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號,所有的菩薩當中沒有他的符號,只有普賢菩薩有普賢符號。他講的不是我普賢這個問題,講的法界中的真正的行法,叫做普賢行,這個普賢行願是放諸四海而皆准。知道嗎?恒立古今永不變。你要知道你前輩子修什麼,下輩子會不會跟這輩子的修法接上去,那很簡單,你有沒有行普賢行願力?有的話一定接上去。那你說我想不起來,想不起來你肯定沒有修普賢行願,你修得一定是亂七八糟,自己講的、自己想的。
我們講的,修行的五大敗筆自以爲是、想當然爾、你自己想的,都自己想的。自以這是、想當然爾、還有什麼?五個,以偏概全、先入爲主。這五個我記不起來了。念了四個還有一個自己查,我都講過了。那一種主觀意識作用的不算。
所以我告訴你說,你這樣修對不對,你不要問答案,你自己反求諸己,我這樣修對不對,我這樣拜佛對不對,你要自己求證呐。
我剛學佛的時候,我跟各位講,我拜十萬拜,大概就罵了十萬次觀世音菩薩,就一張紙再畫個小姐。然後寫個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啊,真是莫明其妙,觀世音菩薩長這個樣子嗎?讀到大學畢業。爸爸媽媽都不拜,那一張紙小姐有什麼好拜,經過了十萬拜,因爲我一再地反證求證觀世音菩薩是長這樣嗎?因爲她永遠微笑,我不管怎麼問她,她就不講話,經過十萬拜以後,後來,我就跟她講說,我決定這輩子盡形壽修行到底,但是我現在在社會上太複雜,我要到經濟部上班當個公務員,給我簡單的生活,那你幫我找工作,我就不管了。你要知道,過叁個月,經濟部就打電話來,你要上班是嗎?我說是呀,那你明天來好了,我說你在哪裏呀,我怎麼去呀,他說我經濟部呀,你不是要來上班嗎?我說哦,是呀,就去了。這不可思議呀。要你來講的話,罵人家十萬遍,人家還幫你的忙?不是。
十萬遍是你超越,你的自我超越,你想要跟前輩子連起來,跟下輩子連起來只有普賢行願,這是真理。所以普賢行願力你說是普賢菩薩的行願,那當然可以,也不能說你不對。但是普賢行願力是真理的實力,真理的一種加持力和真理的一種能力,法界中真理的那股力量。你在修行的這個,你所修的這個法門裏,是不是走向這裏來。
很多人說,念佛,念阿彌陀佛絕對往生。我請問你,你這樣念對嗎?你有沒有想過這句話,你就像那個念佛機一樣,一直念下去,你再怎麼念你都念輸念佛機,念佛機不吃飯,念佛機不上廁所,念佛機不睡覺,二十四小時可以念到底,請問你“念佛機往生嗎?”極樂世界是不是都是念佛磁帶念佛光盤?也沒有呀!爲什麼,是什麼往生你知道嗎?你搞不懂,不是說極樂世界都兩片嘴唇跟一條舌頭去往的,不是!就是你的用心,你怎麼用心你怎麼去。你不用心,你怎麼去呢?
所以修行你要這樣反思,我這樣修對嗎?我這樣念佛對嗎?我這樣拜佛對嗎?你修拜佛就拜佛,你修誦經就誦經,你修念佛就念佛,這都對呀,那問題是你這樣做對嗎?你要去求證這個東西,當你這樣子反求諸己,了解到極樂世界你就往生極樂世界。現在因爲你對淨土認識不多,只有極樂世界,所以當然往生極樂世界。
可是事實上,你要往生的不一定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距離我們娑婆世界最近的一個極樂世界,他的福報,一天一夜的福報相當于我們娑婆世界一劫的福報。但是,除開極樂世界以外,還有無量無邊的佛國土,那就看你的性德怎麼跟他相應,然後你就往生到那邊去,這是一個主要的關鍵。所以看你自己如何在這裏來進行,那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徹底達到普賢行願力的標准,但是那無所謂。你只要這樣做就好,我這樣的行法對嗎?應該怎麼樣才對,你不要求別人的答案,你要求自己答案,所以你自己會開始去摸索,去改進,那有沒有改進?那就看你的真心,這個真心就在這裏“深心信解”。
師父這樣講,那我每拜一拜就“我這樣拜對嗎?”拜一拜,結果人家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還有福報,你說“我這樣拜對嗎,”又拜一拜,那菩薩說“你在幹什麼”,你擡頭又跟他講“我這樣拜對嗎?”念佛不念,南無阿彌陀佛不念,那就說“我這樣念對嗎,我這樣念對嗎?”不是,那個叫做膚淺,這地方講的是深心信解,你那個疑情帶著你會去摸索,你甚至于茶余飯後,喝個茶、喝個咖啡、喝個果汁的時候你在想“哎,應該這樣,應該這樣,好我就試著這樣再去做!”那你就一直摸索一直前進。我跟你講30萬拜你就開悟了。30萬拜就夠了。那你要不是這樣拜,3000萬拜也沒用,所以說磕頭如搗蒜,喊破喉嚨也枉然。那你只是機械式的不算,要用心,絕對有效。
佛菩薩曆代祖師教我們修行,不會欺騙我們的,但是你必須用心,所以這個叫作“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是自己很懇切站在佛菩薩面前,我自己這樣思惟。
所以,我常跟各位講,你真的想要修行,想要走佛陀真理這條道路,想要常隨佛學,跟隨佛陀的步伐前進,有一件事你一定要做,就是夜深人靜,大家都睡著以後,你自己要到佛前去跟佛菩薩對話,不要說每天,要經常,好像小孩子依偎在父母的懷裏一樣,去跟佛菩薩對話,要以絕對真誠的心去跟他講。不是應付一下,不要把佛像拿來擦擦又放下去了,“你今天好漂亮哦”。下輩子你一定有長得很漂亮的果報,只有這個果報。
但是你真誠心起作用的時候,那就是這裏講的“深心信解如對目前”。這個基本的條件,我跟你講了,你以這樣的心境來進行行法,那麼下面講的就是你要做的事情了。
那前面講的是“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這句話叫做修行態度,你要修行,你是什麼樣的態度,態度越正確,那你光這個部分你就超越了。絕對出叁界,絕對入法界。我們學華嚴是講入法界,入法界裏所有的淨土你都可以去,看你要不要去。到淨土,你就變成淨土這個國家的人民。我們在法界,我們是世界村的人,每個國家都可以去,這是一個差別。
好,下面講修行的技巧問題,就是技術性。我們修行有工程面有技術面,工程面就是修行態度,你修到某個程度。那個工程面是什麼,他有一定的標准。《華嚴經》裏這個交待的很清楚。
那你說我學別的就不要這麼清楚,那你去學別的。要到本宗門下來,因爲是華嚴宗,所以你必須依照《華嚴經》的基本行法來做。
今年10月份我們在華嚴研究所裏,舉辦世界華嚴學會,我們也是這樣要求。你不要講說世界各地有很研究華嚴的人,我們是不承認的,因爲你要研究華嚴,你要按照《華嚴經》來寫論文,你自己想“這個很華嚴的,這樣子真華嚴”,那個都不算。你要從《華嚴經》裏頭來寫,《華嚴經》的經文結構,《華嚴經》的思想結構,你從華嚴做依據來講,不要在那邊什麼真華嚴,很華嚴,好華嚴,我說這個叫拍馬屁。因爲我們學華嚴,他到面前來都跟你講很華嚴的。這一點都不華嚴,所以你要懂得,修行態度,每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態度,要一直提升。
那下面這一句話是技術性的,技術面,修行的技術,修行的步驟,修行的次第,那華嚴裏面很清楚。
好,這個地方就講,“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這昨天跟各位講,清淨身語意業不是你想像的,清淨身語意業,大概就像<淨行品>中文殊師利菩薩所講的141大願,你要按照那141大願的生活狀態,知道嗎?生活中你要用那141大願的條件來要求你的生活,以這樣的生活來禮敬,常修禮敬。
因爲那141大願是應智首菩薩所問的十種雲何得,包括“無過失身語意,不退轉身語意,不動身語意,不害身語意,不可轉身語意,清淨身語意,殊勝身語意,無染身語意,智爲先導身語意,殊勝身語意 ”一共有10個,統稱爲清淨身語意。不是你講“我無所求啦,我內心很清淨呀。”不是你講的那種情景。
經文裏面的語言模式他所涵蓋的內容,他不是文字表面的東西,是文字裏面所包含的實際意義,那種真實性,你要從這邊來。所以我常跟各位講說,你在學佛的時候,讀經絕對不要望文生義,望文生義這叫依文解義,你一定不了解佛陀講什麼,因爲尤其這種大乘經典,他都是以基礎佛教,也就是一般所講的,小乘經典作基礎,所以他這個語文出現的時候,有前面的語文存在,因爲前面的語文你沒弄清楚,你這個解釋就是你自己想的,就是自以爲是。前面的語文,像這個叫一乘經典,他的基礎是大乘經典,大乘經典的基礎背後是小乘經典,所以你能夠不修小乘的嗎?你可以不修小乘的行法,但是小乘的經典脈絡要接到這裏來,要不然你所修的無效,因爲你是空心的,你不是實心的。所以,在修行的時候,就怕自以爲是,一廂情願,想當然爾,這是很討厭的。所以師父一講,你又“不過”,又來了,師父把你“不過”解釋完,你又“可是”又來了,“可是”講完了,“但是”“但是”解釋完, “還有”又來了,所以永遠進不了狀況,我們叫這個都是雜訊。
好!到昨天講到這個地方,那你要看清楚這裏所講的,他分有叁個象度,一個“所”一個“能”,“能”裏面有修行態度跟修行技術。這個講起來很簡單,那你要去具備這些條件,估計你叁到五年的時間。假如你曾經在外面自己修自己的,自以爲那些雜訊是對的話,那你大概要8年到10年的時間。因爲你必須先把舊有的給退掉,重新來過。
光是我跟你講說,這個一乘經典的行法,牽扯到前面大乘經典,大乘經典又牽扯到前面的小乘經典,那從小乘到大乘來到這個地方,光是這些概念你就轉不過來,你要去充實的東西就很多。禅師是不要這些的,但是禅師有個基本條件,你要很幹淨,很幹淨就是大腦是空白的,大腦要是空白的。像六祖慧能,他大腦是空白的。所以師父講什麼,他就聽什麼。不會偏差。我們現在不是,我們的大腦就跟那個圖片一樣,彎彎曲曲扭扭曲曲裏面很多,大腦裏頭有蟑螂有蛔蟲有螞蟻有老鼠。所以現在正法再給你沒用。
所以,你要記得,佛法講的一…
《普賢行願品 昆明開示 第叁集 (2011年元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