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九集 (2011年四月)▪P2

  ..續本文上一頁回到四象,四象再回到兩儀,兩儀再回到太極。那麼現在這個法,就從太極開始修,要回到無極。知道嗎?太極要回到無極,那你要怎麼回去?他這裏講了“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那麼這十大願就是讓你回到無極的十條路,你解釋錯誤,你絕對修錯了。 我今天是從傳統的語言方法跟你解釋過了,一、多之間如何處理的問題都跟你解釋過,我不是不懂,那我要告訴你的是,你站在當代知識分子的立場來看,你要怎麼修才能夠完成這個任務?所以我才重新用新的語言告訴你。新的語言並不是我重新定義,我是從古代最原始經典上的本意,這個本意我用現在的語言告訴你,不是我創造的,我沒有創造,只是他本意如此,我用新的語言告訴你,我並沒有否認舊的語言。 我現在給你做的這個定義,你自己去想想看,你在禮敬諸佛的時候,是不是尊重一切?文字是不同,但是我說尊重一切,尊重人性,尊重存在,尊重一切生命的這一個尊重,那是不是就是我們的禮敬諸佛?關鍵是在這個地方,我在提醒各位的問題也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各位來進行的也是這個工作。不是我重新定義,我沒有重新定義,我是就本意來講,那麼我們現在的語言應當如何表達,關鍵是在這裏。 這十條統統可以回到無極那邊,只要你一條能夠通徹、能夠窮盡,一定回去。就算回不去,你也留在太極這邊不會下去。我們昨天跟你講,萬一我沒有修成呢,那你在這個地方失敗都不要緊,爲什麼?失敗重修。 這個重修是很殊勝的,大家都搞錯了,重修要到哪裏修啊?到極樂世界去修。所以要往生極樂,修這個法門《十大願王》,你不用求生淨土了,你逃都來不及了,因爲那是留級生所去的地方,你還求到那邊去幹嘛?哪個人讀書要求拜托、拜托老師給我留級?不用了,我們所成就的絕對比極樂世界來得殊勝。我跟你講這個你不要弄錯了,不要我說學淨土的都到垃圾桶裏面去。就是你從太極修往無極的時候,萬一你失敗了,重頭再來,是從極樂世界開始,所以我們前面你可以看到,整部經都不講極樂世界。而極樂世界是什麼? 在《如來壽量品》上面,第叁十一品那邊,他就提到這個問題了,離開娑婆以後,第一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換句話說,你只要上交流道以後,第一個休息站叫極樂世界。就是說你上了交流道你就抛錨了,那你也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後走,你知道嗎?那一定到極樂世界,你放心。就算救護車來把你拖也拖到極樂世界去,不會從交流道再把你倒著拉回去,是不是這樣?這個行法就有這種殊勝。 我們不是要詛咒說極樂世界多不好,因爲他經典上面,《華嚴經》上面講得很清楚了,娑婆世界你修一劫的福報等于極樂世界一日一夜,大家都看到這個地方,所以極樂世界非常殊勝。可是你忘了,袈裟幢世界一日一夜的福報,等于極樂世界一劫的福報,那你就會昏倒。你不能說我在誹謗極樂世界,我沒誹謗,毗盧遮那佛講的。是因爲我們見識不夠,所以你才弄反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我要告訴各位,在經典裏面大家常講說他會導歸極樂,經文在談這個部分,他也講得很清楚。我念一遍給你們聽,他說“又複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刹那,一切諸根皆悉散壞;一切親屬皆悉舍離;一切威勢皆悉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複相隨。”很清楚,你聽到看到,我也念到了,“唯此願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很清楚,“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四大菩薩,最後不是導歸極樂嗎?爲什麼會到極樂去,你要看清楚!“是人臨命終時。”講到這個地方“如是一切無複相隨。”你要記得,佛經裏頭講到臨命終時,是講什麼?分段生死。只有我們凡夫才有分段生死,你修行成功的人,他不分段生死,他叫變異生死,他直接就從太極入無極了。按照這個法門來講,其實你不一定,你大概從八卦到四象,四象到兩儀,兩儀到太極都可以變異生死。 所以佛教不講死,佛教講往生,我透過變異生死,我是往生到那邊去,但是往生不是只到極樂世界,這是一種生命極高層次的成長,靈性很高層次的成長,跟死是不一樣的。那你在這個地方,這個經文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是修這個法分段生死的人,那你到分段生死表示你什麼?表示你根本沒成就。那用現在的語言講說你沒成就不好聽,說你被down掉了。down掉到哪裏去呀?收一收放垃圾桶,不然怎麼辦?這個垃圾桶是這麼殊勝,是極樂世界呀!在講這些語言的時候,沒有貶義,沒有批判,他只是把事情給你點出來。但我告訴你,你不要跟淨土人講,他千辛萬苦就是要死到極樂世界去,你還跟他說他是垃圾桶!你被揍跟我無關。你要跟淨土人講,你就是“那很殊勝,要統統往生那裏,祝你早日。” 可是你要知道,我們這個行法叫一乘不共別圓,是不一樣的,你直接就要到生命的故鄉去,無極的境界裏。當然他也會講,我們極樂世界就是無極,那你去嘛,那你就去你的極樂無極。因爲都有個“極”,我們是講太極上去的無極,結果他把極樂變太極,那就沒辦法,隨他講。 問題不在語言上面,問題是指“那個”,禅宗所講的“那個”,那個標的,那個實際的狀況你要弄清楚,我們在跟各位講,你一定要把這個部分弄清楚,你假如這個東西弄不清楚,要用意識形態來掙紮的話,我們恕不奉陪。知道嗎,你要弄清楚啊。 所以告訴你,常常淨土人在問我們學華嚴的人說,那你們學華嚴最後到哪裏?我們最不得已到極樂世界去嘛,我們要到哪裏,我們回到生命的老家去,我從哪裏來,我回哪裏去,我從無極來回無極去嘛。你要把這種狀況弄清楚,我們是追求那止于至善的製高點,萬一這輩子沒達成的話怎麼辦?那最糟糕到極樂嘛,還有更高的,剛才講,你回去翻翻《如來壽量品》上面看看,這個法界中的那美好的世界太多、太多了,那爲什麼你不去,一定要去極樂呢?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首先跟各位談的是,你要了解到,透過普賢行願,這《十大願王》來修行的話,你是可以直接到無極的。萬一那個形而上的本體你上不去的話,那你是一直向太極這邊靠過來,因爲從太極上無極是很快的,我跟各位講,真的是很快,我講也沒用,因爲你體驗不到嘛。 那你說我現在芸芸衆生,薄地凡夫,不要緊嘛,你只要摸上來就好了,你只要摸索,就算毫無成就,到最後說“哎呀,人家功虧一篑,我功虧一百篑。”聽懂嗎?一篑一篑就是一擔一擔畚箕挑著土,一篑一篑倒上去,愚公移山移上去,到最後一篑那就完成了,最後一篑沒上去,所以叫做功虧一篑。人家功虧一篑,我功虧一百篑,我還差很遠嘞,那不要緊,只要你願意修這個法,差再遠,統統歸到極樂去。知道嗎?修這個法不會功虧一篑的,功不唐捐,修這個法絕對功不唐捐。 你說我不知道,你在講什麼我都聽不懂,每次要打瞌睡你就叫人家鼓掌,又把我吵起來!我告訴你,死後決定往生。你在這邊修來修去不知道修什麼,臨命終時,這個《十大願王》不相舍離,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所以不擔心說你距離差多少,而且這裏頭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說你一定是佛教徒,他講任何衆生,這裏頭沒有講一個佛教徒這種詞,任何衆生,你信仰什麼都沒關系,佛教不會拒絕你去信仰別的宗教。 你只要照這個方法去做,這樣就好了,你信別的宗教也可以這樣做,照樣往生。你說我也不知道你們講的極樂世界是什麼,無極是什麼,真理的本體是什麼,我都不懂。不要緊,臨命終時你就會發現阿彌陀佛“來來來,孩子過來。”你說我要到上帝那裏去,怎麼你來?那上帝不相應,你就到這裏來嘛。阿彌陀佛沒有說他不要你,你是孤兒,不准來,不會。統統,你自然到那個時候你就會知道你要做什麼,這個不是大腦的意志作用,是生命的無意志、本然的一種行爲。你自然就知道是什麼,你不用擔心。 你要學佛學十大願王,跟你是什麼宗教無關,什麼宗教都可以修這十大願王。你說哪個宗教不尊重人性?要不要尊重人性?沒有說只有佛教,所以你只要尊重人性,你就屬于這裏面的一份子,你留意看看,你在跟人家相互溝通的時候,是以人性爲出發點,而不以暴力爲出發點,不以金錢利誘、權利引誘爲出發點,你是這樣的爲人在這個世間的話,死後一定極樂世界,更高的就不講了,最少有極樂世界,最倒黴的也有極樂世界。那你怕什麼? 你說十條我沒有辦法全修,修一條就可以了。因爲你在摸索嘛,盡量去做。能夠做一點,就我們講的無盡超越,多做一點嘛,這樣就好了。現在政府不是要調整薪資待遇嗎,原來我是捐十塊錢,現在多一點,我捐十一塊嘛,那你就跟著成長了。政府多給一點,我就多捐一點,就這樣子。這個就是殊勝的地方。所以這個法門真不可思議,他不是用你的大腦去想的,我給一分,你就要給我一分,那是交易。所以你不用擔心說“哎呀,我這樣做怎麼樣,佛陀可能嫌我太醜了。”你怎麼知道佛長什麼樣子?不會的,他不是大腦意志的,他是自然的,一種自然的勢力,他不是一種意志抉擇的作爲,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好,我們簡單地把這個總的、宏觀的部分跟各位談一下,這一卷經文他在整個法界中、真理上或者《華嚴經》裏頭的地位你就知道了。那麼從《華嚴經》的立場來看,這卷經文他是屬于,從傳統的立場來看,他是入法界品《四十華嚴》的最後一卷經文,第四十卷,很清楚,我沒有弄錯,我應該也不會弄錯了。 但是你要知道,整個《華嚴經》的思想結構裏,華嚴他是分叁十九品,前面有十二品不屬于經文敘述的範圍,他是單獨的,屬于本體論的範圍,跟本體結構的範圍。那麼從第叁會開始的這個部分,是屬于叁番遍明因果——《華嚴經》理論的叁次陳述的範圍,那麼這個時候,第一番遍明因果到第七會,第八會是第二番遍明因果,…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九集 (2011年四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