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五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夫一定要好好的打下來。要打下這個基礎功夫,各位就一定要好好的把這幾個階段功夫弄好。我們要是真的能夠把前行,把數法弄好以後,進入隨法那你就很簡單了。

  所以,難的就在這個基礎,呼吸狀況沒有看清楚。你看這個爬樓梯上去,你就會發現那個呼吸喘就夠你忙了,不要再數了,在跑香的時候,你看手張開了,腳不會邁開了,腳邁開了,手又忘記甩了,爲什麼要我們這樣做,因爲實際中的狀況,更爲複雜。所以只是這樣交換,只是交換而已。

  先從靜坐去觀察,然後從跑香去運用,所以基本的技術面一定要先學好,當我們把呼吸狀態弄清楚,然後你去設定那個點,開始數的時候,那個點還是會常常跑掉,大家算,一、二、叁你就會産生這種情況。

  你注意看,剛開始,我去注意看那一點,你會看那一點看的很清楚,但是你數的時候,你就會帶不進去,告訴你這是正常的。有時候數一、二、叁、四、怎麼會變成這樣子啦,他會亂了,會亂了,因爲你在看嘛,那數的時候,你會變成慣性的帶進去,這是正常的。那你爲了數而把自己變成呼吸很急促,那這就不正常的,同樣都會發生錯誤,但是你在調整的過程當中他很快會進入狀況,我們要在這個地方把自己弄清楚啊。

  那整個修行,這個進行的面叫做微觀,你要守得很仔細,他也有宏觀面,我們要小參是要看你的宏觀面,比如說我們剛才講,你是這樣看的很清楚,然後到這裏1..2..,你是看的很清楚,有時候繞了兩叁圈才想到3,但是你自己沒有感覺到,因爲我一直在這裏,那我也記得我都在數,有些繞了好幾圈以後再加一個數字。你是這一種人呢?或者每次在數的時候,當然那是錯誤的。1.2.3.4.5.6.因爲你的數使你的呼吸跟著轉了,這個也是錯,那同樣是錯,我是哪一種人?這不一樣啊。

  從修行中看人,那比算命還准,因爲算命看你現成的,表面上這些。修行中看人,他是看你骨子裏頭的這些東西,很清楚。只是我們不太願意人家講我們這些。因爲骨子裏頭的那些東西是你自己的秘密,你不願意讓人家知道。而修行很不幸,一眼就可以看穿你那個秘密。所以修行人看這些東西他不叫秘密。可是我們世俗人,會把他當秘密隱藏起來,那笨的修行人就一口氣都把你通通說盡了,聰明的修行人看了就不講。你知道,他講幹嘛?講了招人嫌,所以就不講了。那這個地方你自己要弄清楚。

  從宏觀面來看,我們要看自己是個什麼料子,怎麼修行你很快可以定位。常常有人這樣問,師父你到底是怎麼修的,我怎麼修,我自己看自己看得很清楚,從微觀看,從宏觀看,那自己就可以調整,你自己不願意,閉上眼睛看外面,或者要依賴人家,那就沒有辦法,絕對沒辦法。因爲你一定要有一面鏡子才可以看到自己,那不必了,我們擁有大圓鏡智,自己看自己,那比別人看我們還清楚。那麼法的運用就是這種狀況,宏觀、微觀。

  比如說我發生的這種錯誤,我們在跟人家交談,同修交談,都很清楚,那他是這樣,那這樣也不對呀,那我們這樣,那這樣也不對呀,那他怎麼這樣,那我怎麼這樣?我告訴你,你比較幾個就出來了。剛開始不算很准確,不會很精,那至少大分類已經出來了。你幾次經驗以後,你就知道,你是什麼東西了。

  前輩子海龍王那邊來的,還是牛魔王那邊來的,或者ET那邊來的,你都可以很清楚,關鍵是你不用,因爲你沒有基礎,你也沒辦法用。所以常常就這樣問“師父你看我”。我看你,你怎麼不自己看自己?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所以修行從這個基本上下功夫,對自己那真是太好了。

  還是一樣,前行手冊,有空你要翻一翻,我想一想當時,我跟各位講的,你怎麼坐,坐的時候腳怎麼放,坐的時候,我們坐的姿勢你記得,五頂(是)五個頂,頭頂、手心、這兩個,腳心一共五個。跟各位講,這叫做五頂五至尊,五方佛,你這麼一坐,他全部都到。你會不會坐,關鍵就在這裏。要自己把自己調好。你要彎下來都很不可能。因爲你一彎,這個頂已經歪了。跟你講這個頂,從這個百會,一直到海底,他這兩個是重疊的,這個重疊你自己要能夠感受到。我坐的時候是這樣傾的,還是這樣彎的,這一彎,他就沒有重疊了,脊椎一節一節,你看起來本來它是應該要彎的,好像是這樣子沒有錯,但你坐正的時候,他就是那麼直,你從正面來看的話,他就是那個樣子,從上面看下來,那就好像只有一塊,那你自己隨時留意就好。

  因爲我們現在剛開始沒有,你要留意其實很簡單。你這麼一坐,那麼你注意鼻息,你的眼睛要怎麼放,你看你要注意鼻息眼睛怎麼放,他很自然的,那各位這樣子,這樣子怎麼會注意鼻息?一定你在打妄想,好呆好呆。不可能的。所以這個部分你只要做好就好。因爲你這樣的時候,舌頭不是頂在上面,這樣的時候,口水流下去的時候,會很快,那你這樣的時候, 那你這樣頂也沒用,口水一定往外流。

  所以你這個坐的姿勢他會把你自己的一切調整的很好,自己稍微留意一下,那這個肩膀坐之前一定要先動一下,調一下,肩就平了。然後把他放輕松,就這麼簡單。這幾個姿勢,調整好了以後,很自然的你就看我的呼吸狀況是怎麼樣,有的人是留意來到丹田再出去,其實來到丹田是自己設定的,你吸氣以後吐氣,你假如一作意,你就會發現,吸氣好像會比較長,吐氣會比較短,其實肺活量都一樣,你這個地方慢慢的去調。

  你會感覺差不多了,用鼻孔就那樣,不會吸進來的時候鼻孔就縮小,吐出去的時候鼻孔就放大,他的量是一樣的。所以那是我們自己的一種錯覺,你慢慢的去調,然後慢慢的你就看的出來。從那種狀況當中,你就可以設定,1..2..,你自己可以這樣去設定,那這樣子,逐漸的逐漸的,他就會走入狀況。

  你什麼時候開始數呢,你自己不知道,因爲你一定會觀察到這鼻息很順很自然的時候,那你才會開始數,在鼻息不正常的情況之下,你數就不對了。所以這個就是自己在用功的地方,慢慢的慢慢的去體會。這樣出來,這樣進去的那種狀況,你把他弄好以後,那個觀法,工程面的部分,它就會出現了,就會出現。

  你慢慢的會去感受到,那這個時候兩個變化,一個是身體的,一個是心理的。身體的我們跟各位講說是八觸,心理的我們叫十功德,那我們在前行的時候,都有跟各位講了,那你可以慢慢看。

  自己色身變化的時候,譬如,我哪裏好像不通,哪裏壓著,要不要怎麼樣,那這個部分那你自己慢慢去留意,色身的變化。色身的變化應該是慢慢的,不會很快,你假如說,感覺到自己身體變化很激烈的時候,大概都是我們急性子所造成的,性子太急了,要不然就是我們自己有潛伏嚴重的病,一般不會有。

  那麼我們來到這個世間這麼久了,從小到現在,什麼時候跌倒,什麼時候脫臼,什麼時候扭傷,那麼這些久了以後他會變成內傷,你的氣,血可能就不太流暢,那麼這個時候,我們一靜坐,他會逐漸的在那個地方去把他打通,那就不是你腦袋瓜所能想象的。

  那這個時候可能哪邊會淤,哪個地方會痛,或者像針刺一樣的感覺,那不要緊,你只要留意,你自己知道就好了。那講也沒用。你跟我說師父我這裏很痛,師父說來我捶一捶,不可能。那你只能看清楚說這些狀況的産生,這些狀況的産生是必然的,這是屬于色身變化的部分,色身變化的部分。

  那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內心的變化。你會有某些感覺,不是色身上的見到光,聞到香,或者其他種種音樂,或者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或者有一種好像一股湧泉一直出來,那或者哪個部分怎麼樣,也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心裏上的覺觸有光明,有空空蕩蕩,有很清涼,或者有種種的感覺,不管是好的或不好的,那都是心裏在起變化的狀況。

  這當中這兩個部分,色身的部分,心裏的部分,你都不要執著,只告訴你一個原則,清清楚楚就好,在什麼時候什麼狀況之下,要去對峙或者要借著那股力量去起作用,我們在小參的時候自然就會出現,我會告訴你。

  你放心,你不要說師父我中獎了,你沒有跟我說我中獎了,不會的啦,只要中頭彩的,我會跟你分享啦,你放心。你要不是的話,這個都是過程中的幻境,成長中的必然現象。

  像小孩子,他從這麼小長到那麼大,父母親不會天天跟他贊歎,你又長大了,你又長大了,你講那些幹嘛?鞋子太小了換大一點,那就已經知道你長大了;衣服太小了,換大一件,那就表示你已經長大了;就這樣子。那麼到時候就會跟你講說,這個衣服要換了,不能穿了,這個鞋子要換,不能穿啦,要不然每次穿鞋子他就哭,說腳很痛,腳很痛,那個傻媽媽還叫他再穿再穿,這個鞋子很漂亮,這個腳好像都不會長大,鞋子是不會長大,腳是會長大,他穿不下去就應該換鞋子,那媽媽老說再穿再穿,這個鞋子才買兩個月而已,他不知道兩個月已經不能穿了,那這種情況,你來了幾次以後你會發現,你的腳比鞋子大,那你會說這個鞋怎麼會縮水,鞋子是不會縮水啦,是腳長大啦,那這個時候,幾次錯誤,他還是會轉過來。

  所以各位你不用緊張,你現在小時候穿的鞋子,你現在一定都不在了,你也早就忘了,這個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然會有的,你不要太在意,這個才是一個根本的重點。

  先把這些基礎好好的做,這叁個月,假如要按照一般的講法來講的,是期望大家在這叁個月證入初禅定,或者證到阿羅漢去,那我是想告訴各位,你這叁個月真的能夠把數法學好,那以後就像那個爸爸媽媽講的,“我看你已經長大了,可以獨立去了”。知道嗎,我們教各位是希望教到你,好像教小孩一樣,大學畢業了,以後你就要獨立了,但是你要知道,這個基礎要打起來, 大學畢業只是一張文憑。

  處事的能力,待人的這種技巧,人格你要完整,人生觀要健全,這些都教你完畢,那才叫做你能夠獨立去了,我當然我們很期望這叁個月有人證阿…

《華嚴禅行法--《禅修正行》第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