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五集 (2011年四月)▪P2

  ..續本文上一頁那裏去趕死嘛。

  萬一那個時候,那個火車說我慢個五分鍾走,你一定在車上跳,“爲什麼誤點?爲什麼遲到?你們沒效率!”對呀,你就把他罵著、趕著開車到那裏,趕赴死亡。四節車廂,前後各一節統統掉到十公尺深的那個山谷裏面,所以受傷了一百多人。這個是你要看到他一種勢力在那裏,他從樹上掉下來一個枝幹而已,打翻了四節車廂,當然那是小火車了。

  我們在修行也一樣,你用你的力量,所知有限;你要用整個存在的那種力量來,那勢力就很大了。他這個地方所講的是這一種局面,那你修行能不能用這個局面來修?我跟各位談這個問題是很新鮮的,普賢行願是沒有人解釋過,沒辦法解釋了,因爲他主要是關鍵來自普賢乘。

  普賢乘這個詞,我要重新跟各位做個說明,佛法分大小乘,有沒有異議?沒有異議嘛。小乘又分聲聞乘、緣覺乘,沒有異議吧。那麼大乘他又分兩個,菩薩乘跟一佛乘。那個聲聞、緣覺怎麼講,小乘、中乘我們都不談了。大乘分這兩個,一個是菩薩乘,菩薩乘又叫波羅蜜乘,菩薩乘就修六波羅蜜,六度萬行,所以菩薩乘又叫波羅蜜乘。那麼一佛乘就搞不清楚了,就叫一佛乘了。

  一佛乘在密教裏頭就叫金剛乘,華嚴也叫一佛乘,但是他叫不共別圓,所以他跟一佛乘是有不同的,所以一佛乘下面來還要再分,分一個金剛乘或者共同圓。密宗的金剛乘是屬于共同圓教;華嚴的一佛乘是不共別圓,他又叫做普賢乘。在所有的修行分類裏頭,普賢乘是屬于最高層次的。

  你去注意看看,小乘就跟各位你所要修行的一樣,傾自己全身之力投入,所以你會很謹慎,身語意業要注意,要怎麼講、要怎麼講,不能犯戒啦,不能怎麼樣、不能怎麼樣,他一直不能怎樣、不能怎樣,這個叫聲聞乘行法;到了中乘的時候,就是緣覺乘的時候,他開始在智慧領域上求解;到了菩薩乘的時候,不但求解,他又要到彼岸,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等等,他一直擴大,所以菩薩乘是比前面的來得擴大。

  所以在這裏面他有一個狀況,小乘這邊叫出離乘,就是要出離道,出離心,要出離叁界的牢籠,他第一個産生這個,這裏就産生出離心、出離道、出離行。那到了菩薩乘的時候,他就産生菩提心,應該來講從中乘就産生菩提心了,但不明顯,到菩薩乘特別強調,菩提心、菩提道、菩提行。把這個發菩提心的這個部分,傾向于救度衆生的,就叫菩薩心、菩薩行、菩薩乘、菩薩道,要留意到。所以從出離到菩提、到菩薩就不一樣了。過了菩薩乘以後,要發普賢心、普賢行、普賢道、普賢乘,這是第四階。

  所以一般來講金剛乘共同圓都只談到菩薩乘、菩薩道,菩薩乘、菩薩道真正強調的是一佛乘的共同圓教,在菩薩乘裏頭他真正強調的是波羅蜜、是空性,有沒有留意到?你對你腦子裏頭的佛法稍微過濾一下,菩提乘、菩提心、菩提道、菩提行都是在波羅蜜乘裏,這個地方講菩薩乘還講不到,但是都在菩提心這邊講。到了共同圓教的時候,一佛乘的共同圓教,他才一直講菩薩行、菩薩心、菩薩乘、菩薩道,你要留意到,這是一個差別,過去沒有人定義作區別。

  華嚴的這個不共別圓,他強調的是普賢行、普賢心、普賢乘、普賢道,完全不一樣,他是另外一個世界。所以我在跟各位講你在讀華嚴的時候,這個地方一定要有這種認識。你不要說淨土五經都這樣念了,《普賢行願品》跟那四經是完全不一樣。那四部經一論,頂多是能夠講到菩薩乘,所以他要拿菩薩乘來包括普賢乘,你會覺得怪怪的,說不上來,因爲你想要用小包大。你問他普賢行願是什麼,他講不出來。

  普賢行願是站在這樣的高度上來講的,所以他有一個很重要的行法,也就是淨土宗講他力的一個根源。但是他不是他力,他叫法界力。他就跟萬有引力一樣,本來他就存在那裏。他沒有說什麼,法界有一個特別慈悲心,沒有。

  你要記得,真理的本體是沒有意志作爲,這當中沒有,不做意志作爲,有意志作爲那是人的好惡之心。真理沒有意志,真理不做意志作爲的,真理只是存在而已,所以他的本質就只告訴你存在。存在他的運作,他有運作的模式,他只是這樣而已,沒有任何意志在裏面。

  只要有任何的意志,都是獨裁者,因爲他是最高權利機構嘛,他可以創造就可以毀滅。所以你用上帝來創造這個世界,上帝就可以毀滅這個世界。可是呢,因爲上帝是人把他創造出來的,你要記得這個原則,上帝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的大腦把他創造出來的。所以你會發現,他創造伊甸園,沒有錯吧,可是你會發現,這個萬能的上帝創造伊甸園,他怎麼忘了,也把那條蛇放到伊甸園裏頭去?他是萬能的,他創造伊甸園的時候就應該把蛇給隔絕了,不要給蛇進伊甸園就好。那亞當跟夏娃就永遠不要穿衣服,就沒事了嘛,他沒有辦法解釋這個問題。這無所謂,因爲他們偷吃禁果。

  好了,生了一堆子孫,這些子孫應該都是上帝的子孫,怎麼壞人那麼多?我不知道各位在座的有沒有壞蛋,因爲你可能是蛇的子孫,不是龍的子孫。我們是龍的子孫,不一樣啊。

  好了,當壞蛋多的時候,上帝又犯第二個錯誤,他爲什麼造方舟,你看,方舟裏面是把所有好的,好人、好的動物都裝上去了,其他的發大水統統淹死了。照講,這第二次創造的方舟伊甸園應該也都是好的,他是第二次選擇了。可是現在呢,還是壞蛋一堆。那上帝哪有萬能?他老出錯啊!這個就是問題所在了。所以你不要認爲有那個萬能的主宰者在創造什麼,他們老出錯。

  我們要告訴你的是,真理的存在是不用意志行爲,他只是存在的運作而已。太陽下山了,天黑了。當然了,太陽下山天還不黑那就麻煩了。太陽出來了,天亮了,太陽出來天本來就要亮,這沒有什麼意志行爲。太陽出來天還不亮,那太陽就大黑天了。所以你要弄清楚,真理的存在他是非意志行爲,存在只是一種自然的運作。你走到我前面來你就在前面,你走到我後面去就是在後面,就這麼簡單,他只是一種存在現象。不是說走前面就一定怎麼樣,走後面就一定怎麼樣,沒有什麼一定不一定,他只是一種存在的狀態。

  好,那麼普賢乘的行法就是他這一種存在在運作,那換句話說,一個修行人,你只要跳到這個階段以後,那你就真的是方舟上的,伊甸園裏面的,而且這個伊甸園跟方舟是不會有蛇來引誘你的,你放心,因爲他才是真正完美的地方。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所以他這個行法的本身,現在我要告訴各位,這個行法你能不能夠修,我要運用法界力來修,你能不能?我問你。那這樣我修起來不就很簡單了嗎?是本來很簡單,本來就很簡單,問題是你只要用大腦,你就不能修了。你用大腦,就“我要趕快,我要用這個。”你就沒辦法。因爲用法界力,是一種自然的趨勢,你可以培養,你不必期待。

  所以我常講,那種憨憨的,不是乖兒子、乖女兒,乖兒子、乖女兒是有壓抑跟扭曲的,我不是說你,說到你純屬巧合,你不要說師父又在說我了。我常講這種憨憨的,老好人,也不是壓抑自己變好人的那種好人,他就是憨直、憨直,有一點什麼大愣子、二愣子那種,傻大姐的那一種情況。這種人,他就最容易乘風禦宇、駕鶴歸去,他那法界勢力他很容易掌握到。腦筋精明的人,老是“我差一點點就夠到了,我差一點點就夠到了。”那就是精明能幹、聰明伶俐的人。因爲你都用大腦去涉及,這是不能涉及的。

  大腦跟真理永遠是平行的,不但平行,大腦是沒頭沒尾,因爲他只有一小段。真理是無始無終,前面從哪裏開始你根本不知道,後面到哪裏,終點在哪裏你也不知道,因爲從大腦裏是找不到答案的。因爲大腦只有一段而已,也頂多這一百年而已,你多聰明嗎?真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你要留意到這個部分。

  那現在我要告訴各位的,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行法。普賢行願力就是普賢乘的修法,就我們常跟各位講的,修行有兩個狀況,一個叫技術面,一個叫工程面。其他都要你自己來的。技術面就那叁個條件:疑情、摸索、解決困難,就這個東西,技術面。你就用疑情然後自己去摸索,去解決困難,這就是你要做的技術,修行的實際,真實行的部分。

  第二個就是工程面,工程面你要無盡地超越,要邁向未知,無盡地超越。不會做的,本來你就不會做了;會做你本來就該去做了,別講了。什麼叫做事?我常常跟各位講,修行從你會做事開始,爲人處事開始。做事,就是遇到不會的,你要想辦法去解決,這個才叫做處事。你就坐在那邊,我都會的,像吃飯,嘴巴張開,飯來咬一咬吞下去,那誰也會,那不叫做事。你做的都是現成的給你做,那不叫做事。

  有一個人,我跟他講說“我們道場很忙,行政工作你來發心吧”?他跟我講了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師父,你把他弄好,我來當你的總幹事。”我說“你去死啊,我弄好要你幹嘛”?因爲我沒有時間辦,你來替我辦這些,那才叫總幹事,修功德是這樣修的。等我弄好了你來幹嘛?你要吃現成的?不是啊,你要弄清楚。

  你要處事就是要解決困難。給你做本來就有困難,你不會做,不會做你才會成長啊,都是你會做,你會成長嗎?修行是邁向未知,在你已知之內不叫修行。留意到沒,修行很重要的基本觀念,跟你日常生活不一樣。所以在生活中,你就應該多去接受苦難的折磨。我講這樣子,意思不是叫你回家拿個菜刀往頭一潑,叫苦難的折磨。那叫活該。重點不在這個地方,重點是要你在生活中你遇到挫折、遇到困難,那你要解決困難,你不要逃避。“我跟他講了,他就說什麼。”你就算了,那你就做不成了。他說怎樣,那是拒絕你的話,你要想辦法來降伏他。

  所以我說推銷員,成功的推銷員是最典型的修行者,他原因就在這裏。你知道全世界最大的一張保單,是日本人,一個叫原一平寫的,他做的,他爲了把這一個保單賣給Suzuki集團,賣不進去。那麼他也知道,那個總裁就住在那裏,…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五集 (2011年四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