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八集 (2011年七月)▪P2

  ..續本文上一頁兩個層次,先把這個東西弄清楚。

  下面就開始他很具體地講要怎麼做。所以講具體怎麼做其實都是枝末,你必須前面的根紮穩,再講後面的。這是《華嚴經》的另外一套思維模式。這個思維模式都從根本來,就是總的這個根本先跟你講完了,然後再講枝末的細節如何做的問題。

  前面的一套模式是先“所”後“能”,那麼現在這一套模式是先根本後枝末,有沒有?《華嚴經》的這種模式他是很清楚的。那我們通常都念過去就好,那你智慧是不會增長的。念過去就好有什麼智慧?而他的經文結構裏其實有很多東西,這個就是我們經教、義學的同修,他要研究的地方。

  所以爲什麼要告訴你說,每天兩個鍾頭看一卷經文。看完以後,你自己把重要句子記下來,你的心得記下來。不是誦,木魚一直敲,這樣誦都無效。因爲這兩個腦筋的用法是不同的。這樣的話,你就慢慢地你會深入,你會了解到他的經文結構,他的語言模式,他的思維模式。你慢慢地,一天一卷這樣子,一天一卷,每卷經文兩個鍾頭,慢慢地。就好像我們吃飯一樣,慢慢吃、慢慢吃,你不要一直趕,十五分鍾就吃飽一餐飯,那會胃下垂。不要那麼趕,慢慢吃。誦經也是一樣,慢慢誦,慢慢回味,那你自然幾年以後你就有心得了。《華嚴經》對你的影響,對你生命的那種作用就會産生了,要不然不可能。

  我們看到很多老菩薩誦經誦很久啊,每天早課晚課一直在誦啊,背都背起來了,爲什麼他還一直不能改變?因爲他根本不懂得經文法義嘛。那你自己這樣慢慢讀,因爲我們都讀過書,這樣讀啊看啊,你自己就會産生對你靈性的一種指導,你就會開始轉變。這個是一個要領。

  現在我們看看後半段這個部分。第一個他說“于諸病苦,爲作良醫。”這個就麻煩了,我不是醫生,怎麼做良醫呢?我告訴各位,這個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理論上我這樣跟各位講,人所有的病都來自于你的思維模式,都來自于你對事情的思考方式。你要是會這一點,馬上你就可以把病苦布施了。因爲你思考的方法,短期間你沒有什麼,長期下來,因爲你在思考一件事情,你的神經會緊張,神經緊張它的末梢一定會去動到哪個器官——五髒六腑,一定會造成它的傷害,所以久了以後你就得病了。而你病的時候,西方醫學是不會查你的原因的,他只看你的現象,病了就好像這裏破了,然後就糊上去就好了,補起來就好了嘛。你沒有辦法,因爲你的思維模式繼續在運作。

  所以你只要能夠學習放下,放下就是把你的思維模式放下,那就是所謂不用大腦,你的病就好了。我們的禅七爲什麼那麼神奇啊?因爲別人沒這樣指導。我們的禅七就是叫你不要用大腦,所有的慢性病馬上就好,七天就好了。牙周病就好了,不藥而愈;胃下垂也好了,所有的藥都可以不要吃了。爲什麼?就是教你不要用大腦而已嘛,生命的本能它自己會啓動,會去矯正,就這麼簡單嘛。

  所以呢,你要“于諸病苦,爲作良醫”,並不難。但是這跟西醫的治療不一樣,我們不是密醫,我們的目的也不在治病。但是他心靈上的苦悶、靈性上的病苦,你絕對可以幫他矯正過來。我們主要是在談這個部分,靈性上的缺憾你可以幫他扭轉過來。當一個人在人生裏,他生活得很精彩,他一定是靈性很充沛;當一個人在生活裏他活得憂愁,那就表示他的靈性有枯竭。那這個地方要如何去轉化他,就是“于諸病苦,爲作良醫”。

  我們講的是靈性的部分,生理上的部分我們不談,因爲生理上的部分對我們來講是小Case,現在國家、全世界,不管哪個國家,爲了你身體上的疾病所投注的這些國家預算,我跟各位講都是浪費,但是他不投入不行。因爲美國帶頭啊,都在搞這個根本就不對的製度啊。他也知道不對啊,可他沒辦法。因爲他要從你的醫療支出上面來看你這個國家是不是進步,他是從這裏來的,他不是真的在幫你治病啊。所以每一個國家的這種社會醫療製度所謂越健全、越普及,它的財政大概就越容易破産,大概都在這裏破産的。希臘是這樣破産的,那個西班牙、葡萄牙,你看,沒有用。臺灣也差一點破産,又要改、又要改,爲什麼?你跟人家爭這個,爭什麼意思嘛,這叫做資源浪費,沒有必要這樣。

  其實治病是很簡單的事,不要用大腦,尤其很多慢性病,一個禮拜你就自己好了。什麼紅斑性狼瘡啊,可怕吧?可以好的,只要你不用大腦,它自己就好。當然現在你回去你也不會不用大腦,你想半天還在用大腦啊,對不對?怎麼樣不用大腦?所以我們禅觀,爲什麼禅堂那麼殊勝,關鍵就在這裏啊,它就讓一堆人可以不要用大腦,就是這個地方。

  所以他這裏講的是從修學上來講的,所以這絕對沒問題。靈性上的枯竭讓他充沛起來,當靈性很豐滿的時候,他即使病苦都無所謂啊。病就病了,有什麼不好?我也病了,我病二十幾年了。他們說“你還這樣跑?”我說“我跑就沒病啊。”病不可怕,是怕病的那個“怕”,那個才可怕,一病下來就想要休息。

  我們有一個比丘尼師父,跌倒了,腳斷了,然後就躺在那個生活區裏面依附在……我說:“給我滾出去,不准在裏面!”“師父,你怎麼那麼殘忍?”我說:“你給我出去,到外面去誦經!”一個禮拜以後就會走路了。你躲在裏面要人家同情,要人家照顧啊,你是廢物嘛,你要出去啊,能做的你去做啊,你腳不能動腳不要動,就坐在那裏誦經嘛。怎麼樣?你要得到佛菩薩加持,你生命力要起來嘛,靈性要起來嘛。

  第一天當然很不高興,看我是這樣(模擬表情)。第二天有人贊美她:“師父啊,你受傷還那麼精進啊!”“嗯”,她就轉過來了,一個禮拜以後就不一樣了,因爲她得到人家贊美嘛。你躲在裏面,人家就“師父有沒有好一點?哎喲,你好可憐哦!”那不是要叫她趕快往生嗎?她能夠出來,能誦經你就誦經啊。這麼一誦的話,人家就贊美她,贊美她就活得有價值有意義嘛,靈性就起來了嘛。我怎麼不知道,我也可以鼓勵她說“你多休息啊,怎麼樣,小心啊。”那是殘害她。

  你要救她就要教她獲得真正的利益嘛,但是這一句話很難開口。人家受傷,人家要休息,人家要療養,你就叫她出去那邊誦經做功課,誰敢啊?所以你就自己去死嘛,那不是去死好了,就等死了。你把她趕出去,你看,氣就氣嘛。你敢不敢說去被人家氣啊,你是很希望人家贊美你,而不是要人家氣你啊。那天,她這樣,她也是一樣,她要人家贊美啊。誦經一兩天以後開始,“師父,你不是受傷嗎?怎麼還這麼辛苦?你應該要休息啊。”我就坐在那邊,我看你敢不敢去休息。她看一下:“那家夥坐在那裏,老家夥不走,我怎麼敢去休息?”所以你要懂得靈性這個東西,不是你的大腦所能思考的。好吧,“于諸病苦,爲作良醫”。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這個道也不是一般的道路,就是你人生茫然的時候,給你做指標,人生要怎麼走,是指這個部分。所以都是人生靈性上的問題。你總不能老站在十字路口,人家在等紅綠燈,說:“你是不是迷路啊?你告訴我,我教你怎麼走。”不是這個意思嘛,那人家說:“你是不是神經有問題啊?”不是,是靈性上的問題。當你人生茫然的時候,那你要告訴他,指示正路——人生的正途。

  “于暗夜中,爲作光明。”黑暗,你不知道怎麼走,你要點燈。這都是人生的問題啊。你不要自己晚上就把人家電燈統統打掉,自己點個火炬,我給你點燈啊,爲做光明。不是那個意思,是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會遇到,同修們、朋友們,他人生開始在迷茫,或走入錯誤的方向的時候,那你要告訴他正路,告訴他光明面。

  尤其人一受傷以後、被欺負以後:“都是一樣,這世界都是壞人!凡是商人,無商不奸;凡是官員,無官不貪!”你不要那麼黑暗嘛。你找幾個好官員做朋友總可以嘛,那不好的官員你不要跟他做朋友嘛。好官員很多,不是沒有啊,因爲你人生是黑暗面,所以你就不會碰到好人。商人固然黑的很多,奸商很多,黑心食品到處都是,臺灣我們都被害了叁十年了,但是你要心存正路跟光明的話,那些東西不會傷害到你。我們都吃過,有沒有被傷害?有啊,怎麼沒有?只是傷害不太嚴重,這個色身還堪用,還不至于說吃了那個、喝了那個統統要去住院啊,還不會了。但是就有人會吃了就住院了。

  不是有一個爸爸看那炸雞腿很好,想買回家給女兒吃,那女兒五歲,一吃了雞腿就死了。他就那個炸雞腿的粉裏頭加了一個東西,大概沒有攪拌開啊,就那一坨吃下去,她當場就死了。“這個黑心食品!”他“大家都這樣用啊,我賣那麼久也沒人死,怎麼……”原來就那一坨沒有拌開,就整個都吃下去了,量就過大嘛,就是這種狀況。這種情況我們要留意到,你心清純、光明、向上,像前面那叁個大願一樣,是那一種積極性的人生啊,基本上人生的挫折不會是悲觀的。挫折會有,但是你跌倒很快會爬起來。你不會一跌倒就起來“哼,都是你這塊石頭!”再踹它兩下,然後腳又受傷了,本來是腳指頭受傷,你踹兩下,變成你的腳後跟又受傷了。

  這個就是說不必太過于在意跟計較你的成敗跟得失,那你才有可能擁有積極、正面、光明的人生,那你才可以給衆生指正路、做光明。知道嗎?這是我們現在每一個學佛人都應該有的條件。所以我跟各位講,既然學佛了,你要記得:學佛人的人生沒有悲觀的權利!學佛人的人生沒有消極的權利!你只有積極地協助衆生獲得光明,擁有積極的人生,這是你應該盡的義務。當你是這樣的人生,我跟你講你已經超越很多很多了。

  人都會有挫折的,人,有些時候真的會有氣短的那種情況,尤其是越有理想、越有正義感的人,那業障越重,對不對?“這個世界這麼黑暗,我要起來拯救這個世界!”你去早點死好了!誰不想拯救世界,但問題是這是口號啊,我看那麼多人,也總共不過只有一個毛主席而已,還有誰拯救這個世界?對不對,因爲你在整個過程裏,你…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八集 (2011年七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