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六集 (2011年四月)▪P2

  ..續本文上一頁。真的是這樣。我講的僅供參考,你不喜歡聽丟掉就好了,不要還給我,不用打包。自己慢慢想想看,給我們自己留一點生命空間,那就是什麼,古人講的積陰德嘛。你現在會覺得說,講積陰德好迷信,自己留個生命空間總可以吧。從哪裏?就從你生活中來,你買東西看就知道了嘛。有沒有這種情況?只要你在這個社會生活過,你從你社會生活反省過來就知道。

  這玄妙嗎?這不玄,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哪有玄妙?佛法哪玄妙,一點都不玄妙,都是你生活中的事嘛。你一個是這種態度,一個是這種態度,這種態度叫有福報,這種態度叫業力,你要留意到。所以這麼高、這麼大的法,其實很簡單。

  我常跟各位講,越大的法,大法,越平易近人,就越小的法他就越奇怪。你去修小乘法看看,這個也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現在也不能吃,那時候也不能吃,只有十二點以前吃,然後吃到肚子是這麼大,一天吃一餐,他結果叁餐量一次吃下去,這不是暴飲暴食嗎?你都搞錯了,是日中一食沒錯,可是沒有叫你肚子吃得好像裝一個籃球一樣,不是這樣吃的。

  所以你要知道,指導你修行,要是越具體的,那個法一定越小,他像竹竿一樣,鋼筋一樣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那我們這個法都不會規定,只給你一個原則,自己去看你自己,你怎麼調整。有沒有跟人家偷辣椒還是蔥,有沒有嗎?你說我沒有偷,我在他面前拿,他說好啊,他是氣得不會講話,那他也這樣講,“不要緊都可以吃。”你都去試吃,那買農藥你怎麼不去試吃啊?

  不要貪小便宜了,絕對不要貪小便宜。盡管是這個樣子,你也要留意。他說“不要緊,拿去拿去,兩塊拿去,一塊拿去。”不是要你一塊錢,這個叫什麼?他的內心會很爽快,他看你這個人不錯,對你來講,你也不差一塊錢嘛。或者你這現在沒有零錢,下一次說“上一次跟你拿一塊錢,連這一次五塊給你,算了,不要找了。”他一定追著你,“這裏還有一塊姜給你。”人都有良知,你會算你的他也會算他的。像你這種好客戶,他一定巴結你。像你這種爛客戶,他說“去死好了。你每次來我都要少兩根辣椒,你幹脆不要來。”是嗎,你想想看,修行從這裏開始。

  你要是能夠預留這樣的生命空間,拜不拜佛不是重點,念不念佛已經不是重點,燒不燒香不是重點。你要是一直在生存邊緣掙紮,就每天燒那個大高香,燒一百支也沒用。你即使買大高香你也跟人家計較啊,“一支多少錢”?“十塊。”“我買十支,算九十塊,不然十支送一支。”你去點的時候,那個上帝在上面看看,“你這家夥,這都已經打了折,你也拿來供我”?所以人生裏,你真的要客觀一點,預留空間很重要,預留生命空間。其實我講的沒有什麼新奇嘛,就是古代講的積陰德嘛,只是你一講到積陰德,你就討厭,這是迷信。換個新口味的語言來講,你就覺得很有意思。

  好,普賢行願力了解了,再談這個普賢行願力。“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所以我跟各位講,第一大願、第二大願、第叁大願都有這一個字,所以第二大願是這個漏了。在傳抄的過程裏,是常常會漏,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關鍵。用這個普賢行願力的原因,是因爲是有這個絕對的那種勢力在那裏,趨勢的能量在那裏,所以“深心信解如對目前。”

  我們現在的“深心信解”你很難講。你會說我很誠意,我絕對恭敬,這沒有問題吧,但是你那個誠意、那種恭敬,跟那種信心,誰來擔保?你說我絕對,什麼絕對?跟你講都沒有辦法絕對。

  有個同修來說,師父我要跟你出家,我說“你肯定盡形壽出家”?“絕對盡形壽出家。”我說“你怎麼打算”?他說“我把家裏都處理好了。”我說“你怎麼處理的”?什麼都處理,最後他留了一個房子,還有現金四百萬,我說“你要幹什麼”?“萬一我這裏待不下的時候……”我說“你去死啦。”當下,我要跟你出家,我絕對恭敬、絕對誠心、絕對怎麼樣,跪在那裏哭得好淒慘、好感人,到最後就預留四百萬還有一個房子,萬一這裏待不下,回家可以去。

  所以你只要用大腦決定的,不算。當下那個時候沒錯,你看現在很多年輕人,八〇、九〇後我看差不多,海枯石爛,愛你永不移。今天海枯石爛,絕對,我相信他絕對,講的當下絕對,到明天就不一定了。所以當愛你的時候玫瑰花就送來了,不理你的時候,那你去愛呀?這個叫不可靠。可是你要知道,當他在現場跟你講的時候,那個絕對是真的,可是他的真的時間太短了,因爲那個真帶有一個無常在。

  這個普賢行願力,沒有無常,所以才叫絕對,你體會得到嗎?我是沒有跟你講到前面講的本體論,真理的本體界裏頭的那個生命因素,我沒有用那個跟你講,只是用生活中的狀況來跟你講。他是從那個地方發起,所以是絕對的,他是永恒的,不變的,不但這輩子,生生世世,盡未來際都可用,這個法就是這個可貴。你用現在你的大腦在運作的,他沒有辦法盡未來際,連盡形壽都不可能,爲什麼?因爲是用大腦的。

  所以他這裏講“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是講形而上的那個本體的部分。他用普賢行願力來講,直接從那邊傳承過來的,他是太極的最高點。他不是無極,但是太極的最高點,是剛剛好從無極那邊轉過來,他是秉承著那個傳承來的,所以是絕對的製高點。所以以這樣的情況來講深心信解的問題,那是絕對。但現在沒辦法,因爲你有無常在那裏,沒辦法講。

  所以各位在發願的時候,常有一個“但是”,但是,但是什麼?我願是這樣發,但是、假如、可是,這些東西都出來了。這就表示你信心不能堅固。他要經過磨練的。但是我跟你講,這跟那種頑固、執著,根本教義派的那個是不一樣的。他是頑固執著的,他是非常堅持、始終不變的,那也不對。

  我們這種情況就好像看到燈塔,我是朝著燈塔前進。朝著燈塔前進不是叫你這樣直線,像射箭一樣過去,那就是頑固執著。你必須按照水紋繞過去,他可能會繞很遠再繞回來,但是你的終點是燈塔那裏。你該轉你不轉是不對的,轉出去不會轉回來當然不對。我們大部分都會轉,出去就不回來了。燈塔在哪裏?不見了,那就不對了。所以這兩個原因,你必須克服。

  所以修普賢行願,我跟各位講要五年的時間就在這裏。這五年給你去鍛煉,你必須在那邊一直run,一直去操練,抛出去了再拉回來,抛出去了再拉回來,不能始終釘在那裏不動,抛出去拉不回來也不行。那我跟各位講,你這輩子來跟師父發願,搞一搞跑掉了,下輩子再來。一定會再來你放心了,誰讓你跑掉了,是跑出去跑太久了,下輩子再來。你不要看,我們這裏就有很多前輩子來了跑出去忘記回來的,這輩子突然回來了,很感動,“師父,找你好久了。”誰叫你找我好久,那你不會跑就不會找我嘛。你自己跑掉了,當然要找我好久。關鍵就在這裏。

  那你來到這個地方,就是那個萬有引力會再把你吸回來,可是你跑掉的那種因緣太大,所以這輩子你不見得返得回來。有很多人返得回來,又不好意思,爲什麼不好意思?有些人是偷偷地跑,回來的時候偷偷回來,“奇怪,那個家夥不是不見了嗎?怎麼又回來”?然後叫出來,他頭低低的,不敢講話,偷跑的人。這兩天又有一個跑回來了,人家打電話給我說他要回來,我說“爲什麼要回來”?他說聽說我不在,兩個月都不在臺灣,所以他就趕快跑回來。有的人想回來不能回來,爲什麼不能回來?因爲離開的時候他造口業。人家問你說“爲什麼要離開”?“師父都不好,很凶,很可惡啊。”那你造了口業,現在就不能回來,沒有叫你不能回來,他不敢回來,因爲他在我背後把我罵一頓,所以他現在呢,他一想到我就想到他罵我,他怎麼回來?我不跟你計較他也回不來,內心有疙瘩。這都是個人因素,你這輩子回不來只好下輩子來。

  所以這個法,他有絕對的魅力。我在講的時候,你不見得聽懂,我現在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你也不見得聽懂。當你鬧情緒的時候,我要走就要走,還出家,包個兩千塊就可以出家了,跟我去受戒跟我要兩萬,我說我收你當弟子是虧本了,來的時候說我很簡單,兩個箱子就進來了,走的時候五個箱子拖走,那這因果你們要自己算。

  所以你要懂的,因爲你現在的立場裏,你無常一直在起作用,所以你必須避免一個問題,無常起作用的時候你要怎麼辦?這個完全是人事的問題。那人事你要怎麼處理,你一定要注意到這一點。第一個,事情一定要把他做好,假如不會做的事情馬上提出,這個我不會做。有些是你要去克服困難的,你不要說不想克服困難就推說你不會做,那你是沒辦法修行的。所以你只要盡力去解決問題,不在成敗上面,一定要去解決問題,你要不用心去解決問題,那就不是修行。

  在技術面上就是疑情、摸索、解決問題,你現在遇到問題就要解決,那你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你在修行上是很困難的。你只能修福報,沒有辦法修行。修行是要轉凡成聖,所以你在做事上一定要去克服困難。這一點,我告訴你,絕不手軟。你不會做我一定逼你,一定逼你要把事情做好。

  你只要去做,成敗不要緊。但很多人是在那邊怕,我不會,我從來沒做過,跟你講去死好了,別修行。你只能修福報,沒有你沒有辦法改造自己,要改造生命,解決問題的困難是絕對需要的,而你沒有意志去解決,你怎麼修行呢?你怎麼能邁向未知呢?所以我一直跟各位講,處理事情是很重要的修行第一個前提。

  第二個才講爲人處事,處事以後就是爲人。爲人其實很簡單,做事情你要注意一個問題,你個人做事很簡單,絕大部分他都跟他人有關系。他人有關系,你要注意的是處事的流程,事情的流程。事情的本身不見得都不會做,你要懂得它的流程。很多事是人家替你做了,或者在流程裏就解決了,你不去重視處事流程,你的無常馬上産生作用。爲什麼人家都不理我?這件事情我不會做,問人家也沒有人會講。要怎麼講?要跟…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六集 (2011年四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