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十集 (2011年元月)

  普賢行願品2011年元月

  昆明開示 第十集

  海雲繼夢和上

  好,這裏有個問題:“他說不敢提疑情,提疑情是不是對佛、對法、對叁寶沒信心。”跟你講要提疑情就是要提疑情,沒有爲什麼,你不提疑情,你對叁寶只有皮毛的認識,只有你透過疑情你才會深入,才能夠找到佛法的核心。你沒有找到佛法的核心,那你只是在佛教文化上打轉。

  就像我們對佛所講的法提出疑問一樣,不是沒信心,你不懂就不懂。所以,疑情跟懷疑不一樣,疑情就是我接受,但是我這樣做對嗎?因爲你這樣做根本不對,他不對,你爲什麼還要一直再做下去呢?古代在講的是什麼,你現在在做的是什麼,那你根本不知道啊。尤其曆史那麼長,你就不知道這當中有幾次變化、有哪些變化、那你怎麼知道你在修法?在誦經在念佛到底錯到哪裏去了,你根本沒有辦法了解,所以呢,你必須要帶有疑情,疑情跟懷疑沒有關系。

  好,剛才念到“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衆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衆會道場。”這地方講前面要注意的事相,後來這個部分就是“群居聚落”,聚落所常有的:“諸大菩薩的衆會道場”,你能適應嗎?“或處聲聞辟支佛衆會道場,”你能適應嗎,“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衆會道場,或處刹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衆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衆會道場。處于如是種種衆會,以圓滿音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衆生,乃至示現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你要留意,這個地方“隨其樂欲成熟衆生,乃至示現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剛才在請佛住世的地方,不是他要入涅槃,你不要給他入嗎,那這裏他要入涅槃,你又一切隨學,有沒有矛盾啊?這不矛盾啊,你必須把這個經文給弄通,要不然你一定會有矛盾的現象。

  好,在那個時候,應該請他住世,就應該請他住世,這個是很重要的。本來佛陀,佛示時代一百年,他是要到一百歲才入滅的,爲什麼80歲入滅?因爲佛陀跟阿難講了叁次,我要走了,我要走了,阿難,哦,哦。那這個就沒辦法了,他講了叁次,你這個死腦筋,也不會說師父慈悲啊,請他師父住世啊,他一句話都沒有,就,哦,哦,那我就走了。

  那佛法怎麼住世?是釋提桓因跟大梵天王,他看到佛不是成道了嗎,他怎麼坐在菩提樹下不動?那佛可能要入滅了,所以釋提桓因趕快,當時不知道有沒有電梯了,趕快搭電梯就到大梵天去了,請大梵天王趕快下來,共同請佛住世。佛才住世。這個公案裏你都很清楚了,爲什麼會這樣?有那個因緣。當然他要入滅就入滅,因緣到了。這些大成就者,他該走就該走了,你也留不住他。那你要有那種慧根啊,要看到,就差不多了。恩,這老家夥隨時都會走,你就串連所有的衆弟子,每天都請佛住世,我看他絕對走不了。你又不是“反正他那麼健康,不會有事的”,那麼健康不會有事啦,難道師父就每天都要生病給你看?你要想想真正請佛住世的功德在哪裏?那你絕對不會有這種情況,這個是跟各位談,兩者不相矛盾。

  這一切都講毗如遮那如來的這個部分“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像現在講的這個例子,“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佛刹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隨學。”隨學,當然經文講起來你要看清楚他要怎麼隨。其實,他是隨緣,隨什麼緣?隨靈性的緣,我們常常要隨法身,隨慧命的緣,那個法身慧命你搞不懂,一定要把它搞懂,這就是疑情。

  什麼叫法身?什麼叫慧命?我現在用現在的語言跟你講,也叫靈性,什麼叫靈性呢?我跟你講,法身也沒定義,慧命也沒定義,用靈性啊,更沒有定義,全世界都沒定義,那你內心所知道的,會是正確的答案嗎?這就是個問題啦,不要緊,你有一分答案就一分。再來就是邁向未知,因爲這一分答案我才有兩分答案,兩分答案以後我叁分答案,這樣無盡的超越,我總會有到達滿分的階段,對不對?當你到達5分6分的時候總比你現在0、1分要好。你的生命品質就提升了,你的智慧就提升了,這個就是學佛他最可貴的地方。尤其是學華嚴,告訴你提疑情,穩賺不賠。用現在的話,穩賺不賠,你也放心,不會有什麼副作用,你只是開墾自己,成長自己。

  那麼這一大願主要講的就是,在這個世間有很多你可學的,可用來增長我們法身慧命的東西,但是我們都被意識形態框框把你框死了。尤其近來學佛的人都學到佛教文化的範圍裏面,那就很麻煩了。

  因爲佛教文化的本身,對真理他是有沖突的,可是文化必須如此。比如我這裏,我是不要求說來聽經要穿海青,我相信你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他要穿海青才能聽經,而且穿海青坐前面,不穿海青坐後面,我們不要求!爲什麼?那是文化,你到南傳佛教到藏傳佛教,哪有海青啊?海紅的比較多,那是一種文化,你在某種情況啊,正式的法會的那個場合,那是是需要,我參加幾次大活動,到政府機構,就要求居士們集合,什麼居士呢

  凡是穿海青都是居士,沒穿海青的就不是居士。那可以呀,那都是文化,大活動他就要這些,那它不是佛陀的真理,它只是中國佛教社會的一部分文化而已。

  吃素也是一樣,中國佛教特別重視吃素,你要在中國佛教的領域裏主張不吃素啊,你就准備被捶,可你到國外去啊,國外的佛教沒有那種吃素那回事,那你怎麼講?這個也是文化上的差異,所以文化上的差異,你不要拿來說當做是真理。在我們的社會裏,有我們的文化,其實這些文化都可以是你修學佛法、增長法身慧命的一個重要的媒介,它只是個媒介,這個世間就已經那麼多了,你有沒有可能想到外在的世界,極樂世界他們穿海青嗎?我看不會吧,假若大家都穿海青,那極樂世界不就黑壓壓的一片?你看觀世音菩薩不是衣冠楚楚,璎珞莊嚴?我看極樂世界是每個人都穿金戴玉啊,要不然怎麼會那邊非常富貴,非常極樂?那你在這裏等一下緬甸玉,等一下和田玉,買了一堆,那怎麼帶到極樂去呀?我看大家都送了好多好茶給我,我不知道極樂世界有沒有茶禅,你到那邊要怎麼泡茶?所以你要留意到不同的世界裏他們是怎麼進行的。你要能隨順,在這個世界你都不能隨順,其他世界你就能隨順嗎?那變化很大,所以要懂得去適應這些,他第一個擴大就是在這裏,前面已經講圓融了,圓滿了,這裏要擴大。

  第九個:“複次,善男子,言恒順衆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刹海所有衆生種種差別。”這是講衆生。有很多,特別把衆生給列出來,那就看各位對衆生的認知有多少,所謂卵生,卵生知道嗎?蛋孵出來的就是卵生了。胎生,生出來小鬼就是了、人是胎生、牛也是胎生、馬也是胎生,生出來就是小型的。濕生,就是魚族類的,在水裏頭的,化生,就是蓮花上的,我們沒看過,這是他方世界的。我們講這個叫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古代講四生是講我們這個世間有的,那是沒有錯,因爲古代科技不像現在那麼清楚,那突然間孫悟空從石頭蹦出來都有可能,所以孫悟空是化身,但是你相信嗎,你都知道,那是小說嘛,這些小說是不可靠的,就當做有那麼一回事來解釋一下就好了。其實是指他方世界,極樂世界是蓮花化生,你到那邊去,就有一個蓮花等著你出來,是這樣的。

  “或有依于地、水、火、風而生住者;”依于地水火風,“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于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于彼隨順二轉。”前面都是講衆生的狀況,講衆生都有很多,那你對這些不同的衆生,心理平等不平等?這個現代講起來,古代是這樣講,因爲階級在印度的話是已經定了,你不可改了。其他也沒什麼好改變的,所以他對現象界來看,就是分這些現象,可是我們現在不是這樣,現在不是階級,也不是這個現象。現在這個現象是很模糊的,不管是真正的我們同在一個社會裏頭的這些人來講,或者是內心裏頭有差異的,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屬性,他們有各種不同的意見,那你怎麼包容他,這個包容不是相怨,是智慧,那你要怎麼運用智慧來包容這些不同的意見,不同的族群,不同觀點,這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有些族群,他是帶有一種侵略性跟攻擊性,那在這個時候,你要怎麼進行?

  什麼是包容?我們華嚴講的就是圓融,所以圓融,所以包容,那麼你要怎麼定義?什麼叫圓融,什麼叫包容,一個極爲強勢的對一個弱勢群體極盡摧毀之事,要他屈服我的意見跟主張,然後告訴弱勢族群說,你們應當包容,應該要圓融,這個最基本前提上根本就不能成立,所以當他講說“打你左臉,你右臉要一起給我打,”你這樣想想看,我炸你雙子星,你炸我白宮好了,可以嗎?爲什麼不行?因爲他是極端強勢的時候,那你要用什麼方法令他能夠圓融跟包容,這個時候你必須挫他的銳氣,那你要搓他的銳氣,不是武力,而是智慧。這個時候智慧比武力重要。薩達姆是沒聽我講經,要不然他就不會死的那麼慘,教他幾套有智慧的方法。

  因爲這個東西是用智慧去處理的,當對方絕對優勢比你強的時候,那你應該要怎麼辦?這擺在眼前的事實。那你光在那邊張牙舞爪,其實你沒一點本事。人家美國大軍到的時候,人家屢創世界紀錄,你什麼都不行啊,那不是張牙舞爪的問題,是你要應用智慧。所以華嚴是有辦法能夠圓融和諧,就是因爲你有智慧,你要是沒有智慧,你的圓融和諧是沒辦法。

  人家這樣講你怎麼辦?他的航母開來了,炮彈都運來了,你還能怎麼辦?你應該有辦法讓他運回去才對,那你應該有這種智慧才對啊。所以當你沒有這種智慧,那只有強者爲王,敗者爲寇,就是這種狀況,所以各…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十集 (2011年元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