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繼夢和上講經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十五集
我們今天要跟各位講的是安那般那的這個結論。到前面,如何達成初禅定,我們已經明顯的告訴各位,初禅定不是用猜的,也不是用封的,教皇、佛教會會長,都可以用封的可以票選。在修行這個東西,不能用票選,也不能用封的。也不是因爲你修了幾年學了幾年,或者背了多少經書,那你就能開悟,沒有這回事。你要記得,修行是踏踏實實的實踐工程。你經過這樣的用功,他自然就成就了。人家要否認你也沒有用。就像煮飯,你米下了、水下了、火加了,時間到他自然就熟了。你叫他不熟,那也不可能。你按照正確的方法來修行,這樣的運心,你功夫到,他自然就成就了。
經過你這樣的從觀察鼻息的狀況,開始數一到十,然後技術面的一種小變化,一到十變成一、二、一、二,變成守住風門,然後化境會産生。這個時候,你很自然的就由數息轉爲觀化境,那麼在種種化境當中你選定一個化境安住下來,那個心才真的安住。真的安住以後,那麼他就會産生那一種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當這些現象都産生的時候,那個就是禅定,初禅定就産生了,沒有爲什麼。
進入初禅定並不是像跳高一樣,“啪”一下,跳過去了,我就跳過去了,沒有跳過去,那就掉下去了,不是。他自然到那邊他就成就了,那個境界就會現前。我們常這樣講,我要怎麼開悟?我要怎麼樣?那都是你想的,腦筋好像會有一個開關的樣子,按下去,啪,燈亮了,開悟了。可是生命的成長不是這樣,他自然地會到。所以我們在正確的方法上去用功,他自然就會有這種情況。
有些人,很少數的一些人,像六祖慧能,像永嘉大師,他們沒有人教,他自己就會走上去,永嘉大師也是沒有人教,他自己摸索的,自己成就的。那他自然成長的,那他有沒有成就呢?因爲他沒有標准,所以他要到六祖這邊來,經過六祖跟他印證,說你這樣對。其實你要知道,六祖給五祖印征的時候,六祖可能,譬如說他證的六個,叫六祖。假設六個方向證得,那麼有永嘉來給他印證,他可能有四個方向證得,跟六祖重疊的、一樣的,另外兩個方向,他可能,跟六祖不一樣,你知道嗎?並不見得說他有那種證得,他的弟子要跟他一摸一樣,那不對的,不可能這個樣子。因爲慧能不識字,永嘉識字,那怎麼會一樣呢?各位想想看。所以成就的水平一樣,六祖跟永嘉你照著我這樣的水平,你對啦,但是你跟我這樣的水平當中,你所具足的因素跟我具足的因素可能不太一樣。爲什麼會有這種情況?這些是師祖,這些不是佛。這些人因爲是祖師,它不像佛達到百分之百,佛佛道同,是佛佛都百分之百,所以佛所證得的那六個部分,跟這個佛跟那個佛所證得的是完全一樣的,因爲都是一百個,都一樣。那麼,祖師就不一樣了,所以祖師會角頭峥嵘,每一個人各化一方,手眼各有不同,這是祖師的特色。它不像佛,已經大覺圓滿了。祖師的再怎麼成就,都不會是大覺圓滿,因爲他的示現不同。
所以我們需要人家印證也這個原因,而印證的不是你有五個我就要有五個,你那五個我就要那五個,不是。是你的總成績跟我的總成績是一樣,同一水平的這種情況。當然數息法的這種訓練方式跟我們大乘禅法的訓練方式不一樣,那爾後,我們會詳細跟各位談。
現在我們要跟各位講的是,我們在這個置心一處使心不亂的這個時候,我們訓練的過程,那假如心跑掉要怎麼辦?現在各位,置心一處那個地方,你不會提出來講,你所講的都是若心他緣的那個部分,所以我坐在這裏,會熱、那個對不對?會熱,(當)你感覺熱,心就已經攀緣了,已經緣到熱那個地方去,你數息已經忘了。
我看到一個境界怎麼樣怎麼樣,那你被那個境界給拖走了。你就(是)小參,你在問題上已經都弄錯了。我們要你問的是:我這樣的數息,這樣的時候是怎麼樣,你這一點要講出來,(因此,這個地方)我不會跟你講,我跟你講(了),你馬上就模仿了。我在數息當中,發生什麼狀況,你要講的是那個狀況,因爲你沒有在做,所以你沒有狀況。
你一坐下來,這個蠻像香的,這個身像蠻像的,一….,然後就去了。本來要看電視,現在看到電視外面去了。所以那裏面,一二叁裏面是些什麼東西?你都沒有看到。你都不知道,所以一開口就錯。你要是一直在這個正道上面,那你就不會錯,關鍵在這裏。
所以,心若他緣的時候,你要怎麼辦?這一點你要克服,你自己要想辦法,修行就修在這個地方,心要是他緣的話,那你要怎麼辦?
所以,第一個法門我們跟各位講,置心一處的時候,那個處,你要先看清楚。這個心,我是要置在鼻息中,要把心安住在鼻息這裏,那鼻息你有沒有看清楚?那看清楚我要怎麼樣安置在這裏使他不晃動呢?那就記得一二叁,把心定位定在這裏,這是數息法最大的特色。
那假如心跑掉的話,這個會産生,那你要怎麼把他攝之令返,把他再抓回來?我們這個鼻息,要來跟心妄想,爭奪這個心,鼻息要跟妄想爭奪這個心,你怎麼樣把心爭回來,所以你一定要守住鼻息,你才有辦法把心攝回來,這是一個最主要的一個關鍵。所以要成就第一個法門,你離不開第二個法門。而第二個法門,他也無非是任何狀況要你在守住鼻息。
所以我這樣很簡單跟各位講,你不要問我怎麼辦?要怎麼辦?攝之令返,再守住鼻息,就對了。這就不二門了,這就訣竅。“師父都不教我”,要教你什麼?再教你還是再回到鼻息上來。你有沒有學到?我們已經講得這麼明白了你還要再學什麼?你以爲師父有個什麼咒語啊,嗡啊哞、嗡啊哞、嗡啊哞,哞一哞,你哞到哪裏去?那個叫做法門嗎?那個叫媒介,那個不叫法門。
所以我們要學的是真正的那個東西,你不要去學那些媒介,那些所有的媒介,統統是文化的東西。你說,我們守住風門,那我不守住風門,我守住丹田可以不可以?當然可以,我要守住眉間可以不可以?也可以。你說我都不守住這裏,我在守在一個地方,可以不可以?也可以。反正置心一處,他只跟你講一處,就這麼簡單,那麼一有狀況你再攝回來就好。
那你就算狀況特別多,你看到什麼啦?你聽到什麼啦?怎麼會有那麼多東西呢?全部回到這裏來,你之所以回不來,那就是你一直沒有辦法提起正念,你一直幻想著外面的境界,所以一有境界就對,那你就一直在想,昨天我看到,今天不知道看不到,看得到看不到,他就再給你看。昨天我聽到,今天不知道有沒有,他就在給你聽,那個部分你自己會去産生,那個都是我們講的心魔。
所以,不管任何境界産生,不管他對不對,你都不要管他,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你都不要管他你回到主題上來,守住正念,將來各位你在指導衆生的時候也是一樣,他誰怎麼樣怎麼樣,你去想一想,我告訴你,你持什麼咒好,然後哪個講一講,你說:哦,我看看你持什麼咒好。那個叫作怪,我跟你講,你沒有那些法門。你要真的能對峙,你敢肯定嗎?現代的醫學、醫生,藥物那麼發達,頭痛用哪個藥?我問你,你用百服甯還是普拿疼、還是阿司匹林,每個醫生用法都不同,而你那個頭痛,這個藥下去一定有效嗎?我告訴你未必呀。
我昨天頭痛了一天,試了七種藥,從西醫到中醫,那原來在用的藥,我想不用。因爲那時候醫生交代我,這是最毒的藥。我說你要毒死我,他說沒有辦法,對你來講很毒,因爲我肝硬化,不能再用那種藥。因爲那種藥很有效,吃下去、開水吞下去,這樣子,吞兩個口水,那個頭腦就像雲霧散開一樣很清楚。我說,這個好厲害的藥,最好不要用,我再試其他的藥就沒有用,早上睡到你們起床的時候,我頭還在痛。我想這下子再不吃不行了。這樣翻一翻、翻一翻,上一次到美國去有個同修說這個是最新的藥,我說,我再當一次白老鼠好了。就試試看了。藥那麼多,科技那麼進步,對一種病到底要用哪一種藥,醫師都不能肯定了,你現在你所修的法門你真的肯定嗎?
我告訴你,你所有要對治的法門,統統是人雲亦雲。你知道嗎?人雲亦雲,我跟你保證百分之百的人雲亦雲。多少人會治病,治好多人有幾個好的?一個好的、兩個好的、就已經不得了了。而我告訴你,那種會好是因緣巧合,不是他真正治病治好的。你知道嗎?多少修行人,你在聽說你就知道,多少那些大夫,好厲害。治病治得好厲害,什麼奇形怪狀的病都會治,奇形怪狀的病都會治,他要是真的會治病,你問他兩個病看他會不會治。牙齒痛會不會?這麼簡單的病都不會了,你騙我說你會治什麼病?頭痛會不會?最常有的胃潰瘍,很常有的他用什麼治?這麼平常的病,他都沒辦法治了,哪有奇形怪狀的病?那個病(即使)有,那個也是叫心病。那你做一些,心靈上安慰的是這個樣子。那不是他真的治病,那是心理治療的部分,不是真的治病。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種狀況。你不要用對治法,對治法你沒有功夫絕對沒有用。這個總持法就好了。總持法講起來很神,真的是萬能。你只要回到這個地方來,其他沒事,只要回到這個地方來,其他就沒事。其他有的,他會逐漸淡忘、逐漸消除。
那剛開始你會發現,我要守住正念的力量,不敵外來的妄想跟幻境,那是必然的。你要馬上能克服的話,那就表示你已經有成就了。所以我們有很多地方會敗給他,敗了不要緊,再來,一次失敗、兩次失敗、叁次、五次失敗,你將來的成功的概率就越來越大。
當年在推銷東西的時候,常常碰釘子,那東西每次推銷每次被罵,然後就不能成交。後來我就劃定,我最少推銷一百次,一百次總有一次會成功。所以我第二天開始,我就出去了,每拒絕一個,我就做一個記錄。我剩下九十九分之一的成功率,再拒絕一次,我有九十八分之一的成功率,再拒絕一次,我有九十七分之一的成功率,我的成功率越來越大,分母越來越小。通常,我發現,到了九…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十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