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二集 (2011年四月)▪P2

  ..續本文上一頁到印度來以後,這個思想在印度再一次醞釀,把這個行法融進去,重新架構出來的文章。他是這樣的。

  你可以把他當作說我講的,僅供參考。你不一定完全要接受,但是你可以從這個立場重新審視一下。這個講法絕對是跟以往的人講法不同。我的意思不是說他們講的不對,至少我可以提供另外一個思路給你做思考。從大乘瑜伽行派,因爲大乘分兩派,一個大乘中觀論派,一個是大乘瑜伽行派,我們這個是瑜伽行派的立場來看。原來的解釋,華嚴宗自己本身的解釋,是大乘中觀論派的解釋法,現在我跟你談的是大乘瑜伽行派的解釋法。這是不同的。這不是對不對的問題,是你應該可以再用這個立場來做思考。這個最主要就是,這一卷經文跟前面叁十九卷是不連在一起的。

  那你會說“人家古人都這樣說,你爲什麼這樣說”?不是說古人不對,你不要用那個希伯來人直線式的思維說,只有對跟不對兩種。有那種說法,可是也有這一種說法。這個因爲是從行門上來入,你要從行門來看,這是不同的。在各位來講,你要有這種勇氣提出來講,我就會說你是不可思議的人物。因爲我是這樣講的,我不能說我不可思議,對不對?因爲你要這樣講要有相當大的勇氣,你必須承擔著裏外夾攻的那種情況,要不然是不行的。

  我不是沒看過,他們的著作是我們的基本功課,不可能沒讀,這我們很清楚。而且有關《普賢行願品》在臺灣所有的著作,在叁十年前所出現的,我都讀過了,不可能沒讀過,所以我知道大家的想法。我現在提給你的是,你知道的我也知道,我提給你的是,我知道的你不知道,那這樣你來聽才有意義。都聽那個你知道的,就不用聽了,躺在家裏可以看電視啦。聽一些從來沒聽過的,以現代的文化背景、現代的曆史背景,我們重新來解讀這部經,他有他的特殊價值。好吧,這是提供給各位看的一個直接證據。

  那麼這部經,這卷他的品名,我們叫《入法界品》,從大本經的大《華嚴經》來看叫《入法界品》。那這裏他不叫《入法界品》,所以也給我們做一個很不可思議的示現,他的全名叫《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你知道這個名字要怎麼念嗎?不思議解脫境界是什麼?就是不思議啊,大腦想不到的叫不思議嘛,對不對?對。

  他有另外一個名字---大方廣境界。要達到這個境界,要怎麼樣?這是果地,境界是果地。那因行是什麼?因行叫佛華嚴。所以全名叫《大方廣佛華嚴經》,用佛華嚴的行法,進入大方廣的境界,對不對?沒有問題。那麼佛華嚴在這裏叫什麼?叫普賢行願。所以你修普賢行願是修什麼?修佛華嚴!所以《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就是入大方廣境界的佛華嚴。用佛華嚴來入大方廣境界,他解經題就是他的品題。能弄清楚嗎?

  大方廣境界沒講過,《華嚴經》裏頭也不是這樣出現的。他名字叫大方廣,他是按照中國文化的立場來翻譯,所以叫大方廣。後來宋朝所譯的密教經典都叫大方廣,從這個地方以後幾乎都叫大方廣。《華嚴經》裏頭把大方廣境界叫什麼?叫海印叁昧。佛華嚴這個行法不是你大腦所能修的,因爲那叫佛華嚴叁昧,你要留意到!

  《華嚴經》裏一直要你用普賢法、普賢乘、普賢行、普賢願,尤其這裏講的普賢行願,他是什麼你知道嗎?他是佛華嚴叁昧。你要留意到,佛華嚴叁昧。換句話說,你要修普賢行願,你就要入佛華嚴叁昧。

  這個法之所以不同,就是他的水平是已經高到博士後研究的地方了。換句話說,你要修普賢行願,你先得到博士以後再來修,那不是博士後的功課嗎?我們現在幼稚園就開始修了,所以你從來就沒有去想過,普賢乘、普賢行、普賢願,到底他指的是什麼?你從來沒想過!這就是關鍵。所以普賢行願本身,他就是佛華嚴境界。你要以佛華嚴的境界才能夠修入——修而進入大方廣境界。換句話說,大方廣境界是建立在佛華嚴境界上面。那你知道要怎麼修嗎?

  所以我告訴你,你光是能夠念“南無普賢行願”這個名字,六個字,你要能夠找一天假期,好好地念一下,決定往生極樂世界。這裏頭最好念的就是“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入不思議境界普賢行願品”也可以。你要知道念這些句子是很費力的,不像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簡單,爲什麼簡單?不信你回家試試看,拿個磚塊往自己的腳跟丟,你就會發出“哎呦喂呀。”所以你阿彌陀佛再怎麼念,車子沖著你撞過來,你一定“哎呦喂呀。”你不會“阿彌陀佛。”因爲阿彌陀佛是伴著“哎呦喂呀”,中國漢人的發音,是最好發的。藏人的發音就不是了,“唵嘛呢叭咪吽”他好發。洋人他就不這樣發了,他也是阿,他叫阿門,他就把“唵嘛呢叭咪吽”也改了,他改爲哈利路亞。因爲什麼?適合他們的發音,不適合我們的發音。

  這個是媒介,因爲民族種性的不同,他的發音結構不同,他必然會有不同。所以你也一樣,他“阿彌陀佛”你不一定“阿彌陀佛”,不要用好惡心來,是生理結構本然的一種區別,他就會有區別的。但你用好惡心來講說,“嘛呢”是多靈感,那個旗正飄飄,萬國旗滿天飄,很壯觀,所以我就念“唵嘛呢叭咪吽”,那是意識形態,那不准的。你說我們是中國人,所以要念“南無阿彌陀佛”,那也是意識形態。你要留意到真實的狀態跟意識形態無關,他不是人爲意志操作的,他是自然的分野,他是天然的。你要留意到這一點。

  所以你要是真的有心靜下來,念個“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十六字洪名,這樣念下來,有空,一個假日,念一上午、一下午、一整天都不要緊,念那麼一次。念完以後你說我忘了,一輩子都沒再念,死後保證上品上生極樂世界。(掌聲)只要做那麼一次就好,而那是指你有心作意去做的。你在家裏就可以試了,五一就可以試了,不要去玩了。你在家裏就好好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你念一個上午、一個下午,念一天都不要緊。

  你放心,一貫道叫天堂挂號,他有沒有挂到我們不知道,但是你這個極樂世界已經挂號了,你的位置已經預留出來了。那你要青色青光還是白色白光,大如車輪還是大如青海湖,自己定,那是要你自己定的。那個蓮花要多大我不知道,是你自己定的。你假如說師父這麼說,我回家就試一試,以後就不管了,那你的蓮花大概臉盆這麼大;那你說有空我就試,有空我就試,那你那個蓮花大概日月潭那麼大;你再去邀一些人一起來念的話,那你的蓮花最少有太湖那麼大。這個你放心,因爲他有實質的真理的價值在。

  這個是從這個品題來看,它完全符合經題。所以善財童子五十叁參是屬于第叁番,第叁循環的部分,是對的。但是這一大願是另外一個,統攝前面叁個部分。但是,他不是很高的境界。他是初學入門的境界。

  也就是說華嚴的行法是那麼的複雜,尤其按照方法論來講,他有六位行法,六十二位,六位行法就六十個,每一位有十個階次,然後等覺、妙覺,就六十二個位次。那你來修都很難修了,不好修了。不是不好修,不難。但是因爲你聽簡單聽慣了,就麻煩了。

  就好像大家都買車票搭動車,那很簡單嘛,我車票一買,上去就到了。可是你知道不知道,動車要開通不容易啊。在這之前要有多少的科學家在研究、在設計?你不要看動車組它時速叁百公裏的速度就好了,一個地震的話會發生什麼現象?好像導彈飛出去了你知道嗎,他只要一脫軌,叁百公裏的速度沖出去怎麼辦?

  所以他就要設計到,當你地震的時候,我的動車要怎麼自動停下來。不然你看得了嗎?就像一個導彈飛出去。不要說傷害到別人,就算翻到山溝去,也大概一個人想活都難。在車內的那麼快的速度一擠下去,外面就破銅爛鐵,裏面就已經變肉醬、肉糜。所以他在設計的時候,因爲速度快,所以他考慮的就多。等這些考慮設備通通弄好,那這才叫前行而已。

  真正要進行的就是開山辟地、穿隧道、架橋。所以你以爲買個車票上去很快,前面多少英雄的血淚,多少人在那邊挑燈夜戰,怎麼樣計算那些公式。要培養出人才,培養出工程師,然後投入這個團隊,然後有了這麼一個項目,才能日以繼夜地煎熬出來。對嗎?我們有沒有參與過?跟你講,你現在修行就是這樣子,你以爲修行,可以買個車票就上去了?沒有啦,這裏頭都是生命改造工程。這個是我們一再跟各位談的部分。

  那麼剛才也提到,前面的這一段有叁行,他談到這個部分,我是希望各位讀《華嚴經》,要拿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我希望大家能夠倡印,因爲他一套是這個五本,我們這一次倡印是還有第六本《疏科文表解》,就是清涼國師他的。這個五本一套,大家看怎麼去倡印。因爲以後我們以後往這個部分講的會非常多,他是八十華嚴的。那大家發心,下一次我們就有經本用了,不要光看這個了,投影看了你都不用心,看了以後你自己才知道要去尊重古人這個努力跟發心的來源。這一部是西安印的,已經印得相當不錯了,在國內印經我認爲這水平已經相當好了,非常不錯。這是我們臺灣的版本拿過來印的。

  我是希望各位你不要老是愛撿便宜,有沒有最簡易的行法?沒有,別想貪圖便宜啦。要貪圖便宜你就會去買到染色的饅頭,便宜,它也不便宜,它哪便宜,還到很有名的商家去賣,那便宜的就是這樣子。不良品就是這樣,回收以後他做一做,你看那個工人都說“打死我,我也不會買來吃。”它外面就是包裝那麼好。這是很麻煩的事。

  因爲我們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想要快,不可能快的,幾裏路就是幾裏路,你一步一步走就一步一步走,你一步多寬多大,就走多少步,一定的。你要簡單你就要付代價。你說我要搭車,搭車你要付錢,太遠了,搭車也太遠,那我搭飛機,那你錢要付更多。不可能說我搭飛機都免費的,沒有那個道理。這裏不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翻雲覆雨像孫悟空一樣騰雲駕霧那可以。但這裏不是。這裏爲了汽油,你看都戰爭…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二集 (2011年四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