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七集▪P2

  ..續本文上一頁說那沒有辦法,跟他可憐了一陣子,可惜啊。到了寒假,還有一個五百多歲,沒有這個也好,到寒假要去的時候說他也死了。到最後,第叁個說叁百多歲,那也好,你不去他都不死,這種煞星說要去拜他爲師他就先死給你看。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不知道,就當時來講都覺得很可惜。但這告訴我們,你壽命再長你還得死。而且有時候會死的很不巧,他早一點死沒有人可惜,他剛好在那個時候死,爲什麼?這種東西呀,不可靠。你息再長它還是無常,還是無常。

  在西安,有這麼樣兩個師兄弟,都在一起修行,境界都很高,兩個都很清楚。有一天,這個師兄說我出去走一走。師弟說不要,要在家裏,因爲他內守悠閑,禅定功夫很好。師兄出去了,化緣去了。大概二個月以後回來。這個師弟在那邊坐,結果入定了,入定了以後那個附近的人一看,他死掉了,已經一個月不動了,就幫他燒一燒,燒走了,他一個月出定了回來,找不到他自己,找不到他自己,他就火大了,就在那邊興風作浪。那一個月,那整個鄉村裏頭通通鬧瘟疫,災難很多。這個師兄回來一看,怎麼是這個樣子,他也入定去看,原來的這個師弟這個樣子,然後師弟就跟師兄講,你要替我報仇,怎麼樣,怎麼樣……師兄跟他講,哎呀,修行人那你就走了不就好了麼,要留念著那個屍體幹什麼?他才恍然大悟,走了。這個也告訴我們,你有這種功夫再好,你還是沒有辦法了生死,你還是只會執著于色身。

  而我們修法的人,向菩提道的人,是要了生死的,不在這裏比高下。所以我們告訴各位說,這個地方我們不詳洽,不詳細的告訴你說這個怎麼修。我們只告訴你,在這個地方,息入的起意點,跟息出的起意點是不一樣的,就是時間上是不一樣的。這個時間就可以擴大,我息出盡,我不要馬上息入,把它停住。那這功夫就厲害,整宇宙的時間你可以把它停住。這神通厲害吧,厲害哦。不但自己能夠停住,可以把太陽都給停住。你不要下山,我事情還沒有辦好,等我辦好了你再下山,這本事大吧。本事那麼大你還是生死輪回,還是輪回。我現在要早點睡覺,你怎麼不下山,趕快下山,太陽就可以馬上下山了,厲害吧。有這樣的功夫,免不了還要生死輪回。

  我們再跟各位講,人生中的覺醒他的重點在這個地方。他是跟一般的學法不一樣,一般的修法要飛天鑽地,騰雲駕霧,那是他的事。身爲一個十力弟子,世尊的弟子,你們不該如此。

  應該在這地方,把我們所要學的看的清清楚楚,所以我們把這個部分提供給各位,讓你了解,佛法中它的殊勝是在哪裏。我們一個行者,他是全方位的他不是單一目標,一個人要修這一法你要耗盡多少的時間,多少的生命,要吃盡多少苦頭。你想想看。

  現在各位,跟你講,講那個,怎麼數息,你都那麼痛苦了。你去修道說把這個時間停住,你想想看,你這輩子學數息法都這麼痛苦了,然後還把生命浪費在這個法上,你下輩子再來,你要不要再繼續接受痛苦的考驗,你想想看。所以我們珍惜這個生命,我們不輕易地去涉獵這些外道法,這些都是通外道的。我們也可以修,只是浪費我們的生命。

  但是你假如到達終點以後,已經了生死了,要回來千變萬化,這個沒有問題。那麼你這個時候,可以協助教化衆生。但是你要知道,運用這種神通來協助教化衆生,容易讓衆生著迷。他不知道你了生死,但是神通變化他看到,了生死這件事情他看不到。所以我們通常有了成就以後,也不輕易再回來修這個法,沒有意義。就好像說我們吃飽了就好,你吃飽了再回來吃滿漢全席幹嘛。有沒有價值?沒有價值,只是花錢而已,你根本吃不下。類似這樣的情況一樣。

  我們再看十五頁這邊,就工程面的意義而言,這個功夫必須訓練的很好,必須認真的往返訓練。這個是講隨法,讓心隨息入而入,息出而出,緊緊地跟隨著,越窮盡越好,不可燥進而踏空。在跟隨之中全方位的知覺,知一切生的種種相,以及兩種生的一體性,仍然須要清清楚楚。

  我們跟各位講,這個隨法,它的基礎在數法上面,數法的基礎就在觀呼吸的狀態,這每一個都有相關,那麼來到隨法是做一個盤整。首先你要知道,我們從數法一數到十,本來一的部分,我們已經把它改一、二,兩個部分了,爲什麼要改爲兩個部分,因爲以正常的情況來講,你數一,一個循環當中,你進入隨法以後時間會加長,因爲你的息加長了,所以有改爲一、二的必要。

  你那個一,日子一久你再數就有經驗了,大概一二叁沒有問題,四五六就不知道數到哪裏去了。昨天一個小朋友在算,他說奇怪,我怎麼算到二十去了。我本來是想說算到十二、十叁就已經很多了,還有人算到二十去的。那你可以想象得到。爲什麼,因爲你在一二叁會很清楚,這個時候通常到四五六,或六七八的時候你會糊了。糊了,是一種狀況,但是你爲了不使它糊,你會從斷的地方再把它接上去,接上去你就會注意一二叁數目一直算。我告訴你,算到叁百多的都很多,那就表示你是在算數目,沒有在跟隨,現在就會有這種情況。

  所以我們當息逐漸加長的時候,我們就要改爲,息入算一,息出算二,要改爲這種狀況。因爲我們的意義不在數數目,只是透過數目使我們置心一處。所以這個隨法有承先啓後的作用,第一個就是把數法的那一個過程,當做摸索階段,到這個時候你的數息開始要進入狀況,所以改爲一二,這是承先的部分。啓後的部分是這個法,我們將來要變成止法的時候,不數,只用,因爲止法是只觀鼻息,不算一二叁,因爲那個時候是要在觀鼻息的當中,觀息入息出的那個變化當中,要給它做下一個工作的准備。因爲在這個數息,攝心一處的地方,那裏會産生境界的變化,那個時候有的境界才叫境界,現在你有的境界都不叫境界。

  你現在不要說,我數息以後怎麼睡覺,我會夢到什麼,那個都不算,你別想那麼多,你平常睡覺也會做夢,不是現在數息才會做夢,不要把它混在一起,這是完全無關的。我們在這個地方先把它弄清楚。這一個基礎一定要好好去處理好。

  隨法它的作用,第一個就是,把數法的基礎加以運用在技術面上,作爲要進入止法的基礎,這個是它這一法演變的一種狀況。那麼在工程面上面,事實上它有很大的變化。只是我們跟各位講,把你省略掉,這個地方講的是要緊緊地跟隨著,假如你這個時候跟隨息入而入,息出而出的功夫弄不好,那你止法就不能用上去。

  止法的守在風門,守在風門,那麼息入的狀況很清楚,息出的狀況很清楚。光憑這一點天下大事的變化你都知道,現在這個部分,西方人經過混沌理論以後他們有點認知了。北京的蝴蝶,突然掉下了,紐約就會有暴風雨。北京的蝴蝶掉下來,跟紐約的暴風雨有什麼關系,他們可以感受到了。這之間有關系有關系,那當然是他的理論。

  可是我們可以告訴你,你在鼻息當中,你就可以感受到天下大事的變化,你在鼻息當中你就可以知道,明年是什麼總統會上臺,你可以看得很清楚。講別的沒有興趣,講這個可能很有興趣,修行人假如這個會有興趣不叫修行人。你只是逃避而已.身在山中,心在都市裏面,在市場裏,沒有用。人在講壇,心在電視上,尤其是在看新聞報告那是更糟糕。我們能夠在這個地方,要把心攝在這裏。而真的這個法修下去,它本來就會有這個狀況出現。

  有的人喜歡問,師父你怎麼知道?不是怎麼知道,跟你講你也不知道。我跟你講早上打噴嚏我就知道了,你說你怎麼打噴嚏會知道那麼多

  奇怪啊,電視裏面怎麼演那麼多東西。熒幕那麼小它怎麼跑出那麼多鏡頭來。那沒有爲什麼,它就是本來如此。因緣到那裏,你的功夫到那裏它自然就會出現。你的因緣不到那裏,功夫不到那裏,你不知道這些狀況。

  我常跟各位講,臺灣剛光複的時候,那些老芋仔,看到臺灣有水龍頭他就跑到五金行去買水龍頭。牆壁挖個洞就鑽進去,鑽個老半天,水沒來。然後就去大鬧五金行,說你這個壞的賣給我,沒有壞啊?他說我們家隔壁怎麼有水,我這個怎麼沒有水。結果叫警察去看,嗯,牆壁弄個洞哪會就有水。你不要這樣學。我們在學就會有這種情況,你看人家水龍頭,你也水龍頭,看人家坐的好好的,你也坐的好好的,人家有境界,我怎麼沒境界。你怎麼會有境界,你沒有接水管你怎麼會有境界,人家是水管早就接好了,你沒看到,你現在只看到跑出來那個水龍頭而已,那水龍頭在牆壁裏面的水管你沒看到。

  我們的功夫有沒有,功夫在水管那邊,不是在水龍頭這邊,所以這個功夫你一定要下,跟隨的法你一定要下。否則你不要從表面上去爭,你以爲你用心計較,這種種的那種思維那沒有用。你真功夫拿出來,人家看到人家就知道了,你沒有這些功夫,其他都多余的。

  所以跟隨的法一定要好好學,讓他息入你怎麼跟進去。我這樣講是很簡單,息入的時候注意力跟進去,注意力會不會跟到肚子裏面去。我在講你在聽,會不會,你跟進去以後肚子有什麼狀況你都很清楚,你就是跟不進去,用功就用在這個地方,息入就(是)心-----注意力,跟著吸而入跟著息入而入。

  你剛開始是這樣子,氣進去,涼涼的氣進來,好像這個很涼快,好像肚子也涼快。好像呐,你有感覺嗎?你的功夫成熟的時候,那個氣進去身體什麼狀況你馬上就感覺得到。息出的時候,你也可以感覺得到發生什麼變化。這一法在這裏訓練,就是要你去感受這個部分。

  他這一講,全方位的覺知,知一切身的種種相,你絕對不要燥進,不然你一定踏空。一切身就兩個身,呼吸身跟色身的種種相。以及兩種身,呼吸身跟色身的一體性。這種種相會有組合,這個組合的那種狀況你會弄得很清楚。所以你看看一個真正修行的人,他在這個地方都向內觀,眼睛不會很明亮的,但是事情看得很清楚的。就跟我們不一樣。我們眼睛是很明亮事情看得很糊塗,人家眼睛不明亮事情看得很清楚…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