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2011年七月
昆明開示 第一集
海雲繼夢和上
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大家請放掌。
我們前面講到廣修供養,現在從忏悔業障講起。經過一段時間,我們還是浏覽一下。首先講到禮敬諸佛,這個基本定義你要弄清楚。什麼叫禮敬諸佛?就是一切恭敬,恭敬、尊重己靈,尊重自、他存在的靈性。你假如對靈性不能尊重,你怎麼拜佛都無效。這不是一個儀式,是個生命存在的體性,是個真理。那怎麼禮敬?那當然有一些技術性你要去做的。
很多同修很喜歡問“師父,怎麼開悟?”開悟不難,是你的態度。你是一個觀望型的態度,那我跟你講怎麼開悟也沒用,你會認爲說“真的嗎”?那我很誠懇地告訴你,結果碰到的是個冷屁股。因爲你不尊重,你缺少那一種恭敬、尊重靈性的心跟態度啊,你沒有那種心態,那靈性的東西你是絕對沾染不到。
今天你要是到這裏來,抱著一個絕對虔誠的、恭敬的心,尊重你自己的靈性,那麼你到這裏來,你會覺得非常殊勝,這個地方是個很了不起的地方;那你要是認爲說,反正今天也無聊,人家在講了,去聽聽看嘛,那這樣子靈性不存在,給你再殊勝的也沒用。因爲這個殊勝,它的關鍵不在外在的條件,而在于你自身所存在的本質。你要記得這一點啊,你自身所存在的本質,你假如不具備有這種本質、這種基本的心態,那是絕對沒用的。
靈性的東西啊,不是世間的買賣。今天社會趨向功利主義以後,你把靈性當作定價多少錢是吧?他不是定價的東西,往往你付了錢你也看不到,但是就有人能夠感受到那份不可思議,你知道嗎?我們在打禅七的時候,你用靈性來接納他,那個病一好了,永不再發;你認爲我繳了錢,你來當然也會好,回去就再發了,因爲你不帶靈性來,你是帶著買賣來。“我交給你這些錢你就應該給我好。”好是會好,叁個月後就發作了,因爲你不是用靈性來接納,你是用鈔票來接納,那它會再發,會再犯。這是你要知道學佛,學著靈性,使你更具備有靈性,假如你不願意這樣的話,那也只不過物質上的一種交易而已。
所以我們希望各位呀,你來到千佛堂以後,你的靈性能夠增長。靈性增長,你的內心就不會空虛,不會無奈,這是很重要的。你學佛不是學什麼,要賺錢你在外面就有很多了,不是來這裏學賺錢。
美國人在講健康,這個二月底我到美國去,很多人穿著短褲穿著背心,就在那邊跑,下雪下多大,風雨無阻。健康啊,我跟你講,再健康也會死啊!你要懂得,靈性比你身體健康來得重要,把自己鍛煉得這肌肉那麼一大塊、那麼一大塊,你很紮實嗎?你很滿足嗎?你很幸福嗎?否則這個色身把你鍛煉得像一頭大象也沒用啊,就一直在煩惱中,大象幹嘛?那不是這個樣子,所以希望各位從這個地方去了解。
第二個我們講,是稱贊如來。那你知道稱贊如來是什麼?要以靈性、人性爲基礎,在人際之間做充分、圓滿又和諧的溝通。你去留意到,這個靈性是很重要的東西。你會發現,那個狗啊,你講話它聽懂;貓啊,你講話它聽懂;甚至于你養的雞、鴨、鵝,它也都懂。爲什麼?它不會講,可是當你是個善良的時候,那些動物會來跟你撒嬌;當你嗔心起的時候,那動物都離得你遠遠的,那你就應該感受到靈性的存在。
所以你要懂得說用靈性去跟人家溝通,你用虛僞的態度跟人家溝通,別人也知道你講的不是真心的。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種情況,“哎,他剛才這樣講可靠嗎?”爲什麼?因爲你發現他沒有用靈性,只是你不會用這個詞而已,但是你對于他對你的溝通,你存在著一種不真實感。而一個真實的溝通,你會完全接納。溝通,在我們《十大願王》裏是第二項。所以你要稱贊人家,不要那種皮笑肉不笑,有口無心的那種溝通沒有用。那是社會上那些功利主義者,他們是這樣。我們在這裏告訴你的是靈性,你要真誠地對待人家,充分地以靈性爲基礎去跟人家做溝通、做協調,你的人生會很圓滿,這是第二個。
第叁個我們講廣修供養。廣修,就是全方位地培養我們的善根、培養我們的靈性。我們也跟各位講,這個善根、靈性是很重要的,你不要只鎖住一個死目標,這個是只有功利主義者他才會的。我希望各位不要從功利主義的立場來談,我們從生命、從靈性的立場來談。你要全方位去發展自己的靈性,不是單一的,你要周遭的環境要能夠照顧得到。只有功利主義,我們叫希伯來文明的思維模式,它才鎖定一個目標,爲達目標不擇手段。我們一定要全方位,相互之間的關系要能夠弄好。相互之間的關系不能弄好,你的目標達成也沒用。
你看現在很多人,奮鬥二十年、叁十年,錢賺到了,房子買了,六畜興旺,家族繁衍,這不是六畜興旺嗎?結果呢,夫妻說要離婚了。那你二、叁十年的努力幹嘛?目標是達到了,可是你的幸福消失了。幸福是來自于你跟家人的分享。你要知道,要想擁有幸福和樂的人生,倫理架構的天倫之樂是不可免的。你事業成功你跟誰享受?不說享受了,你家人一定有一種穩定的安全感,假如你這個穩定的安全感不能跟家人分享,那你事業奮鬥成功是幹什麼?你是一個沒有目標的人,那你永遠在彷徨中。
你事業沒成功,不要緊,你跟家人活得好好的,那是最重要的事業。假如你只爲了事業弄成功,那你大概會失去叁個東西:第一個就是健康,第二個是家庭,第叁個是子女。那你事業成功幹嘛?現在這樣的時代,大家都是朝著這個方向走的。所以很多人的失敗,都是因爲要把事業弄成功,結果他的人格破産,他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
譬如貪汙,就是其中最嚴重的一件事。不是官員會貪汙啊,企業界也會貪汙,偷工減料,用不該用的材料,這就是貪汙。尤其是那些臺灣叫理專,我們這些叫做理財基金的代理人,那些專員呐,他是最會貪汙的。他何嘗不想成功?他之所以貪汙,就是因爲失敗。他也會說“假如我真的賺到錢,我一定通通回給你們。”問題是他賺不到錢,所以他就變成犯法了。
所以各位要留意到,不可以爲了一個目標而不擇一切手段,這樣子你會灼傷、會傷害到你的靈性。就算給你成功,生命也是無意義的,沒有價值的,你一定要弄清楚這個部分。你爲了把你的事業弄好,把周遭的通通毀了,這是無意義的,而我們現在的人普遍存在著這種現象。
所以我們爲什麼叫廣修供養,廣修就是全方位、整體性地成長,而不是單一成長。不是說我修這裏、也修這裏,各方面都修,不是這個意思,是我在成長的過程裏,同時各方面都要成長。你想想你的身體就好,你是不是左腳長夠了再長右腳?腳長好了我再長手?是不是這樣?不是,他是全方位同時來。生命的成長是這樣子,他不可能說哪一部分弄好再弄哪一部分。每一部分它都是一個有機體,是整體的。所以這廣修的“廣”的意思是指這一方面,指這個部分。並不是說左邊弄好了再弄右邊,或者左右邊同時來。不是,這兩個左右邊是一體的,你要這樣子認爲。手腳是一體的,每一個部分跟另外的其它部分是一體的,這個部分是“廣”字的意思。
我們現在所受的希伯來文明的大腦訓練,就是有一百個,一百個通通有叫做“廣”。不是,這一百個是一體的。那你只要存在著這樣的一個概念,一體性的概念就夠了,你的生命開始會轉化,你的靈性自然就會起作用,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這個是前面我們談的,細節部分就不再談了。
今天要談的是忏除業障,忏除業障就是破的意思。我們爲什麼會有業障?當然傳統有傳統的講法,現在我們簡單地跟你講你爲什麼會有業障,它會來障礙你前面那叁個工作。那你會說“我就想做但事實上我不行。師父你說叫我修行我也很想修,可是我就是業障重啊。”那你就讓業障留著。你有沒有想過怎麼把業障給除掉?那這個地方是告訴你要把業障給除掉。那我們要知道你業障是怎麼來的。大概你會自己在想業障怎麼來的。沒有發生的時候大家都不想,都不知道有業障。
最明顯的就是你自己的身體你認識不認識?你必須到什麼時候才會認識你的身體?大病一場,要不然就從小一身多病。你沒有病你絕對不相信。廣告什麼藥你也不知道,因爲我不生病,什麼藥我都不用,連感冒都沒有,還吃什麼藥?大概你最認識的就是感冒藥,因爲常常感冒,感冒又無法根治,隨時都會發生,那感冒藥你會多認識一點。那你所認識的是什麼?打噴嚏的時候你會問說,爲什麼打噴嚏?流鼻水,爲什麼流鼻水?咳嗽,爲什麼咳嗽?頭暈腦脹到底是爲什麼?除了這個其它你也不知道。真正的身體是什麼?你從來沒有正視他。
好了,到了有一個時間,可能叁十幾也可能四十幾不一定,有一場大病以後啊,你就開始注意了。病死了那就沒事了,燒一燒放在甕裏頭拿到廟裏去擺著就解決了。反正那也都是人家替你做,不是你自己做。那什麼時候你要自己做?就是病沒有病死,再讓你回魂過來,這死不了再回來你就嚇壞了,你就會感覺到那種可怕。
好,那時候你開始注意你的身體,但是你所注意的身體都不究竟。因爲身體是一個物質,即使你的血液循環、你的神經系統,它爲什麼會動,你也不知道。西方人把這些通通當作物理現象來處理,這不是物理現象,這個在基督教的系統裏講得比較好,那是神的力量。是神嗎?
告訴你不是,那是一種叫做“命”的東西,命。命的東西啊,古人不會解答,那麼就有人把它當作神、魂、魄來形容這些。因此在中國傳統裏把這個會促使你生命動的這種東西、身體動的這個部分,他就把它講成氣血,或者是精、氣、神來解答它。假如這個都沒有接觸到啊,你根本就不是人。這個人呐,從身體來講,他只是一個物質現象,他另外一個現象叫做“命”的現象,你對身體都不了解,你對“命”是絕不了解,一談到“命”…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一集 (2011年七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