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 2011年四月
昆明開示 第七集
海雲繼夢和上
大家請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大家請放掌。
這個“此處最吉祥”是禅定中的一個境界,因爲我不是文學家,也不是小說家,不會去描述那個境界,只把那種感覺把它寫下來。那境界當然很多了,寫個文章時間不長,但是沒有靈感你也寫不出來。當然你那個境界多,人家境界都很多,那是什麼境界啊?有時候你真正修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講境界都是胡說八道,真的境界才不是他們講的那種狀況。因爲你沒去進入那種狀況,你就不知道。你進入那種狀況,那就真的是很殊勝。而那個殊勝,絕對不是你講的什麼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誰說他長成那個樣子?
那你就要知道,真修行是很重要。所以你在修法中,你的方法對不對?人家跟你講你都對了,你被賣掉你也不知道。被人家賣掉你還替人家算錢,“哎,再找叁塊,謝謝啊!”人家說“上車。”“幹嘛”?“你已經被賣了!”哇,怎麼這樣?那已經來不及了,手鐐腳铐已經全部铐上去了。所以,你一定要帶著疑情“這樣對嗎”?這個很重要,然後你就會無盡地超越,那此後就只有你知道了。你展現出來的就是很不可思議的狀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經驗。一位同修把它編成曲子了,這個版本已經好幾個版本了,你喜歡哪個版本都可以,專利開放,著作權免費,你自己去用。
好,我們昨天跟各位談到普賢行願力的運用狀況,他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那也跟各位廣發英雄帖,廣招各路英雄豪傑來參與研究普賢菩薩。這普賢菩薩的研究他需要有兩個特質,第一個你必須要會寫,文字工程跟文字底子的功夫要夠;第二個你要有耐心,因爲這些東西他不是文字表面的情況。
譬如說這裏頭有第一項,大概每個人都要去進行的,就是普賢菩薩的傳記你要把它寫出來。這個就麻煩了。普賢菩薩的傳記就在《華嚴經》裏面,那你自己要去找,你不要問我,要問我,我就自己寫就好了,就不要叫你寫了。普賢菩薩的傳記。我爲什麼講這個呢,這次我們昆明有個同修,我剛才也想到,因爲我一直想要打電話給他,老是都忘了。他有一天就跟我講說,他想要了解普賢菩薩,他想要了解普賢菩薩的一生,他曾經花了一百多萬請人家研究普賢菩薩,不知道跑哪裏去了,到現在普賢菩薩還沒出生。
這個只有我們同修們可以做,第一個你先把《華嚴經》裏頭,普賢菩薩講到,或者這些善知識,那五十叁參裏頭最多了,他的傳記在哪裏呀?說“彼王者何也”?“毗盧遮那佛是也。”他講那過去生的故事,“彼王子者何也”?“我身是也。”或者是普賢菩薩的,那後面一個,那個人是誰?那就是我,就是善知識,那五十叁參善知識講的,他有很多這個。那你就知道普賢菩薩不就在那裏嗎?
你先把那個挑出來,那我再告訴你,你要從生命的立場去了解他,然後再告訴你,那個時代他所展現的生命狀態是什麼狀態,他當王子、當國王,有時候當皇後,就在這個時候你怎麼展開。你假如這個展不開,這個理論你就展不開。因爲你不是活在現實的人生裏,你是活在大腦的牢籠裏。所以你就要看語出何處,有沒有這個,沒有你就不會了,那就沒辦法。
他裏面講到長者、長者子,那作爲一個長者是怎麼生活的?作爲一個長者子是怎麼生活的?作爲一個國王是怎麼生活的?作爲一個太子是怎麼生活的?假如他不是太子是王子,又是怎麼生活的?那你要會生活。你人生沒那麼精彩,你只會做一個人而已,這個人是什麼人,你也不知道,就是很痛苦的人,很枯澀的人,是個人幹,牛肉幹的那個幹,被壓榨得幹幹的,所以你缺少生命力。
我們在一生的奮鬥當中,你有成功的時刻,也有失敗的時刻;也有當配角的時刻,也有當主角的時刻。那你在那個過程裏,你有沒有認真地生活過?要有的話,《華嚴經》裏頭所演的每一個角色你一定會演。你不要一直瞪著我,應該要鼓掌,都給你暗號了都聽不懂。
好,這是第一個。你人生一定要活得寬松一點,就是要有一點生命空間。你假如一直在生存邊緣掙紮的話,那你就不會寫了。你是不是在生存邊緣掙紮?昨天舉例子,你有沒有對號入座我不知道。我再舉個例子,看看你要不要對號。有沒有排過隊?你有沒有插隊?插隊的人都在生存邊緣掙紮。爲什麼?他等不得。
管你一堆人他都沒看到,他一定要插到前面去,那不是在生存邊緣掙紮嗎?一個生活、人生有空間的人,他一定會等,排隊就排隊嘛,你又不是VIP,走VIP通道,有VIP通道那你就走VIP通道,那就不用等了;那你不是VIP,你就要排隊,你爲什麼插隊呢?爲什麼等不得呢?可見你是在生存邊緣掙紮的人,你再怎麼有錢都沒用,都是貧窮人。
我跟你講,能夠排隊的人是富有的人,是生命中很富有的。你去注意看看,你排隊的時候會做什麼事?不要在那邊擠,靜觀衆生相。有的人就在那邊...... 有的在整理衣服,你可以看到人生百態,有的人就這樣“還不快一點,哎呦,還不快一點!”你從那個地方你就反思自己,“我現在是怎麼啦”?
人家在擠,“有事嗎,有事你就跟前面講一下,我讓你先走,你排我前面。”所以你就會養成很好的人品。“對不起,請你們讓我一下好不好,因爲我很急,我有重要的事情,大家讓一下。”“好吧,你先吧。”那你就可以了,你要征得人家同意嘛,你不要看看人都不是人,我就自己插隊,那是不行的。這個閻羅王都幫你記賬,本來是排隊慢慢下油鍋,你插隊的人先下!觀世音菩薩還沒到你就先下,所以你不要插隊,插隊你要上刀山你就知道,你就插隊上刀山。所以你從這個地方看,人生的生命空間越寬松的人,他是越富有的,越富有的人,他的人生就越自在、越靈活。
所以很多人常常急著說,“師父要怎麼樣才好開悟,要怎麼樣快開悟”?你別那麼急嘛,你要開悟幹嘛?開悟趕死啊?不用趕,你慢慢來嘛。你靜得下來嗎?靜不下來沒用。“師父,我馬上要趕,請你告訴我怎麼樣子念佛可以一心不亂。”我說“你靜下來吧,喝個茶吧。”“不不,我在趕的,要怎麼樣子能夠一心不亂”?我說“你就靜下來坐下來喝茶嘛。”“不行,我就沒時間了。”那你就去吧。你想想看,這種心境要怎麼一心不亂?不可能。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到生存邊緣去掙紮。我這不是跟你講道德律,你排隊不排隊你家的事了,反正到閻羅王那邊你也不用排隊了,你是算第一個去了,人家要炸幹的時候,那你就第一個下去炸好了。
懂得養成排隊的好習慣,在排隊的時候就是在修行嘛。別人排不排隊無所謂,佛弟子從排隊開始。這個是一個很好的人品訓練,不是排隊有多好,是你的生命空間會一直放大,這是我們中國社會現在最需要的。你收入多少沒有用,假如搭車什麼都不排隊,你錢再多有什麼用啊?生命的氣質要出現,氣質是非常重要的,氣質就來自于你的生存空間有沒有。假如生命沒有生存空間,你的氣質是沒有的,你成天都在急,不知道急什麼,這個叫做窮得什麼都沒有的人。沒有生命空間的人是最窮的人,生命空間越寬大,他就越幸福。你要記得。
所以很多人在講說這個世間要怎麼消滅貧窮,我告訴你貧窮怎麼消滅?這個世間本來就不公平了,你放心,沒有公平的事了,但是呢,你的心是平的,是甯靜的,誰都可以甯靜下來,當你的心情平靜下來的時候,當下的幸福你就享受到了,那就沒有貧窮不貧窮的問題了。我們那個小國王,現在抓去關的那一個,你都認識嘛,都比我熟,我都名字叫不出來。你看,身爲一個不管叫一國之君還是區域長官、領導人,他窮到你看都要抓去關了,他是典型的生存邊緣掙紮的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權力有多大,沒有用,這是最典型的人。
今天,昨天報紙有個人,發生什麼事我不知道,我只看標題,人家賠他四萬五,他說“我不是要你賠四萬五,你知道弄錯就好,這個錢給你媽媽養老用。”這是富翁嘛,我不是要你賠,錢有沒有無所謂。他也不是很富,他是鄉下農民,這不是很富有嗎?他不會跟你計較那個東西,我相信對方一定是不認錯這一類的,所以上法院就判決說你要賠錢。
所以我們要知道,生命空間的存在是真正你生命品德、人品的地方,你要怎麼培養你良好的人品,讓出你的生命空間。你有的話,那普賢菩薩的傳記你就看懂了,你要沒有這種空間,普賢菩薩的傳記你看不懂,《華嚴經》裏頭很多。這是我們講到普賢行願力的時候所跟各位提出來的。至于普賢乘、普賢行願他都是專題,那麼有關普賢在真理中的地位,這才是要研究的地方。
我們跟各位講過《世主妙嚴品》他是無極的領域,形而上的領域,是形而上的別相觀,《如來現相品》是形而上的總相觀,《普賢叁昧品》是形而上要轉入形而下的時候的一個關鍵紐帶。所以上面這叁品都是講無極的,形而上無極的部分。《世界成就品》是無極而太極的太極總相,《華藏世界品》他是華嚴的宇宙觀,《毗盧遮那品》是華嚴的生命觀,再下去就是現象論了。所以在這裏頭,他把本體論、緣起論、現象論,宇宙觀、生命觀都有了。
這一卷《十大願王》是由太極而無極,歸真返璞最重要的那個關鍵卡,就是普賢行願力,十大願王講,就在方法論上來講,這是最重要的地方。所以大家都知道這一品很重要,你都講不出這一品爲何重要。他是在由太極要返回無極的時候,要用這《十大願王》,他重點在這個地方。
那你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成功?我告訴你未必。那不成功的怎麼樣?不成功的重修。佛法很簡單,留級重修嘛,也不會把你死當,也不會把你趕出校門了,反正你再怎麼離開法界,還在法界內。要怎麼重修呢?重修的人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極樂世界是什…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七集 (2011年四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