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管有效無效,你總要一字一字念,那一下子一疊就把他翻過去,那反正出錢的人也沒有在監督他,那這個不行。我跟各位講這個絕對不行。你將來想要跟人家超度,你記得這個因果很重!你是假借佛陀在詐騙衆生。本來給你混飯吃就已經不得了,認爲是文化,馬馬虎虎嘛。因爲衆生有這個需要,那你不一頁一頁地誦,你還敢這樣子翻過去,這個很多,很多狀況。
有一次我們在南美,有一個比丘相當不錯,講經講得好。因爲他講經你知道,他講不好(我不是說講不好),講不好就越講人越少,人越少這個就越少,越少他混不下去,人家說“那你來唱梵呗吧,超度衆生的”,實在沒辦法就去一次,他領的錢比別人多。因爲他是法師,又會開示又會怎麼樣,然後會做法事。所以他就很旺。人家五千一萬五,他大概就五萬十萬這樣子。
那麼因爲行情很好,他就忙得要死。那就有一天,上午四點多開始做,八點又有一個班次。那四點在做的時候實在是太累了,因爲昨天做到12點多,今天又來一個四點的,他就隨便做一下,然後就出來了。
搭出租車說到哪裏去,然後他就睡著了。然後那個出租車繞了一圈又回來,他說“啊,我不是要你到哪裏嗎”,他(司機)說:“你剛才出來,有另外一個人。”“另外一個人?哪有,就我一個人。”,“有,那個人長什麼樣子。”他一看那個相片的那一個人,那個法師就這樣心髒病了,嚇死了。
你做一堂法事,你想要這樣的應付一下,那個人在等你好好地做,你菜沒有煮熟你就跑了,對不對?
不是說跟人家超度的法事不對、不好。不是。你一定要盡心盡力把人家做好,照著法本做一遍,你不會唱不要緊,念總要念過去。你說這麼一疊就把人家翻過去,你良知何在?你要不小心翻兩頁過去,就不小心。你這個明明是故意的,怎麼一疊過去了?這因果一定要背的。所以我們在這裏提醒各位,真的是,雖然是文化,就跟那個孝順一樣,(可是)文化跟真理有關。這種文化一定有關。那你不知道,我提供給你作參考。
好,“悉以清淨叁業遍于法界極微塵刹。”是指廣度,法界極微塵刹是那麼的廣。“一切諸佛菩薩衆前,誠心忏悔後不複造。”這個地方這兩句話。有一個邏輯上的要領。在“一切諸佛菩薩衆前,誠心忏悔後不複造。”是忏悔的第一個要件,“恒住淨戒一切功德”。這個是第二個要件。
第一個要件是消極的,叫消極要件。第二個叫做積極要件。消極要件就不再作惡了。那個淨戒一切功德是積極面的,我要去作。
因爲戒律有兩個。一個是該做你要做,不做犯戒。這就是第二條,第二個。一個是不該做你去做,犯戒。所以他把第一個誠心忏悔後不複造和第二個拿出來講,不該做就不再做了。他第二個呢,該做我要去做,所以這兩個部分。
那麼戒律是不是一定都是呢?都是屬于另一個象限裏面的?那我告訴各位,你不要在意這個部分。他即使不全部的話,也都直接有關。跟孝順這種東西一樣。
你說五戒,五戒都是你做人處事的基本要件!“不殺”,他主要是不殺人。當然我們遮,就一切衆生不殺。那是遮的意思,所以戒律本身主要是講不殺人。
第二個“不偷盜”,不偷盜就是對衆生有傷害,你把人家財産給占有了,那就是要背因果,就是傷害衆生的。
“不妄語”,妄語是指你會傷害衆生的話。他不是真的假的,不是那個意思,你講這個話會傷害衆生。那就叫妄語,那你古代分有四個妄語,妄語包括四個內容,那我們就不談。你只要記得一個原則。你講話的態度不好傷害到衆生,有沒有這種情況?有時候你講啊,不經意的態度冷漠一點,那對方受傷了,有沒有?這個都屬于傷害衆生的範圍。
那“不邪淫”也是一樣。你傷害衆生的當然就不行了。不是傷害衆生的那就沒關系呀。爲什麼叫邪淫?就是傷害衆生嘛。所以這個地方我們留意到。
你要開,就變成可作。你要遮就有很多不可作。那麼開遮之間要如何拿捏,那你要再從實際生活中去弄好。弄好這個問題。
酒戒也是一樣,酒戒也是遮戒不是性戒。前面四條是屬于性戒。直接根本就跟你那個因果有關系的。
我簡單地提供給各位看一下,這個地方你要忏悔,要記得。有些不該做的都不能做。過去有多少。這個都涉及到所謂含金量的問題。你到底體會到多少?多做一些能夠補償。有受到我的傷害,他已經不在了。那我給社會多做一點貢獻,這個就是這種情況。
我記得我小時候很有老人緣。老人家喜歡跟我講東講西。講神明的故事,一大堆。其實,我已經記不得他講什麼。不過我覺得他講得很好聽就對了。我很喜歡聽。
所以,我們家鄉那個地方所有的廟,大概我們講直徑一百公裏以內的廟,我都跑遍了。我都跟裏面的那個主持都很熟。因爲我會找他們講故事。“這個神是怎麼來的,他是講神靈的故事。”那個聽了就很高興。
這些老人家都有一個特色,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笑臉的:“年輕人,以後你就要這樣做、這樣做。”。我講“對對對,我一定這樣做,以後一定這樣做。”現在是以後了,已經五十年了。
當時那些老先生,以我十歲十五歲的立場來看,他們應該是五十歲左右的,那現在過五十年,那些一百多歲都不在了。你想要報恩都沒辦法報。人家對你那麼好,對你期許那麼高,所以,才希望你以後要怎麼做人、怎麼做事,雖然你已經忘光光了,但是你知道人家對你的一種期待。
所以我只要回故鄉,我幾乎,以前我都是騎自行車,現在就開車,開車去廟裏逛一下,那個廟不會倒閉。廟很奇怪,所有事業都會倒閉,廟不會倒閉,有的是從鄭成功到的時候到現在。
雖然我都會去看一下,那這個問題就來了,你要怎麼報恩?報恩跟忏悔的情況一樣,我算是比較有福報,遇到很多老人的這些提攜、囑托、囑咐等等。那我就把他們對我期望轉過來,變成在現實生活裏,我盡量地分享給大家。我只有透過分享給大家的時候來做爲報恩的一個方法。因爲我沒有辦法直接回饋給他們。
那你再想想看。他也不是要你回饋給他們。因爲這些老人他本來就清心寡欲,他成天就活在他神的世界裏。那你到那邊去,他倒一杯茶然後就開始了,邊講邊演。假如有遇到下個月神明生日要演戲呀,他會叫你過來,其實我們當時在讀書也不可能去,我都禮拜六禮拜天才有時間去逛一逛,那你平常日子我不可能去。
這個就是一個忏悔的要領,你要懂得,有很多,他做已經做過了,你要去跟他忏悔也不可能,那我們就回饋給社會。給人家多一個慈祥的臉色,給人家一個憐憫的眼光,那他內心裏頭就會有那一種溫馨的感覺,那功德都不可思議,功德不可思議。
他不是表相上的。你說用實際上來表達,那沒有什麼意義。我們跟父母親也是一樣。以前父母親疼我們,父母親不會表達。所以,他們就有很多動作很討厭的。
我們這裏有沒有我不知道,我們臺灣的媳婦,有一天跟我講,“她說她很感恩她的婆婆”。怎麼感恩?她結婚那一天,結婚那一天不是洞房花燭夜嗎,第二天早上四點鍾,她婆婆就坐在天亭上面,拿個柴刀在那邊劈柴。然後大聲唱“全臺灣島內最懶惰的新娘子到現在還沒起床”。早上四點她就像十六洪名一樣一直唱。那她實在是受不了了,爬起來一看,老人家晚上睡不著爬起來。你怎麼辦?爬起來也不知道幹什麼。她問婆婆:“我現在起床了要做什麼?”“哎,我討到一個大目新娘”大眼睛的新娘,“大竈在哪裏都沒看到”。以前那個時代都是大竈,不是現在這個。本來就是一個金枝玉葉的人,哪有什麼大竈在哪裏。從來不上廚房的。這下子完了。搞了幾天以後,她下定決心先去學烹饪,學了一年多,她可以了。
有一天婆婆生日,她跟婆婆說“這個生日在家裏辦,我來做請客。”那一天她弄了五桌的菜出來了。她婆婆就很高興了。
好了這還不打緊,有一年過年,她才發現這個秘密。你知道羅蔔很大,大白菜很大。羅蔔也重,大白菜也重。過年呐,就要這兩個東西。她就跟鄰居講,你去跟我這個買100斤,這個買100斤。他鄰居說爲什麼不叫媳婦去買?“啊!那個爛貨,你叫她買怎麼買?”
把她氣得要死,你叫我買不叫我買,還說我爛貨,然後她就自己去買了。因爲她已經叫人去買了,她也不能買。她買回來,她就跟她婆婆講:“婆婆那個東西我就可以買了,不要叫別人嘛。”她說:“笨孩子,那麼重嘞,給她去扛,你不要扛。”
這個就是婆婆的愛,那她就這樣表達。那你會受不了啊,你假如還沒聽後面這一句話。你還會說這婆婆真得是頭殼壞去。對不對?所以你人跟人之間要如何相處,不在表相上,而在內心裏頭。而內心呢需要幾個層次以後。你才會觸摸得到。
所以真正的愛是什麼?現代人跟古代人不一樣。現代人是情人節,把玫瑰花藏在這裏。“恩,我愛你。”然後跪下來。然後情人節一過,“再見”,我找另外的人。
因爲他有明確的表達,很明確的離開。你可以留意到,生命到底在哪裏,你要從這些事相裏頭慢慢地去體會。慢慢去體會。這不是笑話,這真的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地方。因爲我們都學美國式的這種,這種方方格格線條的那一種情況,你根本看不到生命,你看不到生命。而我們的生命裏就有一些這樣模糊地帶,我們的方方格格,現在也剛開始在尋覓,學得不好。那生命的原形還存著很多地方。那你應該借這個機會趕快去了解。那你的超越會很快。
好。這個是提供給各位作參考的,這兩個忏悔的兩個要件。我說消極性要件跟積極性要件。你假如不喜歡用這個詞彙可以換,不要說師父講的。師父講的只是帶動你生命的覺醒,那個詞不是重點。你不要死在那個文字相上,
好,下面講“如是虛空界盡,衆生界盡,衆生業盡,衆生煩惱盡,我忏乃盡。而虛空界乃至衆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忏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八集 (2011年元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