒了來玩不是很好?他只有這樣子,他只有睡覺,醒來就是玩,再吃糖,他只有這樣的活動,只有這樣的活動他沒有意識形態。等到他的玩、他的睡、他的吃被剝奪的時候,他覺得不對,苦降臨了。這個時候,他才有“我爲什麼要到這裏來”?這個問題才産生,開始形成他的意識形態,開始形成他的自我,這個時候,他的生,才是真的生。

  你要注意,你被媽媽生下來,其實跟母雞生個雞蛋下了一樣,毫無意義的,你那個生命是沒有意義的。這個時候絕對要靠父母親來養你,你的小生命才會一直大,大到你的意識形態産生,你自己能夠獨立,你會謀生,不管是偷來吃也好,或者怎麼樣,你要活下去,一定要活得回來,那個時候你才是真正的生。算命先生要算,生命從哪裏開始,從這個時候開始,在這之前的不算。你要知道,那是生理現象的生,你生命現象的生,從這個認知開始。各位想想看,你生了沒,想想看,有的人到現在還沒有出生。你不要看,他叁四十歲、五六十歲,有的都還沒有出生。他從來都沒有逼迫嘛,對于他這個生命存在,他沒有那種反射的壓力來逼迫他,他不會感覺到他自己是生存的。因爲他始終覺得這樣就對,那個時候他只是一種慣性,一種慣性,因爲他有那個福報。

  那天,好像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小孩子,好像他爸爸死了,她媽媽呢生病了。她媽媽要離開的樣子,她就跟老祖母住,老祖母生病了,不能照顧他,這小孩子只跟家裏一只叫“秋田犬”的生活,一起長大。他的一切動作都跟秋田犬一樣,所以人家叫人狗。他吃完東西還是這樣,因爲狗只有這樣,所以他也是這樣抓,他這個手指頭不會活動,因爲他沒有跟其他的人接觸過,他只是跟狗在一起,所以他吃東西還是跟狗一樣,用嘴巴去吃的,不會用手去拿的。已經七、八歲了,還是這個樣子,這爲什麼?因爲沒有人開導他嘛,你說他有生嗎?他根本沒生啊!他只是象個雞蛋被生出來而已呀,他真正的生命還沒有成長起來!雖然他在那麼苦的環境,他不知道那叫做苦,因爲,他外面沒有比較,沒有比較他就沒有逼迫。所以你要看,生不容易哦。唉!今天你生爲人,是你的意識感覺到你是人,對他來講,那小朋友根本沒感覺到人。

  我們小時候常看“泰山”,有沒有,我們現在叫“泰山”,“泰山”在非洲話就是白人的意思。他生活在野獸群中,跟野獸在一起長大。因爲歐洲人喜歡探險,他不知道怎麼,探險探到最後,把小孩子生在非洲那地方,他人…

《十二因緣講記 第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