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願品2011年元月
昆明開示 第四集
海雲繼夢和上
剛才我們提到“所”這個標的,指得是普賢菩薩;“能”這個標的,指得是文殊師利菩薩。那這裏頭要展開的理論系統是相當廣泛的,那我們簡單地跟各位提一下這一個部分。
在佛教的本體論裏頭,你大概都沒聽過,佛教還講本體論?全世界人類思想中的本體論,只有在《華嚴經》裏面才找得到,其他找不到,他們雖然也講本體論,那講得很空洞,沒有《華嚴經》這麼具體。
真理的存在與特質。真理,從真理來講本體論,那就真理的存在。真理的存在是什麼樣子?這個本體論展開大概要講100個小時才講得完。哲學的本體論,《華嚴經》是講最清楚的。那我們沒有辦法一下子跟你講清楚。
那我簡單地跟你講,本體就是清淨法身佛。清淨法身佛你看不懂,他是一種無極或者形而上的東西,那麼從這個無極轉變爲太極的時候,叫無極而太極,就從清淨法身佛變成有形有相你可見到,這個就叫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在印度有28個名字,我們這裏只用一個名字,叫普賢菩薩,那28個名字當中,包括你行法的名字、還有我們這中觀論派的義學經教的名字、他有很多種名字。那這個地方講得是”所”所表現出來的,他已經是由太極分兩儀了,這就分兩儀來講了。
他降一格來講,因爲講到現象論你就都了解了。桌子、椅子、紅包、麥克風、電視、那你就很清楚了,那就不要定義了,你看就知道。可是越往上,你就越麻煩了。
所以,當你形而上不了解的時候,就講形而下,那人類思想是從形而上一直到形而下,所以由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一直擴大給你去了解,所以來到兩儀的時候,就産生”能”、“所”的問題了。“所”是普賢,“能”是文殊,我只講到這裏,再往下詳細地我就不講了。
那麼這個地方你就會發現,爲什麼普賢菩薩講完”所”這個標的以後,緊接著就“我以普賢行願力”,這行願力是簡單,只有”能”的部分。那麼這個力要大到普賢,大到涵蓋整個”所”的這個部分,所以他才叫普賢行願力,知道嗎?要不然爲什麼叫“普賢行願力”?他指的是普賢所代表的“所”的這個部分,是整個法界虛空界這個部分,所以才有普賢行願力的講法。
那你行法怎麼修呀?行法,從禅觀,我現在跟你講禅觀,你從淨土的念佛,還有那個戒律的還有密教修法的,那他只是個技巧的不同而已,標的是一樣的。
很多人說修到見佛了。見佛你就成就了。可你沒有見佛,你是見到佛像,而且是意識形態中的佛像,不是見到佛。佛是什麼?佛就是普賢。普賢的另外一個名字,在修行中叫“普拉納”,梵文這樣翻了。我們中國第一個翻譯這個名詞的人是安士高,就是“般那”,叫“般那”。
那文殊菩薩的另外一個名字叫“般若”,“普拉加”。“普拉納”、“普拉加”是一對的。那麼你要擁有普拉加的能力,有普拉加的能力去找到普拉納。知道嗎?這修行的基本要領就是這樣子。他的要領就是這麼簡單,問題是你要培養出你普拉加的能力,然後才能找到普拉納。當你沒有普拉加能力,你怎麼找到普拉納?
好了,普拉納找到你就成佛了。那就見到佛就見到普拉納,見到”般那”。見到“般那”是要用“般若”去見“般那”的。所以“般若”跟“般那”合一,然後“般若”跟“般那”要雙泯。
那首先你就先找到“所”—“般那”,然後再找到“能”—“般若”。你倒過來修也可以,用”般若”找到”般那”。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人學金剛經這一派系的人,都認爲真空是最高階段,真空不是最高階段!
在華嚴系統裏,真空絕相觀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理事無礙觀,第叁階段周遍含融觀,所以還早嘞。
真空絕相觀只是找到”般若”。那”般若”去找到”般那”,那兩個必須要無礙,然後雙泯,才叫做圓融觀,周遍含融觀才能夠成立。這個時候才叫成佛。
所以不要輕易講說你見到佛。我昨天夢見一個人好像是佛,那可以。或講明白一點我昨天夢到一個佛像,大概就站在那裏不動,金光晃耀,這個夢見的不算。
我們在修行是坐那裏,他來跟你對話,而他出現的狀況絕對不是你意識形態裏頭的那個佛像的佛,假如是意識形態裏佛像的佛,我們拜一拜就好了。
真正的佛來,他一定會跟你對話,要不然不算。那他對話不是夢中的那種對話,醒來以後都忘了。你也會說我都記得,記得,你有沒有開悟?沒有開悟,都記得也沒用。你記的廢話,沒有記到真理。留意到這兩個對比是很清楚的。
所以我跟各位講說修行爲什麼要這樣修,是有他的源頭。當你這源頭不了解的時候,你就不是盲修瞎練嗎?跟你講盲修瞎練是不好意思,會得罪你,因爲你還有自尊心,還有面子。面子知道嗎?你知道面子嗎?面子就是面具,你還帶著很多面具不准人家去戳破,那有沒有戴面具的佛和菩薩?說南無面具佛,沒有哦!所以只要有面具在那裏,你不能成就,必須放下!必須放下!而修行真正的這種關鍵,就在這種地方。
這兩者經文講很簡單,從禅堂來講,你要去做到這個地步才算。所以講給你知道的你知道了,不算!你必須要做到,才算!做的過程、在實踐的過程要把他兌現出來,他是真的,所謂的修行是指那個部分。
現在大家也在修行,受受五戒啦,吃吃素啦,念念佛啦,這個就是我們講的修修看。既然師父說這個是好事,吃吃看。吃吃看、修修看不要緊,別人跟你不一樣你不要叫、不要批評、不要謾罵。因爲你也不過修修看而已。要真的有成就以後,你就知道那是什麼因、什麼果。
好吧,這個地方我就簡單地跟各位提一下這個理論的背景,就是你修行的整個架構,他背景要進行的原因在哪裏,這個已經跟你翻得很徹底了,很徹底!雖然你要想完全了解並沒那麼容易,我講了20000多個小時就講這些東西,那你一個小時怎麼去把他弄清楚?所以你只有自己用功。
我們昨天講的,你聽完就要華藏工程,聽完就要去整理,這些東西不是聽過就好,因爲你只有整理你才會發現我有哪些東西漏了,哪些東西要補充的。要補充小乘的還是補充大乘的,哪一塊缺你要把他補起來,因爲生命是整塊的,吃肉吃一塊就可以,我說吃這一塊,吃這塊就好,可生命的成長是整個的,整個生命的。你不可能省掉什麼,不可能。
有位大德常講:我研究華嚴30年最後導歸淨土。我告訴你跟著他走的人十年以後都不念佛了,你知道嗎?因爲只有一個南無阿彌陀佛,或者是像他所提倡只有一個阿彌陀佛,你絕對呆不住的。大概要往生前五年的人可以,因爲快死了,很快阿彌陀佛抓緊一點。對一個二、叁十歲的人來講,念個十年以後他了無生趣。你要知道,我經過叁十年奮鬥我知道爲什麼,你要導歸極樂世界是你的事!你奮鬥叁十年,你當然知道你爲什麼要導歸極樂!因爲你有叁十年的資糧道。可對一個新學的人,他沒有資糧道,他怎麼念得住呢?所以這就是人家問我說他有沒有開悟,根本就沒開悟。
所謂開悟是要了解衆生心,他根本不解衆生心,他只是想他,把他的經驗跟過程講給人家聽而已,別人聽了會怎麼樣,他根本不知道。
這我們遇到很多,十年前跟我講他對往生絕對有信心,十年後遇到,“你幹嘛?”“我在修密法”,我說你不要往生嘛?“唉,不要講了。”他爲什麼産生這種現象,就是你不了解爲什麼。
我們現在了解整個修行的過程,來龍去脈,那我要修到哪裏我很清楚。我要停止我要休息,那你就休息;你要精進你就精進,你隨時可以提起來也隨時可以放下,真正到了這樣的一個程度,你根本沒有所謂提起沒有所謂放下。你在生活中處處都在修行,這個才是叁摩地。所以你要懂得你到底在學什麼。我跟各位講,你來學真理的,就來學真理,不要扯那些有的沒有的。
外面的,我們俗話叫坊間的佛教、市場上的佛教、叁教九流的多。那你說“師父他們這樣那樣”,這樣、那樣都可以,反正他不會叫你去殺人放火就好了。那你就學民間佛教、民間信仰的,那只要不做壞事就好了。不要跟人家起哄、不要被利用,這樣就好了。
那你要追隨佛陀的腳步,踏上真理之路,那你就有很嚴格的要求。所以我們這部分叫作生命改造工程,你要改造你的生命,要轉凡成聖,變成一個聖人。你要怎麼做?那從身、心、靈上面,我們全部具足。
所以這裏頭沒有便宜的貨,你不要等到跳樓大拍賣才要來買,這裏沒有!不會有跳樓大拍賣、也沒周年慶、沒有打八折、都沒有!因爲生命的成長一定是全方位來的,弄清楚!所以這第一個部分我們先跟各位講清楚。
後面的經文講到“一一佛所皆現在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這個部分也跟你講完了。“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這個就等于是打平方的意思,一直平方平方一直加倍。這一個境界他是這樣。
我在禮佛的時候,從技術來講,我在禮佛的時候,我的感覺就是無量無邊的佛在我前面。然後我用無量無邊我來禮無量無邊的佛,不但這個樣子。一一佛前有無量無邊的我。一一我前有無量無邊的佛,聽懂嗎?你講一遍,你一定念不出來。你不要以爲我這樣講你聽懂,叫你念你就一定念不出來。
有無量無邊的我,也有無量無邊的佛,一一佛前有無量無邊的我,一一我禮無量無邊的佛。同時無量無邊的我禮無量無邊的佛。這個你說去觀想,一般講,我想成這樣,用想就已經慢半拍了,他就是我剛才講的,你去體會。
我在禮佛的時候,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跟佛之間的關系。你去體會那個東西。你就會跑進去那種狀況。你知道嗎?你要去體會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身。然後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佛,然後這個不可說不可說佛刹極微塵數,你一定要有前面的概念。那不可說不可說是什麼?他量是有多大?那佛刹極微塵數又是什麼?你這樣了解…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四集 (2011年元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