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九集 (2011年四月)

  普贤行愿品 2011年四月 昆明开示 第九集 海云继梦和上 大家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大家请放掌。 昨天我们跟各位谈到两个大愿,第一个大愿是礼敬诸佛,从宗教的立场来讲,那你就会说拜一切佛。我们告诉你的新的定义,你要懂得他原始的意义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达,不是我们重新给他定义,不是这样子。他原始意义是什么?我们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他叫做尊重存在,尊重人性,一切要尊重、要恭敬,这是人生,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 第二个叫做称赞如来,同样的,原始的意义是什么?不是叫你无谓地去到处乱讲,你要怎么称赞如来?你也不认识,你也没体验,你怎么去称赞呢?那是从人性出发的一种沟通跟协调。你不能像现在这样,富有的人就可以打穷小子,卡扎菲是倒霉,因为他穷嘛,所以他就要给西方欧美的富有人家欺负,这是不称赞的。他的沟通不是这样子,用炸弹去炸人家,然后说他不尊重人权,那不是这样,那倒霉的就不止卡扎菲了,萨达姆也一样,伊朗也差不多了,朝鲜就更糟糕了。为什么?你们有钱人都可以打穷人啊?他怎么不去打日本?美国怎么不打德国?因为他惹不起呀,那这不是,这叫做用武力恫吓,这个不是沟通协调。 沟通协调是要用人性来沟通、来协调的,这才叫称赞如来。所以你要了解到,佛法在讲的都是非常深层的意义,而这个东西,不管你用什么语言表达,随着时空的不同,他都可以转移,你要懂得他的原始意义,这个叫思维模式,你要懂得他的思维模式。 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第三个,他叫做广修供养。因为广修,所以来听经你就要供养,见到师父就要供养,那是一小部分,传统的意义是这样没错,因为那个时代翻译就用这个词最恰当了。那么他原始的意义是什么呢?供养就是培养,他在培养什么?培养我们的灵性,广修供养就是广泛地,从各个方位、各个层面来培养我们的灵性。那跟你的定义就完全不同了。 第四个是忏悔业障,也一样,忏悔业障是什么?就忏悔嘛,想一想我也没犯错啊,你再怎么想也不会犯错啊,那你就不用忏悔了。你想的都合道理,合你大脑里面的道理,所以贪污的人也有道理,不是我要贪的,是他要给我的。所以我也没有收啊,我只是不知道是谁把钱放在那里,因为放在我家里我就把他收起来存到银行去了。那不对! 忏悔业障是从人性出发的一种反省跟检讨。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你要懂得反省检讨,这个反省检讨是从人性出发。人性出发是什么?群众,大家相处是否安好?大家相处是否和谐?是否很安宁、很祥和、很幸福?那么我是不是很舒展、很自在?那么大家每一份子是不是也都很自在? 你看我们现在是刚好相反。管别人的隐私,人家吃什么你也要管,人家穿什么你也要管,什么都要去讲人家,这个叫矛盾。你不要管人家私生活,他在他的圈子里你管人家干吗?人家要怎么样是他的事,你管好你自己。你不要去管别人嘛,别人怎么样,因果是他的事,跟你没关系,阎罗王找他算账,不会找到你这里来。你会想管人家是什么,就是你想普度众生。“你这个错了,你应该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样。”你想想你要不要给阎罗王管?你要不想给阎罗王管,你少管人家,你只要服务众生就好了,他有需要帮忙,你就帮忙他,随缘、随喜、随分、随力。你不要刻意地,这个要普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一定要度他,结果你还是被大水拖走了。救人没救到,自己淹死了。那你不是制造社会问题吗?要救众生你要看状况,你只要服务就好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所以我们在跟各位谈的东西,你要立足于这个地方走出去,我们是不喊口号,这叫人间佛教。我们不是在喊口号,我们在告诉你怎么样很自在地生活,与其叫人间佛教,你不妨叫生活佛教。你从生活中开始,怎么样去修行,让你活得自在,让你所在的地方都感受到那一份祥和,所以我们说此处最吉祥,只要你到哪里,哪里就吉祥。 因为我是一个学佛人,我都从生活中来,我尊重一切,我跟人家沟通都是以人性的立场跟基础在跟人家相处的,我不断在培养自己的灵性,也在培养人家的灵性,大家灵性一起成长,然后我们自我反省,自己不要压抑、不要扭曲,真的不和,我换个地方去住。这不是不行,佛教就是这样,不和就分嘛;要和,要在一起大家有一个共识,就这样子。所以大家在反省检讨的时候,这一切是非常祥和的,非常宁静、非常美好,而且也不会活得无聊。 你知道吗,那些什么社会福利国家,自杀率为什么会那么高?那是吃饱没事干,所以就活得不耐烦了,就统统去跳楼了。最近台湾、日本也流行什么烧炭自杀,五六个小朋友,小不点,十一二岁,“我们来这样死好不好”?什么叫这样死?“这很好玩嘞!”就几个人关在爸爸的车子里面就烧碳,然后一起死亡。那不是活得不耐烦吗?小不点你懂什么嘛?这个社会已经活得没意义了。多少小朋友想一想就自己去跳楼,跳楼之前听说要写遗书,遗嘱说“我为什么要跳楼,因为我觉得这样活着没有意义。”就跳下去了,然后呢,十二岁。你懂什么东西呀?他为什么会活得没意义?父母不理他。 他要死的时候,身上还有很多钱啊,爸妈都是有钱就给钱,都以为给钱就好了。孩子不是要钱,孩子是要爸爸妈妈的关怀,你这关怀没有,他要五百你就给一千,要五毛你就给一块,那你说我很爱你,孩子哪说要你这样的爱法?你多陪他聊一聊嘛,陪他散散步,牵牵手、抱一抱,孩子就要这些,这些你不给,你就说“我给钱,我给钱。”他看着钱就讨厌了。你每次给他钱,他说“我又不是要钱!”那你会说“我爱你。”你根本就用钱打人嘛,哪叫爱?爱不是这个样子,弄错了!从人性出发。 我们现在就不懂得人性,那你就完了,弄到最后,你就很僵。奇怪我就那么喜欢他,我那么爱他,他怎么不领情呢?你要有这种情况,你就是好好拜忏。为什么你爱他,他感受不到,因为你不是用人性去爱,你没有灵性,你只有机械。有的人更绝的,打电话“我爱你!”听说最近流行,“我爱你”要明白地讲出来,结果打电话“什么事啊”?“我爱你”!对方说“吓死人!”你到底在讲什么吗?你那个“我爱你”有意义吗?它不是口号,它是一种人性,你那个人性的体贴表达得出来吗? 所以我们这个叫大学问,古代叫“大学”。你假如不从“大学”下手,光是“小学”没用。“小学”学什么?学竞争、学斗争,为什么赚钱,讲好听叫赚钱,讲难听其实就是抢钱。现在报纸上也这样写,大家来抢钱,这里有的是机会,都在抢钱,你就丧失了人性。这里要再跟各位做补充的。 因为我们今天结束以后,就要再等下一会了,还有两次才讲得完。这个地方从第一节课我就跟各位讲,这个《普贤行愿品》他到底在法界中的地位是怎么样?在真理的地位是怎么样?在《华严经》的地位是怎么样?你要搞清楚这一点。他为什么那么强调普贤行愿?因为这个里头是讲普贤行愿的,但事实上整个《华严经》都在讲,都是普贤行愿,我们要告诉你的一个问题是,他是基于法界力——普贤行愿力就是法界力——的绝对的制高点上来讲的,那这个表达的是什么?我是这样讲,不见得你听得懂。 因为从《华严经》的本体论里来讲,他的真理的本体是形而上,是无形的,这个组织结构是另外的一个论点,我只是先跟各位谈这一点。这个真理的本体那种状态,中国有一个词,《易经》上面的词,叫做无极,我们就借用这个词来讲,那种真理的状态就是无极,我们这个现象界的生命,其实是从无极来的。我们在讲生命的故乡在哪里?就在无极里面,我们是从无极演变下来的。 中国民间有很多这种故事,《白蛇传》有没有听过,你知道《白蛇传》怎么来的吗?那个女主角叫白素珍,男主角叫许仙,许仙是凡夫,他就爱上了白素珍,其实应该是白素珍爱上他。白素珍本来应该是天上的什么?蛇精是我们讲,她其实是天上的仙女,她犯了天条,所以才跑下来,我忘了她是被打下来还是自己溜出来我不知道。这个从天上到人间,她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民间的讲法是比较粗糙,他就犯了天条被打下来,或者是老子的青牛也是天上的一个什么,他怎么样子不小心主人不在,自己偷溜到人间来,后来被降伏被收妖,然后又被带回天庭去了。我跟各位讲,这些都叫神话。 我告诉你,神话都带有一点生命的价值跟意义在,只是你不会解释。他很简单地讲,天上也有很多众神,还有神的王在那边,有的人叫上帝、有的人叫玉皇大帝,那不管了,有的人叫阿拉,那通通算了。他都在天上,其实你从宗教立场来看,这个是在无极界里头,你在某一个因缘之下,你到人间来,这叫现象界。在现象界里你要经过各种折磨,那最好的折磨就是爱情,爱情是最好折磨,我要爱,爱不到,就算爱到就有人来干扰。 那个法海,法海你认识吗?你不认识啦,你怎么认识?法海其实是裴休的儿子。裴休你知道吗?唐朝的宰相,裴休是很有名的大居士,他就叫他儿子出家,这个儿子也是大学士,很有学问的。所以你不要看,裴休的儿子就是法海,他也是神通广大,降伏了白蛇精,把她压在雷峰塔下面。现在雷峰塔被挖出来,白蛇精有没有乱跑我就不知道了。不管,这是讲神话故事,但是他带有几分生命的东西,那最终的目的就是你要回到无极那边去。回到无极就不是神话讲那么简单了,把白蛇抓起来带回去就好了,就不是这样,这里头就出一个问题。 我们从方法论来讲,是从森罗万象的现象界里,我们要一直修、一直修,你要修到哪里去?你有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回三百八十六爻,先回到爻上面来,你就属于哪个系统,然后从这个系统,末端的系统,再回到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再回到八卦,八卦…

《普贤行愿品 昆明开示 第九集 (2011年四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