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繼夢和上講經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六集
【正行篇--隨法】
今天我們來看十叁頁隨法。從講的立場來看,是假設各位已經進行到這樣的程度。那我們自己有沒有到這種程度,那你就要好好用功了。這個攝心成定,那你一定要進行。這個不修行則已,要修行就是這門功夫。假如你在攝心,在這鼻息上息入息出上面一直有一種,臺灣話講叫“浮浮”啊,不能進入狀況。那麼,那一種心理狀態,我們叫做心理狀態,其實它不是心理,它是你的一種業力在障道了。
這個業力障道,通常就是你的心理狀態。你的觀念。那麼用佛教的術語來講,就是你的善根還不足,所以會有這種情況。那你不要以爲說,好,這個法門我修不來,那我修別的法門可以。告訴你,同樣的問題,只是這個法門,它很敏銳,馬上就可以跟你揀別出來。就好像那個有糖尿病的人,那個測紙一試就知道你有糖尿病。那你說那我不要用這個紙,我回家拿白報紙可以,那就沒有糖尿病嗎?那叫神經病,這東西一試馬上就知道。一個有責任有承擔的行者馬上在這個地方下定決心,勇猛去改進,這個才對。馬上産生那種觀念:“哎,這個法門我不適合,我找別的法門。”哦,你好開溜啊,對自己的安慰啊,拿一張紙,尿一尿看一看,然後…我沒病,神經病!不是這樣,你一定要對你的這種缺點去承受,然後加以改進。因爲它最敏銳,你無法逃避,這是一個。
其他的法門也一樣有這種情形可以跟你測定,只是你不知道。因爲在那個地方,不見得人家會這樣指導你。就像這個法門,你在其他的道場來講,他也不見得這樣跟你講。他會告訴你:你就這樣做。然後你就想當然爾的就這樣去做,那想當然爾做,那你當然會覺得沒有業障。不是你想的。就好像那個試紙試出你的病。你不是,你說你看你們都沒有顔色我的有顔色,你好像是你還把你的病當做顔色看起來很漂亮一樣,那你就完蛋了,你就弄顛倒了。
所以我們面對自己的生命,你要擁有正確的生命情操。所謂正確的生命情操,就是你不要一直臭美自己。“耶,你看我啊,你都不知道我的善根這麼好!”你是想的很好,但不見得你真的那麼好。我們要的是在五濁惡世裏頭,五濁惡世最大的福報就是它能夠看出我們的缺點。
你要知道,我們的貪嗔癡,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很清楚。我們自己的這種業障在哪裏,這裏可以顯現的很明白,你在極樂世界根本你看不到。極樂世界也有業障,假如沒有的話爲什麼品位有高低呢?但是你就是看不出來,你就是不知道。所以那叫極樂。這裏爲什麼叫娑婆?因爲會把你的缺點給暴露出來,那你的我執、你的自尊心會在這個地方受不了,那你就苦了,那苦你又要去掩藏,又要去隱瞞,那你就苦上加苦了。
所以我們告訴各位你一定要試著去面對我們的缺點。告訴各位,在娑婆世界沒有一個人沒有缺點的啦,大家都有缺點,那問題是你願不願意去承擔,你願不願意去忏悔,只有這樣子而已。你願意去改過,那你就會趨向于止于至善。所以我們常告訴各位,你在這個娑婆世界別想成佛啦,因爲你都是尋求那種一帆風順萬事如意,這種人怎麼會在娑婆成佛呢?這種人只能夠在極樂世界成佛啊!你一帆風順,你平步青雲,你萬事如意,那是只有極樂世界才有的境界,這個世間沒有啦。那既然沒有,你那種祈求怎麼會在這裏兌現?
你假如是這樣的一種心理狀態,那你有可能。哪一種心理狀態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佛來佛斬,魔來魔斬。那你就有可能在娑婆成佛。你一心一意就想萬事如意、吉祥圓滿,哦,這個這個,哎,一帆風順呐,你到極樂世界去好不好?在這裏沒有!這裏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去看清自己,去改過自己,然後使它趨向于完美。你要知道,不要把果拿來當因,我們在因,所以你一定要認識清楚。
從前面看清我們的呼吸狀態,你不要免掉這一招,不要自以爲我功夫很高。看清了以後就在這個狀況當中,你跟著進去了,跟著進去就數,一個循環、一個軌迹算一;一個循環一個軌迹,算二;那先從靜坐來,然後跑香來,從爬樓梯來,你從這樣子來看,你就可以看得到你到底跟得上跟不上?你不要跟到最後只有喘呼呼,什麼都沒有,喘的要命。在喘的時候我告訴你最好數了,因爲呼吸最明顯,又短又粗,看得很清楚。逐漸地你要抓住那個機會,訓練自己的一個機會。當你跑完了,逐漸地它會恢複正常,就在恢複正常的時候,鼻息逐漸加長,那你的注意力馬上跟進去,你這個習慣養成了以後,你跑完香靜坐的時候,也是短、粗的息,會逐漸地轉入長、細的息,那你要數,那就要很自然地會完成。這一法一定要把它訓練出來,它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功夫。都是我們自己的呼吸狀態,你怎麼會弄不好呢?所以我們自己再怎麼難都要要求。
那麼這個技術完成以後,你才有可能從工程面去感受我們生命的存在,那個時候你會開始比較長、短息之間那種變化。然後,你會感受到那種長短息的變化對我們色身的影響。再進一步,你會逐漸地發現呼吸是個生命、呼吸是個身體。
當你攝住它的時候,色身、香板下你根本沒感覺,那時候你會感覺說下香板就好像蚊子在叮牛角一樣。蚊子叮牛角你知道嗎?有沒有感覺啊?你看那個蚊子來叮桌子的時候,你會覺得好笨呐,根本不會有影響。
到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攝心在鼻息的時候,這個鼻息的身,它出現了。然後這個身跟我們色身怎麼樣合一。剛開始你會發現這兩個不相幹,當你發現這兩個能夠結合爲一體,乃至于呼吸身的種種因素跟色身的種種因素可以互相組合一合相的時候,那你的生命,你的身體就可以開始做改造的工作了。這只是數法而已。
所以你要是自己以爲說,我們數法已經完成了,我的功夫很高了,那你先看這個地方,光是這個數法完成的時候,你的身體就可以改變很多。
那麼至于要如何去改變,這個我們告訴過各位,這個是要你從成就以後再回過頭來,從這裏去專修。現在你不要專修,現在你要去專修,說我這個數法怎麼去擴大,擴大到最後可以去治病,或者可以催眠術可以怎麼樣,那你大概就走不到第二個階段去了,你就沒有辦法再進步了。它是屬于一種專業的領域,但是那個領域並不是挺高級的,所以我們不追求那一些,原因在這個地方。不是我們不知道,它確實有這種本色,你要是能夠成就以後再回過頭來那就很完美,但是還沒成就之前你就進行這個工作,那不好。
所以我們希望說,你能夠了生死以後,那麼再回過來繼續再修行,那麼那個時候在以這一個專業的領域,那麼你來顯現神通饒益衆生,那就沒有問題。你假如不能夠有這一種專業領域的成就,對你來講,你要是不能了生死,這個專業領域的成就對你是很大的障礙,對你是很大的障礙。這一點,我希望大家先弄清楚。
現在很多人學氣功,並不是說氣功不好,它確實有這個效果,但是你就忘記了了生死的這個部分,而你也會發現這些修行有成就的大德爲什麼不會像他們有氣功這樣自己來治病呢?那我告訴你,他是在這個地方,他有成就以後,要是不領衆,那麼他這些神通變化會比你來得了不起,但是因爲他不忍心自我成就就算了,他要指導衆生來做這種修行、了生死的工作,所以他把在這一方面可以發揮的部分給舍棄了,你要留意!自己要證得很快,要來指導大家依循那個心路曆程、那個軌迹來獲得成就,這個很難,很難!
我內心在講什麼你在聽什麼,那會南轅北轍,那一直要把你調到正確的地方來並不容易。所以爲了使我們能夠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才一再地跟各位講,你一定要拜忏,一定要拜忏!並不是我們講數息法你就不要拜忏,要不然你那個業障你除不掉。你永遠都會有一股氣一樣把你頂著,使你無法深入。
甚至于那一個頂著你的氣,你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哎,我很忙!哎,我怎麼樣我怎麼樣!理由都很多。尤其我們這些第九難的同修,你特別留意。第九難,你都在道場服務,行政人員,當義工,我一再告訴你們一定要進來參加行法,就避免你的第九難産生。
你不要一直以爲我在這道場服務不錯,是不錯,福報很大,福報很大你跟法不相應。你一定要避開這(些),這個就是你的業障。所以不要以爲說進道場服務是福報很大,福報很大,在菩提道上可能是障礙。
所以你進入道場,第一個就是要安排要進入實修,要參與修行,要不然的話,那不算。甚至于第九難還包括那些只管聽講不參加修行的,你聽講聽得懂,那有沒有修?沒有修你還是境界一來就翹翹倒,那不是災難嗎?所以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現在我們是假設你數法完成,還沒有完成的,那你再去精進,我們把這個講的速度給你減慢了,七天改爲兩天了,還不到叁分之一,那你的進度應該要趕快跟得上。大家再這樣懶洋洋的話,我講完了你呼吸狀態都還沒找到。所以這一點一定要進入。
隨法就是跟隨的方法,這很簡單,它是從技術面來立名的。這個意思是指心念。心念就是在這地方是指注意力,跟隨著息入而入、息出而出之謂,這也是就行法的技術面立名,此法也有技術面跟工程面兩個層面。
技術面怎麼講呢?就數法而言,是指一數到十、十數到一,如是反複,不計其數的系心在鼻息之間,這是數法的方法。就隨法而言,則改爲息入數一、息出數二,如是反複亦不計其數,其目的也是在系心在息入息出之間。此時息出息入皆數,但設定點在起點或終點也不是重點,都不要緊,只要設定後不輕易更動就可以了,此時呼吸已經逐漸加長、柔細,行者須令覺知緊緊照住息入息出,並對呼吸的一切狀況洞察無疑。
原來是一到十、十到一,一到十、十到一這樣算,現在呢息入數一、息出數二,這地方我跟各位規定息入數一、息出數二。前面我是都沒有跟你規定,息入也好、息出也好,起點也好、終點也好,都不限製,現在要加一個…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