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出來了,那個從來沒講的能夠感受得到善根一定猛利,你的觀念裏頭是身體的變化對息長息短的影響,觀念是這個樣子,根深蒂固的觀念,這個你講的是呼吸的長短對你身體的影響,我這樣的一句話講出去,那你的耳朵聽進來,就變成身體的變化對呼吸的影響,有沒有顛倒? 我跟你講不一樣就不一樣,佛法要真的了解不是文字上你看不懂。是那個文字經過你的耳朵時候或經過你眼睛的時候,你的意識形態就把它弄顛倒了。就像我們看鏡子一樣,鏡子反射人的影像是顛倒的。現在你的大腦就是這種作用,明明跟你講,呼吸的變化對身體的影響,可是你接受的概念是身體的變化對呼吸的影響。 怎麼辦?像這種情況普遍的存在,不止修行,生活中也一樣,所以我常跟你說,人家的是非毀譽你不要去理他,因爲你的表現他來看他就是弄顛倒,你明明想要對她好,他說你要害他,那有什麼辦法?因爲他就像剛才講的那句話一樣,那麼清楚的狀況你都把他弄顛倒了,那當事情講的比較複雜的時候,那弄錯的更多。所以你要把這個地方弄清楚。 唯當依行者的功夫層次,雖然是這樣講啦,那只是總原則,那我們每一個人應當要依于我們功夫的層次,按著數、隨、止觀、還、淨的階次,攝心各歸本位,你在數法的時候,怎麼樣回歸到本位來,在隨法的時候,怎麼樣回到本位來。大概在數法妄想多,在隨法那就心會晃動,到止法就不會。那麼止法跟觀法之間它會産生化境,化境的出現是指我們內心出現的魔境,那一種妄想,潛意識統統消除掉了,可是在觀法的時候那些東西常常會夾雜進來,因爲觀法的前期它夾雜的情況還會有,那我們要一再的去檢視。哪些是妄想心事,哪些是化境。哪些是妄想心事部分要怎麼除掉,那只有你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有辦法討論。 現在我跟你講說妄想心跟化境之間的差別你都搞不清楚,只有你到了那個地方,你提出來我們才能講,現在各位在講的都不算。因爲你還沒有到那種境界,你只是,師父我跟你講這樣的情況,你內心裏頭在想這樣的情況,你已經把它設定在我這個就是觀法了,我這個就是你看它是化境呢?還是幻想的那種心事?你是在講這個,但是你不會這樣講,你就講我是這樣一個境界你說對不對?我說對那就是化境,我說不對,那就是幻想心事,那你的意思就是你已經到觀法啦,那你觀法還沒成就,你止法都沒有。 所以我告訴你這種情況統統是妄想,統統是妄想心事,都是你在那個觀察呼吸狀態跟數法之間你都還沒有成就,一個到隨法。止法成就的人他不會在意這些,他只要緊緊的守住,提出來到了這個層次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就是這個層次的東西。 你看幼稚園的小朋友所發問的問題,跟國民學校小朋友發問的問題一定不一樣,一個幼稚園的小朋友要把他裝成說他是大學生來發問的問題,你會覺得很好笑。所以我們要告訴各位,在這個小參或者提問題的時候,你一定要就你的立場來講,你不要攀援往上攀,給師父看一下,我的功夫怎麼樣。給師父看看,褲底破個洞你自己都不知道。 當一個人想要表現給人家看的時候,他就會表現是那個樣子,可是你是裝的沒有用。不要裝。應當依照你的功夫層次,這個人在修行中都那麼不老實,不要講境界,你自己要先把這個數、隨、止、觀、還、淨的層次弄清楚,自己好好的安住在數法上面,把它完成這一點最重要,你不要講任何的境界都是妄境,妄想心事,都是妄想心事,一定要把它除掉!你注意這一點! 不是我不承認各位的成就,你不要急著成就。有好多我們的這些老同修這種習氣一直改不過來,我在哪裏修了多久了。現在你這裏才剛開始,我們這裏是剛開始,是道場剛開始我沒有跟你講說,我現在開始修,你不要搞錯了,你在別的地方修很久沒有錯,你已經修錯了,你知道嗎?你已經錯了很久啦,不是修很久啦。 我跟各位講爲什麼弄個個道場,實在是不願意,因爲沒有道場,沒有行法,我跟你講你錯了你不相信,你認爲我只是講經而已,我不是講經,我是把行法的那種狀況告訴你,你的耳朵聽了就跟剛才一樣,呼吸的變化對身體的影響,你老是把它當做身體的變化對呼吸的影響。所以我跟你說,你現在由長息變成短息的時候,你的身體會飛起來你不相信,你絕對不會相信,因爲你一直以爲是身體的變化對呼吸的影響,那跟我跟你講的從呼吸的變化對身體的影響來講,那你根本沒有概念,你怎麼會接受? 西藏其實他是青海人米勒日巴,他這個人了不起,他會飛,他修行修到天上飛,他飛是不是這樣飛我就不知道了,我沒有看過,不過他是飛起來就對了,我請問你,他是怎麼飛的?你只會說他定功不錯,他什麼叫定功不錯?他怎麼會飛?你沒有行你根本就不知道,這一點就在這裏。不是不能飛,你以爲他又沒有羽毛又沒有翅膀?誰像你,有羽毛有翅膀才可以?這個就是修行的時候,一定要很准,要如說修行,真的很不容易。 師父跟你講,就是告訴你怎麼樣,你就真的這樣嗎?我告訴你,我這裏這樣子教給你,到你那裏就變成這樣走了。這裏直的給你,那裏就橫過去了,所以有時候,不知道要怎麼辦,唉,實在不可說不可說,什麼叫不可說?那沒辦法說嗎?明明就這麼說,你當然就變成那樣出來,怎麼說?所以,我們一定要把他弄清楚,這個東西你都要好好的去參了,爲什麼呼吸的變化對身體的影響?你的觀念裏頭,根深蒂固的觀念裏頭,是身體變化對呼吸的影響,你只有這一項,現在還有一項,呼吸的變化對身體的影響,那你自己參,自己參這個部分。那你就調伏不過來,我也沒辦法。我要不是那樣講,那你要那樣做,然後你回過頭來,你就是那樣講,我只有說一鼻子灰,要不然怎麼辦?這個觀念自己要弄好。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道場是中正的,法門是正確的,再來就是你的意識形態了,其他沒了。爲什麼要你緣念道場緣念善知識,緣念法門。你要完全投入?你想一想,恩,我要去跟他計較一番,跟他理論一下,看他怎麼講,怎麼講是你講的,不是我講的,我已經講得很清楚,你爲什麼搞不清楚呢?而這裏面不是這麼一大段,很多都是一句話,一個字,一個字的觀念,那就沒有辦法成就了。 這地方講要各位攝心各歸本位,回到你自己的地方,數法、隨法、止法、觀法。還法,只要是這五個,再加上前面的前行,觀察自己的呼吸狀態,那個軌迹要弄好,因爲你還法完成的時候,那種境界就出現了。尋、伺、喜,樂,心一境性。他就現前了,那你就很自然的順入,順著,順入初禅定,不是跳入,修行在一個地方是跳入的,要絕對開悟的時候,那個時候是用爆發的方式,跳入的,那就不是順入。我們入初禅定的這種情況,是跟一般的開悟,智慧逐漸的開的那種情況,通通是順入,所以叫漸教,我們不要一直以爲你都一直跳入的,那不可能,跳入這種情況,最好我們不要妄想,跳入的境界是種種因緣具足以後才有可能,你現在因緣都還沒有具足,不可能的。 下面講,攝心之後,再重新入所修之法,攝心再把他攝回來以後,再重新入,我們現在剛學的人是這樣,一二叁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叁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叁四五六七八九十,算久了以後,一二叁就不見了,糟糕,跑掉了,跑掉了把他抓回來,你剛才算的是叁還是四還是五啊,我幹脆從七八九開始好了,不對。心跑掉以後,抓回來就一定從一開始,隨法也是一樣,一、二、一、二,或者一、二 、一、二,剛才算到哪裏去不管,現在來就是一、二 ,再回來就從這裏開始。 隨法也是一樣,守住風門,已經跑掉了,你不要管剛才情況到哪裏,你就再回來,再守住,慢慢的讓那個境界再産生,那個息入息出的狀況就看得清清楚楚,那你又進入了,那這個就是再重新入所修之法。不要在那邊慌張。 “如斯對治可不在意妄想中的任何境界,你這樣對治就好了,那麼妄想境界如何呢?根本你不要管他,你之所以要管他,是因爲你有貪念。很多同修說師父你看我這樣,我就告訴他,你就這樣守住正念,再回到正念中來,“唉,不過”,不過什麼?“那個境界”。那個境界很好,因爲很好,所以你貪戀了,叫你守住正念就是要把那個妄想給丟掉,可是這個時候你會貪戀,這個貪字在,我告訴你,所有的貪你都有。 所以當你在講境界的處事方法,那就知道你人生的習氣。當逆境來,逆緣,不好的境界來的時候,你一直想要把他丟掉,那個告訴你守住正念,你還說他會不會怎麼樣,那可見你的貪心,嫉妒心,計較心很強烈,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境界也一樣,所以你可以看,你的人格完整,人性健全,這種人在修行中沒有什麼境界。跟你講沒有境界了,就在那個人格扭曲,你都亂七八糟的,像那個樟樹樹瘤一樣,那個坐下去啊,什麼境界都來,因爲你已經扭曲了,扭的亂七八糟了,才有各種境界。 所以你看社會中的人,他反而不需要修行,他人際關系很好,人格很健全,人性很完整,他在世間法做,他照樣很好,爲什麼我們進入佛門中,扭的亂七八糟?因爲你已經不健全了。所以反而進到這裏面來,要你怎麼做,你都做不好。人格完整,人性健全,修行就是容易成就。所以我們剛開始,這裏面有缺陷的,要自己去調,人家要跟你調那只有得罪你了。 所以古來大德他們很聰明,根本就不管你,你要調你調,不調你沒辦法,因爲我要替你調我倒黴,因爲你人格不健全,你人性扭曲。叫你說不要修那麼多,你說,哼,這個人就怕我修,怕我比他厲害,叫你說多修一點,那個人就是這樣子,什麼都要我修,什麼都叫我做,到底叫你修還是叫你不要修?這叫恐怖,我們要把自己調整的很健全,這一點一定要,然後你選你的優點,去發揮這是一個修法,或者選你的缺點去改正,這也是一個修法,人格健全都沒有問題。 子路當年,你看看,我有缺點的時候,人家說他的缺點趕快褲帶解開在上面記錄,現在不用記在褲帶裏頭,現在記在筆記本上面…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十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